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02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程开关,尤其是其中的接线座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行程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触头座、动触头部和静触头部,触头座上设置有左右两排接线座,静触头部与接线座连接,动触头部置于两排接线座之间,同排的接线座处于同一平面上,与接线座连接的静触头部横向分布,动触头部上的两触头同样呈与静触头部匹配的横向分布。但是这种行程开关的同排接线座过于接近,容易导致短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能够有效防止在有限的空间内的同排两接线座之间发生短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程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触头座、动触头部和静触头部,触头座上设置有左右两排接线座,静触头部与接线座连接,动触头部置于两排接线座之间,触头座上的同排接线座设置平台呈阶梯状分布,每个阶梯面上均分布有接线座,每个接线座均配备有至少一个静触头部,动触头部呈与静触头匹配的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程开关内的触头座上的同排接线座设置平台呈阶梯状分布,每个阶梯面上均分布有接线座,每个接线座均配备有至少一个静触头部,由于分布于不同高低的同排阶梯面上的两正负极接线座相隔较远,也不容易接触,因此发生短路的机会大大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程开关的拆下上盖后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动触头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触头座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触头座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各附图中1、壳体,2、触头座,3、动触头部,4、静触头部,5、接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行程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座2、动触头部3和静触头部4,触头座2上设置有左右两排接线座5,静触头部4与接线座5连接,动触头部3置于两排接线座5之间。如图5、图6,触头座2上的同排接线座设置平台呈阶梯状分布,每个阶梯面上均分布有接线座5,每个接线座5均配备有至少一个静触头部4,如图2、图5、图6所示,动触头部3呈与静触头4匹配的方式分布,同排的接线座5中处于高位的接线座5配备的静触头部4与处于低位的接线座5配备的静触头部4呈上下垂直分布,动触头部3端部的两触头同样呈与静触头部4匹配的上下垂直分布。
在本实施例提到静触头部4和动触头部3呈垂直分布,在实际的操作中只要分布合理,同排的静触头部4只要有高低的差别即可,同样动触头部3也需根据静触头部4的变化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行程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座(2)、动触头部(3)和静触头部(4),所述触头座(2)上设置有左右两排接线座(5),静触头部(4)与接线座(5)连接,所述动触头部(3)置于两排接线座(5)之间,其特征是所述触头座(2)上的同排接线座设置平台呈阶梯状分布,每个阶梯面上均分布有接线座(5),每个接线座(5)均配备有至少一个静触头部(4),动触头部(3)呈与静触头(4)匹配的方式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是同排的接线座(5)中处于高位的接线座(5)配备的静触头部(4)与处于低位的接线座(5)配备的静触头部(4)呈上下垂直分布,所述动触头部(3)端部的两触头同样呈与静触头部(4)匹配的上下垂直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程开关,它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座(2)、动触头部(3)和静触头部(4),所述触头座(2)上设置有左右两排接线座(5),静触头部(4)与接线座(5)连接,所述动触头部(3)置于两排接线座(5)之间,其特征是所述触头座(2)上的同排接线座设置平台呈阶梯状分布,每个阶梯面上均分布有接线座(5),每个接线座(5)均配备有至少一个静触头部(4),动触头部(3)呈与静触头(4)匹配的方式分布。该行程开关能够有效防止在有限的空间内的同排两接线座(5)之间发生短路。
文档编号H01H9/00GK2932593SQ20062004486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4日
发明者郑杜明, 何邦权 申请人:乐清市诚鑫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