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掀盖式光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26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掀盖式光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碟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掀盖式光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一般包括一个本体、一个与本体转动连接的上盖及多个卡设在上盖与本体之间的扭簧。上盖可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转动弹离本体,直至上盖与本体碰撞并承靠在本体上,从而实现自动掀盖。然而,上盖与本体碰撞产生的撞击力可能损坏光碟机内的光学系统及电子系统,影响光碟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延长寿命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一种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包括一个本体、一个上盖及至少一个扭簧。该上盖包括一个枢接边,并通过该枢接边与该本体转动连接。该本体在靠近该枢接边处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上盖自该枢接边延伸出至少一个与该至少一个通孔对应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贯穿对应一个通孔,并沿垂直于该枢接边且与该上盖成一个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出一个缓冲条。该本体在与该上盖相背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与该至少一个缓冲条对应的缓冲叉。每个缓冲叉位于对一个通孔远离该枢接边一侧。该至少一个扭簧卡设在该上盖与该本体之间以使该上盖绕该枢接边转动弹离该本体,直至该至少一个缓冲条分别嵌入对应的至少一个缓冲叉内并缓冲至停止。本发明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的上盖在该缓冲条与该缓冲叉的配合下缓冲、停止并承靠在该本体上,避免该上盖碰撞该本体,可延长该光碟机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处于掀盖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处于合上状态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4为图1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的另--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掀盖式光碟机10
本体100
通孔102
缓冲叉104
上表面106
下表面108
凹槽110
托盘112
连接边114
枢接座116
枢接孔118
连接片120
横梁122
翼片124
衬套126
限制梁128
通螺孔130
螺柱套132
螺柱134
上盖200
枢接边202
连接部204
缓冲条206
枢接轴208
扭簧300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10包括一个本体 100、一个上盖200及两个扭簧300。上盖200包括一个枢接边202,并通过枢接边202与本体100转动连接。本体100在靠近枢接边202处开设有两个通孔102。上盖200自枢接边 202延伸出两个与两个通孔102对应的连接部204。每个连接部204贯穿对应一个通孔102 并沿垂直于枢接边202且与上盖200成约一个预定度角的方向延伸出一个缓冲条206。本体100在与上盖200相背一侧延伸出两个与两个缓冲条206对应的缓冲叉104。每个缓冲叉104位于对应一个通孔102远离枢接边202 —侧。两个扭簧300卡设在上盖200与本体 100之间以使处于合上状态的上盖200 (见图2~)绕枢接边202转动弹离本体100,直至两个缓冲条206分别嵌入两个缓冲叉104内并缓冲、停止在掀盖状态(见图4)。由于上盖200 在缓冲条206与缓冲叉104的配合下缓冲、停止并承靠在本体100上,避免上盖200撞击本体100,影响自动掀盖式光碟机10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自动掀盖式光碟机10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本体100大体呈方块状,其包括一个靠近上盖200的上表面106及一个与上表面106相背的下表面108。本体100在上表面106的上形成有一个矩形凹槽110,并在凹槽110内进一步形成一个用于承载碟片的下沉托盘112。凹槽110包括一个连接边114。 两个通孔102大致呈矩形,位于矩形凹槽110内、靠近连接边114的两端,且贯穿上表面106 及下表面108。本体100在下表面108上形成有两个枢接座116。每个枢接座116位于对应的一个通孔102附近,且开设有一个枢接孔118。枢接孔118面向对应的一个通孔102, 且深度方向与枢接边202平行。上盖200也大致呈方块状,其形状与矩形凹槽110大致相同或略小于矩形凹槽 110。每个连接部204沿平行于枢接边202的方向延伸出一个枢接轴208。两个连接部204从上表面106插入通孔102,并伸出下表面108。每个枢接轴208伸入对应的一个枢接孔 118内,从而实现上盖200与本体100的转动连接。当上盖200合上时,上盖200收容于凹槽110内,覆盖托盘112及承载于托盘112内的碟片。更加具体地,通孔102比连接部204尺寸大,以方便连接部204伸入通孔102,并将两个枢接轴208分别伸入枢接孔118内。本体还包括有两个连接片120。每个连接片120 包括一个横梁122、一个自横梁122 —端延横梁122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的翼片124、一个形成于横梁122另一端的衬套1 及一个自横梁122与翼片IM连接处延横梁122的垂直方向延伸出的限制梁128。每个翼片IM开设有一个通螺孔130。本体100在每个通孔102 远离对应一个枢接座116的边缘两侧形成有两个对应通螺孔130及衬套1 的两个螺柱套 132。每个连接片120通过两个螺柱134分别安装于对应一个通孔102附近,其中,衬套1 套入对应的一个螺柱套132,通螺孔130与对应的一个螺柱套132对齐,两个螺柱134分别螺入螺柱套132从而将翼片IM及衬套126固定于螺柱套132。连接片120安装后,限制梁 1 位于连接部204远离枢接轴208的一侧,并配合横梁122,用于限制连接部204在大尺寸的通孔102内的运动,防止每个枢接轴208从对应的枢接孔118脱出。由于两个连接片120可采用更加柔软的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的两个缓冲叉 104分别与两个连接片一体成型,从而,可提高缓冲叉104的弹性,增加缓冲的效果。具体地,两个缓冲叉104分别自两个横梁122的中间位置延伸出。可以理解,上盖200处于掀盖状态时与本体100所成的角度与缓冲条206与上盖 200所成的预定角度大致相同。因此,可通过设置预定角度,设计上盖200处于掀盖状态时与本体100所成的角度。可以理解,通孔102、连接部204、缓冲条208、枢接座116及扭簧300的数目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视需要,采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连接部、缓冲条及枢接座。上盖200与本体100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可在本体延伸枢接轴,而将枢接座设置在上盖上。总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包括一个本体、一个上盖及至少一个扭簧;该上盖包括一个枢接边,并通过该枢接边与该本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靠近该枢接边处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上盖自该枢接边延伸出至少一个与该至少一个通孔对应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贯穿对应一个通孔,并沿垂直于该枢接边且与该上盖成一个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出一个缓冲条;该本体在与该上盖相背一侧延伸出至少一个与该至少一个缓冲条对应的缓冲叉;每个缓冲叉位于对应一个通孔远离该枢接边一侧;该至少一个扭簧卡设在该上盖与该本体之间以使该上盖绕该枢接边转动弹离该本体,直至该至少一个缓冲条分别嵌入对应的至少一个缓冲叉内并缓冲至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个靠近上盖的上表面,本体在上表面上形成有一个形状与该上盖匹配的凹槽,该上盖处于合上状态时收容于该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个靠近上盖的上表面及一个与该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该至少一个通孔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本体在该下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枢接座,每个枢接座位于对应一个通孔周围,每个枢接部形成有一个平行于枢接边的枢接轴,该枢接轴转动插设于对应一个枢接座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通孔的尺寸比对应一个连接部的尺寸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连接片,每个连接片包括一个横梁、一个自该横梁一端延该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的翼片、一个形成于该横梁另一端的衬套及一个自该横梁与该翼片连接处延该横梁的垂直方向延伸出的限制梁;每个翼片开设有一个通螺孔;该本体在每个通孔远离对应一个枢接座的边缘两侧形成有两个对应一个通螺孔及衬套的两个螺柱套;每个连接片通过两个螺柱分别安装于对应一个通孔附近,其中,该衬套套入对应的一个螺柱套,该通螺孔与对应的一个螺柱套对齐,该两个螺柱分别螺入该两个螺柱套从而将该翼片及该衬套固定于该两个螺柱套,该限制梁位于对应一个连接部远离对应一个枢接轴的一侧,并配合该横梁限制对应一个连接部在对应一个通孔内的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缓冲叉自对应一个横梁的中间位置延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掀盖式光碟机,其包括一个本体、一个上盖及两个扭簧。该上盖包括一个枢接边,并通过该枢接边与该本体转动连接。该本体在靠近该枢接边处开设有两个通孔。该上盖自该枢接边延伸出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贯穿对应一个通孔,并沿垂直于该枢接边且与该上盖成一个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出一个缓冲条。该本体在与该上盖相背一侧延伸出两个缓冲叉。每个缓冲叉位于对应一个通孔远离该枢接边一侧。该两个扭簧卡设在该上盖与该本体之间以使该上盖绕该枢接边转动弹离该本体,直至该两个缓冲条分别嵌入对应的两个缓冲叉内并缓冲至停止。由于存在缓冲,避免该上盖碰撞该本体,可延长该光碟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11B33/00GK102290085SQ20101020216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合利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