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918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实现变压操作时所采用的一种数字式控制执行器及应用。利 用可靠性非常高的单元器件制成了机电一体化变压操作控制器,真正实现了变压/变功率操作,大幅降低了低功率输出时的系统的内耗,提高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燃料电池系统根据供气压力不同分为常压系统及加压系统,当采用风机常压供气时,燃料电池系统以常压空气作氧化剂,它是根据电池预置空气利用率和电池组工作电流密度控制风机的产气量,一般采用变频控制风机的转速来控制产气量,其尾气需控制,过量氧气与氮气一起排入大气;当采用加压空气(如2bar)后,一般根据实验确定的空气利用率及电池组工作电流密度变频控制空压机,进而控制其产气量,而加压操作中往往控制其尾气压力为恒定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及应用,为燃料电池的变压操作提供了可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连接电池出口管、第一电磁阀、电磁阀进口总管、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第三电磁阀、第三限流孔、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电磁阀出口总管、第二限流孔、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一限流孔、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连通大气管,与电磁阀进口总管相连的连接电池出口管分三路,第一路经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第一电磁阀、第一限流孔至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二路经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第二电磁阀、第二限流孔至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三路经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第三电磁阀、第三限流孔至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汇成电磁阀出口总管,电磁阀出口总管与大气相通。
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的应用,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利用所述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实现燃料电池在高压力、高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高功率,低压、低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低功率,具体为1)根据实际工况的系统净输出功率、电池伏安特性曲线、空压机性能曲线找出最高、最低工作点的燃料电池工作压力p,进气量v,电池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空压机消耗的功率;2)根据所测得的空压机数据整理成如下模型,模型中的具体系数根据实际系统运行数据回归得出函数关系式1v=α×P函数关系式2p=β×v函数关系式3N=γ×pa×vb符号说明v气量(m3/hr)P电堆功率(kW)p系统压力(MPa)N空压机转速(rpm)γ、α、β、a、b函数回归系数;3)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具有三个开关电磁阀及限流板的执行器,通过三个阀开关状态不同组合成7档操作条件;4)燃料电池的中央处理器根据上述模型(函数关系)预测当发动机需要发出某一功率P时的系统所需的空气流量v、系统压力p,并根据这样的预测计算出所需空压机转速N及每个阀的开关状态,有效的控制空压机的排气量v,从而控制了燃料电池的进气量及工作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针对只调空压机转速不能保证燃料电池在所需工作压力段连续可调这一缺点,通过优化带限流孔的阀排列组合开关状态,使空气尾排形成由小到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每种开关状态下空压机有固定的转速,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工作压力及排气量由低到高的数字化调节,实现了变压/变功率操作,大幅降低了低功率输出时的系统的内耗,提高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2为连接电池出口管,3为第一电磁阀,4为电磁阀进口总管,5为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6为第二电磁阀,7为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8为第三电磁阀,9为第三限流孔,10为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1为电磁阀出口总管,12为第二限流孔,13为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4为第一限流孔,15为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6为连通大气管。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变压操作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执行器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1、连接电池出口管2、第一电磁阀3、电磁阀进口总管4、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5、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7、第三电磁阀8、第三限流孔9、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电磁阀出口总管11、第二限流孔12、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一限流孔14、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连通大气管16,与电磁阀进口总管4相连的连接电池出口管2分三路,第一路经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1、第一电磁阀3、第一限流孔14至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第二路经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5、第二电磁阀6、第二限流孔12至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三路经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7、第三电磁阀8、第三限流孔9至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汇成电磁阀出口总管11,电磁阀出口总管11与大气相通。
上述结构通过优化三个带限流孔的阀排列组合成7种组合开关状态,使空气尾排形成7个由小到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把燃料电池分为7个工作点,这7种状态下空压机有固定的转速,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工作压力及排气量由低到高的数字化调节。
变压操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基本原则为燃料电池在高压力、高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高功率,低压、低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低功率。
2、根据实际工况的系统净输出功率、电池伏安特性曲线、空压机性能曲线找出最高、最低工作点的燃料电池工作压力p,进气量v,电池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空压机消耗的功率。
3、根据一个实例表1所测得的空压机数据整理成如下模型,模型中的具体系数可根据实际系统运行数据回归得出
函数关系式1v=α×P函数关系式2p=β×v函数关系式3N=γ×pa×vb符号说明v气量(m3/hr)P电堆功率(kW)p系统压力(MPa)N空压机转速(rpm)γ、α、β、a、b函数回归系数4、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三个开关量阀及限流板,通过三个阀开关状态不同组合成7档操作条件。
5、燃料电池的中央处理器(ECU)根据上述模型(函数关系)预测当发动机需要发出某一功率P时的系统所需的空气流量v、系统压力p,并根据这样的预测计算出所需空压机转速N及每个阀的开关状态,有效的控制空压机的排气量v,即控制了燃料电池的进气量及工作压力。
6、其中一个实例工作状态如图2,从而实现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
表1 150KW空压机性能标定

权利要求
1.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1)、连接电池出口管(2)、第一电磁阀(3)、电磁阀进口总管(4)、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5)、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7)、第三电磁阀(8)、第三限流孔(9)、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电磁阀出口总管(11)、第二限流孔(12)、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一限流孔(14)、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连通大气管(16),与电磁阀进口总管(4)相连的连接电池出口管(2)分三路,第一路经第一电磁阀进口支管(1)、第一电磁阀(3)、第一限流孔(14)至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第二路经第二电磁阀进口支管(5)、第二电磁阀(6)、第二限流孔(12)至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三路经第三电磁阀进口支管(7)、第三电磁阀(8)、第三限流孔(9)至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第一电磁阀出口支管(15)、第二电磁阀出口支管(13)、第三电磁阀出口支管(10)汇成电磁阀出口总管(11),电磁阀出口总管(11)与大气相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燃料电池的变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利用所述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实现燃料电池在高压力、高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高功率,低压、低排气量的状态下输出低功率,具体为1)根据实际工况的系统净输出功率、电池伏安特性曲线、空压机性能曲线找出最高、最低工作点的燃料电池工作压力p,进气量v,电池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空压机消耗的功率;2)根据所测得的空压机数据整理成如下模型,模型中的具体系数根据实际系统运行数据回归得出函数关系式1v=α×P函数关系式2p=β×v函数关系式3N=γ×pa×vb符号说明v气量(m3/hr)P电堆功率(kW)p系统压力(MPa)N空压机转速(rpm)γ、α、β、a、b函数回归系数;3)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具有三个开关电磁阀及限流板的执行器,通过三个阀开关状态不同组合成7档操作条件;4)燃料电池的中央处理器根据上述模型预测当发动机需要发出某一功率P时的系统所需的空气流量v、系统压力p,并根据这样的预测计算出所需空压机转速N及每个阀的开关状态,有效的控制空压机的排气量v,从而控制了燃料电池的进气量及工作压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及应用,执行器包括连接电池出口管、电磁阀进口总管、电磁阀进口支管、电磁阀、限流孔、电磁阀出口支管、电磁阀出口总管,连接电池出口管经电磁阀进口总管、电磁阀进口支管、电磁阀、限流孔至电磁阀出口总管,电磁阀出口总管与大气相通。本发明在空压机的输出端设置数字式变压操作执行器,通过优化带限流孔的阀排列组合开关状态,使空气尾排形成由小到大的局部阻力系数,每种开关状态下空压机有固定的转速,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工作压力及排气量由低到高的数字化调节,实现了变压/变功率操作,大幅降低了低功率输出时的系统的内耗,提高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H01M8/00GK1812175SQ20051004578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
发明者李相一, 刘景开, 明平文, 衣宝廉, 曲宪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