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和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7067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记录介质和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的照射而记录信号以及再生信号的光记录介质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光的照射记录信号以及再生信号的光记录介质,诸如CD(激光唱片)、 DVD (数字式激光视盘)以及BD (蓝光光盘注册商标)的所谓光盘被广泛使用。关于目前已普及的诸如⑶、DVD以及BD的光记录介质之后的下一代光记录介质, 申请人:已提出了以下专利文献1和2中所公开的体记录型(bulk-recording-type,大容量记录型)光记录介质。这里,体记录是用于通过连续改变聚焦位置的同时照射激光而对如图13中所示的至少包括覆盖层101和体层(记录层)102的光记录介质在体层(bulk layer,大容量层)102内执行多层记录、从而实现大记录容量的技术。关于上述体记录,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称为微全息图技术的记录技术。微全息图技术大体上分成如图14所示的正型微全息图技术和负型微全息图技术。在微全息图技术中,所谓的全息图记录材料用作体层102的记录材料。作为全息图记录材料,例如,光聚作用型光聚合物是众所周知的。正型微全息图技术是如图14(a)所示用于通过将两个相向光束(光束A、光束B) 的光会聚在一个位置并且形成微小的干涉条纹(全息图)来形成记录标记的技术。此外,图14(b)所示的负型微全息图技术是这样一种形成记录标记的技术基于与正型微全息图技术相反的构思,通过照射激光去除预先形成的干涉条纹并且使用该去除部分作为记录标记。图15是用于说明负型微全息图技术的示图。在负型微全息图技术中,在执行记录操作之前执行如图15(a)中所示的用于预先在体层102上形成干涉条纹的初始化处理。具体地,如图中所示,相对地照射作为平行光的光束C和D,使得在整个体层102上形成干涉条纹。在通过如上所述的初始化处理预先形成干涉条纹之后,通过形成如图15(b)中所示的去除标记来执行信息记录。具体地,通过在将聚焦位置设置在任意层位置的同时根据记录信息来照射激光,执行使用去除标记的信息记录。然而,在正型和负型微全息图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为了实现正型微全息图,存在的问题是在激光照射位置的控制上要求极高的准确性。换言之,尽管在如图14(a)中所示的正型微全息图技术中通过将相向的光束A 和B会聚在一个位置来形成记录标记(全息图),但在控制两个光照射位置上要求极高的准确性。由于如上所述要求极高的位置控制准确性,所以用于实现正型微全息图技术的技术难度较高,即使该技术能实现,但装置制造成本增加。因此,正型微全息图并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此外,在负型微全息图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在记录前的初始化处理。另外,尤其在使用如图15中所示的平行光来执行初始化处理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初始化光要求极高的功率,这使得难以形成微小的记录标记(去除标记)。具体地讲,基于参照图14(a)描述的正型微全息图的原理,在初始化处理中两个光束应最初被会聚在相同的位置,但当如上所述通过会聚两光束来执行初始化处理时,初始化处理需要对应于所设置的层数而执行多次,但这是不现实的。在这一点上,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平行光来缩短处理时间,但为了如上所述使用平行光来形成干涉条纹,与如上所述采用将光会聚的技术的情况相比需要极高的功率。应对此问题,也可增强体层102的记录灵敏性,但在这种情况下,将变得极难形成微小标记。由以上几点可以了解到,极难实现负型微全息图技术。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使用如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空隙记录(空孔记录)技术的记录方法作为代替存在上述问题的微全息图技术的新体记录方法。空隙记录方法是通过以较高的功率将激光照射在体层102上而在由诸如光聚作用型光聚合物的记录材料形成的体层102中记录空孔(空隙)的方法。如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因此形成的空孔部分的折射率不同于体层102内的其他部分的折射率,并且在边界部分处的光反射率提高。因此,空孔部分用作记录标记,因此实现了使用空孔标记的信息记录。由于这种空隙记录方法不是用于形成全息图,所以在记录中仅需从一侧执行光照。换言之,无需通过如在正型微全息图技术的情况中一样将两个光束会聚在同一位置来形成记录标记,从而不需要将两个光束会聚在同一位置所需的高度的位置控制准确性。此外,与负型微全息图技术相比,初始化处理变得不必要,因此,可以解决上述的关于初始化处理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35144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7690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上所述的空隙记录方法存在下列问题。由于空隙记录方法是用于形成空孔,所以为了记录需要极高的功率。具体地讲,为了形成空孔标记,使用能在短时间内会聚极高功率的特殊激光器(所谓的短脉冲激光器)。或者,可使用在现有光盘系统中使用的商用CW激光器(CW 连续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以几乎在最大输出值的功率来照射激光并且以低记录速度执行记录,否则很难稳定地形成空孔标记。换言之,存在形成空孔的记录灵敏度极差的问题。图16示出了在通过传统空隙记录方法执行信息记录时的再生信号波形。从该图可看出,在传统的空隙记录方法中不能获得足够的SNR(S/N)。应当注意,在图16中,记录标记长度被统一设定为0. 17 μ m。如上所述,目前,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还存在关于记录灵敏度的问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所述技术是很重要的。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一个目标是使空孔标记能够通过照射低于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的功率的激光来形成,从而提高作为体型记录介质的大容量记录介质的可实现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根据本发明,光记录介质被构造如下。具体地讲,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其中形成了多个树脂层并且在树脂层之间形成多个边界面,边界面以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照射在记录层上的记录光的聚焦深度的间隔来设置。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其中形成了多个树脂层的边界面。边界面的间隔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记录光的聚焦深度。换言之,可表达为,在这种情况下的记录层几乎被边界面填满。这里,申请人已根据实验结果确认,在树脂层的边界面处提高了空孔标记的记录灵敏度。因此,由于记录层的边界面被因此以等于或小于记录光的聚焦深度的相当小间隔来设置,所以可在深度方向上在记录层的任意位置获得高记录灵敏度。结果,关于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可通过照射比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更低的功率的激光来形成空孔标记。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获得整体增强作为体层的记录层中空孔标记记录灵敏度的等价效果,并且可将形成空孔标记所需激光功率抑制至低于在采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功率。因此,不需要使用诸如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短脉冲激光的特殊激光器,并且即使使用这种特殊激光器,可降低使用输出。另外,在将现有光盘系统等使用的商用CW激光器(CW 连续波)代替特殊激光器时,无需如在传统技术中一样牺牲记录速度,而可以实现高速记录。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解决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的问题,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作为体型记录介质的大容量记录介质的可实现性。


图1是适合执行界面记录的光记录介质(界面记录型介质)的截面结构示图。图2是示出在形成空孔标记时激光功率与距离界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3是示出在执行界面记录时再生信号波形的示图。图4是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截面结构示图。图5是在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所包括的记录层的截面结构示图。图6是在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所包括的记录层(体层)的截面结构示图。图7是用于说明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示图。图8是用于说明在记录期间的伺服控制的示图。图9是例示在界面与基准表面不平行的情况中的截面结构的示图。
图10是例示在界面与基准表面不平行的情况中空孔标记串与界面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11是用于说明在再生期间的伺服控制的示图。图12是示出执行关于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图。图13是用于说明体记录技术的示图。图14是用于说明微全息图技术的示图。图15是用于说明负型微全息图技术的示图。图16是示出在采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的情况下再生信号波形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注意,将以下列顺序进行描述。<1.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2.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2-1.光记录介质的结构][2-2.根据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2-3.伺服控制][2-4.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3.变形例 ><1.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首先,在描述实施方式之前,将描述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根据以上的对图13的描述可以理解,通过在深度方向上适当选择在体层中的位置并且执行关于该位置的记录,体型光记录介质实现多层记录。为了实现多层记录,在体层的深度方向上预先确定将是标记串形成层(信息记录层)的位置,并且在如上所述预设的层位置处在设定聚焦位置的同时执行记录。作为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存在一种使用以下光记录介质的方法设置有在树脂层之间的边界面,各个边界面均在将是预设在如上所述的体层的深度方向上的信息记录层的位置,并且将空孔标记(空隙)记录在边界面上。图1是在如上所述的合适界面记录方法中使用的界面记录型介质51的截面结构示图。首先,作为前提,界面记录型介质51是盘状记录介质。如在图中所示,从上层侧起将覆盖层52、选择反射膜53、中间层M和体层55依次形成在界面记录型介质51中。这里,在说明书中使用的“上层侧”指用于记录或再生而照射的激光进入的表面朝上面向时的上层侧。在这种情况下,激光从覆盖层52侧进入。覆盖层52由诸如聚碳酸脂的树脂形成并且在如图中所示的其下表面侧上具有伴随用于导引记录/再生位置的导引槽的形成的凹凸截面形状。形成连续的凹槽或凹坑串作为导引槽。在将导引槽形成为凹槽时,例如通过形成
6周期性蜿蜒弯曲的凹槽时,基于蜿蜒弯曲的周期信息来记录绝对位置信息(关于半径位置和旋转角的信息)。通过使用形成有这种导引槽(凹凸形状)的压模的喷射模塑法等来形成覆盖层2。此外,在形成了导引槽的覆盖层52的下面形成选择反射膜53。这里,在体记录方法中,除了用于在作为记录层的体层上记录标记的记录光(第一激光)之外,为了基于上述的导引槽获得跟踪和聚焦误差信号,还照射伺服光(第二激光)。此时,如果伺服光到达体层,则可能由此不利地影响记录在体层中的标记。因此, 需要选择性反射伺服光并使记录光从其透过的反射膜。在传统体记录方法中,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被用作记录光和伺服光。因此,使用这样的选择反射膜作为选择反射膜53 具有波长选择性以反射具有与伺服光一样的波长范围的光并且使具有其他波长的光从其透过。在选择反射膜53的下面,经由由诸如UV固化树脂的粘合剂形成的中间层M来粘结(层叠)体层阳。体层55具有如图所示的多个第一树脂层5 和第二树脂层5 交替层叠的结构。 在第一树脂层5 和第二树脂层5 之间形成边界面(简称为“界面”)。图1示出第一树脂层5 和第二树脂层5 被重复层叠3次并且形成总共5个界面(第一界面Bl至第五界面BQ作为界面B的例子。如上所述,用于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涉及在树脂层之间设置边界面,各个边界面均在将作为预设信息记录层的层位置处。因此,图中界面B的间隔与将作为预设信息记录层的层位置的间隔一致。这里,申请人已证实,作为对包括如上所述树脂层之间的界面的光记录介质而进行的实验的结果,在界面处增强了空孔标记的记录灵敏性。图2示出了在形成空孔标记时的激光功率与到界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中所示,形成空孔标记所需激光功率在界面处最低。根据图2,形成空孔标记所需激光功率在界面与在特定距离的点之间的部分随着距离界面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地增加并且之后变成常数。换言之,在界面与在特定距离的点之间的部分中,为了形成空孔标记需要随着距离界面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激光功率,通过将激光功率设定为恒定,可以与距离界面的距离无关地形成空孔标记。根据图2可以理解的是,空孔标记的记录灵敏度在界面处变得最有利。因此,通过在界面上记录空孔标记,与在不包括界面的体层内记录空孔标记的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相比,能够以更低的功率执行稳定的记录。应当注意的是,为什么空孔标记的记录灵敏度在树脂层之间的界面处增强的原因被认为是因为在界面处比在树脂的内部更易于吸收光。还认为由于在界面处的压力小于在树脂内部的压力,所以容易形成空孔标记。图3示出了在空孔标记被记录在界面上的情况下的再生信号波形。在图3中,记录标记长度是如图16中所示的0. 17 μ m。通过比较图3和图16可以看出,通过界面记录执行空隙记录的情况下与在执行传统空隙记录的情况下相比,SNR(S/N)明显改善。
当然,如上所述SNR的改善取决于在界面处的记录灵敏度的增强。这里,为了获得如上所述的界面记录型介质51的有利记录灵敏度,需要在记录期间将激光的聚焦位置稳定地设定在界面B上。换言之,需要在记录期间执行激光的聚焦伺服使得激光追随界面B。应当注意,在图1中所示的界面记录型介质51中,界面B只是树脂层之间的边界面,未形成由金属、电介质体等形成的反射膜。因此,在还未形成标记的记录时,需要某种手段在界面B上执行聚焦伺服。为了在界面B上执行聚焦伺服,使第一树脂层5 和第二树脂层55b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它们之间的界面B用作反射器。具体地,通过利用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之间的界面处的反射系数升高的特性,可获得来自界面B的反射光,从可基于反射光执行瞄准界面的聚焦伺服控制。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可如上所述获得来自界面B的反射光的情况下的具体伺服控制。首先,如从上面的描述可理解的那样,除了用于形成空孔标记的第一激光外,作为伺服激光的第二激光也被照射在作为体型光记录介质的界面记录型介质51上。此时,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如图中所示并不是从不同的位置照射在界面记录型介质51上,而是经由共同的物镜照射。基于此前提,将首先描述跟踪伺服。在记录期间,执行在跟踪方向上的物镜的驱动,使得第二激光的光点位置基于作为伺服光的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追随在选择反射膜53 (覆盖层52)上形成的导引槽。这里,如上所述,界面B只是树脂层之间的边界面,并且其上未形成用于导引用于形成空孔标记的第一激光的导引槽。然而,通过驱动物镜,使得其基于经由如上所述与第一激光共用的物镜所照射的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而追随在选择反射膜53上形成的导引槽,在跟踪方向上的要被照射在界面上的第一激光的位置可被设定为沿着导引槽。另一方面,在记录期间,通过利用第一激光的反射光(由于如上所述可在界面B处获得反射光)而在聚焦方向上控制物镜的位置来执行第一激光的聚焦伺服控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为了读取出被记录在选择反射膜53上的绝对位置信息,需要将在记录期间第二激光的聚焦位置设定在选择反射膜53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光学系统中,另外设置了能够单独控制第二激光的聚焦位置的第二激光聚焦机构。例如,第二激光聚焦机构可通过用于改变进入物镜的第二激光的准直的扩束器(expander)来实现。通过这样另外设置第二激光聚焦机构,在记录期间第二激光的聚焦伺服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而控制第二激光聚焦机构来执行,使得第二激光追随选择反射膜53。此外,在再生期间,由于空孔标记串在界面B上形成,所以可以空孔标记串为目标来执行第一激光的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具体地讲,在再生期间,通过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在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上控制物镜的位置,第一激光的光点位置追随被记录在目标层位置的空孔标记串。应当注意,当在再生期间对再生开始位置执行访问操作时,需要读取出被记录在选择反射膜53上的绝对位置信息。具体地讲,在完成了对再生开始位置的访问之后,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的位置,使得如上所述第一激光追随空孔标记串,但是直到访问操作完成,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的位置需基于用于读出绝对位置信息的第二激光的反射光来追踪导引槽。考虑到这点,在再生期间在跟踪方向上对物镜的控制需在访问完成前和在访问完成后进行切换。具体地讲,在访问完成之前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来执行控制以追随选择反射膜53上的导引槽,并且在访问完成之后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来执行控制以追随目标信息记录层上形成的空孔标记串。应当提醒注意的是,在访问完成前和在访问完成后不需要切换聚焦伺服。第一激光的聚焦伺服通过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物镜的位置来执行,而第二激光的聚焦伺服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上述第二激光聚焦机构来执行。下面概述在记录/再生期间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伺服控制。(在记录期间)通过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而控制物镜在聚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追随界面B来执行第一激光的聚焦伺服(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的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的位置控制来自动执行在记录期间第一激光的跟踪伺服)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而控制第二激光聚焦机构从而追随选择反射膜53来执行第二激光的聚焦伺服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而控制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追随选择反射膜53的导引槽来执行第二激光的跟踪伺服(在再生期间)执行物镜的跟踪伺服控制,使得在访问完成前第二激光的光点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追随选择反射膜53的导引槽;并且执行物镜的跟踪伺服控制,使得在访问完成后第一激光的光点基于第一激光的反射光追随目标信息记录层上所形成的空孔标记串关于第一激光,通过基于的第一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物镜在聚焦方向上的位置来执行聚焦控制,并且关于第二激光,通过基于第二激光的反射光来控制第二激光聚焦机构来执行聚焦控制由以上的描述可知,当采用每个界面均在被预设为将是信息记录层的位置处的层位置的形成界面B的方法作为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时,为了获得有利的记录灵敏度,在使第一树脂层5 和第二树脂层55b的折射率不同从而界面B用作反射器之后,执行以界面 B为目标的第一激光的聚焦伺服。然而,在多层记录被假设为体型光记录介质的情况中,如果使界面B用作如上所述的反射器,则担心将导致多重干涉、杂散光和串扰,并因此严重损害记录/再生特性。<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2-1.光记录介质的结构]鉴于在如上所述的采用用于界面记录的合适方法的情况中所造成的问题,此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如下的光记录介质作为界面记录型光记录介质。图5示出了作为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的截面结构示图。应当注意,光记录介质1也是盘状记录介质。
如将图5与图1进行比较所看到的,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大体上包括从上层侧起依次为覆盖层2、选择反射膜3、中间层4以及体层5。覆盖层2由诸如聚碳酸脂的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树脂形成并且在其下表面侧具有类似于覆盖层52的伴随用于导引记录/再生位置的导引槽的形成的凹凸截面形状。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导引槽由连续的凹槽或凹坑串形成,并且通过形成凹坑串或凹槽的摆动来记录绝对位置信息。通过利用其上形成了这种导引槽(凹凸形状)的压模的喷射模塑法等来形成覆盖层2。此外,在形成了导引槽的覆盖层2的下面形成选择反射膜3。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选择反射膜3,与照射在光记录介质1上的具有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照射一致,使用这样的选择反射膜具有波长选择性以反射具有与第二激光相同的波长范围的光并且使具有其他波长的光从其透过。中间层4是诸如UV固化树脂的粘合剂并且将体层5粘结(层叠)在选择反射膜 3的下面。这里,在此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体层5是具有如图中所示的相当微小的多层结构的结构。图6是在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中作为记录层设置的体层5的截面结构示图。如图6中所示,此实施方式的体层5也具有其中多个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 5b交替层叠并且在树脂之间形成多个边界面的结构。应当注意,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在上述合适方法的情况中,边界面的间隔(即,树脂层的形成间距P)不同于被预设为将是信息记录层的层位置的层位置间隔,并且被设定为是更微小的间隔。具体地讲,如在图中所示,当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恥的形成间距(即,树脂层的厚度)由P来表示并且为了形成空孔标记而被照射在体层5上的第一激光的聚焦深度由DOF来表示时,下式成立。ρ ( DOF这里,当作为第一激光的输出端的物镜的数值孔径由NA来表示,而第一激光的波长由λ来表示时,聚焦深度被表示如下。DOF= λ /ΝΑ2当满足这样的条件“D0F = λ /ΝΑ2”时,如从图5可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中的体层 5几乎被树脂的边界面充满。这里,在第一激光的焦点附近,获得了如由在图中的区域pea所指示的功率集中的部分。在区域pea中,功率几乎是常数。在至少包括如上所述功率集中的区域pea的范围内形成空孔标记。空孔标记的尺寸对应于区域pea的尺寸,但是可认为在聚焦方向(深度方向)上区域pea的尺寸几乎与如图中所示的第一激光的聚焦深度DOF —致。因此,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将边界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如上所述的聚焦深度D0F,则即使当在深度方向上的在体层5中的任何位置被设定为第一激光的聚焦位置时区域pea仍包括边界面。结果,即使当体层5内的任何位置被设定为记录目标位置时都能获得高记录灵敏度。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即使当在深度方向上的在体层5中的任何位置被设定为记录位置时,都能获得高记录灵敏度。换言之,可获得相当于整体增强在作为体层的记录层中空孔标记记录灵敏度的效果。结果,第一激光的聚焦位置不需要如同在上述合适的界面记录方法中一样在记录期间追随界面B。另外,由于在记录期间(即在标记形成期间)第一激光不需要追随界面B,所以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树脂层如与第二树脂层恥之间的边界面不需要用作反射器,其结果是可解决上述合适方法涉及的多重干涉、杂散光、串扰以及在体层的后侧上的层位置处的光量降低的问题。换言之,相比于采用上述合适方法的情况,能改善记录/再生特性。此外,由于在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中同样以树脂边界面为目标来记录空孔标记,所以可抑制用于形成空孔标记的激光功率需求,使其低于采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的情况中的需求。结果,无需使用诸如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使用的诸如短脉冲激光器的特殊激光器,并且即使使用这种特殊激光器,也可减小使用输出。另外,在使用商用CW激光器(CW 连续波)的情况下,不需要如在现有技术中一样牺牲记录速度,并且可实现高速记录。根据此实施方式,可解决传统空隙记录方法的问题,并且,结果,可进一步提升作为体型记录介质的大容量记录介质的可实现性。[2-2.根据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参照图7,将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的制造方法的实例。在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的制造方法中的要点是体层5的生成过程。这里, 例如,当物镜的数值孔径NA和记录波长λ被分别设定为等价于现有BD (蓝光盘)的NA = 0.85和λ = 405nm时,通过“λ/ΝΑ2”定义的聚焦深度DOF变成约555nm。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的厚度需要为约0. 55 μ m以下。图7中所例示的制造方法尤其适合于实现作为体层5的由具有微小厚度的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在图7中,首先,通过图7(a)中所示的多层膜制造工艺生成其中预定数量的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交替层叠的多层膜SF。这里,为了便于示出,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的层叠数量是3,并且仅形成5个边界面。然而,由以上描述可知,实际上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恥的层叠数量更大。假定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恥的厚度被设定为0. 5 μ m,而体层9的厚度被设定为250 μ m,则形成体层9的树脂层的数量是 500。这里,由以上描述可知,在此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中,无需将在第一树脂层fe 和第二树脂层恥之间的边界面用作反射器,因此无需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用作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在解决关于上面描述的多重干涉、杂散光等问题中,具有几乎相同折射率的树脂材料被选择为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作为用于形成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恥的材料,期望使用相对于可见光具有高透明性的树脂材料。在此实例的情况中,将热塑性树脂用于第一树脂层fe和第二树脂层恥。具体地讲,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可使用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聚芳脂和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聚烯烃。可选地,可使用诸如聚苯乙烯的乙烯聚合物、诸如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的聚酰胺以及诸如双酚A聚碳酸酯的芳族聚碳酸酯。另外,还可使用包括诸如聚砜的均聚物或其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氟树脂寸。可选地,可使用上面例示的树脂的混合物。此时,考虑到担心边界面可能由于稍后描述的延伸处理而变模糊的情况,有利的是对第一树脂层如和第二树脂层恥使用不同的树脂材料。此外,期望使用具有弹性和热传导率中的至少一个彼此不同的材料。具体地讲,通过使形成边界面的两种树脂的弹性和热传导率中的至少一个彼此不同,预计能提升在边界面处的空孔标记记录灵敏度。具体地讲,例如,如果形成边界面的树脂中的一个较软而另一个较硬,则预计空孔标记的形成变得更容易很多。此外,同样对于热传导率,如果热易于被传导到形成边界面的树脂中的一个而热不易传导到另一树脂,则预计空孔标记的形成变得更容易很多。此处,作为具有不同弹性和热传导率的树脂材料的组合,例如为芳族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的组合。下面的[表1]示出了在利用作为第一树脂层如的芳族聚碳酸酯和作为第二树脂层恥的聚苯乙烯来生成多层膜(体层幻的情况下树脂层的弹性(纵向弹性模量)和热传导率的实例。[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其中形成了多个树脂层并且在所述树脂层之间形成多个边界面,所述边界面以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照射在所述记录层上的记录光的聚焦深度的间隔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形成所述边界面的两个树脂层的折射率几乎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形成所述边界面的两个树脂层的弹性模数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形成所述边界面的两个树脂层的热传导率不同。
5.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多层膜生成步骤,生成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交替层叠多次的多层膜;延伸多层膜生成步骤,通过延伸所述多层膜来生成延伸多层膜;以及记录层层叠步骤,将所述延伸多层膜作为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覆盖层生成步骤,生成在一个表面上形成了导引槽的覆盖层;以及反射膜沉积步骤,在形成了所述导引槽的所述覆盖层的所述表面上沉积反射膜,所述覆盖层通过所述覆盖层生成步骤生成,其中,所述记录层层叠步骤包括通过将所述延伸多层膜粘结至所述覆盖层的沉积了所述反射膜的这一侧的表面而层叠所述延伸多层膜。
全文摘要
为了能以比在采用传统空隙记录方法中的情况更低功率来执行稳定的空隙记录。提供了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其中形成了树脂层的多个边界面,这些边界面的间隔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记录光的聚焦深度。在树脂层的边界面提高了空孔标记的记录灵敏度。因此,通过提供如上所述地将边界面以等于或小于记录光的聚焦深度来设置的记录层,即,记录层几乎充满了边界面,可整体上提升记录层的空孔标记记录灵敏度。因此,可将记录所需激光功率抑制到低于传统方法的激光功率并且解决了传统空隙记录法的问题。结果,还能提高作为体型记录介质的大容量记录介质的可实现性。
文档编号G11B7/007GK102576556SQ2010800452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坂本哲洋, 宫本浩孝, 山津久行, 竹本祯广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