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报警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1003阅读:1897来源:国知局
烟雾报警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雾报警器外壳。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一般为电池供电,也有交流电供电而电池为备用电的形式,报警时能发出声光的指示。

现有技术中的烟雾报警器外壳如图1所示,其包括安装底壳1和容置壳体3,安装底壳1通过螺钉固定在室内的顶壁上;容置壳体3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底壳1上;安装底壳1的内侧壁为安装槽16,安装槽16内侧壁设置有电池仓14,以供电池141放置;电池仓14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倒扣4,以将电池141卡扣在电池仓14内。当需要更换电池141时,首先需要将容置壳体3上螺钉旋出,以将容置壳体3从安装底壳1上拆下;然后将电池141从电池仓14内翘起,以使电池141脱离搭扣的固定,并将电池141从电池仓14内拉出,从而实现电池141的取出;然后将新的电池141扣在电池仓14内,并将容置壳体3螺钉固定在安装底座上,实现电池141的更换。

但是,每个楼层上均具有很多个烟雾报警器,当定期对楼层内所有烟雾报警器内的电池141进行更换时,每个烟雾报警器上容置壳体3的螺钉均需要螺丝刀进行逐个拆卸,因此,不便于对电池141进行拆卸,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外壳,其具有便于对电池进行拆卸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雾报警器外壳,包括安装底壳,所述安装底壳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位于安装底壳轴心处设置有穿设孔,所述安装底壳外侧壁同轴设置有外侧壁与穿设孔内侧壁相贴合固定轴,所述安装底壳外侧壁且位于抵接板处凹陷设置有用于供电池盛放的电池仓,所述安装底壳外侧壁设置有两个弧形通槽,所述固定轴位于两个弧形通槽之间;所述抵接板分别位于两个弧形通槽处均设置有沿安装底壳轴向同时插入相对应的弧形通槽内且呈“L”型的扣板,两个所述弧形通槽内侧壁均设置有随安装底壳周向转动以滑移至相对应扣板处并与扣板相扣合的扣合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电池时,直接转动安装底壳,使扣板脱离扣合孔,并使扣板转动至弧形通槽,然后将安装底壳向远离抵接板方向移动,从而使电池仓为敞开状,将电池从电池仓内取出,由于在此过程中,只需转动和拉动安装底壳,所以实现便于对电池进行拆卸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壳外侧壁同轴设置有用于放置抵接板的圆形槽,所述抵接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圆形槽内侧壁相贴合的弧形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底壳在转动的过程中,抵接板上的弧形导向面也在圆形槽内侧壁上转动,提高安装底壳转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抵接板位于圆形槽内,能够使安装底壳的上端壁与室内的顶壁贴合,从而避免蝇虫等进入电池仓。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槽的底壁设置有与固定轴同轴的弧形槽,抵接板向弧形槽方向延伸设置有内侧壁与固定轴外侧壁相贴合且外侧壁与弧形槽内侧壁相贴合的延伸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凸缘增大穿设孔的孔深尺寸,以增大与固定轴的接触面积,减小固定轴在穿设孔内的晃动,以及减小安装底壳的晃动,提高安装底壳转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穿设孔内侧壁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壳的内侧壁为安装槽,每一所述扣板与安装槽内侧壁相贴合的侧壁均设置有凸扣,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且位于每一凸扣处均设置有供凸扣插入的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扣插入扣槽内时,能够有效防止安装底壳的转动,避免安装底壳脱离抵接板。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凸扣外侧壁均设置有导向球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球面与弧形通槽内侧壁相抵时,弧形通槽顺着导向球面外侧壁滑动,由于扣板的强度较低,从而使扣板发生弹性变形,使凸扣与安装槽内侧壁相抵,以便于凸扣滑移至安装槽内侧壁上,便于凸扣与扣槽的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板贯穿设置有两个弧形安装孔,所述穿设孔位于两个弧形安装孔之间,所述抵接板与圆形槽内侧壁相贴合的侧壁且位于每个弧形安装孔的四周均设置有沉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安装孔用于供螺钉穿设,当抵接板需要转动调节时,可以首先将螺钉松动,并转动抵接板,然后将螺钉拧紧,同时螺钉的螺帽位于沉头槽内,实现抵接板的转动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壳背离抵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容置壳体,所述容置壳体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扣持槽体,所述安装底壳朝向容置壳体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扣持槽体一一扣合的扣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底壳需要固定在容置壳体上时,直接将安装底壳推动至容置壳体处,并使扣齿扣合在扣持槽体上,实现安装底壳的快速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壳朝向容置壳体方向的端壁且位于每一扣齿的两侧均设置有易于扣齿变形的间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槽的设置,使扣齿的长度延长,以便于扣齿的变形,从而便于将安装底壳固定在容置壳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正向转动安装底壳,从而使扣板脱离扣合孔,拉动安装底壳,以使电池仓呈敞开状,直接将电池取出,实现便于对电池拆卸的效果;

2、将安装底壳向容置槽体方向移动,并使扣齿扣合在扣持槽体上,实现便于将安装底壳固定在容置壳体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烟雾报警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烟雾报警器外壳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安装底壳;11、圆形槽;12、弧形槽;13、固定轴;14、电池仓;141、电池;15、弧形通槽;151、扣合孔;16、安装槽;161、扣槽;17、扣齿;18、间隔槽;2、抵接板;21、弧形导向面;22、穿设孔;23、扣板;231、凸扣;2311、导向球面;24、延伸凸缘;25、弧形安装孔;251、沉头槽;3、容置壳体;31、扣持槽体;4、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烟雾报警器外壳,参照图2,其包括安装底壳1,安装底壳1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板2;抵接板2位于安装底壳1轴心处设置有穿设孔22,安装底壳1外侧壁同轴设置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的外侧壁与穿设孔22的内侧壁相贴合;抵接板2在转动时,以固定轴13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参照图2,安装底壳1外侧壁且位于抵接板2处凹陷设置有电池仓14,以供电池141盛放;安装底壳1外侧壁设置有两个弧形通槽15,且固定轴13位于两个弧形通槽15之间;安装底壳1内侧壁为安装槽16,抵接板2分别位于两个弧形通槽15处均设置有扣板23,两个扣板23沿安装底壳1轴向能够同时插入相对应的弧形通槽15内,且两个扣板23呈“L”型;两个弧形通槽15内侧壁均设置有扣合孔151,安装底壳1沿安装底壳1周向转动,扣合孔151滑移至相对应的扣板23处,并将其相扣合,扣板23远离抵接板2的一端与安装槽16内侧壁相抵。

参照图2-图5,每一扣板23与安装槽16内侧壁相贴合的侧壁均设置有凸扣231,安装槽16内侧壁且位于每一凸扣231处均设置有扣槽161,以供凸扣231插入,以将扣板23固定在扣合孔151处。每一凸扣231外侧壁均设置有导向球面2311,当弧形通槽15内侧壁与导向球面2311相抵时,继续转动安装底壳1,从而使扣板23产生弯曲变形,扣板23由塑胶制成;继续转动安装底壳1,从而使扣板23转动至扣槽161处,当凸扣231与扣槽161相对应时,扣板23产生弹性恢复,两个凸扣231分别插入扣槽161内。

参照图2,安装底壳1外侧壁同轴设置有圆形槽11,抵接板2位于圆形槽11内;抵接板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导向面21,每个弧形导向面21均与圆形槽11内侧壁相贴合;当安装底壳1在抵接板2上转动时,圆形槽11内侧壁相对弧形导向面21转动。

参照图2,圆形槽11的底壁设置有弧形槽12,弧形槽12与固定轴13同轴设置;抵接板2向弧形槽12方向延伸设置有延伸凸缘24,延伸凸缘24呈环状,延伸凸缘24的内侧壁与固定轴13外侧壁相贴合,且外侧壁与弧形槽12内侧壁相贴合,以减小安装底壳1转动时更加稳定。

参照图2和图3,抵接板2贯穿设置有两个弧形安装孔25,以供螺钉贯穿并将抵接板2固定在室内的顶壁上,穿设孔22位于两个弧形安装孔25之间,抵接板2与圆形槽11内侧壁相贴合的侧壁且位于每个弧形安装孔25的四周均设置有沉头槽251,以供螺钉的螺帽放置,使抵接板2与圆形槽11底壁充分贴合。

参照图2,安装底壳1背离抵接板2的一端设置有容置壳体3,容置壳体3与安装底壳1之间有供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放置的空腔;容置壳体3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扣持槽体31,安装底壳1朝向容置壳体3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个扣齿17,若干个扣齿17与扣持槽体31一一扣合,以便于将容置壳体3固定在安装底壳1上。

参照图2,安装底壳1朝向容置壳体3方向的端壁且位于每一扣齿17的两侧均设置有间隔槽18,以易于扣齿17的变形,从而便于将容置壳体3固定在安装底壳1上。

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池141需要拆卸时,正向转动安装底壳1,同时,扣槽161脱离凸扣231,继续转动安装底壳1,直至弧形通槽15旋转至扣板23处,垂直向下拉动安装底壳1,扣板23分别从弧形通槽15内脱离,从而使安装底壳1与抵接板2脱离,电池仓14为敞开状,直接将电池141取出,由于只需转动安装底壳1即可,从而实现便于对电池141进行拆卸的效果。

当安装底壳1需要固定在抵接板2上时,首先将电池141放置在电池仓14内,然后将安装底壳1向上移动,直至两个扣板23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弧形通槽15内,同时,圆形槽11将抵接板2罩盖,然后反向转动安装底壳1,使扣合孔151分别转动至扣板23处,并将扣板23扣合,直至凸扣231分别插入扣槽161内,实现安装底壳1的固定,实现安装底壳1的安装。

将安装底壳1固定在容置壳体3上时,首先保持扣齿17朝向扣持槽体31,然后移动安装底壳1至容置壳体3,并使扣齿17直接扣合在扣持槽体31上,实现安装底壳1快速固定在容置壳体3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