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636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本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有屏蔽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各种电连接器组件已经设置有安装并端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个连接器,和端接在数个离散电导体上的第二配合连接器。例如,阴性或插座连接器可以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且阳性或插入连接器可以端接在电导体上。
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导体组件的某些系统为有屏蔽系统,以对整个连接接口提供EMI和RFI保护。例如,安装到电路板上的一个连接器包括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接地轨迹(ground trace)上的封闭金属壳或罩。电导体为包括屏蔽编织物的有屏蔽电缆的芯部,并且第二或配合连接器包括安装成与电缆的屏蔽编织物接合的第二金属壳。因此,当连接器配合时,两个连接器的两个金属壳互相接合,以将电缆的屏蔽编织物接地到电路板上的接地轨迹上,而两个金属壳对连接器的整个配合接口提供EMI和RFI保护。
如上所述的这种连接器组件的问题是两个配合连接器的两个金属壳增加了组件的部件数量,导致了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的增加。另一问题是,在组装、运输、处理和重复使用期间,端接在电缆上的连接器的金属壳具有损伤电缆的趋势,尤其是电缆的屏蔽编织物。本发明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特征的新的和经过改进的有屏蔽电连接器组件。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包括接合接收器的第一绝缘外壳。数个板端子安装在该第一外壳上,并具有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的适当电路轨迹上的尾部和延伸到配合插座中的接触部分。插入连接器具有第二绝缘外壳,该外壳包括用于插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座中的配合插头部分。数个信号端子安装在第二外壳上,并在其配合插头部分上具有接触部分,用于当连接器接合时和配合插座中的接触部分接合。信号端子包括用于端接在数个离散信号导体上的端接部分。单金属壳安装在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外壳上,并在插座连接器的第一外壳上从其突出,以在连接器接合时屏蔽板端子和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合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插座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具有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的适当接地轨迹上的尾部。当连接器接合成将插头连接器上的金属壳接地到插座连接器所安装的电路板上时,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分与金属壳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信号导体包括数个屏蔽电缆的导电芯线,该电缆具有联接到金属壳上的接地部件,如屏蔽编织物或鞘。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导电接地棒延伸穿过并与屏蔽鞘接合。金属壳具有与该接地棒接合的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包括沿着壳的后端向内折叠的凸缘。该壳包括顶壁和用于覆盖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的相应顶壁和侧壁的相对侧壁,并且凸缘在壳的顶壁的后边缘下面向内折叠并与之间隔开。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确。


本发明的新颖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进行阐述。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与其目的和优点,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剖视透视图;附图2是基本沿着附图1中的线A-A的垂直剖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透视图;附图4是基本沿着附图3中的线B-B的放大垂直剖视图;附图5是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的透视图;附图6是基本沿着附图5中的线C-C的垂直剖视图,其中插头连接器的金属壳的一部分用虚线示出;附图7是类似于附图6的视图,但是沿着附图5中的线D-D;附图8是基本沿着附图5中的线E-E的放大透视图;附图9是插座连接器的顶部平面图;附图10-18是示出组装该插头连接器的方法的顺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详细参照附图,本发明用整体由20表示的有屏蔽电连接器组件实现,该组件包括整体由22表示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可与整体由24表示的插座连接器配合。该插头连接器端接在数个电缆26的离散导体上,并且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8的顶部上。
结合附图1和2参照附图3和4,连接器组件20的插头连接器22包括安装有数个信号端子32的绝缘或不导电外壳30。在进一步处置之前,按顺序对每个电缆26进行说明。每个电缆都包括由绝缘体26b包围的中央导体或芯部26a。处于金属编织物或网形式的接地鞘26c环绕该绝缘体,并且外罩(outer cover)26d将该电缆包裹。外壳30包括后部开口30a和向前突出的插头部分30b,电缆在箭头“F”(附图4)的方向上插入到该后部开口中。信号端子32的底部表面32a通过焊接电连接到电缆的导体26a的顶部上。信号端子的顶表面32b与插座连接器24的端子接合,如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的那样。
仍然结合附图1和2参照附图4,插头连接器22还分别包括顶部和底部接地棒34和36,它们通过焊接连接到所有电缆的网状屏蔽26c上。在附图1和3中可以看出,电缆为线性或平面阵列。接地棒34和36基本上是平的、窄的和伸长的构件。电缆保持器38压接到外壳中,与电缆的绝缘体26b接合。电缆保持器压接到绝缘外壳中的保持孔40中。
插头连接器22还包括整体由42表示的处于金属壳形式的罩。该壳包括前端44,该前端延伸到外壳的插头部分30b的略微前面和信号端子32的前缘端的略微前面,如附图4中可以清晰看出的那样。金属壳的前端形成套罩,并在信号端子32上面限定孔道46。该金属壳基本为U形,并包括顶壁48和一对相对的、悬垂侧壁。该金属壳可由条状金属材料压印形成,然后在侧壁49中的49b处压印并形成一对锁扣49a(图3),以将该壳锁定到外壳30上。
如附图2和4中最佳示出的那样,金属壳42的后端42a具有唯一的构造,并包括向内折叠的凸缘50,该凸缘基本沿着壳的整个宽度延伸。该凸缘在其后边缘处折叠或弯曲到壳的顶壁48下面,并在顶壁下面间隔开,如附图2和4中可清晰看到的那样。凸缘50保持与顶部接地棒34接合,该顶部接地棒34又与电缆26的网状屏蔽26接合。因此,金属壳通过接地棒与电缆的接地屏蔽共有。
结合附图1和2参照附图5和6,插座连接器24包括绝缘的或不导电的外壳51,该外壳安装有整体用52表示的数个板端子,该板端子用片状金属材料压印形成。该外壳适合于安装到电路板28的顶部上,并包括用于接受插头连接器22的插头部分30b和信号端子32的配合插座54。
插座连接器24的每个板端子52都基本为U形的,并包括基础区域56和一对上下支柱58和60,该支柱突出超过基础部分,进入配合插座54。每个板端子的尾部62都向外突出到外壳51的后面,并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路板28上的适当电路轨迹上。每个板端子52的支柱60都是安装支柱,并固定在外壳51中的安装凹槽64内部。每个板端子的上支柱58都包括柔性接触臂,该臂突出进入配合插座54中。该接触臂能够在双箭头“G”的方向上弯曲。向内或向下突出的接触点58a形成在柔性接触臂的远端附近,用于接合插头连接器的相应其中一个信号端子32的顶表面32b(附图4)。
附图7-9还示出了插座连接器24,它包括整体由66表示的一对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用片状金属材料压印形成。该接地端子也基本为U形,并包括基础区域68和上下支柱70和72,该支柱突出到基础区域前面。下支柱72形成接地端子的安装支柱,并插入到外壳51中的安装孔74中。安装支柱上的数个齿76咬入绝缘外壳中。上支柱70包括柔性接触臂,该臂具有向上突出的接触点72,该接触点与金属壳42的顶壁下侧相接合。当连接器配合时,金属壳的顶壁与接触点72接合,并在箭头“H”的方向上将接触臂从附图7中所示的实线位置向下偏压到虚线位置。每个接地端子66都包括如附图8中示出的尾部76,用于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路板28上的接地轨迹上。因此,当连接器配合时,插头连接器22上的金属壳42通过接地端子66接地到插座连接器24所安装的电路板28上。
附图1和2示出了与插座连接器(图5-9)配合的插头连接器(附图3和4)。可以看出,安装在插头连接器上的单个金属壳42基本在插座连接器上延伸,并完全覆盖连接器的各个端子之间的配合接口。这在配合接口处提供了EMI和RFI保护。该单金属壳去除了用于插座连接器的单独金属壳。该壳也覆盖与电缆26的网状屏蔽26c的连接接口。金属壳沿着接地棒34向内翻转的凸缘58消除了金属壳的尖锐后边缘可能对包括网状屏蔽在内的电缆产生的任何损伤。
附图10至18示出了组装插头连接器22的方法。具体地,电缆26在附图10中示出通过切除后绝缘体26b以暴露导体26a的远端进行准备。也截短了外罩26d,以暴露网状屏蔽26c的长度。然后,底部接地棒36(附图4)放置在所有电缆的网状屏蔽26c上,并焊接到其上。
然后,该子组件放置到基础夹具80中,如附图11中所示。信号端子32以对应于导体26a的合适间隔或节距定位在该夹具中。各端子可以用导电片状金属材料压印形成,并仍然通过承载条带在端子和承载条带之间的分型线84处结合。夹具80包括加热器86和压力机88。该压力机将承载条带和端子32保持到位置上,同时加热器86将导体26a焊接到端子的底表面32a上。
然后,通过上述附图11相关的过程形成的子组件在附图12中所示的箭头“I”方向上组装到插头连接器的绝缘外壳30上,到达附图13和14所示的完全组装位置。可以看出,焊接到导体26a上的信号端子32定位在外壳的插头部分30b的顶部上,使端子的顶表面32b面向上。
然后,电缆保持器38在附图15中的箭头“J”的方向上压入到外壳的保持孔40中。该保持器夹到电缆26的绝缘体26b的顶部上。
下个步骤是将子组件(连同电缆保持器38)放置在附图16中所示的夹紧设备90之间。然后,承载条带82在箭头“K”方向上向上弯曲,以在分型线84处将条带与信号端子32分离。然后,顶部接地棒34焊接到电缆26的网状屏蔽26c的顶部上,如附图17中所示。
组装插头连接器22的最终步骤是将U型金属壳42定位在电缆26上,并将金属壳在附图18中所示的箭头“L”方向上向前滑动。该壳将移过外壳30到达附图4中所示的位置,并且随着锁扣与外壳30上的适当锁扣表面(未示出)接合,锁扣49a(附图3)将该壳锁定到位。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中心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实现。因此,本例子和实施例将在所有方面都看作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处给出的细节。
权利要求
1.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24),它具有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8)上的第一非导电外壳(51),并包括配合插座(54),数个板端子(52)安装在该第一非导电外壳上,并具有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的适当电路轨迹上的尾部(62)和延伸到配合插座中的接触部分(58,58a),以及具有尾部(76)和接触部分(72)的至少一个接地端子(66),该尾部(76)用于连接到电路板(28)上的适当接地轨迹上;插头连接器(22),它具有第二非导电外壳(30),该外壳(30)包括用于插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座中的配合插头部分(30b);数个信号端子(32)安装在该第二外壳上并在其所述配合插头部分上具有接触部分(32b),用于在连接器配合时与配合插座中的板端子的接触部分接合,和用于端接在数个离散信号导体(26a)上的端接部分(32a);及单金属壳(42)安装在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外壳上,并在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外壳上从其突出,以屏蔽板端子和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口,并可在连接器配合时与接地端子(66)的接触部分(72)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42)包括顶壁(48)和相对的侧壁(49),用于覆盖插座连接器的非导电外壳的相应顶壁和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导体包括数个屏蔽电缆(26)的导电芯部(26a),该电缆(26)具有电联接到金属壳(42)上的接地部件(26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件包括围绕信号导体(26a)的屏蔽鞘(26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延伸经过围绕信号导体(26a)的鞘(26c)并与之接合的至少一个导电接地棒(34),金属壳(42)的接合部分(50)与接地棒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金属壳(42)的所述接合部分包括沿着壳(42)的后端(42a)向内折叠的凸缘(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42)包括顶壁(48),并且所述凸缘(50)向内折叠到顶壁的后边缘(42a)下面,并与之间隔开。
8.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24),具有第一非导电外壳(50)和配合插座(54),及数个插座端子(52)安装在该第一外壳上并具有延伸到配合插座中的接触部分(58,58a)插头连接器(22)具有第二非导电外壳(30),该外壳(30)包括用于插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座中的配合插头部分(30b),数个信号端子(32)安装在该第二外壳上并在其所述配合插头部分上具有接触部分(32b),用于在连接器配合时与配合插座中的板端子的接触部分接合,以及端接部分(32a),用于端接至屏蔽电缆(26)中的数个离散信号导体(26a)上,该电缆在信号导体(26a)周围具有接地鞘(26c),至少一个导电杆(34)延伸经过电缆(26)的接地鞘(26c)并与之接合;及单金属壳(42)安装在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外壳上并在插座连接器的第一外壳上从其突出,以在连接器配合时屏蔽插座端子和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口,该壳还包括与接地棒(34)接合的接合部分(5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金属壳(42)的所述接合部分包括沿着壳(42)的后端(42a)向内折叠的凸缘(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42)包括顶壁(48),所述凸缘(50)向内折叠到顶壁的后边缘(42a)下面,并与之间隔开。
全文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24),该插座连接器具有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8)上的第一非导电外壳(51)并包括配合插座(54)。数个板端子(52)安装在该第一外壳上,并具有用于连接到电路板上的适当电路轨迹上的尾部(62)和延伸到配合插座中的接触部分(58,58a)。插头连接器(22)具有第二非导电外壳(30),该外壳包括用于插入到插座连接器的配合插座中的配合插头部分(30b)。数个信号端子(32)安装在第二外壳上,并在其配合插头部分上具有接触部分(32b),用于在连接器接合时与配合插座中的板端子的接触部分接合。信号端子包括用于端接在数个离散信号导体(26a)上的端接部分(32a)。单金属壳(42)安装在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外壳上,并在插座连接器的第一外壳上从其突出,以在连接器接合时屏蔽板端子和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合接口。
文档编号H01R24/00GK1902783SQ200480039863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4日
发明者八木正典, 宫泽顺一 申请人:莫莱克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