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7990阅读:10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档案存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涉及专利分类号H04电通信技术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例如电报通信H04L29/00H04L 1/00至H04L 27/00单个组中不包含的装置、设备、电路和系统H04L29/02通信控制;通信处理H04L29/06以协议为特征的H04L29/08传输控制规程,例如数据链级控制规程。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档案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逐日增多,档案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信息量迅速膨胀。但传统档案管理手段与存储技术缺陷所导致的问题日益突显:1.档案编目流程繁琐低效、整理时间冗长;2.档案存放次序较易被打乱;3.档案查阅耗时长;4.档案的盘点操作不科学;5.对失效档案的管理滞后;6.档案的库房安全问题;7.档案的长期存储问题。鉴于这种现状,档案管理的技术升级与改造非常重要。随着新一代蓝光光盘库存储技术、信息识别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讯的Zigbee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带来了可能性。

就档案信息安全而言,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底线。2008年8月27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颁布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因此,建立完善的档案容灾机制迫在眉睫。

我国档案行业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档案的收集、长期保存、管理和利用,在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多侧重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相对而言,档案行业的灾备技术发展较为滞后。美国的灾难备份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依靠文件中心的发展成立了商业性文件中心,并联同灾难备份服务商为档案部门提供专业的有偿的灾备服务,具备了充足的防灾和抗灾能力。而严格来说,我国的灾备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上世纪60年代,因战备的需要,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档案部门都做了相关档案战备工作,积累了灾备经验,但从信息技术角度而言,我国档案灾备工作才刚刚起步,档案领域的成熟灾备建设案例很少,整体水平偏低,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档案信息系统领域还没有建立基本的灾难备份系统,只实现了局部范围内的灾备实践,档案部门抗灾、容灾及灾难恢复能力仍然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的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包括:

包含多个存储纸质/实体档案的档案柜的档案室,存储的纸质档案封装在标准档案盒中;

完成纸质档案扫描数字化的扫描转录设备,

与所述的扫描设备通信的管理计算机;

设置在异地,通过主干网络与所述的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蓝光光盘库和档案服务器组;

由所述的扫描/转录设备获得的档案数据,经由所述的主干网络传输至所述的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向所述的蓝光光盘库和档案服务器分别发送全部或者部分所述的档案数据;

由所述的蓝光光盘库和档案服务器分别存储备份所述的档案数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蓝光光盘库包括:

相对设置的2个光盘匣阵列柜,柜中的光盘匣数量一致且对称设置;

光盘匣阵列柜之间的空间设有往复运动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

光盘匣阵列柜的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2个光盘刻录机组;每个光盘刻录机组设有多个竖直堆叠的光盘刻录机;

当所述的档案数据由管理计算机传输至蓝光光盘库时,特定的光盘匣弹出,所述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经由滑轨运动至所述光盘匣正下方位置,升高后将光盘匣中的光盘取出,沿滑轨输送至光盘刻录机组处;

光盘刻录机组的机械臂将光盘抓取至对应刻录机的高度,对应刻录机弹出光盘舱,机械臂将光盘放置在刻录机内部,进行数据刻录,完成当前档案数据的存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包括:

设置在顶部的抓取光盘的一对卡爪,所述的一对卡爪通过连杆与横向设置的电动缸I连接;连杆在电动缸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带动卡爪开合,进而完成光盘的夹取和释放;

所述的电动缸I的下方设有旋转轴和支持旋转轴的电动缸II,该电动缸II竖直设置,带动上部机构升降;电动缸II通过运动滑块沿滑轨直线往复运动;

抓取弹出的光盘匣托架上的光盘时,电动缸II升起/下降至特定高度,旋转轴带动所述的一对卡爪旋转至光盘匣托架的两侧,卡爪相对运动,加紧光盘,在托架回收至光盘匣内后,下降至正常高度,完成光盘抓取。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缸II的两侧设有与设置在机构上的齿轮配合的齿条;

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的电动缸II完成自身高度升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标准档案盒带有RFID标签;所述的管理计算机带有是识别RFID标签的RFID阅读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通过采用专门蓝光库和数据服务器的技术方案,高效的实现了档案数据化档案数字化管理、光存储异质异地备份、RFID电子标签、短距离无线通讯、库房温湿度动态监测、库房出入库安全控制、门禁实时监控等,采用的技术先进,达到了档案行业的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蓝光光盘库的整体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蓝光光盘库的中部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蓝光光盘库光盘刻录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蓝光光盘库光盘采集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大容量蓝光光盘库的档案存储系统,主要包括:

包含多个存储纸质/实体档案的档案柜的档案室,所述的纸质档案,包括传统的纸质档案,包括人事档案和建筑工程档案等,档案室包括必要的温湿度监控系统、门禁设备,记录档案存入和调阅状态的RFID设备以及视频监控设备等。

在档案室还设有管理计算机/客户端和扫描转录设备,主要用于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同时将存储的现有数字媒体档案更新存储介质。

转录设备可优选为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设备,扫描完成后,需要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满足长期和永久存储要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别采用硬盘介质存储和大容量蓝光介质同时作为存储介质,完成存储,保证数据安全性。所述的硬盘介质存储方式由服务器组完成,大容量蓝光介质由蓝光光盘库承担,分别设置在不同地域,增强系统的防灾减灾

由所述的扫描/转录设备获得的档案数据,经由所述的主干网络传输至所述的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向所述的蓝光光盘库和档案服务器分别发送全部或者部分所述的档案数据;由所述的蓝光光盘库和档案服务器分别存储备份所述的档案数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蓝光光盘库主要包括:

相对设置的2个光盘匣阵列柜2,在本实施例中两光盘阵列柜完全一致,内部设有同样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5列等数量的光盘匣,满足大容量档案数据的存储。阵列柜中的光盘匣投影重合的光盘匣21,保证每个光盘匣21的空间坐标,尤其是高度坐标和轴向的长度坐标一致,方便光盘采集运输机构3采集运输放回。

所述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3设置在2个光盘匣阵列柜2之间,能够完成直线往复运动和升降运动。

光盘匣阵列柜2的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2个光盘刻录机组1;每个光盘刻录机组1设有多个竖直堆叠的光盘刻录机12;

当所述的档案数据由管理计算机传输至蓝光光盘库时,特定的光盘匣21弹出,所述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经由滑轨32运动至所述光盘匣正下方位置,升高后将光盘匣21中的光盘取出,沿滑轨32输送至光盘刻录机组1处;

光盘刻录机组1的机械臂11将光盘抓取至对应刻录机的高度,对应刻录机弹出光盘舱,机械臂11将光盘放置在刻录机内部,进行数据刻录,完成当前档案数据的存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盘采集运输机构3主要包括:

设置在顶部的抓取光盘的一对卡爪314,所述的一对卡爪314通过连杆与横向设置的电动缸I311连接;连杆在电动缸311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带动卡爪314开合,进而完成光盘的夹取和释放;所述的电动缸I311的下方设有旋转轴316和支持旋转轴316的电动缸II313,该电动缸II竖直设置,带动上部机构升降;电动缸II通过运动滑块312沿滑轨32直线往复运动。

抓取弹出的光盘匣21托架上的光盘时,电动缸II升起/下降至特定高度,旋转轴带动所述的一对卡爪旋转至光盘匣托架的两侧,卡爪314相对运动,加紧光盘4,在托架回收至光盘匣21内后,下降至正常高度,完成光盘抓取。

放回光盘时,加持光盘4的卡爪314首先升至光盘匣托架上方,待光盘匣托架伸出后,降下高度,将光盘放置在光盘匣托架上,卡爪314松开,降至正常高度,同时光盘匣收回,完成光盘4的放回。

更进一步的,为了适应更高高度的光盘匣阵列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缸II313的两侧设有与设置在机构上的齿轮315配合的齿条;齿轮315转动,带动所述的电动缸II313完成自身高度升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标准档案盒带有RFID标签;所述的管理计算机带有是识别RFID标签的RFID阅读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