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及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492发布日期:2018-09-11 22: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盘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及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除了满足原有的快速性、快捷性、安全性,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按照地铁运营总公司的规划,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的旅客信息化系统需要包含硬盘以对摄像头拍摄的车厢视频文件进行存储,考虑到当地轨道交通车辆通常为4编组,每节列车上装有4个摄像头监控客室情况,2个司机室各装有2个摄像头监控司机室情况,故整体车辆共20个摄像头。另外,摄像头图像压缩采用H.264方式,帧率为25帧/秒,图像存储时间不小于7×24小时,进而计算出存储这些视频图像文件的硬盘容量至少为8.65TB。

固态硬盘虽然工作稳定,但是价格较高,同等存储容量和外形尺寸的条件下,固态硬盘价格至少为机械硬盘两倍,而随着旅客信息化技术逐渐成熟,地铁运营公司对系统招标价格也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在满足性能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成本,故采用机械式硬盘替代固态硬盘。

但是机械式硬盘在轨道交通的工作环境中,十分容易因为持续的冲击振动,导致磁记录器发生不正常位移运动或者读/写数据错误,进而导致硬盘的工作失效。故而,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对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进行减震,以保证旅客信息化系统工作可靠,数据存储有效。

一些现有硬盘减震装置所采用的拉簧和减震球/柱结构,只能为某一特定方向提供减震,而城市轨道交通的震动环境比较复杂,车辆拐弯、加减速、上下坡等过程可以在空间上产生三个方向的冲击加速度,故上述现有减震装置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的环境要求。

另外,现有的硬盘减震装置都是需要安装在结构特殊的模块盒中,而轨道车辆上的旅客信息化系统控制机箱普遍采用3U标准机箱结构,模块盒无法装入机箱,更无法顾及后续的维护便利性。

现有的硬盘减震装置,一般只能安装1-2个硬盘,机箱空间利用率不高,扩展性不强,无法满足较大存储容量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及机箱,在三个方向上对硬盘进行减震,增加硬盘安装个数,以及便于硬盘的安装和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和内箱;

所述外箱为由外箱前支撑架、外箱左侧支撑架、外箱右侧支撑架和外箱后支撑架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外箱的尺寸与机箱尺寸匹配,所述外箱左、右侧支撑架的内壁安装有外箱侧壁导向装置;

所述内箱为由内箱前支撑架、内箱左侧支撑架、内箱右侧支撑架和内箱后支撑架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内箱左、右侧支撑架的外壁安装有内箱侧壁导向装置,所述内箱侧壁导向装置与所述外箱侧壁导向装置匹配;

所述内箱内部安装有硬盘支撑构件、钢丝绳弹性构件和硬盘固定构件,所述硬盘支撑构件与所述钢丝绳弹性构件相连,所述钢丝绳弹性构件还与所述内箱侧壁相连,所述硬盘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硬盘支撑构件上。

优选地,所述硬盘支撑构件为倒“工”型结构,在倒“工”型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硬盘固定构件。

优选地,在所述硬盘支撑构件的左、右外侧壁以及所述内箱的左、右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在所述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的侧面具有钢丝绳穿孔。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穿孔在靠近所述内箱前支撑架端和靠近所述内箱后支撑架端更密集。

优选地,所述外箱通过锁紧装置与机箱固定。

优选地,所述内箱通过锁紧装置与所述外箱固定。

优选地,在所述外箱内安装有通信集成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硬盘支撑构件与硬盘之间,以及所述硬盘固定构件与硬盘之间安装有防震垫片。

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意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硬盘减震装置滑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较低:本减震装置中硬盘为机械硬盘,相比于固态硬盘,价格至少降低一半。装置加工所用到的零件原材料简单,采购成本较低。(2)安全可靠:相比于以往硬盘减震装置所采用的拉簧和减震球/柱结构,采用钢丝绳结构能提供各个方向的减震,而非仅针对一个方向(通常为竖直方向)进行减震,这种全方位减震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至关重要。(3)兼容性强:本装置兼容标准3U机箱,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旅客信息化系统设备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对于司机室控制主机和客室控制主机,所有厂家都默认采用标准3U机箱结构,故硬盘减震装置需要兼容于3U机箱结构至关重要。(4)扩展性强:目前,本装置内可安装2个抽屉式内箱,每个抽屉式内箱中的硬盘固定架由于结构对称,可以安装2个硬盘。故本减震装置可同时安装4个硬盘,故而可以兼容不同的硬盘容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硬盘减震装置中的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内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内箱中的硬盘支撑构件与钢丝绳弹性构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图4中钢丝绳弹性构件与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硬盘减震装置1,外箱前支撑架01,外箱左侧支撑架02,外箱右侧支撑架03,外箱侧壁导向装置04,外箱后支撑架05,通信集成电路板06,内箱07,电路板支柱08,内箱框架09,钢丝绳弹性构件10,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11,内箱抽拉结构12,内箱前面板13,硬盘支撑构件14,硬盘固定构件15,钢丝绳穿孔16,机箱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便于说明,特对附图中的结构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图,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变形及简化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来加以理解。

在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用硬盘减震装置,包括外箱和内箱07,所述外箱为由外箱前支撑架01、外箱左侧支撑架02、外箱右侧支撑架03和外箱后支撑架05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外箱的尺寸与机箱尺寸匹配,所述外箱左、右侧支撑架的内壁安装有外箱侧壁导向装置04。在本实施例中,外箱前支撑架01为上、下两条法兰,在法兰的边缘具有通孔,通过螺丝与机箱固定,外箱左侧支撑架02和外箱右侧支撑架03为板状结构,在其侧壁安装有导向滑道,外箱后支撑架05为上、下两个横梁,且横梁位于外箱的中间,在外箱的左侧壁后面通过电路板支柱08安装有通信集成电路板06,起信号中转作用,机箱背板传入的视频流数据通过该集成电路板存入硬盘中。

参阅图2~图3,内箱07为由内箱前支撑架、内箱左侧支撑架、内箱右侧支撑架和内箱后支撑架构成的图4所示的内箱框架09,内箱左、右侧支撑架的外壁安装有内箱侧壁导向装置(图中未画出),内箱侧壁导向装置与外箱侧壁导向装置04匹配,内箱07可以沿着导向滑道滑入外箱内,便于抽取。在本实施例中,内箱前支撑架为板式结构13,且其上安装有内箱抽拉结构12,在内箱前面板13的左、右侧边缘具有通孔,可以安装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到外箱。

参阅图4和图5,内箱内部安装有硬盘支撑构件14、钢丝绳弹性构件10和硬盘固定构件15,硬盘支撑构件14与钢丝绳弹性构件10相连,钢丝绳弹性构件10还与内箱07侧壁相连,硬盘固定构件15安装在硬盘支撑构件14上。在本实施例中,硬盘支撑构件14为倒“工”型结构,在倒“工”型结构的上方和下方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硬盘固定构件15。硬盘可以放在倒“工”型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即一个内箱可以容纳两个硬盘,在本实施例中,外箱内可设置两个内箱,一个内箱内可安放两个硬盘,增强了硬盘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更多存储空间的需要。硬盘固定构件15上有沉头孔,硬盘固定用沉头螺钉不会对内外结构产生干涉影响,对空间利用更为紧凑合理。在硬盘与硬盘支撑构件14之间以及硬盘与硬盘固定构件15之间可以安装防震垫片,进一步减小振动。

硬盘支撑构件14的左、右外侧壁以及所述内箱的左、右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11,在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11的侧面具有钢丝绳穿孔16,供钢丝绳穿过。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11为长条状,在其侧面具有穿过侧面的通孔,供钢丝绳穿过,长条状钢丝绳弹性构件固定结构11还具有穿过上下表面的通孔,该通孔用于安装螺丝实现与硬盘支撑构件14和内箱07的固定。钢丝绳弹性构件10能提供各个方向的减震,而非仅针对一个方向(通常为竖直方向)进行减震,这种全方位减震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至关重要。

考虑到硬盘的一侧需要通过通信线连至通信集成电路板06上,连接器和通信线的重量势必导致硬盘重心偏移,故钢丝绳设计成两端密-中间松的不等距形式,如图6所示,这样有利于为硬盘连接器一侧提供更好的减震性能。

参阅图7。将本实用新型的硬盘减震装置1安装于标准机箱17内,组成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具有硬盘减震装置的机箱。机箱17内可安装硬盘减震装置滑轨,使硬盘减震装置可以通过轨道滑进机箱17内,便于安装和维修。在本实施例中,机箱17为标准3U机箱,外箱左侧支撑架02和外箱右侧支撑架03之间的距离为5.08mm的整数倍,进而保证硬盘减震装置1可以沿着硬盘减震装置滑轨滑入机箱17中,实现装配。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只适用于标准3U机箱,也可以根据其它机箱的尺寸,进行相应的尺寸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