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409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弧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弧焊机,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便携式高效交流弧焊机或交直流氩弧焊机的椭圆形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弧焊机已有很长的历史,其制造技术日臻完善,但由于未能突破其固有工作原理的限制,使得至今仍存在诸多不足体积大、重量重、移动携带不方便;损耗大、发热量大、易损坏设备绝缘,使焊机使用寿命缩短;由于采用自然散热,因而易漏电、易短路,使整机不防潮、怕沾水、安全性能差;空载电流大、功率因数低、耗电大、噪声大、效率低、伴有强磁场;低电压起弧困难,操作难度高;焊机工作时对其他电器如电视、日光灯等有干扰。有鉴于此,中国专利ZL89217812号《轻型高能电焊机》公开了一种主要由铁芯、线圈、油箱、冷却油、电流调节装置、支架和盖板组成的电焊机,该机型与同等功率传统焊机相比虽体积、重量及成本大幅度降低,但如作为便携式电焊机仍嫌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由于油的粘度高,流动性差,比热不高,使冷却能力不足,并且铁芯及线圈直接浸入冷却油中,难以保证绝缘要求。中国专利ZL91220806号《水冷手提式电焊机》公开了一种将降压变压器固定在冷却水箱内底板上,绕组间和铁芯、绕组的表面用环氧树脂和绝缘纸绝缘,直接浸泡在水中,由于水的高比热和流动性,使冷却能力进一步提高,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减少,但众所周知,水的导电能力强,直接用水冷却使漏电几率大增,因而难以推广应用。中国ZL98230916号专利《水冷式交、直流电弧焊、氩弧焊机》则给示了一种包括水冷式电源变压器的多用途弧焊机。由于前述各专利均采用传统电源变压器,不论是采用矩形铁芯还是环形铁芯,由于绕制工艺和设计上的原因,变压器难以紧凑、空间利用率低、铁芯磁路较长、磁阻较大,变压器的体积也较大、材料消耗量大、较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弧焊机整机性能提高、体积进一步减小的电源变压器,该变压器由椭圆形铁芯制作。
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电弧焊机,该机的电路部分包括相互联接的工作主回路、控制电路、稳弧电路、高压引弧电路及向各电路提供电源的变压器,该变压器采用的铁芯为椭圆形铁芯。所述的椭圆形铁芯采用长条形高矽硅钢片制成,其长、短轴比为1.2∶1,铁芯的剖面形状亦为长、短轴比为1.2∶1的椭圆形。同时另一项需满足的条件是椭圆形铁芯一个剖面的面积与椭圆形铁芯沿短轴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4。
本实用新型采用椭圆形铁芯制作电源变压器,优化了变压器的结构设计,改良了绕制工艺,使变压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相对缩短了铁芯的磁路,减少了磁阻,加强了初、次级绕组间的电磁藕合,使得在同样功率下椭圆形铁芯变压器的体积、重量均减小,效率高,节能降耗,从而使焊机小型化,方便携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铁芯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全剖剖俯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绕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图1、2定义了本实用新型所采用铁芯的基本形状及椭圆形长短轴间的比例关系,也即铁芯的长、短轴比为1.2∶1,铁芯的剖面形状亦为长、短轴比为1.2∶1的椭圆形;同时,椭圆形铁芯一个剖面的面积与椭圆形铁芯沿短轴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4。
从图3可见,由于椭圆形铁芯1的磁路较短,绕制后变压器绕组线圈在椭圆形铁芯内环的空间较为拥挤,要求绕组线圈的绕制工艺比较精细,椭圆形铁芯的横截面也为椭圆形有利于减少材料使用量和紧固绕组线圈,使变压器坚固耐用。图中示意性给出了绕制在铁芯上的主线圈2,副线圈3、4。
权利要求1.一种电弧焊机,该机的电路部分包括相互联接的工作主回路、控制电路、稳弧电路、高压引弧电路及向各电路提供电源的变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压器铁芯为椭圆形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焊机,其特征是采用长条形高矽硅钢片制成的椭圆形铁芯的长、短轴比为1.2∶1,铁芯的剖面形状亦为长、短轴比为1.2∶1的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焊机,其特征是所述椭圆形铁芯一个剖面的面积与椭圆形铁芯沿短轴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4。
专利摘要一种电弧焊机,该机的电路部分包括相互联接的工作主回路、控制电路、稳弧电路、高压引弧电路及向各电路提供电源铁芯为椭圆形铁芯的变压器。该变压器采用长条形高矽硅钢片制成,其椭圆形铁芯的长、短轴比为1.2∶1,铁芯的剖面形状亦为长、短轴比为1.2∶1的椭圆形,同时其椭圆形铁芯一个剖面的面积与椭圆形铁芯沿短轴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为1∶4。本实用新型采用椭圆形铁芯制作电源变压器,优化了变压器的结构设计,改良了绕制工艺,使变压器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相对缩短了铁芯的磁路,减少了磁阻,加强了初、次级绕组间的电磁耦合,在同样功率下变压器的体积、重量均减小,效率高,节能降耗,从而使焊机小型化,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H01F38/00GK2646838SQ20032011684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日
发明者林友慎, 蔡作明, 唐志球 申请人:林友慎, 蔡作明, 唐志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