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6867发布日期:2018-06-12 21:3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板卡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互联网公司的云应用越来越多被人所接受,随着云存储需求不断的扩大,存储的容量和冗余等要求越来越多。存储服务器因其运行环境及应用目的的不同,对其结构便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的提升和操作便利上。因此,市场上会对服务器进行简单的分类:即硬盘具有热插拨功能和非热插拨功能。

要实现存储硬盘的热插拨,即设备依然在工作状态(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把存储硬盘插进去或者拔出来,存储硬盘不会损坏、数据不丢失,而且供电及数据传输线缆不会受影响。这样,就必须通过一个硬盘背板来完成存储硬盘数据的传输。在一个硬盘背板上直接插接多个硬盘,在每个硬盘的电源保护单元损坏,或者每个硬盘的硬盘接口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硬盘背板,可维护性差,使用不方便。

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硬盘背板上直接插接多个硬盘,在硬盘的电源保护单元或硬盘接口损坏时,需更换整个硬盘背板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包括硬盘接口、硬盘背板接口、第一电源保护单元、第二电源保护单元、绿色硬盘指示灯以及红色硬盘指示灯;

硬盘背板接口与第二电源保护单元连接,第二电源保护单元与第一电源保护单元和硬盘接口连接,硬盘接口还与硬盘背板接口连接,硬盘接口与绿色硬盘指示灯连接,硬盘背板接口与红色硬盘指示灯连接;硬盘接口连接有硬盘,硬盘背板接口连接有硬盘背板。绿色硬盘指示灯,指示硬盘的工作状态,通过硬盘接口,绿色硬盘指示灯与硬盘直接连接;硬盘在位,绿色硬盘指示灯亮;硬盘正在工作,绿色指示灯闪烁;红色硬盘指示灯,指示硬盘的错误状态,通过硬盘背板接口与硬盘控制器连接,硬盘正常时,红色硬盘指示灯不亮;硬盘出现错误时,红色硬盘指示灯亮。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转接板包括正面、背面、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

所述硬盘接口设置在硬盘转接板正面的第二侧的位置,所述硬盘背板接口设置在硬盘转接板背面第二侧的位置。

进一步地,硬盘背板接口包括PSU供电电源端和硬盘电压使能控制信息号端,硬盘接口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

第二电源保护单元包括第二电源保护芯片,第二电源保护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硬盘使能信号输入端、门控制输入端、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第三接地端、第四接地端、第五接地端、第六接地端、第七接地端、电流限制门限调整管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以及故障定位检测信号端;

第一输入端连接PSU供电电源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第一输入端还连接有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门控制输入端连接有第十二电容,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电流限制门限调整管端连接有第十五电阻,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第三接地端、第四接地端、第五接地端、第六接地端以及第七接地端均接地;

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以及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第一输出端还连接有第十三电容和第十四电容,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硬盘使能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硬盘电压使能控制信息号端,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故障定位检测信号端空接。

进一步地,第二电源保护芯片采用TPS25910RSAR型号的电源保护芯片。

进一步地,PSU供电电源端和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的电压均为12V。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保护单元包括第一电源保护芯片,第一电源保护芯片包括使能端、频率设定端、反馈端、软启动端、模拟地端、电源正常检测端、电源端、自举电压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保护地、第二保护地、第三保护地、第四保护地、第一开关输出端以及第二开关输出端;

使能端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第二电阻接地;

频率设定端连接有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稳压单元,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单元连接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

电源正常检测端连接有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三电容,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软启动端连接第四电容,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反馈端连接有第七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接地;

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九电阻和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电感和硬盘接口的第二电压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还与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输出端、第二开关输出端和电感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九电容,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八电阻,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自举电压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保护芯片采用MPQ8632GLE-4-Z型号的电源保护芯片。

进一步地,硬盘接口的第二电压端的电压为5V。

进一步地,硬盘采用SATA硬盘,硬盘接口采用SATA硬盘接口,硬盘背板接口采用SATA硬盘背板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每个硬盘的模块化管理,硬盘的电源保护单元损坏或者硬盘接口以及硬盘背板接口损坏时,只需更换相应的硬盘转接板,而无需更换整块背板,可维护性好,使用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第二电源保护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第一电源保护单元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硬盘转接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硬盘转接板的背面示意图;

其中,1- 硬盘接口;1.1-第一电压端;1.2-第二电压端;2-硬盘背板接口; 2.1-PSU供电电源端;2.2-硬盘电压使能控制信息号端;3-第一电源保护单元;3.1-第一电源保护芯片;EN-使能端;FREQ-频率设定端;FB-反馈端;SS-软启动端;AGND-模拟地端;PG-电源正常检测端;VCC-电源端;BST-自举电压输入端;VIN0-第一输入端;VIN1-第二输入端;PGND0-第一保护地;PGND1-第二保护地;PGND2-第三保护地;PGND3-第四保护地;SW0-第一开关输出端;SW1-第二开关输出端;4-第二电源保护单元;4.1-第二电源保护芯片;IN0-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第三输入端;EN_L-硬盘使能信号输入端;GATE-门控制输入端;GND0-第一接地端;GND1-第二接地端;GND2-第三接地端;GND3-第四接地端;GND4-第五接地端;GND5-第六接地端;GND6-第七接地端;ILIM-电流限制门限调整管端;OUT0-第一输出端;OUT1-第二输出端;OUT2-第三输出端;FLT_L-故障定位检测信号端;5-绿色硬盘指示灯;6-红色硬盘指示灯;7-硬盘;8-硬盘背板;9.1-硬盘转接板第一侧;9.2-硬盘转接板第二侧;9.3-硬盘转接板第三侧;9.4-硬盘转接板第四侧;3.W-稳压单元;3.L-电感;3.R1-第一电阻;3.R2-第二电阻;3.R3-第三电阻;3.R4-第四电阻;3.R5-第五电阻;3.R6-第六电阻;3.R7-第七电阻;3.R8-第八电阻;3.R9-第九电阻;3.R10-第十电阻;3.R11-第十一电阻;3.C1-第一电容;3.C2-第二电容;3.C3-第三电容;3.C4-第四电容;3.C5-第五电容;3.C6-第六电容;3.C7-第七电容;3.C8-第八电容;3.C9-第九电容;4.R12-第十二电阻;4.R13-第十三电阻;4.R14-第十四电阻;4.R15-第十五电阻;4.C10-第十电容;4.C11-第十一电容;4.C12-第十二电容;4.C13-第十三电容;4.C14-第十四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通用存储系统的硬盘转接板,包括硬盘接口1、硬盘背板接口2、第一电源保护单元3、第二电源保护单元4、绿色硬盘指示灯5以及红色硬盘指示灯6;

硬盘背板接口2与第二电源保护单元4连接,第二电源保护单元4与第一电源保护单元3和硬盘接口1连接,硬盘接口1还与硬盘背板接口2连接,硬盘接口1与绿色硬盘指示灯5连接,硬盘背板接口2与红色硬盘指示灯6连接;硬盘接口1连接有硬盘7,硬盘背板接口2连接有硬盘背板8;硬盘7采用SATA硬盘,硬盘接口1采用SATA硬盘接口,硬盘背板接口2采用SATA硬盘背板接口;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硬盘转接板包括正面、背面、第一侧9.1、第二侧9.2、第三侧9.3和第四侧9.4;

所述硬盘接口1设置在硬盘转接板正面的第二侧9.2的位置,所述硬盘背板接口2设置在硬盘转接板背面第二侧9.2的位置;

硬盘背板接口2包括PSU供电电源端2.1和硬盘电压使能控制信息号端2.2,硬盘接口1包括第一电压端1.1和第二电压端1.2;

如图2所示,第二电源保护单元4包括第二电源保护芯片4.1,第二电源保护芯片4.1采用TPS25910RSAR型号的电源保护芯片;第二电源保护芯片4.1包括第一输入端IN0、第二输入端IN1、第三输入端IN2、硬盘使能信号输入端EN_L、门控制输入端GATE、第一接地端GND0、第二接地端GND1、第三接地端GND2、第四接地端GND3、第五接地端GND4、第六接地端GND5、第七接地端GND6、电流限制门限调整管端ILIM、第一输出端OUT0、第二输出端OUT1、第三输出端OUT2、以及故障定位检测信号端FLT_L;

第一输入端IN0连接PSU供电电源端2.1、第二输入端IN1以及第三输入端IN2,第一输入端IN0还连接有第十电容4.C10和第十一电容4.C11,第十电容4.C10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4.C1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门控制输入端GATE连接有第十二电容4.C12,第十二电容4.C12的另一端接地;

电流限制门限调整管端ILIM连接有第十五电阻4.R15,第十五电阻4.R15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接地端GND0、第二接地端GND1、第三接地端GND2、第四接地端GND3、第五接地端GND4、第六接地端GND5以及第七接地端GND6均接地;

第一输出端OUT0连接第二输出端OUT1、第三输出端OUT2以及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1.1;第一输出端OUT0还连接有第十三电容4.C13和第十四电容4.C14,第十三电容4.C13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4.C14的另一端均接地;

硬盘使能信号输入端EN_L连接有第十二电阻4.R12、第十三电阻4.R13和第十四电阻4.R14,第十二电阻4.R12的另一端连接硬盘接口的第一电压端1.1,第十三电阻4.R13的另一端连接硬盘电压使能控制信息号端2.2,第十四电阻4.R14的另一端接地;PSU供电电源端2.1和硬盘接口1的第一电压端1.1的电压均为12V;

故障定位检测信号端FLT_L空接;

如图3所示,第一电源保护单元3包括第一电源保护芯片3.1,第一电源保护芯片3.1采用MPQ8632GLE-4-Z型号的电源保护芯片;第一电源保护芯片3.1包括使能端EN、频率设定端FREQ、反馈端FB、软启动端SS、模拟地端AGND、电源正常检测端PG、电源端VCC、自举电压输入端BST、第一输入端VIN0、第二输入端VIN1、第一保护地PGND0、第二保护地PGND1、第三保护地PGND2、第四保护地PGND3、第一开关输出端SW0以及第二开关输出端SW1;

使能端EN连接有第一电阻3.R1和第二电阻3.R2,第一电阻3.R1的另一端连接硬盘接口1的第一电压端1.1,第二电阻3.R2接地;

频率设定端FREQ连接有第三电阻3.R3,第三电阻3.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入端VIN0和第二输入端VIN1,第三电阻3.R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一电容3.C1、第二电容3.C2和稳压单元3.W,第一电容3.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3.C2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单元3.W连接硬盘接口1的第一电压端1.1;

电源正常检测端PG连接有第四电阻3.R4,第四电阻3.R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五电阻3.R5和第六电阻3.R6,第五电阻3.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VCC,第五电阻3.R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三电容3.C3,第六电阻3.R6的另一端第三电容3.C3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软启动端SS连接第四电容3.C4,第四电容3.C4的另一端接地;

反馈端FB连接有第七电阻3.R7、第十电阻3.R10和第十一电阻3.R11;第十电阻3.R10接地;

第七电阻3.R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九电阻3.R9和第五电容3.C5;第五电容3.C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电容3.C6、第七电容3.C7、第八电容3.C8、电感3.L和硬盘接口1的第二电压端1.2,第五电容3.C5的另一端还与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R11;第九电阻3.R9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输出端SW0、第二开关输出端SW1和电感3.L连接,第九电阻3.R9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九电容3.C9,第九电容3.C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八电阻3.R8,第八电阻3.R8的另一端与自举电压输入端BST连接;硬盘接口1的第二电压端1.2的电压为5V。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上述实施例只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