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661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包括附着在物品上的RFID标签、RFID阅读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终端,其中,所述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RFID阅读器、所述通信模块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防盗,可主动对目标物品实施监控,并将物品的情况实时反馈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发生异常情况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大大节省了成本和人力。
【专利说明】
基于RF ID技术的防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领域,尤其涉及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商场、超市中,人们采用的防盗措施常见于闭路电视,通过摄像头来监视是否发生异常。但通过闭路电视往往效果并不好,检测人员并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大屏幕,总会有疏忽的时刻,同样,闭路电视也存在着死角,并且雇佣监测人员也增加了成本。
[0003]另外,现在市场上的防盗产品还有一种是布置红外线对物品进行监控,但布置红外线在商场中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监控且主动将情况通知给用户的防盗系统,实现了安防的智能化。
[0005]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包括附着在物品上的RFID(Rad1 FrequencyIdentificat1n,射频识别)标签、RFID阅读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终端,其中,所述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RFID阅读器、所述通信模块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
[0006]所述RFID标签至少为两个。
[0007]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GSM模块、Wifi模块、Internet的至少一种。
[0008]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报警模块。
[0009]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和/或LED灯。
[0010]所述终端为平板电脑、手机、台式计算机中的至少一种。
[0011]本实用新型利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防盗,可主动对目标物品实施监控,并将物品的情况实时反馈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发生异常情况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大大节省了成本和人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RFID的防盗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n(n>2)个RFID标签,附着在各个目标物品上,它们与RFID阅读器进行无线电通信,RFID随时监测RFID标签发出的无线电频率,当物品被移走,位于监测范围之外时,RFID阅读器检测不到该标签的信号,向微处理器通知异常情况,微处理器通过蓝牙模块和GSM模块向终端推送消息,提醒用户注意目标物品。连接微处理器和终端的不限于蓝牙模块和GSM模块,还可以是Wifi,也可以在终端上安装相应软件,微处理器将信息传递到服务器或云平台,再通过Internet传送到终端。
[0015]微处理器还可直接连接报警设备,如蜂鸣器和LED灯,当出现物品脱离监控时发出报警信息,以引起在本实施例防盗系统附近的人注意。
[0016]终端有多个,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终端接收消息的状态,如目标物品所有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可收到防盗系统的消息,并可采用不同的与微处理器的通信方式。
[0017]另外,终端可主动向微处理器请求查看物品状态。
[0018]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附着在物品上的RFID标签、RFID阅读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终端,其中,所述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RFID阅读器、所述通信模块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至少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GSM模块、Wif i模块、Internet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报警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和/或LED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平板电脑、手机、台式计算机中的至少一种。
【文档编号】G08B13/24GK205541230SQ20162008246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徐鹤, 丁晔, 李鹏, 王汝传, 沙超, 沈玮玮, 李大燊, 王康
【申请人】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