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门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0478阅读:1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门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安装在防盗门上的一种电子门铃。
目前,电子门铃在防盗门上的装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螺钉直接固定。它有脱扣,乱扣,固定不牢等弊病。另一种是,卡爪、卡装式。它虽然克服了前一种方法的安装不足,但安装后,无法取下,一但出现问题,只好采用破坏的办法,重新更换新的门铃,这样即造成经济损失,也延误了装配时间;从设计角度讲,只能安装上,不能拆卸下的结构设计是不科学的。
为了方便维修,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改变已有电子门铃的装配结构,设计一种易于安装、维修拆卸方便的电子门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门铃对已有技术中的卡爪、卡装式的电子门铃进行了改进,其具体作法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详述如下实施例,电子门铃。


图1,电子门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后壳1的正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左视图。
附图4,为附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附图5,为后壳1上的卡装部位9内侧的立体视图。
附图6,为后壳1上的卡装部位9外侧的立体视图。
参照附图1、2、3、4、5、6,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门铃的结构包括有底部带有一圆孔的后壳(1),盖在后壳(1)上的前盖(2),装在后壳(1)与前盖(2)构成的盒子内的扬声器(3),集成片(4),接线插(5),从后壳(1)底部的圆孔伸出电路连线连接着的按扭开关(6),电池夹片(7),电池盒盖(12),在后壳(1)两侧各开有两个门形开口(8)中间部份上带有的三角形卡爪(11)构成的卡装部位(9),它还包括有在卡装部位(9)的上缘、三角形卡爪(11)中间位置上设有的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的开口(10)所组成。
装配时,将后壳(1)推入防盗门内侧板预留的装配孔内,即安装完毕。若需退下时,则用小螺丝刀沿图5、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插入卡装部位(9)上的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的开口(10)内,向里方向拨起,使卡装部位(9)内移,从而使三角形卡爪(11)失去卡固作用,再用手将后壳(1)提出,即完成拆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门铃,不仅克服了用螺钉安装式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卡装式装配结构安装上不能拆卸的难题,为防盗门厂家的快速安装和用户的维修拆卸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维修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门铃,它包括有后壳(1)、前盖(2)、扬声器(3)、集成片(4)、接线插(5)、按扭开关(6),电池夹片(7)、门形开口(8)、卡装部位(9)、三角形卡爪(11)、电池盒(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在卡装部位(9)的上缘、三角形卡爪(11)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的一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的开口(10)所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安装在防盗门上的电子门铃。该门铃对已有卡装式门铃的只能装,不能拆的装配结构做了改进。做法是,在后壳1两侧的卡装部位9的上缘、三角形卡爪11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的开口10。装配时,将后壳1推入门的预留孔内,即安装完结。拆卸时,用螺丝刀插入方形开口10内拨,三角形卡爪11失去卡固作用,再用手将后壳1提出,即完成了拆卸,该结构的改进,为安装、维修、拆卸提供了方便。
文档编号G08B3/00GK2359753SQ9823955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4日
发明者常明 申请人: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