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068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基板和同轴缆线的连接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中,特别涉及用于手机等的通信设备和电测定器等小型电子设备的同轴缆线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安装于同轴缆线的端部、并与安装在基板上的同轴缆线连接器插座相嵌合的同轴缆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应于小型电子设备的薄型/轻型化和高密度化,存在尽量限制与插座相嵌合的高度且插座的安装面积小的薄小型同轴缆线连接器(插销)。对于该连接器,众所周知,有例如在与同轴缆线的抽出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与插座相嵌合的L型同轴缆线连接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331997号)。该连接器由连接有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的触头、将该触头内置于中心部的大体圆筒形的绝缘体、外部导体外壳而构成。该外部导体外壳具有收容该绝缘体并将同轴缆线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大致圆筒形的插座嵌合部,并且,与同轴缆线的外周导体相连接。通过将插座嵌合部嵌合于插座的圆筒形的外部导体的外侧,借助连接器的触头和外部导体外壳,将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和外周导体分别与插座的触头和外部导体相导通。
插座嵌合部在绝缘体的外侧在同心圆上配置有圆弧状的弹簧,在各弹簧的前端部形成有在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径的内侧伸出的接点部,在与插座相嵌合时,由各弹簧将接点部按压在插座的外部导体外周面,从而将插销嵌合并保持于插座而保持电气的导通状态。
外部导体外壳具有插座嵌合部、盖部、压焊凸缘部、一对缆线导向部。该盖部从插座嵌合部的缆线抽出部的相反侧延伸并在该底面折曲,该压焊凸缘部借助盖部从插座嵌合部向抽出方向延伸并固定于同轴缆线,该一对缆线导向部从插座嵌合部向抽出方向直接延伸并以与同轴缆线的外周导体相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压焊凸缘部的内侧。借助绝缘体,将在中心位置配置有触头的插座嵌合部,以缆线抽出方向和相对于插座的插拔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固定于同轴缆线的端部。
对于组装前的外部导体外壳,以插座嵌合部的插座插入口向下的姿势,从该插座嵌合部的周壁底缘向上延伸有连设的盖部和压焊凸缘部,而另一方面,缆线导向部形成为从插座嵌合部的盖部连接部分(折曲部)的相反侧沿横向伸出的半展开状态。在将绝缘体从底侧插入呈半展开状态的外部导体外壳的插座嵌合部中、并从绝缘体的底面收容钎焊固定于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的触头的状态下,以盖部覆盖并封闭绝缘体底面的方式,折曲连设的盖部和压焊凸缘部,并使压焊凸缘部和缆线导向部从插座嵌合部沿缆线抽出方向延伸后,在使缆线导向部与同轴缆线的外周导体接触的状态下,从该外侧固定压焊凸缘部,从而完成连接器的组装。
对于薄小型的L型同轴缆线连接器,在捏住插座嵌合部而将其从插座拔出的情况下,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由于是薄小型的缘故,会出现多次拉拔同轴缆线的情况,此时,虽然利用启子那样的“杠杆”原理而使之容易拔出,但是,由于此时应力集中于插座嵌合部的结构强度弱的部分,从而产生插座嵌合部的塑性变形和铆接部的松动。若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插拔,则连接器的嵌合保持力明显地下降,从而由于意外的脱落和振动等而可能产生瞬间的断开。另外,越是薄小型的连接器,插座嵌合部中的弹簧的设计越是困难,并且难于确保初期保持力,而且,还存在连接器的嵌合保持力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下述问题的发生在同轴缆线连接器中,特别是在薄小型的同轴缆线连接器中,由于与插座的反复嵌合,而使插座嵌合部的嵌合保持力下降,从而产生意外脱落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缆线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的触头、内置该触头的绝缘体、筒状的插座嵌合部,该插座嵌合部在该绝缘体的外侧上在同心圆上配置有连接上述同轴缆线的外周导体的多个圆弧状弹簧,其中,具有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并将插座嵌合部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结构的弹簧。
在本发明中,最好将圆弧状弹簧的夹持从插座嵌合部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并相邻接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结构。
对于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最好在将其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之前,以可动部前端位于插座嵌合部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
对于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最好通过弯曲加工并利用位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的外部导体外壳的一部分而形成。
同轴缆线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的中心导体的触头、内置该触头的绝缘体、筒状的插座嵌合部,该插座嵌合部在该绝缘体的外侧上在同心圆上配置有连接上述同轴缆线的外周导体的多个圆弧状弹簧。在拉伸同轴缆线而将其从插座拔除的情况下,在插座嵌合部中的缆线抽出部分(图1的A部和B部)上施以最大的应力,从而在该部分要向外侧(图1的箭头a方向和b方向)扩张。但是,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插座嵌合部的一部分做成双层弹簧结构,使其弹力增强,应力分散,进而可减小同一部分的变位量,使之难于变形。这样,当弹力增加而难于变形时,可以降低由于反复地插拔所导致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同时可以提高其初期保持力,提高嵌合/接触的可靠性。因此,在同轴缆线连接器中,特别是在薄小型的同轴缆线连接器中,可以防止由反复地进行与插座的嵌合而导致的插座嵌合部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意外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由于插座嵌合部的缆线抽出部分(图1中的A部和B部)的强度最弱,通过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并相邻接的圆弧状弹簧部分制成双层弹簧结构,可以加强插座嵌合部中的强度最弱的部分,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反复插拔而导致的嵌合保持力下降的问题。
对于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在将其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之前,以可动部前端作为插座嵌合部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从而在将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时的初期变位时,在双层弹簧自身加有负载,进而在与插座相嵌合时的同轴缆线的拉伸前的阶段,插座嵌合部的弹力已有所增加。因此,在变位过程中,由于双层弹簧的结构,抗变形能力增强,并且相对于反复地插拔其特性也少有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由反复插拔而产生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的问题。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的弯曲加工也可以在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之后进行,在此情况下,以可动部前端与插座嵌合部的外周面相抵接的方式,将外侧的弹簧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这样,相比于弯曲加工后再将弹簧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将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配置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后再进行弯曲加工,比较容易进行连接器的组装。
对于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通过弯曲加工并利用位于插座嵌合部的外侧的外部导体外壳的一部分而形成,与外部导体外壳形成一体,从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和组装工时,并可以降低由反复插拔而导致的嵌合保持力下降的问题。对于双层弹簧的外侧弹簧,除了可将其与外部导体外壳形成为一体之外,还可以由金属制的板金或线材成形而成的U字形弹簧构成,或者,由与绝缘体一体成型而成的本体圆筒状形成于同心上的树脂弹簧构成。


图1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一个实施例的同轴缆线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2为连接器的未嵌合状态的侧面图。
图3为连接器的未嵌合状态的剖面侧面图。
图4为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剖面侧面图。
图5为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剖面正面图。
图6为外部导体外壳的外观立体图。
图7为外部导体外壳的剖面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中S表示同轴缆线连接器的插座,P表示同轴缆线连接器(插销)。插座S由下述部件构成矩形板状的树脂制绝缘体100,从绝缘体100的上面大致中心部呈直角立起的轴状的金属制(导电性)触头110,在触头110的周围隔开环状空间120并呈同心状地从绝缘体100的上面呈直角立起的圆筒状的金属制(导电性)外部导体130。在触头110的基端上具有基板接触部110a,该基板接触部的下面与绝缘体100的底面相对齐地露出,并且其前端从绝缘体100的一侧缘中央部突出。在外部导体130的基端上具有一对基板接触部130a、130a,该基板接触部的下面与绝缘体100的底面相对齐地露出,并且其前端从与触头110的接触部110a突出的绝缘体100的一侧缘相邻接并相对的两侧缘中央部突出。通过钎焊固定,分别将各基板接触部110a、130a、130a以电连接的状态安装于例如手机等的小型电子设备的基板(未图示)上,并在基板上形成连接器P的插入口。
图中C表示同轴缆线,具有中心导体c1,在中心导体c1外周形成内部绝缘覆盖层c2,并且在内部绝缘覆盖层c2的外周具有中空圆筒导体、即外周导体c3,在外周导体c3外周覆盖有作为外部绝缘覆盖层的缆线表面的外皮c4。以使中心导体c1以及外周导体c2逐次分别露出规定长度的方式,对安装后述的连接器P的同轴缆线C的端部进行去皮处理。
连接器(插销)P由下述部件构成钎焊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铜合金等金属制(导电性)的触头1,以包围触头1的方式将其内置于中心部、并从外周面沿半径方向抽出同轴缆线C的带台阶的大致圆筒形的树脂制绝缘体2,铜合金等的薄板金制(导电性)的外部导体外壳3。
触头1具有接线部1a、一对接触部1b、1b。该接线部1a在其前端上钎焊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该一对接触部1b、1b由从接线部1a的另一端两侧缘呈相对状立起并使插座S的触头110插入其间而接触的板簧片构成。
对于绝缘体2,具有收容触头1的大致L型的中空部2a;在绝缘体2的中心部沿该轴芯而形成的纵向的中空部2a的端部,开口于绝缘体2的台阶部2b的前端侧的小径部2c的前端面2d的中心部上;通过将插座S的触头110从小径部2c的前端面2d的中心部插入纵向中空部2a,使触头110与配置在该纵向中空部2a的两侧的触头1的一对接触部1b、1b相接触。另外,自绝缘体2的中心部沿半径方向形成的横向中空部2a的端部,开口于绝缘体2的台阶部2b的基端侧的大径部2e的外周面上,通过将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钎焊连接于配置在该横向中空部2a上的触头1的接线部1a的前端部,从绝缘体2的外周面沿半径方向抽出同轴缆线C。
对于外部导体外壳3,是将平钢板冲裁成规定形状并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具有大致圆筒形的插座嵌合部4、左右一对的缆线导向部5、5、盖部6、压焊凸缘部7。对于插座嵌合部4和缆线导向部5、5,使一侧的基部和另一侧的基部从带状板片的中央部以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的状态相对向,并使余下的端部从弯曲部的端部向一个方向(半径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相隔规定的距离相对,而由相对的大致半圆形的弯曲部形成切除插座嵌合部4的一部分的呈C形状的圆筒壁,同时,由相对的直线部(平行部)形成左右一对的缆线导向部5、5。在该插座嵌合部4中以同心的位置收容有绝缘体2,使从绝缘体2的外周面沿半径方向抽出的同轴缆线C,穿过左右的缆线导向部5、5之间而从插座嵌合部4的圆筒壁的切除部分沿半径方向抽出,同时,由左右的缆线导向部5、5夹持同轴缆线C的已剥去外皮c4的部分,并使之与外周导体c3相接触。
盖部6形成为覆盖并闭塞与插座嵌合部4的插座插入口相反侧的底面开口的多边形的平板状,在其一侧具有与压焊凸缘部7相连的窄幅连设部6a。压焊凸缘部7具有从盖部6经连设部6a而连接的平坦的基体部7a,从基体部7a的基端侧两侧缘向前端其相对间隔逐渐变宽地呈倾斜状立起的左右一对基部固定片7b、7b,从基体部7a的前端侧两侧缘向前端其相对间隔逐渐变宽地呈倾斜状立起的左右一对端部固定片7c、7c。并且该压焊凸缘部7与盖部6的一侧相连。在该压焊凸缘部7的相反侧的盖部6的另一侧上具有作为与插座嵌合部4连接的连设部的、而后进行折曲的窄幅折曲预定部6b。借助折曲预定部6b,在插座嵌合部4的圆筒壁的切除部的相反侧(缆线抽出部的相反侧)的圆筒壁底缘上,可自由弯折地连设有连续的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对于该连设的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使其从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折曲预定部6b呈伸展状态的、与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底面呈直角的、组装前的半展开状态,成为图7实线所示的、在折曲预定部6b处折曲的、沿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底面的组装状态。通过这样的折曲,将盖部6张设于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开口而覆盖并闭塞该底面开口。压焊凸缘部7借助盖部6从插座嵌合部4向缆线抽出方向延伸。通过压焊凸缘部7的基部的基体部7a和基部固定片7b、7b,包围使同轴缆线C穿过其间且与外周导体c3接触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而且通过固定于同轴缆线C上而进行压焊。压焊凸缘部7的端部的基体部7a和左右端部固定片7c、7c,包围从左右缆线导向部5、5之间抽出的同轴缆线C的未去皮的部分,并通过固定于同轴缆线C而进行压焊。
另外,外部导体外壳3具有下述的结构。在折曲预定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基部上设有插座嵌合部4,而在该插座嵌合部4端部上设有左右缆线导向部5、5。在折曲预定部6b的另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基部上设有盖部6,而在该盖部6端部上设有压焊凸缘部7。在设置压焊凸缘部7侧的折曲预定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具有贯通孔(确认口)8,该贯通孔用于确认设置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预定部6b的另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并且,在设置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预定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具有突起9、9,而且具有在折曲预定部6b处将外部导体外壳3折曲到固定状态时突起9、9所嵌合的位置上的贯通孔8、8。具体地说,从与压焊凸缘部7的基体部7a相接合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前端部的底面分别突出地形成突起9、9,并且,该突出的长度与压焊凸缘部7的基体部7a的厚度(贯通孔8的深度)大致相同。相应于该突起9、9,在压焊凸缘部7的基体部7a的基部上形成左右并列的两个贯通孔8、8。
在外部导体外壳3的插座嵌合部4上具有从插座插入口侧端切入规定深度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的切缝4a、4a,该切缝用于将与收容于插座嵌合部4的绝缘体2的小径部2c相对的前端部大致等分成多份(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份)。由两个切缝4a、4a而大致分割成三等份的圆筒壁的分割部分可在直径方向自由弹性变位,并形成圆弧状弹簧4b、4b、4b,在三个圆弧状弹簧4b、4b、4b的前端部上形成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外周径向内侧突出的接触部4c,在绝缘体2的小径部2c的外侧在同心圆上配置有三个圆弧状弹簧4b、4b、4b。
绝缘体2具有下述结构。比台阶部2b更靠基端侧的大径部2e的外径要大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外径,并且,与插座嵌合部4的未分割的底部侧的内径大致相同。另外,比台阶部2b更靠前端侧的小径部2c的外径,要比配置于其外侧的插座嵌合部4的各圆弧状弹簧4b、4b、4b的接触部4c的内径小规定的尺寸,并且,小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内径。由于绝缘体2的大径部2e的外径而将绝缘体2以与插座嵌合部4同心的位置收容并支承于其中。在绝缘体2的小径部2c及其外侧以同心圆状配置的插座嵌合部4的各弹簧4b、4b、4b之间,形成用于嵌入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环状空间10。
绝缘体2的高度为在绝缘体2的底面抵接于盖部6的状态下将绝缘体2收容于插座嵌合部4时,绝缘体2的小径部2c的前端面2d沿插入方向仅比各圆弧状弹簧4b、4b、4b的前端突出规定尺寸。该绝缘体2插有插座S的中心触头110。
而且,在连接器P上具有弹簧11,该弹簧11配置于外部导体外壳3的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并使之与插座嵌合部4部分重合而形成双层弹簧12A、12B。
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由从一对定位壁6c、6c向缆线抽出方向一体地延伸的单臂板簧11a、11a构成,所述定位壁6c、6c从盖部6的左右侧缘折曲而立起,并在与缆线抽出方向相正交的方向夹持插座嵌合部4,而且相互对向。板簧11a、11a越靠近前端则越接近插座嵌合部4,并且,以板簧11a、11a的可动部前端与插座嵌合部4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延伸部附近的外周面相抵接的方式,将板簧11a、11a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从而形成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通过分别配置于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的外侧的两个弹簧11、11,将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形成为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该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该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的弹簧11、11的高度低于内侧的弹簧,即插座嵌合部4的圆弧状弹簧4b、4b、4b。
作为由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11的板簧11a、11a如下。如图6和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预定部6b伸展、且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与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底面呈直角的组装前的半展开状态下,在将板簧11a、11a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之前,如箭头f方向所示,将板簧11a、11a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以使其可动部前端位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周径的内侧;如图7实线所示,外部导体外壳3在折曲预定部6b处折曲成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沿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底面的组装状态。在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11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时的初期变位时,在双层弹簧12A、12B自身加有负载。
下面说明连接器P的组装。首先,将半展开状态的外部导体外壳3以插座嵌合部4的插座插入口向下的姿势配置;从底侧将绝缘体2插入该插座嵌合部4;将钎焊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收容于绝缘体2的中空部2a;将从绝缘体2的外周面沿半径方向抽出的同轴缆线C,从插座嵌合部4的圆筒壁的切除部分穿过左右缆线导向部5、5之间,朝插座嵌合部4的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由左右缆线导向部5、5从左右外侧夹持同轴缆线C的已剥去外皮c4的部分,并使其成为与外周导体c3接触的状态。
接下来,在折曲预定部6b处,将连设的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从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垂直姿势弯曲成实线所示的水平姿势,由盖部6覆盖并闭塞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开口;通过压焊凸缘部7的基部的基体部7a和左右基部固定片7b、7b,包围使同轴缆线C穿过其间并与外部导体c3成接触状态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由压焊凸缘部7的端部的基体部7a和左右端部固定片7c、7c,包围从左右缆线导向部5、5之间抽出的同轴缆线C的未去皮的部分。
通过上述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处于左右缆线导向部5、5前端部的左右突起9、9分别嵌合于左右贯通孔8、8。该贯通孔在压焊凸缘部7的基体部7a的基部上设有左右两个。
另外,在盖部6的左右侧缘折立而成的左右定位壁6c、6c,在插座嵌合部4的左右外侧,沿与缆线抽出方向相正交的方向夹持插座嵌合部4并移动到相对向的位置。以可动部前端从该定位壁6c、6c向缆线抽出方向一体地延伸并预先成为插座嵌合部4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使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的左右弹簧11、11移动到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的外侧。该圆弧状弹簧4b、4b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并且,这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通过分别配置于其外侧的两个弹簧11、11而形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此时,左右弹簧11、11的可动部前端被推到插座嵌合部4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延伸部附近的外周面上,在此时的初期变位时,负载加于双层弹簧12A、12B的自身,从而插座嵌合部4的弹力增强。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折曲外部导体外壳3,在设有收容了绝缘体2的插座嵌合部4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上侧,重合有设有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由于下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被上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所遮蔽,从而无法确认下侧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即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是否产生插座嵌合部4未收容于规定的位置、偏离和偏心、变形等异常)。但是,在本发明中,通过贯通孔8、8以及贯通孔8、8和突起9、9的嵌合,可以高精度并且容易地确定下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通过观察相对于左右贯通孔8、8的突起9、9的各自嵌合位置和嵌合深度等的嵌合状态,并且比较左右突起9、9的嵌合状态并观察其差别,从而可进行该确认。
在进行上述确认时,在发现插座嵌合部4未收容于规定位置、偏离和偏心、变形等的异常的情况下,由于可能产生无法与插座S进行正常嵌合的不合格品,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正常化或是将其抽出。当确定为非异常的正常产品时,进行将压焊凸缘部7的基部和端部固定于同轴缆线C并使之塑性变形的压焊工序,而后将连接器P组装成图1至图5所示的组装状态。
在上述压焊工序中,可以发挥下述功能通过嵌合贯通孔8、8和突起9、9,将设有插座嵌合部4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5一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定位于设有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一侧的折曲部6b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在固定时,可以防止插座嵌合部4偏离到缆线抽出方向及其反方向和与缆线抽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并能防止偏心和变形。
而且,组装后的连接器P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将触头1内置于中心部的大致圆筒形的绝缘体2、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的板金制的外部导体外壳3。外部导体外壳3,在该绝缘体的外侧隔开环状空间10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簧4b、4b、4b,并且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插座嵌合部4、盖部6、压焊凸缘部7、左右一对缆线导向部5、5。该插座嵌合部4收容有绝缘体2,并沿半径方向外侧抽出同轴缆线C。该盖部6从插座嵌合部4的缆线抽出部的相反侧伸出,并在其底面折曲。该压焊凸缘部7借助盖部6从插座嵌合部4向缆线抽出方向延伸,并固定于同轴缆线C。该缆线导向部5、5从插座嵌合部4向缆线抽出方向直接延伸,并以与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相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压焊凸缘部7的内侧。将借助绝缘体2而把触头1安装于中心位置的插座嵌合部4,以缆线抽出方向与相对于插座S的插拔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固定于同轴缆线C的端部。由此,形成L型同轴缆线连接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设有压焊凸缘部7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具有用于确认另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的贯通孔(确认口)8、8,通过该贯通孔8、8,确认进行压焊(固定)工序时的、设有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部6b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即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在确认无异常后进行上述工序,从而几乎不会出现由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不良等而产生的不合格品。而且,具有多个贯通孔8、8,可以准确地确认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并能提高其精度。另外,在设有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部6b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具有突起9、9。在将外部导体外壳3折曲到固定状态时,采用突起9、9和贯通孔8、8相嵌合的结构。突起9、9起到标记的作用,从而通过观察相对于贯通孔8、8的突起9、9的嵌合位置和嵌合深度等这样的突起9、9的嵌合状态,可以更精确、并且容易地确认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而且,在突起9、9和贯通孔8、8相嵌合的状态下,即通过这些突起9、9和贯通孔8、8,将设有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定位于设有压焊凸缘部7侧的折曲部6b的另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在此状态下,将压焊凸缘部7固定于同轴缆线C上。在该固定时,可以预先防止插座嵌合部4偏离到缆线抽出方向及其反方向和与缆线抽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及偏心、变形这样的问题。另外,采用贯通孔8、8位于压焊凸缘部7上、而突起9、9位于缆线导向部5、5上的结构,在离开(远离)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部6b的、可明显看出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的位置,确认该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从而可更加准确且高精度、并且容易地进行该确认。而且,贯通孔8、8和突起9、9在从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部6b离开的位置上嵌合,并且由该嵌合而处于卡合于压焊凸缘部7的状态的缆线导向部5、5固定于该压焊凸缘部7的内侧,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插座嵌合部4的位置偏离和偏心、变形。而且,在左右一对缆线导向部5、5的前端侧分别具有突起9、9,两个贯通孔8、8相对于各突起9、9排列在压焊凸缘部7的左右。由上述构成得到该连接器的全部作用。而且,通过比较左右突起9、9的嵌合状态并观察其差别,可以更精确、并且容易地进行插座嵌合部4的状态确认。
如上所述,该连接器是使可抑制组装时的位置偏离和偏心、变形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插座嵌合部4与插座S相嵌合而成的。对于该插座嵌合部4,将在中心部内置有触头1的带台阶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体2收容于同心位置,并隔开环状空间10地配置于绝缘体2的外侧。另外,该插座嵌合部4带有切缝4a、4a。在绝缘体2的外侧,由切缝4a、4a而被分割成多个沿径向可弹性变位的分割圆筒壁、即多个圆弧状的弹簧4b、4b、4b,隔开环状空间10地呈同心圆状地配置。并且,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通过分别配置于其外侧的两个弹簧11、11,构成双层弹簧12A、12B。而且,绝缘体2的前端面2d沿相对于插座S的插入方向仅比各圆弧状弹簧4b、4b、4b的前端突出规定尺寸。
如图2、图3所示,在使连接器P的插座嵌合部4的轴心和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轴心相吻合、并使各插入口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将连接器P的插座嵌合部4嵌合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外侧,如图4、图5所示,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嵌入插座嵌合部4的环状空间10中,连接器P和插座S的外部导体3、130相互接触并保持电连接。与此同时,插座嵌合部4的绝缘体2的小径部2c嵌入插座S的环状空间120,并且插座S的触头110从插座嵌合部4的绝缘体2的前端面2d插入该中心部,从而连接器P和插座S的触头1、110相互接触并保持电连接。这样,通过将连接器P的插座嵌合部4嵌合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外侧,借助连接器P的触头1和外部导体外壳3,使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与外周导体c3分别与插座S的触头110和外部导体130相导通。在嵌合后,由于部分形成双层弹簧12A、12B结构的插座嵌合部4的弹簧4b、12A(4b和11)、12B(4b和11)的弹性,将该可动前端部的接触部4c按压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外周面,从而保持嵌合并保持电气导通状态。
在连接器P和插座S的嵌合中,如果连接器P的插座嵌合部4的轴心和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的轴心稍稍偏离处于偏心状态,由于绝缘体2的前端面2d在沿相对于插座S的插入方向仅比连接器P的各圆弧状弹簧4b、4b、4b的前端突出规定尺寸,从而连接器P的绝缘体2的前端面2d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相干涉,所以连接器P无法更深地插入插座S。因此,即使在偏心的状态下进行连接器P和插座S的嵌合,连接器P的绝缘体2的前端面2e的后面的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的各弹簧4b、12A(4b和11)、12B(4b和11),也不与插座S的外部导体130相干涉,该各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的各弹簧4b、12A(4b和11)、12B(4b和11)也不会产生变形。所以,可以防止下述事态的发生由该变形导致连接器P和插座S的嵌合保持力降低,从而连接器P可能从插座S上意外地脱落。对于插座S,使触头110的前端在沿相对于上述连接器P的插入方向仅比外部导体130的前端突出规定尺寸,由此,在连接器P和插座S相嵌合时,可以充分地确保插入连接器P的触头1的一对接触部1b、1b之间的插座S的触头110的插入长度,而不会导致接触不良等问题。
另外,在通过拉拔同轴缆线C而进行从连接器P的插座S上的拔除的情况下,连接器P的插座嵌合部4根据“杠杆”原理容易从插座S中拔出。此时,如图1所示,沿箭头X1、X2、X3方向将负载加在插座嵌合部4的各圆弧状弹簧4b、4b、4b上,并且,在插座嵌合部4的缆线抽出方向的相反侧、即该支点侧的圆弧状弹簧4b部分施加有较大负载,从而在插座嵌合部4的缆线抽出侧、即远离支点侧,夹持向插座嵌合部4的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两个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的变位量变大。在图1的双点划线所包围的A部和B部,即从插座嵌合部4抽出同轴缆线C的部分,并作为插座嵌合部4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5的延伸部分的插座嵌合部4的切除部分,在结构上强度较弱的部分上施以最大的应力,从而该A部和B部要向箭头a方向和b方向扩张,但是通过将插座嵌合部4的局部做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也包括A部和B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由于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圆弧状弹簧4b、4b部分地形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从而该A部和B部的弹力增强,应力分散,进而A部和B部的变位量减小,A部和B部难于变形,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由于相对于插座S反复插拔连接器P所产生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同时可以提高其初期保持力,提高嵌合/接触的可靠性。在同轴缆线连接器中,特别是在薄小型的L型同轴缆线连接器中,可以防止由于反复地进行与插座S的嵌合而导致的插座嵌合部4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意外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对于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11,在将其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之前,以可动部前端作为插座嵌合部4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从而在将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11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时的初期变位时,在双层弹簧12A、12B自身加有负载,进而在与插座S相嵌合时的拉伸同轴缆线C前的阶段,插座嵌合部4的弹力已有所增加。因此,在变位过程中,由于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抗变形能力增强,并且相对于反复地插拔其特性也少有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由连接器P的反复插拔而导致的嵌合保持力的降低的问题。而且,对于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11,通过弯曲加工并利用位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一部分而形成,可与外部导体外壳3形成一体,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和组装工时,并可以降低由反复插拔而产生的嵌合保持力下降的问题。
权利要求
1.同轴缆线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内置该触头(1)的绝缘体(2)、筒状的插座嵌合部(4),该插座嵌合部在该绝缘体(2)的外侧上在同心圆上配置有连接上述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的多个圆弧状弹簧(4b),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并将插座嵌合部(4)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结构的弹簧(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圆弧状弹簧(11)的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在将其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之前,以可动部前端位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是通过弯曲加工并利用位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一部分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轴缆线连接器为L型同轴缆线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在中心部内置触头(1)的大致圆筒形的绝缘体(2)、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的板金制的外部导体外壳(3);该外部导体外壳(3)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插座嵌合部(4)、盖部(6)、压焊凸缘部(7)、左右一对缆线导向部(5);该插座嵌合部(4),在绝缘体(2)的外侧隔开环状空间(10)地在同心圆上配置有多个圆弧状弹簧(4b),并且收容绝缘体(2)且将同轴缆线(C)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该盖部(6)从插座嵌合部(4)的缆线抽出部的相反侧伸出并在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折曲;该压焊凸缘部(7)借助盖部(6)从插座嵌合部(4)向缆线抽出方向伸出并固定于同轴缆线(C);缆线导向部(5)从插座嵌合部(4)向缆线抽出方向直接伸出,并以与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相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压焊凸缘部(7)的内侧;以缆线抽出方向和相对于插座(S)的插拔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将借助绝缘体(2)而在中心位置安装有触头(1)的插座嵌合部(4)固定于同轴缆线(C)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外部导体外壳(3)的插座嵌合部(4),将在中心部内置触头(1)的带台阶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体(2)收容于同心位置;在绝缘体(2)的外侧,隔开环状空间(10)地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簧(4b),该圆弧状的弹簧(4b)由设于插座嵌合部(4)上的切缝(4a)而被分割成多个并可沿径向弹性变位;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两个圆弧状弹簧(4b)部分,通过分别配置于其外侧的两个弹簧(11),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的弹簧(11)由从一对定位壁(6c)向缆线抽出方向一体地延伸的单臂板簧(11a)形成,该一对定位壁(6c)从盖部(6)的左右侧缘折立而成,并在与缆线抽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夹持插座嵌合部(4),且相互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板簧(11 a),以越接近前端而与插座嵌合部(4)越相接近且前端抵接于插座嵌合部(4)的左右缆线导向部(5)的延伸部附近的外周面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从而形成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由弯曲加工而成的作为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的板簧(11a),在伸展外部导体外壳(3)的折曲预定部(6b)、且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与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及左右缆线导向部(5)的底面成直角的组装前的半展开状态下,在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之前,以可动部前端位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周径的内侧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弧状或沿切线方向的直线状;在折曲预定部(6b)处,在盖部(6)和压焊凸缘部(7)沿插座嵌合部(4)的底面和左右缆线导向部(5)的底面的组装状态下,弯曲外部导体外壳(3);在双层弹簧(12A)、(12B)的外侧弹簧(11)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时的初期变位时,在双层弹簧(12A)、(12B)自身施加负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压焊凸缘部(7)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具有用于确认另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的状态的确认口(8)。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设有插座嵌合部(4)侧的折曲部(6b)的一侧的外部导体外壳(3)上,设有突起(9);在将外部导体外壳(3)折曲到固定状态时,突起(9)和确认口(8)相嵌合。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2)的前端面(2d),沿相对于插座(S)的插入方向,仅比插座嵌合部(4)的圆弧状弹簧(4b)的前端突出规定的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缆线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连接有同轴缆线(C)的中心导体(c1)的触头(1)、内置有触头(1)的绝缘体(2)、筒状的插座嵌合部(4)。该插座嵌合部(4)在绝缘体(2)的外侧在同心圆上配置有连着同轴缆线(C)的外周导体(c3)的多个圆弧状弹簧(4b)。为了解决由于与插座(S)的反复嵌合而导致的插座嵌合部(4)的嵌合保持力降低的问题,设有弹簧(11)。该弹簧(11)配置于插座嵌合部(4)的外侧并将插座嵌合部(4)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特别是,将夹持从插座嵌合部(4)向半径方向外侧抽出的同轴缆线(C)并相邻接的两个圆弧状弹簧(4b)的一部分,制成双层弹簧(12A)、(12B)的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18GK1691434SQ2005100656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长田孝之, 中井保夫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