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81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光盘(Compact Dist,CD)盒,尤指一种可以卡钩组合多层CD薄套的CD盒。
背景技术
CD为载有资料的媒体,其使用极为广泛,例如常见的音乐CD、VCD、DVD等,或为载有备份资料或程式的CD。常见的CD收存方式,是以不织布材料制成的薄套来套合CD外部,并在薄套周缘开设有圆孔,而可将多个薄套收入一CD盒中。
例如,在美国专利6,679376“MD、CD及磁碟盒结构(MD,CD andmagnetic disk box structure)”中,就公开了一个收存CD的盒体结构。在该案中,于中间的连接板(Connecting plate)两侧分别连接可盖合及开启的第一及第二盒体(First and second boxes),而中间的连接板上另外组装一夹体(sheet clip),以夹持CD薄套。这样的设计虽可达到组合多个CD薄套的功能,但由于夹体是另外组合于盒体上的,将大幅提高整个CD盒的制造成本,以及组装工时,并不利于销售。尤其夹体的操作是以可折板(Foldable plate)上的圆孔扣入咬持元件(Snap member),必需先将CD薄套安装于咬持元件后再将可折板扣合,这是十分浪费时间的操作设计。如使用于VCD或DVD租赁业者而言,这是十分不方便的设计。
为改善操作不易及降低CD盒成本的目的,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CD盒设计,其整体结构一体射出成型,并在中间的连接板91上设置了一对卡钩92。参见图2,卡钩92具有一与连接板91一体相连的连接端921,以及一开放末端922。连接板91相对卡钩92的位置形成一长孔93。卡钩92的开放末端922是位在长孔93上方而形成断开的空间。
因此,CD薄套20侧缘开设的园孔21可自此开设末端922穿入而被卡钩92勾持。但由于卡钩92的开设末端922是高于连接板91的上表面的,为了防止CD薄套20自此滑脱出卡钩92,而必需在卡钩92上下两侧设有正挡作用的凸块95,以垫高CD薄套20的圆孔21位置并保持在卡钧内,以达到防止滑出脱钩。由于凸块94的设置,操作者必需将CD薄套20弯曲才能顺利套入卡钩92,这将使得CD薄套20的圆孔21套入卡钩92的动作较为不易,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盒。本实用新型的CD盒很方便CD薄套的移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D盒包括一连接板,为长形,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分别连接于上述连接板两侧;第一盒体不与连接板相连三侧缘向上形成段差墙,与第二盒体不与连接板相连三侧缘向上形成突墙,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可盖合封闭,或相对连接板展开;一对卡钩,横向设置于连接板中,其一端与连接板连结,而另一端形成开放末端,使光盘薄套上的圆孔可自开放末端穿入卡钩而组装;其中上述连接板相对卡钩位置形成长孔,而上述卡钩的开放末端,向下延伸超过连接板的上表面而伸入长孔内,使得穿入的光盘薄套圆孔不会自开放末端脱钩。
其中卡钩的开放末端外侧面下缘形成一斜面,该斜面最高位置约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位置。
其中斜面最高位置是高于连接板上表面。
其中卡钩开放末端的最低位置约在连接板1/2高度位置。
其中连接板两端向上形成段差块。


图1代表一种公知的CD盒,图2代表公知CD盒的卡钩剖面视图,图3代表本实用新型的CD盒,其中第一盒体及第二盒相对展开,图4代表本实用新型的CD盒,其中第一盒体及第二盒相对盖合,
图5代表本实用新型CD盒的卡钩部分剖视图,图6同图5,但组装了CD薄套,图7同图5,但表示了CD薄套自斜面滑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依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操作功能。
请参见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D盒结构具有一长形的连接板11,其两端向上形成段差块111,且其两侧则分别连接第一盒体121及第二盒体122;利用第一盒体121不与连接板相连三侧缘向上形成的段差墙123,与第二盒体122不与连接板相连三侧缘向上形成的突墙124,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盖合时,如图4所示,形成一封闭盒体,将装入有CD30的CD薄套20保护于其内。
在连接板11的中间位置向上形成一对卡钩13,供CD薄套20侧缘的圆孔21套于其外以固定。连接板11相对卡钩13的位置则形成一长孔14。
参见图5所示的卡钩13剖面,可知卡钩13的一端为连接端131,自连接板11上延伸出;而卡钩13另一端则为开放末端132。其中开放末端132,向下伸超过超过连接板11的上表面,而伸入长孔14之中。由于开放末端132超过连接板11上表面,这将使得穿入的CD薄套20的圆孔21不会自开放末端132滑出,如图6所示。
为了使CD薄套20的圆孔套入卡钩13较为容易,在开放末端132的外侧面底缘形成一斜面133,参见图5所示,该斜面133的最高位置约在连接板11的上表面位置附近,最好是高于连接板11上表面,使得CD薄套20侧缘可沿著该斜面移动,参见图7所示,使圆孔21可直接套入卡钩13上。
当然,为了使CD薄套20可自卡钩13上脱离,开放末端132的最低位置约在连接板11的1/2高度位置,以方便CD薄套20的移出。
在以上的实施例显示本实用新型利用于单片装CD薄套20,其规格为152mm×139min×25mm,这样的厚度,可以组装12片CD。本实用新型的规格也可以为152mm×256mm×25mm。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由于卡钧的开放末端设计,使得CD薄套在组装于CD盒内的动作十分容易,且组装后卡钩可稳固的限制CD薄套不会脱钩,较公知的结构具有显著的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光盘盒,用以收容套合光盘外表的光盘薄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板,为长形,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分别连接于上述连接板两侧;第一盒体不与连接板相连的三侧缘向上形成段差墙,与第二盒体不与连接板相连的三侧缘向上形成突墙,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可盖合封闭,或相对连接板展开;一对卡钩,横向设置于连接板中,其一端与连接板连结,而另一端形成开放末端,光盘薄套上的圆孔可自开放末端穿入卡钩而组装;其中上述连接板相对卡钩位置形成长孔,而上述卡钩的开放末端,向下延伸超过连接板的上表面而伸入长孔内,穿入的光盘薄套圆孔不会自开放末端脱钩。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盒,其特征在于,其中卡钩的开放末端外侧面下缘形成一斜面,该斜面最高位置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位置。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斜面最高位置是高于连接板上表面。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盒,其特征在于,其中卡钩开放末端的最低位置在连接板1/2高度位置。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连接板两端向上形成段差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CD盒的改良结构,主要在两盒体中间连接板上形成一对卡钩,卡钩一端与连接板连结形成连接端,而另一端形成开放末端,使CD薄套上的圆孔可自开放末端穿入卡钩;其中开放末端,向下延伸超过连接板上表面,使得穿入的CD薄圆孔套不会自开放末端滑出脱钩。
文档编号G11B23/03GK2735501SQ200420074140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陈圣元 申请人:陈圣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