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6147发布日期:2018-06-16 01:2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要求也与日俱增。智能门磁作为安防的重要手段,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部分,目前智能锁检测开关门是通过下压把手带动锁舌来判断门的开关状态,这样是无法正确的判断门的开关状态,即当用户没有输入密码直接下压把手,则这时是会误检测开门。故采用门磁与门锁的联动,则就可以很好的检测到门的开关。当门锁遇到非法开启时,且门上的门磁检测到门的状态(开/关)发生变化时,家中的报警器5就会想起,并将信息推送到户主手机上和小区物业管理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系统,通过门磁与智能云锁之间的联动,将门锁遭遇非法开启时,及时发出警报,达到减少用户财产损失和保障用户财产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包括门磁、云锁、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门磁与所述云锁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锁通过ZigBee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门磁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包括门磁与云锁联动报警的过程:

步骤A:所述门磁进入布防状态,并检测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有变化;

步骤B:若所述门磁检测到门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所述门磁通过ZigBee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云锁,所述云锁再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C: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云锁发送的报警信息后,首先触发报警器,然后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

通过门磁与门锁的联动,可以正确的判断门的开关状态,当门锁遭遇非法开启时,门磁通过检测到门锁的开关状态,得知非法入侵,在第一时间内触发报警器,报警器发出警报声,可以给入侵者一个警示,从而吓跑入侵者,保护用户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通过云锁通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警报消息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警报消息,从而采取措施,云端服务器也可以联动小区物业管理处,将警报消息发送给小区物业,让物业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保护用户财产安全。

优选的,所述门磁还设置有提醒功能,所述门磁在用户出门后立即对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并告知用户,包括出门提醒的过程:

步骤D:所述云锁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用户是否已出门,若用户已出门,则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

步骤E:所述门磁接收到所述云锁发送的用户已出门的消息后,检测门是否与处于关闭状态,若门处于关闭状态,则不发出提醒消息;

步骤F:若门处于开启状态,则将报警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所述云锁再将提醒消息发送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再将消息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

对于某些用户,也许在出门后会忘记关门,这个时候,云锁通过红外线检测用户已出门,门磁检测门是否已关闭好,若没有关闭好,则第一时间通过云端服务器通知用户,让未走远的用户回来关门,确保用户不会因为粗心大意忘记关门而给盗贼可乘之机,从而损失财产。

优选的,所述门磁设置有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远程控制门磁进入撤防状态,撤防状态下不会触发报警,包括远程控制过程:

步骤G: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除布防状态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解除布防的消息;

步骤H: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撤防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所述云锁接收撤防消息并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

步骤I:所述门磁接收到撤防消息后,进入撤防状态。

对于一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和亲戚,用户不在家,而朋友与亲戚无法进入家中,这时候只需要用户远程控制门磁接触布防状态,即不会让朋友与亲戚误触警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的系统,包括门磁、云锁、移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门磁与所述云锁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锁通过ZigBee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讯,包括联动报警模块,用于门磁与云锁实现联动报警;所述门磁进入布防状态,并检测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有变化;若所述门磁检测到门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所述门磁通过ZigBee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云锁,所述云锁再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云锁发送的报警信息后,首先触发报警器,然后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门磁还设置有提醒模块,所述门磁在用户出门后立即对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并告知用户;所述云锁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用户是否已出门,若用户已出门,则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所述门磁接收到所述云锁发送的用户已出门的消息后,检测门是否与处于关闭状态,若门处于关闭状态,则不发出提醒消息;若门处于开启状态,则将报警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所述云锁再将提醒消息发送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再将消息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门磁设置有远程控制模块,用户可远程控制门磁进入撤防状态,撤防状态下不会触发报警;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除布防状态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解除布防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撤防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所述云锁接收撤防消息并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所述门磁接收到撤防消息后,进入撤防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门磁与云锁联动报警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出门提醒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远程控制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门磁、云锁、移动终端、报警器与云端服务器联动的框架图。

其中:门磁1、云锁2、云端服务器3、移动终端4、报警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门磁与云锁联动的报警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门磁1、云锁2、云端服务器3和移动终端4,所述门磁1与所述云锁2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锁2通过ZigBee与所述云端服务器3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3和所述门磁1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3和所述移动终端4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如图1所示,包括门磁1与云锁2联动报警的过程:

步骤A:所述门磁1进入布防状态,并检测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有变化;

步骤B:若所述门磁1检测到门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所述门磁1通过ZigBee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再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3;

步骤C:所述云端服务器3接收到所述云锁2发送的报警信息后,首先触发报警器5,然后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4。

优选的,如图2所示,s所述门磁1还设置有提醒功能,所述门磁1在用户出门后立即对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并告知用户,包括出门提醒的过程:

步骤D:所述云锁2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用户是否已出门,若用户已出门,则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1;

步骤E:所述门磁1接收到所述云锁2发送的用户已出门的消息后,检测门是否与处于关闭状态,若门处于关闭状态,则不发出提醒消息;

步骤F:若门处于开启状态,则将报警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再将提醒消息发送所述云端服务器3,所述云端服务器3再将消息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4。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门磁1设置有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远程控制门磁1进入撤防状态,撤防状态下不会触发报警,包括远程控制过程:

步骤G:所述移动终端4向所述云端服务器3发送解除布防状态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3接收到解除布防的消息;

步骤H:所述云端服务器3将撤防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接收撤防消息并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1;

步骤I:所述门磁1接收到撤防消息后,进入撤防状态。

一种基于门磁1与云锁2联动的报警方法的系统,包括门磁1、云锁2、移动终端4和云端服务器3,所述门磁1与所述云锁2之间通过ZigBee进行通讯,所述云锁2通过ZigBee与所述云端服务器3进行通讯,所述云端服务器3和所述移动终端4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讯,包括联动报警模块,用于门磁1与云锁2实现联动报警;所述门磁1进入布防状态,并检测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有变化;若所述门磁1检测到门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所述门磁1通过ZigBee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再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3;所述云端服务器3接收到所述云锁2发送的报警信息后,首先触发报警器55,然后将报警消息发送至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4。

优选的,所述门磁1还设置有提醒模块,所述门磁1在用户出门后立即对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并告知用户;所述云锁2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用户是否已出门,若用户已出门,则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1;所述门磁1接收到所述云锁2发送的用户已出门的消息后,检测门是否与处于关闭状态,若门处于关闭状态,则不发出提醒消息;若门处于开启状态,则将报警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再将提醒消息发送所述云端服务器3,所述云端服务器3再将消息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4。

优选的,所述门磁1设置有远程控制模块,用户可远程控制门磁1进入撤防状态,撤防状态下不会触发报警;所述移动终端4向所述云端服务器3发送解除布防状态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3接收到解除布防的消息;所述云端服务器3将撤防消息发送至所述云锁2,所述云锁2接收撤防消息并将消息发送至所述门磁1;所述门磁1接收到撤防消息后,进入撤防状态。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