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6443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在此也被简称为盘驱动器),用于记录数据信号和/或再现记录在光盘(在此也被简称为盘,用作数据存储介质)上的数据信号。高密度盘或CD是这种数据存储介质的例子。
本发明涉及的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在其前面板上具有一个开口,盘托架通过该开口打开和关闭。在该托架打开后,一个盘装在托架上,该托架自动关闭,即缩回盘驱动器中到转台。
当把盘装进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中时,盘固定在转台和夹子之间,并以特定的转速被驱动,这样,在比如读取操作中,可由盘驱动器(即记录和再现装置)读出记录在盘上的数据信号。更具体地说,数据记录在盘的特定区域的记录道中,按照需要的信号的记录道地址驱动用于读出信号的光读取头,便可再现需要的信号。
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具有三个需要驱动电机的基本操作(1)装载盘,由此在两个方向上在盘驱动器外面的盘装载/卸载位置和盘驱动器内部的装载/卸载位置之间驱动托架,在盘驱动器外面的盘装载/卸载位置处,盘可被放在托架上或从托架上取下,在盘驱动器内部的装载/卸载位置处,盘被装在转台或从其上卸下;(2)驱动盘,由此驱动转台以旋转盘;以及(3)、驱动读取头,由此主要在盘外周和内周的位置间驱动光读取头。
根据相关的现有技术的典型的盘驱动器也使用单独的电机,即三个单独的电机,作为用于这三种操作的驱动源。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报3-49682中公开的唱盘机(盘驱动器)部分解决了需要三个电机的问题。这种唱盘机把需要的电机的数目减少到了两个,也就是说,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驱动单独的装载电机用于盘的装载/卸载、卡盘和驱动读取头。
根据相关的现有技术的盘驱动器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基本上与壳体一体的底盘、固定在底盘上的转台和驱动电机。也就是说,因为转台的位置是固定的,必须竖直移动盘来装载/卸载盘,以便避免影响转台。另外,必须竖直驱动夹紧装置(卡盘),以便把盘夹在转台上。
因此,在一个常规的盘驱动器中,在托架的盘固定表面上设置了一个用于提升盘的盘固定器。于是,盘固定器随着托架的移动上下转动,以便避免在盘装载/卸载期间在盘和转台之间造成阻碍。卡盘由固定的底盘上的卡臂支撑,使得卡盘可转动和竖直移动。该卡盘根据盘装载/卸载的时序上下转动,以便把盘夹在转台上或取下盘。因此,驱动器结构和操作元件部分很复杂,不利于简化驱动器结构和实现良好的稳定操作。
此外,在该常规的盘驱动器上,除了托架以外的所有驱动部件和相关的驱动系统也设置在固定的底盘上。另外,这些部件刚性安装或支撑在固定的底盘上。结果是,对暴露的唱盘机的任何的冲击、震动或摇动将都从固定的底盘直接传递到各种刚性安装的驱动部件上。因此,这些部件易于受到很大的损害。因此,这种设计不利于改进盘驱动器对外力影响的耐用性,即不利于抵抗震动和摇动。
这些元件刚性安装在固定的底盘上也使极端精确地定位这些元件的相对位置成为必要。因此,要求在所有部件的制造和装配中保持极高的精度。当考虑到需要大批量生产这些元件时,要求极高精度的必要性不利于提高生产率。
考虑到相关的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因此,本发明的基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可减少使用的电机的数目,结构简单,耐用性和抵抗震动和摇动的能力增强,提高了大批量生产的生产率。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光盘驱动器具有一个转台,用于转动地支撑光盘;一个光读取头,用于把数据信号写入在转台上转动的光盘上,或者读出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信号;读取头驱动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双向移动光读取头;以及一个盘装载机构,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双向移动光盘,在第一位置处,光盘在转台上面,在第二位置处,光盘在盘驱动器的外面,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第一底板,其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以及第二底板,其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并且设置有转台和驱动转台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光读取头和读取头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底板上的是装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盘装载机构;可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的第二电机,用于对装载驱动机构和读取头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在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和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之间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因此,通过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通过在与转动的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
因此,单独的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使得第二底板可相对于第一底板在一圆形路径中竖直移动或摆动。一个单独的电机(上述第二电机)也可在正向方向(转动的第一方向)上或在相反的方向上被连续驱动,以便依次基本上连续地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或者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中的开口的内部,并且被如此支撑,使得第二底板可围绕其一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地摆动;第一底板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附近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三角针道,用于升高和降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装载驱动机构具有一个装载驱动齿轮组,其包含多个包括最终输出齿轮的齿轮。所述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部啮合,以转动凸轮装置,由此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侧。
在根据本发明这一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凸轮装置由从装载驱动齿轮组传递来的驱动力转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随着凸轮装置的转动而被升高或降低。结果是,第二底板相对于铰接在第二底板的一端侧部周围的第一底板上下摆动。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在纵向截面中所见的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的轮廓是弧线或逼近所述弧线的直线。该弧线沿着竖直圆形运动路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沿该路径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当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上下摆动时,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啮合。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一个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上,由于该突出部分啮合凸轮装置中的三角针道,该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被竖直定位。
在该光盘驱动器中,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相对于第一底板的竖直定位由该凸台与三角针道的啮合可靠地确定。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盘装载机构包括一个用于驱动托架的托架驱动齿轮,该托架上放有一个盘。当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向下摆动到一个特定位置时,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与托架驱动齿轮啮合。
在该光盘驱动器中,在第二底板向下摆动到离第一底板一定位置后,托架被驱动。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读取头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用于移动光读取头的进给齿条,以及一个用于驱动进给齿条的包括多个齿轮的齿条驱动齿轮组。
在把光读取头移动到光盘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位置后,进给齿条可被移动到离光盘的内周侧较远的一特定位置处。通过移动到在内周侧的这一特定位置处并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啮合,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从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到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通过从在内周侧处的所述特定位置移动到盘的外周侧,由此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脱离,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从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到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
在该光盘驱动器中,由于在把光读取头移动到光盘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位置后,进给齿条可移动到盘的内周侧处的这一特定位置处,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可被自动切换,并且当进给齿条从该特定位置处移向盘的外周侧时可再次切换。
在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到另一端侧部可伸缩的调节杆设置在第二底板上,通过该调节杆可被啮合的定位槽设置在第一底板中。当进给齿条从第二底板的一端侧部移动到另一端侧部并到达一特定位置时,进给齿条与调节杆啮合。当进给齿条在与调节杆啮合后进一步移向另一端侧部时,调节杆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凸出并进入所述定位槽,由此在垂直于进给齿条运行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使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定位。
在该光盘驱动器中,由于进给齿条移动超出另一端侧部的特定位置,调节杆被驱动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凸出。于是调节杆进入第一底板中的定位槽,由此在垂直于进给齿条运行方向的方向上确定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的横向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凸轮装置包括一个凸出到外面的钩状部分,并且第二底板在其表面上包括一个平行于凸轮装置外侧部分的弯曲道。钩状部分与该弯曲道啮合,使第二底板在进给齿条运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底板定位。
由于凸轮装置钩状部分与该弯曲道啮合,第二底板在进给齿条运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底板定位。
在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一个弹性缓冲部件设置在一个用于把第二底板的所述一端侧部支撑在第一底板上的支撑部件上和一个用于把凸轮装置支撑在第一底板上的支撑部件上。于是,第二底板以飘浮状态在该缓冲部件的弹性范围内支撑在第一底板上。
因此,第二底板不是刚性地支撑在第一底板上,而是在缓冲部件的弹性所确定的限度内飘浮地支撑在第一底板上。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描述,随着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成就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装配好的光盘驱动器的总体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盘驱动器的零件分解图3和图4是图2所示的零件的放大视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光盘驱动器的横向底板和驱动底板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把横向底板固定到驱动底板上的一个典型支撑结构的局部侧视截面图;图7是示出横向底板倾斜向驱动底板的典型局部侧视截面图;图8是固定在横向底板上的浮动衬套的放大竖直截面图;图9至图13是依次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盘驱动器中的驱动机构操作的平面图;图14至图18是依次示出图1中所示的光盘驱动器中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操作的放大平面图;图19是示出托架和托架驱动齿轮的啮合的放大平面图;图20是托架保存在驱动器内部的光盘驱动器的平面图;图21是托架移到驱动器外面的光盘驱动器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光盘驱动器的盘夹紧机构的放大平面图;图23是沿图22中的线Y23-Y23的截面图;图24是该驱动机构的凸轮装置的平面图;图25是沿图24中的线Y25-Y25的侧视截面图;图26是沿图24中的线Y26-Y26的侧视截面图;图27是沿图24中的线Y27-Y27的侧视截面图;图28是沿图24中的线Y28-Y28的侧视截面图;图29是示出凸轮装置的轮廓的局部竖直截面图;图30是驱动机构的进给齿条的平面图;图31是沿图30中的线Y31-Y31的进给齿条的侧视截面图;图32是进给齿条的后视图;图33是沿图30中的线Y33-Y33的进给齿条的截面图;图34是沿图30中的线Y34-Y34的进给齿条的截面图;图35是沿图36中的线Y35-Y35的触发杆的截面图;图36是驱动机构的触发杆的平面图;图37是沿图36中的线Y37-Y37的触发杆的竖直截面图;图38是驱动机构的摇杆的平面图39是沿图38中的线Y39-Y39的摇杆的侧视图;图40是沿图38中的线Y40-Y40的摇杆的侧视图;图41是沿图42中的线Y41-Y41的摇杆的侧视图;图42是驱动机构的摇杆的平面图;图43是沿图42中的线Y43-Y43的摇杆的侧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装配好的光盘驱动器的总体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盘驱动器的零件分解图,图3和图4是图2所示的零件的放大视图。
应当注意,在整个说明书中,光盘驱动器、盘驱动器和驱动器是同义语。
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1包括一个驱动底板10和一个横向底板20,驱动底板10用作驱动器1的主要零件的安装底板,横向底板20用作支撑盘驱动器的驱动机构的主要零件的支撑底板。
俯视时,驱动底板10的整个形状是一个基本上正方形的框架。横向底板20被装配到驱动底板10的内部空间10H中。
应当注意,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分别相应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一个用作数据存储介质的盘,比如高密度盘(CD),被放在该盘驱动器1的托架55中。托架55沿驱动底板10的框架双向运送放在其上的盘。如图1和图2中所见,托架55的路径是斜线,并且用图2中的箭头指出。于是,当从盘驱动器1的内部取出盘时,即弹出时,托架55如图1和图2所示斜向下运行到左侧。并且当盘从外面装进盘驱动器1中时,即插入时,托架55如图1和图2所示斜向上运行到右侧。
应当注意,通过此处从盘驱动器1的内部取出盘(也即托架55)的盘驱动器1的侧部(图1和图2中的斜向下左侧)以后被称为驱动器1的前侧,通过此处插入盘的盘驱动器1的侧部(图1和图2中的斜向上右侧)以后被称为驱动器1的后侧。如图1和图2中所见的驱动器1的上部和下部以后也被称为上侧和下侧。
一对右和左横向底板支柱11竖直设置在驱动底板10的后部,即图1和图2中的右上侧。在横向底板20的每个后部角落处形成有一个槽口21。一个弹性(通常为橡胶)衬套29(浮动衬套)安装在每个槽口21中。通过把这些衬套29安装在上述横向底板支柱11上,横向底板20的后部被如此支撑,使得它可以在竖直方向上铰接在驱动底板10上,铰接中心在右和左横向底板支柱11的尖端中心之间的的水平直线Lh(见图5)上。
横向底板20的后部也通过右和左衬套29如此支撑,使得横向底板20可相对于驱动底板10在特定的范围内浮动。该范围可由衬套29的弹性确定。应当注意,图5中没有示出右和左衬套29,以便可清楚地看到横向底板支柱11和槽口21。
接着参照图8详细描述这些衬套29。衬套29是模制的整体中空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每个衬套29还具有沿衬套29的长轴依次分布的直径较大的第一和第二缓冲部分29a和29b,以及在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直径较小的固定部分29c(第一固定部分)。
该第一固定部分29c由此在缓冲部分29a和29b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颈部,并且是固定到横向底板20的部分,横向底板20作为以飘浮状态由浮动衬套29支撑的第一部件。更具体地说,通过把第一固定部分29c的外周安装在槽口21中的衬套安装凸缘21b的孔洞部分中,可把衬套29安装在横向底板20的后部角落中的槽口21中。
用于封闭浮动衬套29内部的空腔的第二固定部分29d一体形成在第一缓冲部分29a的末端侧。该第二固定部分29d是固定到驱动底板10的部分,驱动底板10是由衬套29飘浮支撑的第二部件。更具体地说,该第二固定部分29d固定在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上。
第二缓冲部分29b的末端侧是开口的。横向底板支柱11由该开口插入浮动衬套29中。第二缓冲部分29b的末端部分与驱动底板10的衬套支撑表面10f接触。
最好,横向底板20的后部以这样的方式通过衬套29装配在驱动底板10上,即第二缓冲部分29b的末端部分与正常状态时具有特定弹性的衬套支撑表面10f接触。此处所使用的正常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横向底板20和安装在其上的部件仅以正常重量作用在衬套29上。
在驱动器1使用时或制造期间,当震动施加到盘驱动器1上时,由此施加的力在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之间造成相对运动,伴随第二缓冲部分29b弹性限度内的压缩变形的缓冲作用可有效地吸收横向底板20的后部向下(即在衬套安装凸缘21b至衬套支撑表面10f的方向上)运动的震动分量。
应当注意,在正常状态下,第二缓冲部分29b的末端和衬套支撑表面10f之间的接触不是必要的获得来自于第二缓冲部分29b的震动缓冲效果的先决条件。该末端和衬套支撑表面10f之间的间隙可简单地减少相当于该间隙的大小的震动缓冲效果,并且当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之间的相对运动超过该间隙时,震动缓冲效果相当于该相对运动超过了该间隙多少。
当横向底板20的后部向下运动时,衬套安装凸缘21b从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移开,第二固定部分29d的顶部悬浮在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上,并且第一缓冲部分29a在其弹性限度内伸展和变形。
因此,震动既可由第一缓冲部分29a的伸展变形的缓冲效果吸收,又可由第二缓冲部分29b的压缩变形的缓冲效果吸收。因此可获得极好的减震效果。
第二固定部分29d是通常为橡胶的浮动衬套29的一部分,因此弹性很好。这样,在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之间造成相对运动的力施加时,第二固定部分29d的弹性可进一步改进减震效果和噪音抑制效果。
应当注意,可以这样形成浮动衬套29的第二固定部分29d,即其不完全封闭浮动衬套29的内腔的一端(顶部)。更具体地说,第二固定部分29d可具有一个开口,当向开口施加一个提升横向底板支柱11的力时,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不完全通过所述开口。
通过伴随第一缓冲部分29a弹性限度内的压缩变形的缓冲效果可有效地吸收横向底板20的后部向上(也即,使衬套安装凸缘21b移进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的方向上)运动的震动分量。
通过浮动衬套29在其弹性限度内的横向变形,可吸收平行于底板表面的横向震动分量,比如在横向底板20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震动分量。
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最好这样形成,即从竖直截面图上来看,外侧边缘的形状是一个圆形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浮动衬套29的第二固定部分29d的内侧边缘的形状从竖直截面图上所见也是一个圆形部分。
当这样形成时,第二固定部分29d(也即,整个浮动衬套29)可围绕横向底板支柱11的中心C11圆周运动。当横向底板20相对于驱动底板10向上或向下转动时,轴的运动Lh(见图5)是一条连接右和左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的中心C11的直线。
而且最好,在第二固定部分29d的内周和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的外周之间有一个特定的间隙,在第二固定部分29d上形成多个凸起29e。这些凸起29e直接朝向第二固定部分29d的内周的中心,并且在横向底板支柱11安装进浮动衬套29中时,对准支柱末端11d的中心。
也即,浮动衬套29的第二固定部分29d通过介入的凸起29e安装在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11d上,于是,在第二固定部分29d和末端11d之间保持一个特定的间隙。结果,第二固定部分29d可极平滑地在横向底板支柱11的末端上圆周运动。
因此,浮动衬套29可包括第一和第二缓冲部分29a和29b,以及第一和第二固定部分29c和29d。于是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节省空间的、低成本的浮动装置,该浮动装置可支撑横向底板20的整个重量,并且有效吸收震动,同时防止在横向底板20震动时,横向底板20竖直滑出其位置。
此外,通过设置一个转动部件的中心,可确保一个圆周运动的精确中心,不必设置另一个圆周运动的中心。
从图4和图5中也可看出,在驱动底板10中的内部空间10H的前部边缘部分处形成有一个凹口12,该凹口12的周长的形状是圆形。心轴12s竖直设置在该凹口12的底部中心上。基本上成圆柱形的凸轮装置30的中心凸台31被这样安装,即它可在该心轴12s上自由转动。螺簧(浮动弹簧)39设置在该凸轮装置30的底部和驱动底板10中的凹口12的底部之间。凸轮装置30的中心凸台31通过心轴12s,紧定螺钉37通过弹性轴环(浮动轴环)38螺入心轴12s的端部。
因此,凸轮装置30安装在驱动底板10的凹口12中,其顶部和底部固定在弹性部件38和39之间,即,凸轮装置30的底部支撑在螺簧39上,其顶部由浮动轴环38固定。结果,凸轮装置30以这样的方式支撑在驱动底板10上,即可使凸轮装置30在特定的限度内(即在浮动轴环38和浮动弹簧39的弹性限度内)浮动(处于飘浮状态)。
应当注意,上述浮动轴环38、浮动弹簧39、以及右和左浮动衬套29相应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缓冲部件。
应当进一步注意,浮动衬套29和浮动轴环38将不限于橡胶材料。例如,也可替换使用具有特定弹性的软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材料。
下面将参照图24至图29详细描述凸轮装置30。该凸轮装置30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多个平行于该凸轮装置30的长轴Lg的齿(外齿)30g,以及一个三角针道33,该三角针道33具有顶部和底部水平道33a和33c,及斜道33b。
在凸轮装置30的外表面上还有一个没有齿30g的平滑部分34。一个用于与三角针道33滑动啮合的突出部分20P还设置在横向底板20的前部边缘上(参见图2和图3)。该突出部分20P通过驱动底板10上的凸轮装置30与三角针道33啮合以支撑横向底板20的前部。
如图6和图7所示,横向底板20的后部通过衬套29支撑,其前部通过支撑在浮动轴环38和浮动弹簧39上的凸轮装置30支撑,使得它在特定的限度内飘浮在驱动底板10上。应当注意,这些限度由浮动衬套29、浮动轴环38和浮动弹簧39的弹性确定。
因此,该横向底板20不是象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盘驱动器那样刚性支撑在驱动底板10上,而是这样支撑,即它可在支撑缓冲部件(即浮动衬套29、浮动轴环38和浮动弹簧39)的弹性范围内飘浮在驱动底板10上。因此,缓冲部件29、38和39可吸收施加在盘驱动器1上的冲击、震动或摇动,从而防止冲击力或震动力直接从驱动底板10上传递到横向底板20上的固定元件上。结果,盘驱动器1具有改进的耐用性和抗冲击和抗震动性。
此外,通过支撑横向底板20使得它在缓冲部件29、38和39的弹性范围内飘浮在驱动底板10上,便可以在横向底板20的飘浮范围内调节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上的元件的相对位置。与元件刚性支撑的常规盘驱动器相比较,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器的零件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可在制造过程中提高生产率。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机3和4及包括一个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和4的控制电路的电路板2被安装在驱动底板10的底部。
其顶部放有一个盘9(见图5至图7)的转台5也设置在驱动底板10上。该转台5与第一电机3(心轴电机)的输出轴3s(见图3)相连。用于在盘9上写入数据信号或从其上读出记录的数据信号的光读取头6和其他用于操作盘驱动器1的驱动元件也设置在驱动底板10的顶部。
下面将描述这些驱动机构。
如图3和图5所示,一个前后(上下)开口20H设置在横向底板20上。一对用于引导光读取头6前后运行的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设置在该开口20H的侧部。转台5最好定位在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及开口20H的前端附近,或者甚至在该位置的前面。
光读取头6被如此支撑,即它可通过与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中的右和左腿6f啮合而在横向底板20上前后滑动。应当注意,用于连接光读取头6和电路板2的诸如柔性带状电缆之类的柔性连接装置穿过该开口20H。
一个导轨部件(导轨)24平行于导向槽延伸,其设置在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中的一个的旁边,用于沿导轨24纵向滑动的齿条部件(进给齿条)40与导轨24啮合。应当注意,在图3和图5中,导轨24设置在导向槽23旁边的右侧。
光读取头6的一端(图3和图5中右端)通过一个螺钉49(见图3)与进给齿条40相连。结果,通过沿导轨24滑动进给齿条40,光读取头6可在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的引导下双向前后移动。
如图30-34中详细所示,齿(被驱动的齿条部件)41基本上沿进给齿条40一侧(图3和图5中右侧)上整个长度形成。一段齿42(传递路径切换齿条)也形成在进给齿条40前部的另一侧上。
应当注意,从进给齿条40的后部突出的臂40f与读取头导向槽23啮合,并且,在进给齿条40运行到后部(图5中上方)时,该臂40f通过碰击和止动在读取头导向槽23的后壁上限制进给齿条40至后部的运动。
包括一组齿轮的齿轮组51(齿条驱动齿轮组)设置在横向底板20上以驱动进给齿条40,并前后双向移动光读取头6。
如图9-13详细所示,该齿轮组51包括一个固定在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4s上的电机齿轮4G;一个第一横向齿轮52,其具有一个与电机齿轮4G啮合的大直径输入齿轮(第一横向输入齿轮)52A和一个一体设置在输入齿轮52A的顶部上的小直径输出齿轮52B(第一横向输出齿轮);以及一个第二横向齿轮53,其具有一个与第一横向输出齿轮52B啮合的大直径输入齿轮(第二横向输入齿轮)53A和一个一体设置在第二横向输入齿轮53A的底部上的小直径输出齿轮53B(第二横向输出齿轮)。第二横向输出齿轮53B与进给齿条40的被驱动齿条部分41啮合。
当第二电机4被驱动时,电机齿轮4G以特定的速度在比如图9-13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相应于本发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转动的第一方向)转动,以特定的减速比减小电机转动速度,并通过齿轮组51传递到输出端,使得最终输出齿轮(第二横向输出齿轮)53B以减小的速度逆时针转动。
这使得进给齿条40以预定的速度沿导轨24向前(向图9-13中的底部)运行。当第二电机4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上被驱动时,进给齿条40也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因此,通过切换第二电机4的正反方向操作可以改变进给齿条40和光读取头6的运行方向,因此,进给齿条40和光读取头6可被双向前后驱动。
进给齿条40和齿轮组51形成基本的光读取头驱动机构,相当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光读取头驱动机构,由此,光读取头6在盘9的内周和外周之间的两个方向上移动。读取头导向槽22和23及导轨24也有助于驱动光读取头6。
一个托架驱动齿轮56设置在驱动底板10的前部,其用于在卸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移动托架55,卸载位置在盘驱动器1的前面,可把盘放入托架55或从其上取下,装载位置在盘驱动器1的内部,在此位置,盘被装入转台5或从其上卸下。
应当注意,该卸载位置和装载位置分别相当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
该托架驱动齿轮56包括一个用于与设置在托架55的后部上的托架齿条齿55g(见图19-21)啮合的大直径输出齿轮56B和一个在输出齿轮56B下面的小直径输入齿轮56A。托架驱动齿轮56定位在凸轮装置30的旁边,使得输入齿轮56A与凸轮装置30的外齿30g啮合。
托架55、托架齿条齿55g和托架驱动齿轮56形成盘装载机构,相当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盘装载机构,用于在转台5装载位置(第一位置)和盘驱动器1外面的卸载位置(第二位置)之间运送盘9。
用于在盘9卸载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移动托架55的装载驱动齿轮组61(见图9-13)设置在横向底板20的顶部。
该装载驱动齿轮组61包括固定在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4s上的电机齿轮4G;一个第一装载齿轮62,其具有一个与电机齿轮4G啮合的大直径第一装载输入齿轮62A和一个一体设置在第一装载输入齿轮62A的顶部上的小直径第一装载输出齿轮62B;一个第二装载齿轮63,其具有一个与第一装载输出齿轮62B啮合的大直径第二装载输入齿轮63A和一个一体设置在第二装载输入齿轮63A的顶部上的小直径第二装载输出齿轮63B;以及一个与第二装载输出齿轮63B啮合的大直径第三装载齿轮64。该第三装载齿轮64与凸轮装置30的齿30g啮合。
当在竖直截面上看时,或者最好在图29所示的侧视图上看时,凸轮装置30的齿30g的轮廓是曲面。当横向底板20和凸轮装置30安装进驱动底板10中,横向底板20铰接在驱动底板10后部边缘,以便相对于驱动底板10圆周上下移动时(见图6和图7),轮廓的曲面是随着第三装载齿轮64的前部边缘的圆周路径Cg的弧线Cg′的一部分。
因此,即使横向底板20已经摆动到与驱动底板10成一角度的位置(图29中的虚线和图7中所示),横向底板20上的第三装载齿轮64和凸轮装置30的齿30g能可靠地并平滑地啮合。应当注意,在竖直截面中齿30g的轮廓是一条倾斜于凸轮装置30的长轴和逼近曲线Cg′的直线。
还应当注意,在图6和图7中没有示出第二装载齿轮63,以便更清楚地示出与凸轮装置30的齿30g啮合的第三装载齿轮64。
如上所述,凸轮装置30的齿30g的竖直截面中的轮廓是一个随着第三装载齿轮64(即装载驱动齿轮组61的最终输出齿轮)的圆形路径的弧线,当齿轮64随着横向底板20的圆形运动而圆形上下运动时,其或者为一条逼近该弧线的直线。结果是,即使装载驱动齿轮组61随着横向底板20的圆形路径运动而沿圆形路径竖直运动,最终输出齿轮64可靠地并平滑地与凸轮装置30的齿30g啮合。
应当注意,用于驱动盘装载机构的装载驱动机构基本上包括装载驱动齿轮组61和凸轮装置30(或者更具体地说是齿30g),该装载驱动机构相应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装载驱动机构。
上述光读取头6可移动到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侧上的一特定位置处。然后,当光读取头6由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经齿轮组51从盘9的内周侧移动到外周侧,并到达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外的所述特定位置处时,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换到装载驱动齿轮组61。
下面将参照图14-16进一步详细描述该传递路径切换操作。一个竖直螺柱20s设置在横向底板20的前部。用于切换驱动力传递路径的触发杆71固定在螺柱20s上。限制触发杆71的位置的摇杆73设置在附近。
如图35-37中详细所示,触发杆71包括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螺柱20s上的基座71b、形成在基座71b外侧一部分上的局部齿轮71g以及一对与凸轮装置30啮合的啮合臂71a。用于啮合摇杆73的卡爪73d的止块71s设置在触发杆基座71b的外侧上。
局部齿轮71g用于啮合力传递路径切换齿条42。啮合臂71a被设置成可使它与从凸轮装置30的外侧凸出的钩状部分32啮合。
如图38-40中详细所示,摇杆73包括一个安装并固定在横向底板20的前部的基座73b、一个基本上成L形状从基座73b延伸的杆部分73a以及一个基本上成弧形从基座73b延伸的弹簧部分73c。一个用于啮合触发杆71的止块71s的卡爪73d和一个向上突出的销73p整体模制在杆部分73a上。导向槽73s也形成在基座73b上,通过该导向槽73b,定位杆75的调节杆75s自由滑动。
从图30和图32可以看出,从俯视图中看时成曲面形状的三角针道43设置在进给齿条40的后部中。三角针道43的前端开口于进给齿条40的前部。于是,摇杆73的销73p可通过该三角针道43啮合和自由滑动。
用于精确地保持设置在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上的各种元件的啮合的定位机构也设置在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上。
更具体地说,用于左右定位横向底板20和驱动底板10的位置的定位部件75(定位杆)设置在横行霸道20的前部。如图41-43详细所示,该定位杆75包括一个啮合基座75b,用于在横向底板20中底部形成的前后导向槽26中啮合和自由切换滑动;从啮合基座75b向前突出的延伸部分75c;以及在偏离啮合基座75b和延伸部分75c右边的位置处前后(图14-18中所示的上下)延伸的调节杆75s。
如上所述,该调节杆75s插入在摇杆73的基座73b中形成的导向槽73s(75s,原文如此)中并可前后自由滑动。如下文中更全面描述的,装配后,延伸部分75c的前部与摇杆73的弹簧部分73c接触,并且由此被推到后部。延伸部分75c的后部也可与进给齿条40的前部接触,以便当进给齿条40移动到前部时,整个定位杆75也移动到前部。
如图14-18所示,定位槽13设置在驱动底板10的内部空间10H的前端壁中,定位杆75的调节杆75s可进入并固定在其中。当进给齿条40移动远于到前部的一特定距离时,进给齿条40的前部与接触并推动定位杆75的延伸部分75c的后部,使整个定位杆75前进,其啮合基座75b随着导向槽26。这使得调节杆75s安装进驱动底板10的定位槽13中,从而精确地左右定位横向底板20和驱动底板10。
俯视图中看形状成弧线的三角针道27也设置在横向底板20的前部的顶部。啮合突出部分32p设置在凸轮装置30上的钩状部分32的后部。该啮合突出部分32p与三角针道27啮合,由此调节横行霸道20相对于驱动底板10的前后位置。
横向底板20的前部和驱动底板10之间的竖直定位也由设置在横向底板20的前部与凸轮装置30的三角针道33啮合的突出部分20p精确地控制。
于是,可在三个垂直方向上(即左右、前后和竖直)精确地确定横向底板20的前部相对于驱动底板10的位置。安装在横向底板20和驱动底板10上元件可精确地并可靠地与相应的零件啮合。因此,当切换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时可以精确地保持驱动底板10上的盘装载机构和横向底板20上的装载驱动机构的连接。
盘驱动器1还具有一个夹紧板95,其带有一个装配好的夹持器96,用于把盘9夹持在转台5上(见图1、2、4、22和23)。该夹持器96在其中心具有一个磁铁97,以及固定在该夹持器96的底部上的盘接触面的毡圈98。
一个卡爪95d形成在多个安装臂95f(两个设置在该实施例的前部和后部)中的一个上,安装臂95f设置在夹紧板95的右侧和左侧。通过阿爸这些卡爪95d与驱动底板10的侧部啮合可把夹紧板95装配在驱动底板10上。这样,通过把夹紧板95装配在驱动底板10上,夹持器96的中心可定心在转台5的转动中心上。
夹紧板95包括用于在其上右侧和左侧支撑安装臂95f的右和左水平基座95b、用于支撑夹持器96的环形中心固定器95a和用于连接固定器95a和基座95b的水平连接器95c。
槽口95e形成在固定器95a的基座和相应的水平基座95b之间的每一侧上。每个水平连接器95c的宽度小于水平基座95b的宽度,其大小相当于槽口95e。这使水平连接器95c的刚度比水平基座95b小,使得水平连接器95c更易于竖直弯曲。
当盘驱动器1掉落时,比如使盘驱动器1经受很大的震动,使得转台5与夹紧板95接触,夹紧板95易于在竖直方向上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力,因此,可有效地防止转台5(和与转台5相连的心轴电机3)受到重大损坏。
下面将详细描述盘驱动器1的操作。
当盘9放进盘驱动器1中,且记录在盘9上的信号由光读取头6(见图9)再现时,通过固定在凸轮装置30中的三角针道33的上部水平道33a中的横向底板20的前部边缘处的突出部分20p,横向底板20基本上平行于驱动底板10,如图6中所示。
触发杆71的止块71s与摇杆73的卡爪73d啮合,啮合臂71a与凸轮装置30的钩状部分32啮合,此时如图14中所示。当这样啮合时,触发杆71在图9和图14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一直转动。
为了在此位置从盘9上读出信号,心轴电机3被驱动,以便以特定的速度转动其上装有盘9的转台5,光读取头6移动到将被再现的信号记录道下面的位置,光读取头6的光学元件(即包括激光器和透镜的光学系统)被操作以从盘9上读出需要的信号。
如果将被再现的信号记录道不在当前的光读取头6位置上面,或者如果信号将从多个信号记录道读取,光读取头6必须被适当地向盘9的内周(即向盘驱动器1的前部)或盘9的外周(即盘驱动器1的后部)移动。
通过光读取头驱动机构移动光读取头6。如上所述,由此驱动第二电机4和转动电机齿轮4G。电机齿轮4G的转速以特定的速度减速比减少并通过齿条驱动齿轮组51传递到输出端,由此使最终输出齿轮53B(第二横向输出齿轮)以减少的速度转动,并前后移动进给齿条40和与其相连的光读取头6。如果电机齿轮4G如在图9-13中所示逆时针方向转动,光读取头6向盘9的内周向前(在图9-13中向下)移动。如果电机齿轮4G在相反的方向转动,光读取头6向盘9的外周向后(在图9-13中向上)移动。
应当注意,装载驱动齿轮组61也在该信号再现模式期间随着第二电机4的操作而转动,但第三装载齿轮64(即齿轮组61的最终输出齿轮)的齿被定位在凸轮装置30的平滑部分处,因此不能与凸轮装置齿30g啮合。于是,在该信号再现模式下,来自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不能传递到凸轮装置30,以及托架驱动齿轮56。
图10和图15示出了当定位在用于读出记录在盘9的记录位置范围(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最内周部分的信号的传动。当定位在从该盘区域读取时,光读取头6由光读取头驱动机构向前移动到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Sr,并且进给齿条40的被驱动的齿条部分41的后端与齿条驱动齿轮组51的最终输出齿轮53B(第二横向输出齿轮)啮合。力传递路径切换齿条42也极其靠近触发杆71的局部齿轮71g。
光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由基于盘格式标准的离盘中心的距离确定的文献得知。一个常规的盘驱动器还具有一个光读取头位置检测器,其设置在相应于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最内周位置,以便检测光读取头是否在该最内周位置处,或者已移动到此处,从而可防止向盘的内周移动的太远而超出该点。
与该常规的设计相比,根据该最佳实施例的盘驱动器1具有一个内周检测开关7,其设置在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Sr处,并且使用内周边缘Sr作为内周边缘切换位置。当该内周检测开关7关闭时,如常规的光盘驱动器一样,该内周检测开关7检测光读取头是否在最内周位置或者已移动到此处。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的是,当内周检测开关7打开时,当光读取头6启动内周检测开关7时,光读取头6超出内周边缘Sr的运动不受限制,因此,光读取头6可有目的地移动的远于盘9的内周。
内周检测开关7以与通常的常规检测器相同的方式机械操作,并且其被设置成可从横向底板20的顶部伸出或收回。当光读取头6到达内周检测开关7的上面的位置时,光读取头6的底部影响开关7,使得内周检测开关7反抗开关弹簧(图中未示出)的压力被推进横向底板20。应当注意,该内周检测开关7不限于上述的机械装置,其可被非接触式的检测器或任何各种其它已知的设计代替。
图1和图16示出了光读取头6在其已经移动到内周边缘Sr后,操作内周检测开关7,然后移动的远于盘9的内周,超出该位置。
下面将描述图10和图15所示的状态与图1和图16所示的状态之间的不同,以及这些状态的移动。
在光读取头6操作打开状态的内周检测开关7后,通过以与图10和图15中所示的状态的同样的方向(该情况下为逆时针方向)继续驱动第二电机4,光读取头6从图10和图15中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图11和图16中所示的状态。
因此,通过移动光读取头6远于内周,前后移动光读取头6的进给齿条40的力传递路径切换齿条42与触发杆71的局部齿轮71g啮合,并顺时针方向转动触发杆71。由此,触发杆71的啮合臂71a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装置30的钩状部分32。
因此,凸轮装置30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装置齿30g开始与装载驱动齿轮组61的最终输出齿轮64(第三装载齿轮)啮合。此时,进给齿条40的被驱动的齿条部分41仍与齿条驱动齿轮组51的最终输出齿轮53B(第二横向输出齿轮)啮合。
由于摇杆销73p紧随着进给齿条40的三角针道43,与触发杆71的止块71s啮合以定位和固定触发杆71的摇杆73也转动。结果是,卡爪73d松脱了触发杆71。
图12和图17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凸轮装置30由来自第三装载齿轮64的驱动力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凸轮装置30开始与装载驱动齿轮组61的最终输出齿轮64(第三装载齿轮)啮合。
该操作也可由第二电机4的电机齿轮4G的逆时针方向(即以电机齿轮4G转动并移动光读取头6到内周的同样的方向)转动实现。
该凸轮装置30的操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触发杆71到一个由凸轮装置30限制的位置,于是,把光读取头6拉到一个更远的内周位置(向前位置),直到进给齿条40的被驱动的齿条部分41松脱第二横向输出齿轮53B。结果是,电机齿轮4G的进一步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及来自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没有传递到进给齿条40,即使光读取头6移动。
此时,摇杆73的销73p沿进给齿条40的三角针道43被引导进入三角针道43的倾斜部分,并且由摇杆73的弹簧弹力逆时针方向转动。触发杆71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它完全脱离开凸轮装置30。
应当注意,触发杆71、摇杆73和凸轮装置30(或更具体的凸轮装置30的钩状部分32和平滑部分34),以及更具体的进给齿条40的力传递路径切换齿条42和三角针道43,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切换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该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相应于随附的权利要求中的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
如上所述,进给齿条40可把光读取头6移动到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限度处的内周边缘Sr位置,然后可继续移动该光读取头6超出该位置,更靠近盘9的内周,此外,通过进给齿条40移动到内周处的该特定位置或者从该特定位置移向盘的外周,可切换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结果是,来自单一电机(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可被用作光读取头6的信号读取操作以及切换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力。
此外,在把光读取头6移动到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Sr用于信号再现后,不改变轴的转动方向,通过继续驱动同样的电机4,盘9自动从转台5上解脱,使得盘9可从盘驱动器中弹出。因此,可以去除常规的光盘驱动器中盘装载/卸载所需要的专用的盘装载电机。因此,通过在该盘驱动器中减少使用的电机的数目可降低盘驱动器的成本。
此外,在把光读取头6移动到盘9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Sr,并且光读取头6的位置已经被内周检测开关7检测到后,通过改变第二电机4的操作方向或者简单地停止第二电机4,便可以不从盘驱动器中弹出盘9,继续在同样的盘9上读出或写入信号。
也可以减少盘驱动器中使用的检测器或检测开关的数目,由此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光盘驱动器,这是因为,如果盘被放进盘驱动器中且如果盘被夹住,可使用内周检测开关7,从而可去除在常规的盘驱动器中用于这些检测目的的专用检测器。
根据该最佳实施例的盘驱动器中的横向底板20可被设计成在底板的后端上上下摆动,同时,其前端的突出部分20p与凸轮装置30中的三角针道33啮合。如上所述,该三角针道33包括顶部和底部水平道33a和33c,及连接这些水平道的斜道33b(见图24-29)。横向底板20的前端的竖直位置由与突出部分20p啮合的这三个道33a-33c中的那一部分确定,即由凸轮装置30的转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因此,横向底板20根据凸轮装置30的转动方向和距离在横向底板20后部边缘周围上下转动地摆动。
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横向底板20的一边缘支撑在驱动底板10上,可相对于驱动底板10竖直摆动。更具体地说,凸轮装置30由从装载驱动齿轮组61传递的力转动,使得横向底板20的另一端上下移动,从而横向底板20的前部相对于驱动底板10上下摆动。由此,来自一个电机(即第二电机4)的驱动力可用来上下摆动横向底板20,因此可升高或降低转台5,并使盘9随着转动。
当凸轮装置30如图13和图18所示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横向底板20的突出部分20p与三角针道33啮合的位置从顶部水平道经斜道33b移动到底部水平道33c。
当横向底板20如图9和图14所示定位时,突出部分20p啮合顶部水平道33a,横向底板20如图6中所示平行于驱动底板10固定,横向底板20的顶部基本上与驱动底板10的顶部齐平。于是盘9可被夹在并固定在转台5和检测器96之间的平面上。
当进给齿条40如图10-13和图15-18所示向前移动超过一特定距离时,凸轮装置30开始转动,横向底板20的突出部分20p经过斜道33b以与三角针道33的低部水平道33c啮合。
这导致横向底板20在其后端向下摆动,使得它倾斜于驱动底板10,如图7所示。横向底板20的这种移动也降低了转台5,使其向下倾斜。结果是,盘9可从盘驱动器1的外面被拉到转台5的上面的位置,或者从转台5上面弹出到盘驱动器1的外面,盘9或转台5不影响盘9的装载或卸载。
当横向底板20相对于驱动底板10向下倾斜到一特定位置(横向底板20的突出部分20p经过斜道33b并与三角针道33的底部水平道33c啮合的位置)时,凸轮装置30的齿30g与盘装载机构的托架驱动齿轮56啮合。于是,托架55随着横向底板20可靠地摆动到一个向下的位置而被驱动。
因此,当托架55被驱动时(即当盘装载或卸载时),能可靠地避免托架55(和其上的盘)和转台5的影响。
当横向底板20倾斜时(见图13、图18和图7),第三装载齿轮64也倾斜并与凸轮装置30的齿30g啮合。如上所述,并且如图29所示,这些齿30g的纵向截面的轮廓是弯曲的或倾斜于凸轮装置30的轴Lg。结果是,齿轮64和30g能可靠地且平滑地啮合。
此外,当进给齿条40(即光读取头6)移动到前面且横向底板20倾斜时,进给齿条40的前部边缘随着进给齿条40的向前运动接触并向前推动定位杆75的延伸部分75c的后部,如图14-18所示。这使得定位杆75的调节杆75s在摇杆73的基座73b中的导向槽73s的引导下向前移动。然后,如上所述,调节杆75s安装进驱动底板10中的定位槽13中,于是左右定位横向底板20和驱动底板10。
当进给齿条40在相反方向上向后移动时,弹簧部分73c的力向后移动定位杆75。这是因为定位杆75的延伸部分75c的前部接触摇杆73的弹簧部分73c,于是,弹簧部分73c恒定向后推动定位杆75。
当横向底板20和驱动底板10顶部齐平基本上平行固定时,通过啮合凸轮装置30上的钩状部分32的啮合突出部分32p与横向底板20前部中的三角针道27,驱动底板10和横向底板20彼此前后定位。
图19和图20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电机齿轮4G在同样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上由第二电机4进一步驱动,凸轮装置30通过介入的装载驱动齿轮组61被进一步转动。托架驱动齿轮56的输入齿轮56A不与横向底板20的齿30g啮合,并且以图9-13中所示的状态定位在平滑部分34。因此,凸轮装置30的转动不传递到托架驱动齿轮56,托架驱动齿轮56不转动。
但是,当凸轮装置30转动到图19和图20中所示的位置时,凸轮装置30的齿开始与托架驱动齿轮56的输入齿轮56A啮合,并且托架驱动齿轮56随着凸轮装置30的转动而转动。然后,通过托架驱动齿轮56的输出齿轮56B与托架齿条齿55g的啮合,托架55被拉到前部,如图21中所示。
应当注意,上面描述了把托架55从盘驱动器1的内部拉到驱动器的外部,即从信号再现状态解脱盘9并弹出盘9。为了把托架55从盘驱动器1的外部送入内部,第二电机4根据电路板2的电机控制电路以相反的方向被驱动,使得电机齿轮4G开始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果是,可实现下述一系列动作,把光盘9送入盘驱动器1,夹紧盘,准备信号再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盘驱动器包括一个驱动底板10和一个分开的其上装配转台5的横向底板20,横向底板20支撑在驱动底板10上可在其上上下摆动。通过在一个向前方向(转动的第一方向)上或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单独一个电机(第二电机4),可以连续依次实现移动光读取头6、升高和降低转台5及运送盘9。因此,在装载或卸载盘9时可避免影响转台5,且不用上下移动盘9。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不必提供用于升高盘的盘固定器。
此外,使用其上装配有转台5的横向底板20在驱动底板10上竖直摆动的操作,也可以把盘9固定(夹紧)在转台5上和从其上松脱(不夹紧)。因此,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不必上下驱动夹紧机构(卡盘)。
此外,因为使用单独的一个电机(第二电机4)来驱动光读取头6、升高和降低转台5和运送盘9,可使用总共两个电机操作盘驱动器1,即所述第二电机4和用于转动地驱动转台5的心轴电机(第一电机)3。通过减少使用的电机的数目,简化了盘驱动器1的结构,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元件部分的良好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设置了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可向前(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或在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单独的一个电机(上述的第二电机),以便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或者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因此,可避免在装载或卸载盘时转台和盘之间的影响,且不必上下移动盘。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不必提供用于升高盘的盘固定器。
此外,使用其上装配有转台的第二底板在第一底板上竖直摆动的操作,也可以把盘固定(夹紧)在转台上和从其上松脱(不夹紧)。因此,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不必上下驱动夹紧机构(卡盘)。
此外,因为使用单独的一个电机(第二电机)来驱动光读取头、升高和降低转台和运送盘,可使用总共两个电机操作盘驱动器,即所所述第二电机和用于转动地驱动转台的第一电机。通过减少使用的电机的数目,简化了盘驱动器的结构,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元件部分的良好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中的开口的内部,并且被如此支撑,使得第二底板可相对于第一底板围绕其一端竖直地摆动。更具体地说,凸轮装置由从装载驱动齿轮组传递来的驱动力转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随着凸轮装置的转动而被升高或降低。结果是,第二底板相对于铰接在第二底板的一端侧部周围的第一底板上下摆动。
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好处外,也可以使用单独一个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力来驱动和使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上下转动(即升高和降低转台),以及运送(装载和卸载)盘。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在纵向截面中所见的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的轮廓是弧线或逼近所述弧线的直线。该弧线沿着竖直圆形运动路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沿该路径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当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上下摆动时,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啮合。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一个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上,由于该突出部分啮合凸轮装置中的三角针道,该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被竖直定位。
因此,除了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好处外,也可以可靠地确定和精确地定位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相对于第一底板的竖直定位。结果是,第一底板上的元件和第二底板上的元件可精确可靠地与相应的元件啮合。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当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向下摆动到一个特定位置时,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与盘装载机构的托架驱动齿轮啮合。于是,在第二底板向下摆动到离第一底板一定位置后,托架被驱动。
因此,除了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好处外,在托架被驱动时(即盘被运送时),也可以可靠地避免托架(即托架上的盘)和转台之间的影响。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在把光读取头移动到光盘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位置后,进给齿条可被移动到离光盘的内周侧较远的一特定位置处。通过移动到在内周侧的这一特定位置处,或者从在内周侧处的所述特定位置移动到盘的外周侧,进给齿条前后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
因此,除了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好处外,也可以使用单独一个电机(第二电机)驱动光读取头的信号读取操作,并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
在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由于进给齿条移动超出另一端侧部的特定位置,调节杆被驱动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凸出。于是调节杆进入第一底板中的定位槽,由此在垂直于进给齿条运行方向的方向上确定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的横向位置。
因此,除了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好处外,也可以精确地可靠定位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相对于第一底板的横向位置。另外,第一底板上的元件和第二底板上的元件可精确可靠地与相应的元件啮合。此外,使用单独一个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力可移动进给齿条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和定位第二底板。
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由于凸轮装置钩状部分与该弯曲道啮合,第二底板在进给齿条运行方向上可另外相对于第一底板可靠地定位。结果是,第一底板上的元件和第二底板上的元件可精确可靠地与相应的元件啮合。
在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光盘驱动器中,除了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好处外,与常规的盘驱动器不同,第二底板不是刚性地支撑在第一底板上,而是在缓冲部件的弹性所确定的限度内飘浮地支撑在第一底板上。
结果是,缓冲部件可吸收施加在光盘驱动器上的强烈的冲击或震动,从而防止冲击力或震动力直接从第一底板上传递到第二底板上的驱动部件上。这意味着盘驱动器具有改进的耐用性和抗冲击和抗震动性。
此外,通过这样支撑第二底板,即它可在缓冲部件的弹性范围内飘浮在第一底板上,可以在第一底板的飘浮范围内调节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元件的相对位置。与元件刚性支撑的常规盘驱动器相比较,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器的零件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可在制造过程中提高生产率。
尽管参照附图结合最佳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或修改,除非它们脱离本发明,这些变化和修改都包括在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驱动器具有一个转台,用于转动地支撑光盘;一个光读取头,用于把数据信号写入在转台上转动的光盘上,和/或读出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信号;读取头驱动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双向移动光读取头;以及一个盘装载机构,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双向移动光盘,在第一位置处,光盘在转台上面,在第二位置处,光盘在盘驱动器的外面,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第一底板,其包括盘驱动器的底部框架;以及第二底板,其与第一底板分开,第二底板支撑在第一底板上,可相对于第一底板竖直移动或摆动,并且设置有所述转台和驱动所述转台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光读取头和读取头驱动机构;其中,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底板上的是一个装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盘装载机构,可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的第二电机,用于对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和读取头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用于在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和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之间切换第二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路径;通过在转动的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依次基本上连续地进行如下操作移动所述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以及移动光盘,通过在与转动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连续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可按相反的次序在相反的方向上基本上连续地进行这些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中的开口的内部,并且被如此支撑,使得第二底板可相对于第一底板围绕其一端竖直地摆动;第一底板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附近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三角针道,用于升高和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装载驱动齿轮组,其包含多个包括最终输出齿轮的齿轮;所述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最终输出齿轮与凸轮装置的外齿部啮合,以转动所述凸轮装置,由此升高或降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截面中所见的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的轮廓是弧线或逼近所述弧线的直线;所述弧线沿着竖直圆形运动路径,装载驱动齿轮组的所述最终输出齿轮随着第二底板的摆动运动沿该路径运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上,并且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通过所述突出部分啮合凸轮装置中的三角针道被竖直定位。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装载机构包括一个用于驱动托架的托架驱动齿轮,该托架上放有一个盘,当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向下摆动到一个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装置的外齿轮部分与所述托架驱动齿轮啮合。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读取头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用于移动光读取头的进给齿条,以及一个用于驱动所述进给齿条的包括多个齿轮的齿条驱动齿轮组,在把光读取头移动到光盘的数据信号记录区域的内周边缘位置后,所述进给齿条可被移动到离光盘的内周侧较远的一特定位置处,通过移动到在内周侧的这一特定位置处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啮合,由此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从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到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以及通过从在内周侧处的所述特定位置移动到盘的外周侧,由此与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脱离,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力传递路径从传递力到装载驱动机构的路径切换到传递力到读取头驱动机构的路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到另一端侧部可伸缩的调节杆设置在第二底板上,通过所述调节杆可被啮合的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中,当所述进给齿条从第二底板的一端侧部移动到另一端侧部并到达一特定位置时,所述进给齿条与所述调节杆啮合,以及当进给齿条在与调节杆啮合后进一步移向另一端侧部时,所述调节杆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侧部凸出并进入所述定位槽,由此在垂直于进给齿条运行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使第二底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凸轮装置包括一个凸出到外面的钩状部分,第二底板在其表面上包括一个平行于凸轮装置外侧部分的弯曲道,并且所述钩状部分与所述弯曲道啮合,使第二底板在进给齿条运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底板定位。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弹性缓冲部件设置在一个用于把第二底板的所述一端侧部支撑在第一底板上的支撑部件上和一个用于把所述凸轮装置支撑在第一底板上的支撑部件上,所述第二底板以飘浮状态在所述缓冲部件的弹性范围内支撑在第一底板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驱动器可减少电机数目,简化结构,改进抗冲击性和震动性及生产率。驱动底板设置有转台、第一电机、光读取头和驱动机构,横向底板飘浮在驱动底板上。装载驱动机构驱动盘装载机构。第二电机可正反方向被驱动提供驱动力。驱动力传递路径切换机构切换驱动力传递路径。在第一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依次连续进行:移动光读取头、升高或降低转台、及移动光盘,在相反方向上连续驱动第二电机,可按相反次序连续进行这些操作。
文档编号G11B17/056GK1263343SQ00100708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日
发明者有吉祐二, 田中彻, 胁川政直, 石冈清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