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13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5,336,101和此处的图23涉及一种连接器。参照图23,该连接器具有一外壳1,一终端接头2从后部插入到外壳1的腔3中。在腔3中设置有一锁杆3a,用来防止终端接头2从腔3中移开。在腔3的前部安装一前固位件4,前固位件4具有一弹性变形防止部4a,其前进到锁杆3a的柔性空间中并防止锁杆3a朝离开终端接头2的方向变形。腔3具有形成在前固位件4上的前壁5和形成在外壳1上的前壁6。在前壁5,6上分别形成插入孔8,9,使一配合终端接头7能够从外壳1的前部前进进入到腔3中。在固位件4的前壁5上,绕插入孔8前部周边形成导向面8a,用于将配合终端接头引导入腔3中。
外壳1和前固位件4由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当合成树脂成型时,在产品中产生尺寸误差。结果,前固位件4中的插入孔8和外壳1中的插入孔9可能在径向不对齐。结果,配合终端接头7可能被外壳1中的插入孔9的周边部分卡住。
鉴于上述问题开发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一个配合终端接头顺利地插入到一个腔中。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具有一外壳,外壳上带有用于接收终端接头的腔。该连接器还包括一可被安装于外壳前端的安装件。所述腔具有一个前壁,前壁上具有用于接收配合终端接头的插入孔。前壁的至少一部分和插入孔被纵向分开,使得所述安装件形成被纵向分开的前壁的一部件,并且所述外壳形成另一部件。靠近该插入孔并在由所述安装件形成的前壁的所述部件上形成导向面,靠近该插入孔并在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形成辅助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和所述辅助导向面对齐,以引导配合终端接头进入所述腔。
配合终端接头通过由所述安装件形成的前壁的所述部件上的导向面而被引导进入所述插入孔中。然后,配合终端接头通过由所述外壳形成的前壁的所述部件上的所述辅助导向面而进一步引导入所述插入孔中。因此,配合终端接头能够顺利地插入所述腔中,而不会被所述插入孔的周边部分卡住。
所述外壳可以是一个第一外壳,所述配合终端接头可以在一个第二外壳中,所述第二外壳具有一个前端以及一个在所述前端向前开口的罩。所述第一外壳被设计成将被插入所述罩中一预定距离处,以使所述终端接头与配合终端接头电连接。所述罩的纵向尺寸可能比所述罩的指定纵向尺寸大。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外壳可能向前进入所述罩中并超出预定深度,在所述终端接头和配合终端接头之间会产生非正常的电连接。因此,另一外壳具有一止挡部,当第一外壳前进到罩中预定标准深度时,该止挡部与所述罩的前端相配合。这样就阻止了进一步的插入动作。所述止挡部位于另一外壳的外表面上而不是在可变形锁定臂上。因此,所述止挡部有效地防止了第一外壳过多地插入所述罩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入式外壳的正视图。
图2是所述插入式外壳的俯视图。
图3是承插式外壳的正视图。
图4是承插式外壳的俯视图。
图5是承插式外壳的侧视图。
图6是一前固位件的正视图。
图7是在承插式终端接头插入到一承插式外壳中之前的侧视剖视图,其中,一前固位件被安装在一临时锁定位置。
图8是前固位件被安装在临时锁定位置的承插式外壳的侧视图。
图9是在承插式终端接头插入到所述承插式外壳中之后的侧视剖视图,其中,该前固位件被安装在临时锁定位置。
图10是承插式外壳在被适配于插入式外壳中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在该承插式外壳中,该前固位件被安装在一主锁定位置。
图11是该前固位件被安装在主锁定位置的承插式外壳的侧视图。
图12是两个外壳彼此适配在一起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13是两个外壳彼此适配在一起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14是一局部剖视正视图,示出在两个外壳彼此适配在一起时,一加强肋和一锁定臂之间的关系。
图15是两个外壳彼此适配在一起时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两个外壳将要到达它们的预定标准深度时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7是两个外壳已经彼此适配于预定标准深度时的状态的侧视俯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承插式外壳的正视图。
图19是与图10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图20是与图19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一替换实施例中处于预定标准深度处的外壳。
图21是与图19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制造尺寸的变化。
图22是与图20的类似剖视图,示出了制造尺寸的变化。
图23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插入式连接器(阳连接器)10和承插式连接器(阴连接器)20。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承插式连接器20,其上适配有一相配合的插入式连接器。承插式连接器20具有承插式外壳21,多个(六个)容置于该承插式外壳21中的承插式终端接头22,以及在其前面安装到承插式外壳21上的前固位件23。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10,20的端部被称为前部,图1和10中的上侧被称为顶部。
插入式连接器10穿过箱式壳体C的前壁上的孔CH,并被安装在箱式壳体C中的底板K上,如图10所示。插入式连接器10具有插入式外壳11和插入式终端接头12,如图1和10所示。插入式外壳11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一整体,并包括一终端接头保持件13和从该终端接头保持件13向前伸出的罩14。终端接头保持件13具有六个终端接头插入孔13a,它们被均等地分为上下两排。插入式终端接头12从后部插入并穿过各个终端接头插入孔13a。每个插入式终端接头12由金属制成,并且从侧面观察时近似为L形。每个插入式终端接头12具有一连接器连接端12a,其水平地伸入罩14中。每个插入式终端接头12还具有一个底板连接端12b,其在终端接头保持件13的后部竖直延伸。底板连接端12b延伸到底板K的孔中,用于与电路钎焊连接,所述电路未示出。罩14是一个大致正方形的管,其前端开口,用于接收承插式连接器20的前端。罩14的上部比下部窄。罩14具有一个上壁15,在上壁15内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两个接收槽15a。这样,上壁15在两个接收槽15a之间的一部分比宽度方向的两端低。罩14的上壁15的前端比罩14的其它周边壁的前端向后。在罩14下壁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导向槽14a。
锁定卡爪16从罩14的上壁15的前端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伸出,如图1和10所示。锁定卡爪16的前、后表面从它们的后端朝向它们的前端向上倾斜。从锁定卡爪16向后形成一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大致为四边形,并且是沿着与插入式外壳11的纵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开在罩14的上壁15上的通孔。因此,当树脂被模制成插入式外壳11时,利用一具有上拉型芯以形成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成型模形成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不是如图23所示的现有技术那样沿纵向穿过终端接头保持件13,而使沿竖直方向穿过罩14。因此,能够防止水透入壳体C中。
如图10和12所示,一加强肋18从罩14的上壁15向内伸出,并沿着插入式外壳11的纵向从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向后延伸。这样,加强肋18的前端18a大致与锁定卡爪16相对,并且加强肋18的后端与终端接头保持件13的前表面相连。加强肋18的宽度和向内突起与锁定卡爪16的相应尺寸基本相等。加强肋18由一个模形成,该模具有一向前拉的型芯和向上拉的型芯,该向前拉的型芯用于形成加强肋18的侧表面,该向上拉的型芯用于形成其前表面。这样,加强肋18部分由用于形成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模形成。
如图2和12所示,在加强肋18的前端18a的两个前宽度方向转角处形成锥形导向面19。锥形导向面19有助于将承插式连接器20引导入插入式外壳11中。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朝向其后端逐渐变宽。但是,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侧表面17a的锥度比导向面19的锥度小。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带锥度的侧表面17a和面向侧表面17a的导向面19之间的距离比纵向平直侧表面17a和导向面19之间的距离宽。因此,在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侧表面17a和导向面19之间向上拉的模的型芯可以足够厚和坚固。
承插式连接器20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大致为块状的外壳21。承插式终端接头22被容置于承插式外壳21中,前固位件23被安装在承插式外壳21的前部。承插式外壳21具有六个腔24,它们平均地分成上下两排,并且承插式终端接头22可以从后面插入到各个腔24中。在每个腔24的前端形成有一前壁25。一个可弹性变形锁杆从每个腔24的下表面以悬臂形式向前伸出,并用于锁定承插式终端接头22。每个锁杆26可以弹性变形而形成一个位于锁杆26下方的柔性空间27。该承插式终端接头22具有一个大致箱形体22a和一个连接到电线W的一端的管22b。在该大致箱形体22a的下表面上形成一锁定孔(未示出),并且锁杆26可以被锁定在该锁定孔的周边边缘。大致箱形体22a包括一弹性接触件(未示出),用于与该插入式终端接头12弹性接触。
如图3,4和7所示,在承插式外壳2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处设置一锁定臂45,其作用是在承插式外壳21适配于插入式外壳11中时,将插入式外壳11和承插式外壳21保持在适配状态。锁定臂45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悬臂梁46,一个将梁46的中间位置彼此相连的将被锁定部47,以及一个将梁46的后端彼此相连的操作部48。梁46之间的间隙比锁定卡爪16的宽度和加强肋18的宽度略宽。每个梁46在承插式外壳21的前端具有一支承件,并且可相对该支承件在与这些外壳彼此适配的纵向交叉的竖直方向弹性变形,其中,插入式连接器10的锁定卡爪16可以被锁定到将被锁定部47上。将被锁定部47的后表面形成为在竖直方向基本平直。将被锁定部47的前表面从前到后向上倾斜,使得前表面与锁定卡爪16的前表面的斜面相一致。操作部48可以从上面压下以使锁定臂45弹性变形。在锁定臂45的两相反侧,在承插式外壳21的上表面伸出两个防护臂49。防护壁49比锁定臂45高。两个伸出的导向肋50在承插式外壳21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纵向延伸。一个伸出的突起部51在承插式外壳21的下表面的后端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导向肋50相连。
承插式外壳21的前表面和两侧面被切掉,以便将前固位件23从前面安装到承插式外壳21上。更具体地,切口28形成于承插式外壳21的前表面上,并且与每个腔24和每个柔性空间27相连。但是每个腔24的前壁25的一部分被保留。特别地,切口28去除了每个上部腔24的前壁25的下半部分,而没有去除其前壁25的上半部分。该切口还去除了每个下部腔24的前壁25的下半部分以及每个下部腔24的前壁25的上半部分的前部。但是,每个下部腔24的前壁25的上半部分的后部被保留。被去除部被安置于前固位件23的侧面。形成一个纵向穿过每个上、下前壁25之保留部分的插入孔29,用于接收插入式终端接头。在上插入孔29的前端沿周边形成锥形导向面30,用于引导插入式终端接头的插入。切口28在上、下腔24之间具有一个导向凹部32。如图3和5所示,在承插式外壳21的侧面上形成多个凹面33。每个凹面33包括一个用于将该前固位件23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的突起34和一个用于将该前固位件23保持在主锁定位置的突起35。突起34和35彼此沿纵向和竖直方向偏移。
前固位件23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6和7所示,前固位件23具有前板36以及从前板36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后延伸的竖立的高侧板37。两个纵向长的变形防止部38从前板36的后表面向后延伸,一个纵向长的导向板39在两个变形防止部38之间从前板36的后表面上的一个位置处向后延伸。前板36设置成适配于承插式外壳21的切口28中,并具有用于每个腔24的前壁40,其能够与承插式外壳21的前壁25相匹配。更具体地,前壁40包括承插式外壳21的每个上部腔24的前壁40的下半部分,每个下部腔24的前壁40的下半部分,以及每个下部腔24的前壁40的上半部分的前部40a。在前壁40上形成一个开口向前的插入孔41,插入孔41的位置使其能够与承插式外壳21的插入孔29相匹配。在每个插入孔41的前端形成一锥形导向面42,用于引导插入式终端接头12插入其中。该上导向面42与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相对应的导向面30相匹配。在每个插入孔41周边边缘的下部形成一个工具插入孔43,其与插入孔41相连。一个工具(未示出)可以从前面插入该夹具插入孔43中,以便将锁杆26解锁。
侧板37可以插入到承插式外壳21侧面的凹面33中,使侧板37的外表面大致与承插式外壳21的外侧面平齐。与承插式外壳21相对的侧板37内表面上形成锁定槽44。锁定槽44的后端可以被锁定到用于将前固位件23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的突起34上,或者被锁定到用于将前固位件23保持在主锁定位置的突起35上。这样,前固位件23可以选择性地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见图8)和主锁定位置(见图11)。
变形防止部38位于分别对应于承插式外壳21的上、下柔性空间27的位置。每个变形防止部38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到侧板37的内表面以加固该弹性变形防止部38。如图7和9所示,当前固位件23在承插式外壳21中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弹性变形防止部38在柔性空间27的前面。这样,锁杆26可以变形,承插式终端接头22可以插入到各腔24中或从各腔24中取出。另一方面,当前固位件23被安装到主锁定位置时,变形防止部38前进到柔性空间27中,如图10所示。这样,锁杆26不会变形。当前固位件23处于主锁定位置时,承插式外壳21的前壁25和前固位件23的前壁40在纵向上彼此相配合。另外,当前固位件23处于主锁定位置时,前固位件23的前表面大致与承插式外壳21的前表面平齐。前固位件23的前表面和承插式外壳21的前表面适配于终端接头保持件13的前表面上。当导向板39插入到承插式外壳21的导向凹部32中时,导向板39引导前固位件23的纵向运动。
如上所述,插入式连接器20的下部腔24的前壁25,40的上半部分被沿纵向分成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和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用于插入孔29和40。当前固位件23被正确安装在主锁定位置时,如图10所示,后部25a和前部40a被纵向布置成之间没有间隙并且插入孔29和41对齐。在承插式外壳21的后部25a的插入孔29的前周边处形成一辅助锥形导向面31。这样,当插入式终端接头12已经通过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中的插入孔41时,插入式终端接头12的梢端与辅助导向面31可滑动接触,并前进到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中的插入孔19中。因此,插入式终端接头12的插入操作被引导。在树脂制成的承插式外壳21和树脂制成的前固位件23之间产生在容许范围内的最大尺寸误差(见图10和15中的虚线)。但是,辅助导向面31的前端和前固位件23的导向面42的后端在径向彼此吻合。也就是说,辅助导向面31形成在一个能够使其实施导向作用的范围内。
通过将前固位件23安装到承插式外壳21上的临时锁定位置,承插式连接器20被组装。然后,承插式终端接头22从后部进入各腔24中,如图7和8所示,并且挤压锁杆26。这样,锁杆26发生弹性变形,进入柔性空间。当各承插式终端接头22到达腔24中的合适深度时,如图9所示,锁杆26弹性恢复。这样,锁杆26与各锁定孔的边缘配合,以防止承插式终端接头22从腔24中移开。此时,承插式终端接头22的前端与承插式外壳21的前壁25相接触,从而使各承插式终端接头停止在预定位置。然后,前固位件23被挤压到主锁定位置,如图10和11所示。结果,变形防止部38前进到柔性空间27中以防止锁杆26的变形,并利用很大的力将承插式终端接头22保持在腔24中。当前固位件23到达主锁定位置时,前固位件23的前板36适配于承插式外壳21的切口28中,并且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壁40和插入孔41分别与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前壁25和插入孔29配合。
组装好的插入式连接器10被安装在底板K和壳体C上,如图10所示。然后,承插式连接器20插入到所述插入式连接器10在壳体C外部的部分中。导向肋50向前移动进入导向槽14a中,防护壁49向前移动进入接收槽15a以便将承插式外壳21引导入罩14中。在该过程中,锁定卡爪16和加强肋18向前移动进入梁46之间的空间中,如图13和14所示。此时,在加强肋18的前表面18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处的导向面19与梁46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这样,承插式外壳21被顺利地适配于插入式连接器10中,而不会挡住加强肋18。插入式连接器10和承插式连接器20在连接过程中,锁定卡爪16的前表面与将被锁定部47的前表面可滑动地接触,并下压将被锁定部47。这样,锁定臂45向下弹性变形。
当插入式连接器10和承插式连接 20之间的装配进行到预定深度时,如图15所示,插入式终端接头12被插入到插入孔29,41中。插入式终端接头12的梢端在插入操作的开始阶段可与导向面30,42可滑动地接触。在承插式外壳21适配于插入式外壳11中时,承插式外壳21的装配面倾斜一定角度。因此,即使插入式终端接头12与插入孔29,41不同轴,插入式终端接头12仍可以顺利地插入到插入孔29,41中。前壁25,40在下段的部分的上半部分被纵向分成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和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因此,当插入式终端接头12从前固位件23中的插入孔41向前移动到承插式外壳21的插入孔29时,插入孔29的周边部分有可能会挡住插入式终端接头12。但是,辅助导向面31位于承插式外壳21的后部25a的插入孔29的前端处。因此,插入式终端接头12的梢端与辅助导向面31可滑动地接触,插入式终端接头12被顺利地插入到插入孔29中,而不会被承插式外壳21的插入孔29的周边部分挡住。
当承插式外壳21和插入式外壳11适配于预定标准深度时,如图17所示,锁定臂45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因此,将被锁定部47向前移动进入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并且锁定装置穿过空间17的后表面被锁定到锁定卡爪16的后表面上,从而将外壳11,21保持在一起。当承插式外壳21与插入式外壳11适配于预定标准深度时,两个连接器10,20的适配面通常彼此接触。另外,当承插式外壳21已经前进进入到罩14中的预定标准深度时,止挡部52的前表面碰到罩14的前表面,从而确保承插式外壳21不会继续向罩14中前进。这样,就确保了插入式终端接头12和承插式终端接头22的正确连接。当整个加强肋18处于梁46之间的空间中时,加强肋18的前表面18a与将被锁定部47的前表面相对。在通常的适配状态,突起部51和罩14的前表面间隔开,从而使操作者能够方便地抓住突起部51而将外壳11,21分开。
如上所述,前壁25,40的上半部分被纵向分成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和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用于插入孔29和40。当前固位件23被正确安装在主锁定位置时,如图10所示,后部25a和前部40a被纵向布置成之间没有间隙并且插入孔29和41彼此对齐。在该结构中,辅助导向面31位于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的插入孔29的前端处。这样,当插入式终端接头12从前固位件23一侧的插入孔41前进进入到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插入孔29中时,插入式终端接头12可以顺利地插入,而不会被插入孔29的周边挡住。
图18-22示出图1-17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图18-22的实施例与图1-17所示的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但是,图18-22的实施例具有两个止挡部52,它们从承插式外壳21的下部向下伸出,其是承插式外壳21上与具有锁定臂45的壁相反的壁。止挡部52在承插式外壳2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止挡部52的后端连接到突起部51,并且每个止挡部52的前表面在竖直方向是平直的。止挡部52的纵向长度被这样设置,即,当承插式外壳21已经前进进入到罩14中的预定标准深度时,使止挡部52的前表面碰到罩14下部的前表面。这样能够防止承插式外壳21被压入罩14中超过预定标准深度的位置。
如图21所示,罩14的纵向尺寸L′可能超过适于承插式连接器20的纵向长度L(见图19)。例如,当一个制造者制造插入式连接器10而另一制造者制造承插式连接器20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当承插式连接器20适配于罩14中达到预定标准深度时,插入式连接器10的适配面10a和承插式连接器20的适配面20a不彼此接触,彼此之间的间隔为S,如图19所示。这样,承插式外壳20可能会被向前压而超过预定标准深度,并对终端接头12,22的连接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过度插入可能使一个或两个终端接头12,22发生永久变形。用于解锁该锁定臂45的操作部48从锁定臂45的后端伸出,并可以被制造成与罩14相碰撞。但是,锁定臂45必须能够弹性变形。随后产生进一步的插入操作。这样,在该情况下,很难将外壳10,20的适配深度限制在预定的标准适配深度。
但是,当承插式外壳21被压入到罩14中达到预定标准深度时,承插式外壳21上的止挡部52的前表面碰到罩14的下部的前表面。这防止了进一步插入操作。止挡部52不是承插式外壳21的可弹性变形的部分。这样,能够防止承插式连接器过多地向前进入罩14,并且终端接头12和22不会由于过度插入而变形。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
下腔的前壁被分成在前固位件一侧的一部分和在外壳一侧的一部分。但是,上部腔的前壁可以具有与下部腔的前壁相同的结构。
必须将前壁的至少一部分分成前部和后部,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只有前壁的上半部分被分成前部和后部。但是,前壁的下半部分也可以被分为前部和后部,或者,前壁的整个周边可以被分为前部和后部。
上述安装件是带有变形防止部的前固位件。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不带变形防止部的安装件。
在所示实施例中,该插入式连接器被安装在底板上并位于壳体中。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不安装在底板上或壳体中的插入式连接器。
腔的数量和布置都是可以变化的。
止挡部可以形成在承插式外壳的上表面上或侧面上,而不是下部上。止挡部的数量也是可以改变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20),包括一个外壳(21),其具有相反前、后端和至少一组在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以接收终端接头(22)的腔(24),一个大致在外壳(21)前端的前壁(25),用于限定所述腔(24)中的终端接头(22)的前端位置,一个插入孔(29),其延伸穿过前壁(25)以接收配合终端接头(12);一个安装件(23),其被安装在外壳(21)的前端,安装件(23)具有前壁(40),前壁(40)的至少一部分(40a)在外壳(21)的前壁(25)的一部分(25a)的前方并与其基本相邻,一个插入孔(41)穿过安装件(23)的前壁(40),与外壳(21)的前壁(25)上的插入孔(29)基本对齐;一个导向面(42)和一个辅助导向面(31),所述导向面(42)是在所述安装件(23)的所述前壁(40)的所述插入孔(41)的前部的斜面,所述辅助导向面(31)是在所述外壳(21)的所述前壁(25)的所述插入孔(29)的前部的斜面,其中,所述导向面(42)和所述辅助导向面(31)引导所述配合终端接头(12)穿过安装件(23)的前壁(40)的插入孔(41)以及穿过外壳(21)的前壁(25)的插入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面(31)具有一前端,所述导向面(42)具有与辅助导向面(31)的所述前端基本一致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腔(24)包括多个腔(24),对于至少一个所述腔,安装件(23)的前壁(40)的部分(40a)在外壳(21)的前壁(25)的所述部分(25a)的前方并与其基本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24)包括多个在外壳(21)上段的腔(24)和多个在外壳(21)下段的腔(24),对于下段的每个所述腔,安装件(23)的前壁(40)的部分(40a)在外壳(21)的前壁(25)的所述部分(25a)的前方并与其基本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腔(24)具有前壁(25,40),所述前壁(25,40)具有通过外壳(21)的单个突起整体形成的第一周边部(25)和通过安装件(23)的单个突起整体形成的第二周边部(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所述腔(24)具有前壁(25,40),所述前壁(25,40)具有通过安装件(23)和外壳(21)的单个突起共同形成的第一周边部(25a,40a)和通过安装件(23)的单个突起整体形成的第二周边部(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在腔(24)中具有弹性可变形锁杆(26),用于将终端接头(22)锁定在腔(24)中,所述腔(24)开口在锁杆(26)和外壳(21)的前端之间,安装件(23)的前壁(40)的一部分被置于锁杆(26)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3)是带有变形防止部(38)的前固位件(23),在所述前固位件(23)在外壳(21)上处于完全锁定位置时,所述变形防止部(38)用于防止锁杆(26)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具有至少一组止挡部(52),其尺寸和布置使得当外壳(21)到达罩(14)中的预定标准适配深度时,其能够碰到罩(14)。
10.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11),其具有罩(14)和形成在所述罩(14)上的锁(16);以及第二外壳(21),其设计成适配于罩(14)中,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一外表面和在该外表面上的锁定臂(45),所述锁定臂(45)被设计成当第二外壳(21)适配于罩(14)中的预定标准适配深度时与罩(14)上的锁(16)配合,从而使锁定臂(45)和锁(16)将第一和第二外壳(11,21)保持在适配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至少一组止挡部(52),其尺寸和布置使得当第一和第二外壳(11,21)到达罩(14)中的预定标准适配深度时,其能够碰到罩(14),从而防止所述第二外壳(21)进一步向罩(14)中插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52)与所述锁定臂(45)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14)具有一前端,所述止挡部(52)具有沿着与所述第二外壳(21)适配于罩(14)中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对齐的前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止挡部(52)包括多个止挡部(5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52)位于外壳(21)上与锁定臂(45)大致相反的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各个外壳(11,21)中的终端接头(12,22),并且被设计成当所述外壳(11,21)到达预定标准适配深度时电连接。
全文摘要
一承插式外壳(21)具有腔(24),腔中可插入承插式终端接头(22)。在所述承插式外壳(21)的前面可安装一前固位件(23)。在腔(24)的前壁(25,40)上形成有插入孔(29,41),相配合的插入式终端接头(12)可以从它们的前面插入其中。安置在下段的所述腔(24)的前壁(25,40)的上半部分被纵向分成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和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在前固位件(23)一侧的前部(40a)的插入孔(41)的前端具有导向面(42)以引导插入式终端接头(12)插入其中。在承插式外壳(21)一侧的后部(25a)中的插入孔(29)的前端具有辅助导向面(31)以引导插入式终端接头(12)插入其中。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697266SQ20051007261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胜真孝年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