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硅氧化膜的成膜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776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形成硅氧化膜的成膜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半导体处理中在半导体晶片等被处理基板上形 成硅氧化膜的成膜方法及装置。在此,半导体处理是指通过在晶片或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这样的FPD (Flat Panel Display:平板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等被处理基板上以规定的图案形 成半导体层、绝缘层、导电层等,为了在该被处理基板上制造包括半 导体器件、与半导体器件连接的配线、电极等构造物而实施的各种处 理。
背景技术
在构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中,对被处理基板, 例如半导体晶片实施成膜、蚀刻、氧化、扩散、改性、退火、自然氧 化膜的去除等各种处理。例如,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硅氧化膜时,在 立式的(所谓间歇式的)热处理装置中,使用四乙氧基硅烷(TEOS: Si(OC2H5)4),就能够进行作为一种成膜处理的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汽相淀积)处理。近年来,伴随半导体集成电路进一步高集成化和高微细化的要求, 希望减少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履历,提高器件的特性。即使 在立式的处理装置中,也希望根据相关的要求对半导体处理方法进行 改良。例如,在CVD处理中,采用间歇地供给原料气体等,l层或几 层地进行反复成膜原子或分子级厚度的层的方法。这种成膜方法通常 称为AL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层淀积)或MLD (分子层淀 积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由此,能够进行目的为不使晶片暴露 在如此高温下的处理。此外,由于ALD或MLD的成膜的阶梯覆盖性 良好,所以,随着器件的微细化,适合埋入变窄的半导体器件内的凹 部、例如栅极间间隙。例如,特开2004-281853号公报(专利文献1) 公开有使用ALD法,在30(TC 60(TC的低温下形成硅氮化膜的方法。 此外,特开2003-7700号公报(专利文献2)也公开了此种ALD法。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方面维持规定的成膜速率、另一 方面能够在低温下形成优质的硅氧化膜的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方法和 装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方法,在能够 选择地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 气体的处理区域内,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该成膜方 法多次重复下述循环,将每一上述循环形成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上述氧化膜,上述循环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一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 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二处理气体,由此在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 第二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一处理气体, 对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上述吸附层进行氧化,其中,使用1价 或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体,相比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 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上述循环中的处理温度。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装置,包括 具有收纳被处理基板的处理区域的处理容器;在上述处理容器内支撑 上述被处理基板的支撑部件;对上述处理区域内的上述被处理基板进 行加热的加热器;对上述处理区域内进行排气的排气系统;向上述处 理区域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供给系统; 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供 给系统;将供给至上述处理区域的上述第二处理气体选择地激发的激 发机构;和控制上述装置的动作的控制部,为了通过CVD在上述被处 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上述控制部多次重复下述循环,将每一上述循 环形成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上述氧化膜,上述循环 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 一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第二处理气体,由此 在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 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二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述处理 区域供给上述第一处理气体,对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上述吸附层进行氧化,其中,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 体,相比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 设定上述循环中的处理温度。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提供一种包括用于在处理器上执行的程序指 令并能够在计算机上读取的介质,上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控 制在能够选择地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氧化气体的 第二处理气体的处理区域内,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的 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装置,多次重复下述循环,将每一上述循环形成 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上述氧化膜,上述循环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一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二处理气体,由此在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面 向上述处理区域供给上述第二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上述处理区 域供给上述第一处理气体,对上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上述吸附层 进行氧化,其中,使用l价或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体, 相比于使用3价氨基硅垸气体作为上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 上述循环中的处理温度。在下文的说明书中阐明本发明的附加目的和优点,并且在说明书 中对局部进行详细说明,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教导来得知本发明的 附加目的和优点。通过此后具体提出的作为手段的方式和组合,就能 够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各目的和优点。


结合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且 与上文提出的一般性描述和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作解释本发 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装置(立式等离子体CVD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l所示的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装置的控制部的构成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方法中的气体供给和RF (高频)施加的方式的时刻图表。图5A—F是模式地表示使用1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即SiH3NC2(CH3)4 作为硅源气体时的Si晶片W表面的反应的图。图6A—C是模式地表示使用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即双叔丁基氨基 硅烷(BTBAS: SiH2NH(C4H9)) 2作为硅源气体时的半导体晶片W表 面的反应的图。图7是由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硅源气体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率 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由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处理气体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率 及膜厚的面内均匀性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是由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处理温度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率 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成膜装置(立式热CVD装 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等在本发明的研发过程中,对在半导体处理中涉及通过 CVD形成硅氧化膜的方法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进行了研究。其结果, 本发明人等得到以下所述的见解。目前,作为用于通过CVD形寧硅氧化膜的硅源气体,通常使用二 氯硅烷(DCS: SiH2Cl2)、甲硅烷(SiH4)、四氯硅烷(TCS: SiCl4)、 乙硅烷(Si2H6)、六氯乙硅烷(Si2Cl6)、 TEOS (Si(OC2H5)4)等。在使用这些硅源气体时,通常在降低处理温度时会产生所谓成膜 速率下降或硅氧化膜的膜质下降的问题。成膜速率是决定处理的生产 率的重要因素,另外,伴随器件的微细化而薄膜化,硅氧化膜的膜质 就成为需要越来越慎重的因素。例如,在栅极氧化膜由薄的硅氧化膜 形成的情况下,如果膜质不好,就担心漏电电流会增大。基于这样的理由,使用上述这种硅源气体时,例如,即使利用ALD或MLD法, 也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样,需要将处理温度设定在300°C以上。 针对这些情况,通过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提出在使用1价或2价 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硅源气体时,利用ALD或MLD法,即使将处理 温度设定为低于300。C,也能够一方面维持规定的成膜速率、另一方面 形成优质的硅氧化膜的事实。特别地,使用1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 硅源气体时,在20(TC以下、进一步在IO(TC以下的处理温度下,也能 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进一步减轻了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序中的 热履历,并能够提高器件的特性。另外,作为用于形成硅氧化膜而能够使用的1价的氨基硅垸气体(在1个分子内有1个氨基的氨基硅烷气体),可以列举出 SiH3NC2(CH3)4、 SiH3(NHC(CH3)3)、 SiH3(N(CH3)2)。此外,作为2价的 氨基硅烷气体(在1个分子内有2个氨基的氨基硅烷气体),可以列举 出BTBAS(双叔丁基氨基硅烷)、BDEAS(双二乙基氮基硅烷)、BDMAS(双二甲基氨基硅垸)。下面,参照

基于这些见解而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和构成的构成要素 赋予相同的符号,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装置(立式等离子体 CVD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l所示的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俯视图。该成膜装置2具有能够选择地供给包括1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 气体作为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作为氧化气体的氧(02)气的第二处理气体的处理区域。成膜装置2构成为在这样的处理区域内 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硅氧化膜。成膜装置2具有在内部规定处理区域5、下端开口的有顶部的圆筒 体状的处理容器4,该处理区域5收纳隔开间隔重叠的多个半导体晶片 (被处理基板)并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处理容器4的整体由石英形
成。在处理容器4内的顶部配设石英制的顶板6而密封。在处理容器4 的下端开口处,通过O形环等密封部件IO连接形成为圆筒体状的歧管 (manifold) 8。再者,也可以不另外设计歧管8,由圆筒体状的石英制 的处理容器构成整体。歧管8例如由不锈钢制成,支撑处理容器4的下端。通过歧管8 的下端开口,使石英制的晶舟12升降,由此,相对于处理容器4装载 /卸载晶舟12。在晶舟12上,作为被处理基板,多段载置多片半导体 晶片W。例如,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晶舟12的支柱12A 上,例如能够以大致相等的间距多段支撑50 100片左右的直径300 mm的晶片W。晶舟12隔着石英制的保温筒14被载置在工作台16上。工作台16 被支撑在贯通使歧管8的下端幵口开关的例如不锈钢制的盖体18的旋 转轴20上。在旋转轴20的贯通部,例如设置磁性流体封壳22, 一面气密地密 封旋转轴20, 一面可旋转地进行支撑。在盖体18的周边部和歧管8 的下端部,例如设置由〇形环等构成的密封部件24,保持容器内的密 封性。旋转轴20被安装在例如支撑在舟升降机等升降机构25上的臂26 的前端。通过升降机构25,使晶舟12和盖体18等整体升降。另外, 也可以将工作台16向盖体18侧固定、设置,不使晶舟12旋转而进行 晶片W的处理。在歧管8的侧部,连接用于向处理容器4内的处理区域5供给规 定的处理气体的气体供给部。气体供给部包括第一处理气体供给系统 30、第二处理气体供给系统32和不活泼气体供给系统36。第一处理气 体供给系统30供给包括1价或2价氨基硅垸气体作为硅源气体的第一 处理气体。第二处理气体供给系统32供给包括氧(02)气作为氧化气 体的第二处理气体。不活泼气体供给系统36例如供给N2气体,作为 稀释用、净化用、或压力控制用的不活泼气体。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 中,存在按照要求混合适量的载气(稀释气体)的情况,但为了下面 便于说明,不涉及载气。
具体地讲,第一处理气体供给系统30和不活泼气体供给系统36 具有共同的气体分散喷嘴40,第二处理气体供给系统32具有气体分散 喷嘴42。各气体分散喷嘴40、 42由向内侧贯通歧管8的侧壁、向上方 向弯曲延伸的石英管制成(参照图1)。在各气体分散喷嘴40、 42中, 以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且遍及晶舟12上的晶片W的整体的方 式、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气体喷射孔40A、 42A。气体喷射孔40A、 42A以相对于晶舟12上的多个晶片W形成平行的气体流的方式,在 水平方向上大致均匀地分别供给对应的处理气体。另外,第一处理气 体供给系统30和不活泼气体供给系统36可以构成为分别单独具有气 体分散喷嘴。喷嘴40通过气体供给管线(气体通路)50、 56分别与硅源气体和 N2气体的气体源30S、 36S连接。喷嘴42通过气体供给管线(气体通 路)52与02气体的气体源32S连接。在气体供给管线50、 52、 56上, 配设开关阀50A、 52A、 56A和质量流量控制器这样的流量控制器50B、 52B、 56B。由此,就能够一边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一边供给硅源气体、 02气和N2气。在处理容器4的侧壁的一部分,沿其高度方向配设气体激发部66。 在与气体激发器66相对的处理容器4的相反侧,配设用于对其内部氛 围进行真空排气、例如通过沿上下方向切削处理容器4的侧壁而形成 的细长排气口68。具体地讲,气体激发部66具有通过沿上下方向以规定的宽度切削 处理容器4的侧壁而形成的上下细长的开口 70。开口 70被石英制的盖 子72所覆盖,盖子72气密地焊接连接在处理容器4的外壁。盖子72 以向处理容器4的外侧突出的方式成为截面凹部状,并且具有上下细 长的形状。按照此构成,形成从处理容器4的侧壁突出、并且一侧向处理容 器4内开口的气体激发部66。 BP,气体激发部66的内部空间连通到处 理容器4内的处理区域5。开口 70以在高度方向能够覆盖保持在晶舟 12上的所有晶片W的方式,在上下方向形成得足够长。在盖子72的两侧壁的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方向)彼此
相对地配设一对细长的电极74。在电极74上通过供电线78连接有等 离子体发生用的高频电源76。通过向电极74例如施加13.56MHz的高 频电压,就能够在一对电极74间形成用于激发等离子体的高频电场。 另外,高频电压的频率不限于13.56MHz,也可以使用其它的频率,例 如400kHz等。第二处理气体的气体分散喷嘴42位于晶舟12上的最下级的晶片 W之下的位置,向处理容器4的半径方向外方弯曲。此后,在气体激 发部66内的最里面(距处理容器4的中心最远的部分)的位置,垂直 地竖立气体分散喷嘴42。也如图2所示,气体分散喷嘴42被设置在一 对相对的电极74所夹持的区域(高频电场最强的位置),即被设置在 离开主要的等离子体实际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PS向外侧的位置。 包括从气体分散喷嘴42的气体喷射孔42A喷射出的02气的第二处理 气体,向等离子体发生区域PS喷射,并在此被激发(分解或活化), 在包括氧自由基(0*、 02*)的状态下,被提供给晶舟12上的晶片W (记号"*"表示自由基)。在盖子72的外侧,以将其覆盖的方式安装例如由石英制成的绝缘 保护盖80。在绝缘保护盖80的内侧,即与电极74相对的部分,配设 由制冷剂通路构成的冷却机构(未图示)。在制冷剂通路中,通过流过 作为制冷剂的例如被冷却的氮气来冷却电极74。另外,在绝缘保护盖 80的外侧,用于覆盖其而防止高频泄漏,配设保护罩(未图示)。在气体激发部66的开口 70的外侧附近、即开口 70的外侧(处理 容器4内)的一侧垂直竖立配设有第一处理气体和不活泼气体的气体 分散喷嘴40。由形成在气体分散喷嘴40的气体喷射孔40A向处理容 器4的中心方向喷射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或包括N2的不活泼 气体。另一方面,在相对气体激发部66设置的排气口 68上,以将其覆 盖的方式,通过焊接安装由石英制成的成形为截面〕字状的排气口覆 盖部件82。排气覆盖部件82沿处理容器4的侧壁向上方延伸,在处理 容器4的上方形成气体出口 84。在气体出口 84上连接配设有真空泵等 的真空排气系统GE。
以包围处理容器4的方式,配设对处理容器4内的气氛和晶片W 进行加热的加热器86。在处理容器4内的排气口 68附近,配设用于控 制加热器86的热电偶(未图示)。成膜装置2还具有由控制装置整体的动作的计算机等构成的主控 制部100。图3是表示主控制部100的构成图。如图3所示,在主控制 部100连接操作面板121、温度传感器(组)122、压力计(组)123、 加热控制器124、 MFC 125 (对应图1的流量控制器50B、 52B、 56B)、 阀控制部126、真空泵127 (对应图1的真空排气系统GE)、舟升降机 128 (对应图1的升降机构25)、等离子体控制部129等。操作面板121包括显示画面和操作按钮,将操作者的操作指示传 给主控制部100,另外,在显示画面上显示来自主控制部100的各种信 息。温度传感器(组)122测定处理容器4内和排气管内的各部的温度, 将该测定值通知给主控制部100。压力计(组)123测定处理容器4内 和排气管内的各部的压力,将测定值通知给主控制部100。加热控制器124用于单独控制加热器86的各区域。加热控制器124 根据来自主控制部100的指示,向加热器86的各区域通电,加热它们。 加热控制器124分别测定加热器86的各区域的消耗电力,并通知给主 控制部100。MFC 125被配置在气体供给管线的配管上。MFC 125将流过各配 管的气体的流量控制为由主控制部100所指示的量。MFC 125还测定 实际流过的气体的流量,并通知给主控制部100。阀控制部126被配置在各配管上,将配置在各配管的阀的开度控 制为由主控制部100所指示的值。真空泵127与排气管连接,排出处 理容器4内的气体。舟升降机128通过使盖体18上升,将载置在旋转台16上的晶舟 11 (半导体晶片W)装载在处理容器4内。舟升降机128还通过使盖 体18下降,从处理容器4内卸载载置在旋转台16上的晶舟11 (半导 体晶片W)。等离子体控制部129根据来自主控制部100的指示,控制气体激 发部66。由此,使供给到气体激发部66内的氧气活化,生成自由基。 主控制部100包括方案存储部111、 ROM 112、 RAM 113、 I/O 端口 114和CPU 115。它们通过总线116彼此连接,通过总线116在各 部之间传递信息。在方案存储部111中,存储设置用方案和多个处理用方案。成膜 装置2的制造初期仅保存设置用方案。设置用方案是生成对应各成膜 装置的热模型等时所执行的方案。处理用方案是用户实际执行的每一 热处理(处理)中所准备的方案。处理用方案规定从向处理容器4的 半导体晶片W的装载到将处理后晶片W卸载的各部的温度的变化、 处理容器4内的压力变化、处理气体的供给的开始和停止的计时和供 给量等。ROM 112由EEPROM、快闪存储器、硬盘等构成,是存储CPU 115 的动作程序等的记录介质。RAM 113作为CPU 115的工作区等起作用。1/0端口 114连接着操作面板121、温度传感器122、压力计123、 加热控制器124、 MFC 125、阀控制部126、真空泵127、舟升降机128、 等离子体控制部129等,控制数据和信号的输入输出。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5构成主控制部 100的中枢。CPU 115执行存储在ROM 112的控制程序,根据来自操 作面板121的指示,依据存储在方案存储部111的方案(处理用方案), 控制成膜装置2的动作。即,CPU115在温度传感器(组)122、压力 计(组)123、 MFC125等中,测定处理容器4内和排气管内的各部的 温度、压力、流量等。另外,CPU 115根据其测定数据,对加热控制 器124、 MFC 125、阀控制部126、真空泵127等输出控制信号等,根 据处理用方案控制上述各部。接着,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说明在主控制部100的控制下进行的 成膜方法(所谓ALD或MLD成膜)。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方法中, 通过等离子体CVD在半导体晶片W上形成硅氧化膜。因此,向容纳 晶片W的处理区域5内选择地供给包括1价或2价氨基硅垸气体作为 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作为氧化气体的氧(02)气的第二处 理气体。首先,将保持有多片、例如50 100片的300mm尺寸的晶片W
的常温的晶舟12装载在设定为规定温度的处理容器4内,并密封处理 容器4。接着,对处理容器4内抽真空,将其维持在规定的处理压力的 同时,使晶片温度上升,直到稳定在成膜用的处理温度之前处于待机 状态。接着,在使晶舟12旋转的同时, 一边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一边 间歇地从气体分散喷嘴40、 42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简略地讲,首先,从气体分散喷嘴40的气体喷射孔40A中供给包 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使其相对于晶舟12上的多个晶片W形 成平行的气体流。该期间,硅源气体的分子或由它们分解产生的分解 生成物的分子或原子被吸附在晶片的预处理过的表面上,形成吸附层 (吸附)。接着,从气体分散喷嘴42的气体喷射孔42A中供给包括02气的 第二处理气体,使其相对于晶舟12上的多个晶片W形成平行的气体 流。第二处理气体在通过一对电极74间的等离子体发生区域PS时, 选择地被激发, 一部分被等离子体化。此时,生成0*、 02*等氧自由 基(活性种)。这些自由基从气体激发部66的开口70向处理容器4的 中心流出,以层流状态被供给到晶片W相互之间。向晶片W上供给 氧自由基时,与晶片W上的吸附层的Si反应,由此在晶片W上形成 硅氧化物的薄膜(氧化)。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方法中的气体供给和RF (高频)施加的状态的时刻图表。如图4所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 成膜方法中,交替重复第一至第四工序T1 T4。即,多次重复由第一 至第四工序T1 T4构成的循环,通过叠层每一循环中形成的硅氧化物 的薄膜,得到最终厚度的硅氧化膜。具体地讲,在第一工序T1期间, 一方面向处理区域5供给第一处 理气体(图4中表示为Si源),另一方面停止向处理区域5供给第二处 理气体(图4中表示为02)。在第二工序T2期间,停止向处理区域5 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在第三工序T3期间, 一方面向处理区域5 供给第二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处理区域5供给第一处理气体。 另外,在第三工序T3期间,接通RF电源76,通过利用气体激发部66 对第二处理气体进行等离子体化,将第二处理气体在被激发的状态下 供给到处理区域5。在第四工序期间,停止向处理区域5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第二和第四工序T2、 T4作为排除残留在处理容器4内的气体的净 化工序被使用。在此,所谓净化,是指一边使N2气等不活泼气体流过 一边对处理容器4内进行真空排气、或停止所有的气体的供给对处理 容器4内进行真空排气,由此去除处理容器4内的残留气体。另外, 也可以仅在第二和第四工序T2、 T4的前半段进行真空排气,而在后半 段同时进行真空排气和不活泼气体的供给。另外,在第一和第三工序 Tl、 T3中,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时,可以停止处理容器4内的真 空排气。但是,在一边对处理容器4内进行真空排气、 一边供给第一 和第二处理气体的情况,在第一至第四工序T1 T4的全过程,可以连 续进行处理容器4内的真空排气。在图4中,第一工序T1被设定为约1 180秒,第二工序T2被设 定为约1 60秒,第三工序T3被设定为约1 300秒,第四工序T4被 设定为1 60秒。此外,通常,通过第一至第四工序T1 T4的1个循 环形成的膜厚为0.2nm左右。因此,如果目标膜厚例如为10nm,则重 复50次该循环。但是,它们的时间和厚度只不过是简单的一个例子, 不限于此数值。图5A—F是模式地表示使用1价的氨基硅垸气体即SiH3NC2(CH3)4 作为硅源气体时的Si晶片W表面的反应的图。另外,如后所述,l价 的氨基硅垸气体相比于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具有所谓的可获得高的 成膜速率(因此能够降低处理温度)的优点。供给到处理区域5的硅源气体即SiH3NC2(CH3)4气体,在处理区域 5被加热、活化,如图5A至图5B所示,在半导体晶片W的表面上形 成含硅的吸附层。在此,在Si晶片W表面上存在的OH基来自于例如已经堆积的Si02膜的表面。当形成吸附层时,由于使NC2(CH3)4与硅分离,所以在吸附层中不含氮(N)。此外,利用净化工序去除NC2(CH3)4。 由此,在形成的硅氧化膜中难以含有氮,能够形成优质的硅氧化膜。 此外,由于硅源气体是1价的氨基硅垸,所以在吸附层形成时很难产 生结构障碍,很难妨碍分子的吸附。由此,不降低吸附速度,就可以
得到高的成膜速率。接着,经过净化工序,向处理区域5供给氧自由基。由此,如图5C至图5D所示,半导体晶片W上的吸附层被氧化(吸附层的H被O 置换),在半导体晶片W上形成硅氧化膜。通过重复包括此种吸附工 序和氧化工序的1个循环,如图5E至5F所示,硅氧化膜被叠层。在上述MLD法中,使用1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即SiH3NC2(CH3)4作 为硅源气体时的成膜处理的处理条件如下所示。硅源气体的供给量优选为1 500sccm。少于lsccm时,会担心没 有对晶片W供给足够的硅源。多于500sccm时,会担心过分降低有助 于向晶片W的吸附的硅源的比例。硅源气体的供给量更优选为50 500sccm。按该范围,可以促进硅源向晶片W的吸附。处理区域5内的压力(处理压力)优选为0.1 50Torr (133Pa=lTorr)。利用该范围的压力,可以促进硅源向晶片W的吸附。 处理容器5内的压力更优选为1 30Torr。利用该范围的压力,能够容 易地控制处理区域5内的压力。处理区域5内的温度(处理温度)设定为25" 30(TC,优选设定 为25。C 20(TC,更优选设定为25。C 10(rC。处理温度超过30(TC时, 担心膜厚的偏差不能忽略不计。使用1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硅源气 体时,如后所述,被促进的晶片W表面的那一部分反应性,比使用2 价或3价的氨基硅垸气体时能够得到更高的成膜速率。但是,在此, 被促进的晶片W表面的那一部分反应性,通过处理温度设定为低的值, 维持在基准范围内的成膜速率。由此,能够减少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 序中的热履历,并能够提高器件的特性。另外,处理温度在上述循环 开始前,能够通过实验决定,以便得到基准范围内的成膜速率。图6A—C是模式地表示使用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即双叔丁基氨基 硅烷(BTBAS: SiH2(NH(C4H9))) 2作为硅源气体时的半导体晶片W表 面的反应的图。另夕卜,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例如BTBAS相比于1价的 氨基硅烷气体具有稳定性高这样的优点。供给到处理区域5的硅源气体即BTBAS气体,在处理区域5被加 热、活化,如图6A至图6B所示,在半导体晶片W的表面上形成含硅 的吸附层。此时,BTBAS的Si与表面的OH基的O反应,使三甲基 氨基脱离。BTBAS与OH的反应性高,当吸附层形成时很难产生结构 障碍,很难妨碍分子的吸附。由此,不降低吸附速度,就可以得到高 的成膜速率。接着,经过净化工序,向处理区域5供给氧自由基。由此,如图 6C所示,半导体晶片W上的吸附层被氧化(吸附层的H被O置换), 在半导体晶片W上形成硅氧化膜(其中,图6C表示在硅氧化膜的表 面上吸附H,形成OH基的状态)。通过重复包括此种吸附工序和氧化 工序的l个循环,硅氧化膜被叠层。在上述MLD法中,使用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即BTBAS作为硅源 气体时的成膜处理的处理条件如下所示。硅源气体的供给量优选为1 500sccm。少于lsccm时,会担心没 有对晶片W供给足够的硅源。多于500sccm时,会担心过分降低有助 于向晶片W的吸附的硅源的比例。硅源气体的供给量更优选为50 500sccm。按该范围,可以促进硅源向晶片W的吸附。处理区域5内的压力(处理压力)优选为0.1 50Torr (133Pa=lTorr)。利用该范围的压力,可以促进硅源向晶片W的吸附。 处理容器5内的压力更优选为1 30Torr。利用该范围的压力能够容易 地控制处理区域5内的压力。处理区域5内的温度(处理温度)设定为25'C 300'C,优选设定 为25。C 20(TC,更优选设定为25t: 10(rC。处理温度超过300'C时, 担心膜厚的偏差不能忽略不计。该情况下,被促进的晶片W表面的那 一部分反应性,通过处理温度设定为比使用3价的氨基硅烷气体时低 的值,维持在基准范围内的成膜速率。由此,能够减少半导体器件的 制造工序中的热履历,并能够提高器件的特性。此外,在上述MLD法中,使用l价或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硅源气体时的成膜处理的相同的处理条件如下。RF功率优选为10W 1500W。少于10W时,很难生成氧自由基。 超过1500W时,则担心构成气体激发部66的石英壁受到损害。RF功 率更优选为50W 5OOW。按该范围,能够有效地生成氧自由基。
气体激发部66内的压力(气体喷射孔的压力)优选为0.133Pa 13.3kPa,更优选为70Pa 400Pa。采用该范围的压力,在能够没有问 题地产生等离子体的同时,为了使晶片W上的吸附层的Si氧化,能够 供给足够的氧自由基。如上所述,以本质上能够低温成膜得到良好的膜质的MLD法为前 提,另外,作为在吸附层形成时难以产生结构障碍的硅源气体,使用1 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而且,为了氧化吸附层,使用不使温度上 升而使反应进行的02气体等离子体这样的氧自由基。由此,能够在100 X:以下,乃至室温(25°C)这样的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过的低温下, 以高的成膜速率来形成良好膜质的Si02膜。[实验1:成膜速率和组成〗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方法,形成 硅氧化膜,并进行该成膜速率和组成的评价。在此实验中,作为硅源 气体,分别使用1价的氨基硅垸气体即SiH3NC2(CH3)dB 2价的氨基硅 烷气体即BTBAS。而且,作为比较例,使用3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即 Tri-DMAS(SiH(N(CH3)2)3)作为硅源气体。此时的成膜处理的处理条件的基准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述,重 复42次上述循环,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硅氧化膜。具体地讲,被处理基 板为100片300mm硅晶片,成膜温度为IO(TC,处理压力为第一工 序Tl为533Pa (4Torr),第三工序T3为66.5Pa (0.5Torr)。硅源气体 的流量为SiH3NC2(CH3)4为300rnL / min (sccm), BTBAS为2000mL /min (sccm), Tri-DMAS为300mL / min (sccm)。 02气的供给量为 2000mL / min (seem),激发02气的高频电源的频率为13.56MHz,功 率为50W。另外,为了处理容器内的净化,第一工序T1前,对处理容 器内连续抽真空,同时,在7秒期间,以3500mL/min (sccm)的流 量供给作为净化气体的N2气。此外,第三工序T3前,对处理容器内 连续抽真空,同时,在6秒期间,以3500mL/min (sccm)的流量供 给作为净化气体的N2气。针对如此形成的硅氧化膜(半导体晶片W)的中心部(CT)和端 部(ED),测定膜中含有的成分(Si、 O、 N)的浓度。此测定中采用 X射线光电子分光装置(XPS: X-rayPhotoelectronSpectronmeter)。其结果,可以确认通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成膜方法形成的薄膜,几乎 不含氮,为硅氧化膜(Si02)。图7是由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硅源气体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率 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的纵轴表示通过以将3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即 Tri-DMAS(SiH(N(CH3)2)3)作为硅源气体使用时的成膜速率为1进行标 准化的各硅源气体所获得的成膜速率。如图7所示,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的成膜速率比3价的氨基硅烷气 体的成膜速率高,1价的氨基硅垸气体的成膜速率比2价的氨基硅垸气 体的成膜速率高。认为这是因为越低价的氨基硅烷气体,越难在Si吸 附时产生结构障碍,很难妨碍其它分子的吸附。[实验2:氧化气体]使用BTBAS作为硅源气体,将作为氧化气体的02气等离子体化 而使用的情况,与不将臭氧(03)气体等离子体化而使用的情况进行 比较。将02气体等离子体化而使用的条件,与上述实验l相同。不将 03气体等离子体化而使用的条件,除以250g / Nm3的流量供给03气 体以外,与上述实验1相同。对如此形成的硅氧化膜测定成膜速率和 膜厚的面内均匀性。作为样品晶片W,在晶舟12的上部(TOP)、中 央部(CTR)和下部(BTM)各选择一片。图8是由该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处理气体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 率及膜厚的面内均匀性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的左纵轴表示以使用03 气体作为氧化气体时的中央部(CTR)晶片的成膜速率为1进行标准 化的各部晶片的成膜速率。右纵轴表示以使用03气体作为氧化气体时 的中央部(CTR)晶片的面内均匀性为1进行标准化的各部晶片的面 内均匀性。如图8所示,在使用02气等离子体时,比使用未使氧自由基化的 03气体时,能够得到5倍左右的成膜速率(速度)。此外,在使用02 气等离子体的情况,比使用未使氧自由基化的03气体的情况,膜厚的 面内均匀性非常良好。[实验3:处理温度] 针对使用BTBAS作为硅源气体,将作为氧化气体的02气等离子 体化而使用的情况,进行以处理温度为参数的实验。处理温度以外的 条件与上述实验l相同。作为处理温度,使用室温(25°C)、 75°C、 100 °C、 200°C、 30(TC不同的值。对如此形成的硅氧化膜测定成膜速率和 膜厚的面内均匀性。图9是由此实验得到的表示不同的处理温度和硅氧化膜的成膜速 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的左纵轴表示由以处理温度为30(TC时的成膜 速率为1进行标准化的其它的温度条件得到的成膜速率。右纵轴表示 由以处理温度为30(TC时的面内均匀性为1进行标准化的其它的温度 条件得到的面内均匀性。如图9所示,可以确认即使在IO(TC以下这样的低温下也能够得到 高的成膜速率,即使是室温,也能够充分实用地进行成膜。此外,即 使在10(TC以下这样的低温下,膜厚的均匀性也良好。另一方面,成膜 温度超过30(TC时,膜厚的偏差就会变大。第二实施方式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成膜装置(立式热CVD装 置)的截面图。为了使氧化气体活化,可以替代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 的等离子体,使用催化剂、UV、热、磁力等其它的介质。例如,利用 热使氧化气体活化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图IO所示的热处理装置。在图10所示的成膜装置2X中,在处理容器的顶部形成连接到真 空排气系统的气体出口 84,在处理容器4的底部连接短的L字方的喷 嘴40、 42。因此,从支撑晶片W的晶舟12放置的处理区域5的下方 的喷嘴40、 42的供给口供给处理气体,处理气体通过处理区域5后, 从上方的气体出口 84排出。喷嘴40供给包括1价或2价的氨基硅垸 气体作为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喷嘴42供给包括氧(02)气作为 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利用配设在处理容器4的周围的加热器86 加热处理区域5。在使用这样的热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加热到规定的温 度的处理区域5导入氧而使氧活化。处理区域5的温度只要是能够使 供给的氧活化的温度即可,例如,优选为55(TC左右。处理区域5的压 力优选为133Pa (1Torr)左右,氧供给量优选为100sccm lslm。此外,代替氧,可以使用臭氧(03)、水蒸汽(H20)等其它的氧化气体。例如,作为氧化气体使用臭氧的情况下,优选处理区域5的温度为200。C 60(TC,压力为133Pa (1Torr),臭氧的流量为250g /Nm3左右。 变形例作为用于形成硅氧化膜的1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在1个分子内有2 个氨基的氨基硅烷气体),替代SiH3NC2(CH3)4 ,可以使用 SiH3(NHC(CH3)3)、 SiH3(N(CH3)2)。此夕卜,作为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在 l个分子内有2个氨基的氨基硅垸气体),代替BTBAS,例如可以使用 BDEAS (双二乙基氮基硅烷)、BDMAS (双二甲基氨基硅垸)。作为第二处理气体中的氧化气体,可以使用选自氧、臭氧(o3)、 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02)、 一氧化二氮(N20)、水蒸汽(H20) 中的l种以上的气体。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处理气体供给时作为稀释气体 供给氮气的情况。关于此点,也可以在处理气体供给时不供给氮气。 但是,由于作为稀释气体包括氮气而使处理时间的设定等变容易,所 以优选包括稀释气体。作为稀释气体,优选不活泼气体,除氮气外, 可以适用例如氦(He)、氖(Ne)、氩(Ar)、氙(Xe)。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共同的气体分散喷嘴供给硅源气体和 氮气体。替代于此,也可以按每一气体的种类配设气体供给喷嘴。而 且,也可以在处理容器4的下端附近的侧面插通多条气体供给喷嘴, 以便从多条导入相同的气体。此情况下,由于从多条的气体供给喷嘴 向处理容器4内供给处理气体,所以能够更均匀地向处理容器4内导 入处理气体。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成膜装置,使用单管结构的间歇式 热处理装置。替代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处理容器由内管和 外管构成的二重管结构的间歇式立式热处理装置。而且,本发明也能 够适用于单片式的热处理装置。被处理基板不限于半导体晶片W,例 如也可以是LCD用的玻璃基板。
成膜装置的控制部100不限于专用的系统,使用常规的计算机系 统就能够实现。例如,通过在通用的计算机中,从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的记录介质(软盘、CD-ROM等)中安装该程序,就能够 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控制部100。用于供给这些程序的方法是任意的。除能够通过上述规定的记录 介质供给程序之外,例如,也可以通过通信线路、通信网络、通信系 统等进行供给。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在通信网络的公告板(BBS) 上揭示该程序,将其通过网络重叠在搬送波上进行供给。而且,由于 启动这样提供的程序,在OS的控制下,就能够与其它的应用程序一样 地执行,就能够执行上述的处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改进将易于理解。 因此,本发明的更加宽泛的方面不限于在此展示并描述的具体细节和 各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所限 定的一般性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方法,在能够选择地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的处理区域内,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其特征在于,该成膜方法多次重复下述循环,将每一所述循环形成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所述氧化膜,所述循环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由此在所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另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对所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所述吸附层进行氧化,其中,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相比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所述循环中的处理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循环开始前,还包括决定所述处理温度以得到基准范围内的成膜速率的工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因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而被促进 的所述被处理基板表面的那一部分反应性,通过所述处理温度设定为 低的值,维持在所述基准范围内的成膜速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源气体是1价的氨基硅烷气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硅烷气体选自SiH3NC2(CH3)4 、 SiH3(NHC(CH3)3)、SiH3(N(CH3)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源气体是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硅烷气体选自双叔丁基氨基硅垸、双二乙基氨基硅烷、双二甲基氨基硅垸。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气体选自氧、臭氧、氧化氮、二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水蒸汽。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中,将所述处理区域的温度设定在25。C 20(rC,所述第 二工序包括将所述第二处理气体在由激发机构激发的状态下供给至所 述处理区域的激发期间,利用由此生成的所述氧化气体的自由基,对 所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所述吸附层进行氧化。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气体由氧构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中,将所述处理区域的温度设定在10(TC以下。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中,将所述处理区域的温度设定在20(TC至600°C。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气体选自氧、臭氧、水蒸汽。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循环在其所述第二工序和紧接其后的循环的所述第一工序 之间,还包括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并对所 述处理区域进行排气的中间工序。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循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序之间,还包括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第一和第二处理气体,并对所述处理区域进行排气的中间工 序。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循环在整个期间,对所述处理区域连续进行排气。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工序包括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不活泼气体的期间。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处理区域内,在上下设置间隔的叠层的状态下收纳多个被处理基板,通过配设在所述处理区域的周围的加热器对所述多个被处 理基板进行加热。
19. 一种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纳被处理基板的处理区域的处理容器; 在所述处理容器内支撑所述被处理基板的支撑部件; 对所述处理区域内的所述被处理基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对所述处理区域内进行排气的排气系统;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的第一处理气 体供给系统;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的第二处理气 体供给系统;将供给至所述处理区域的所述第二处理气体选择地激发的激发机构;禾0控制所述装置的动作的控制部, 为了通过CVD在所述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所述控制部多次 重复以下循环,将每一所述循环形成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所述氧化膜,所述循环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另 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由此在所述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另 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对所述被处理基 板的表面上的所述吸附层进行氧化,其中,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相比 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所述 循环中的处理温度。
20. —种包括用于在处理器上执行的程序指令并能够在计算机上 读取的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控制在能够选择地供给包括硅源 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的处理区域内, 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的半导体处理用的成膜装置,多 次重复下述循环,将每一所述循环形成的薄膜叠层,由此形成具有规 定厚度的所述氧化膜,所述循环交替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另 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由此在所述被处 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和第二工序,其一方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二处理气体,另 一方面停止向所述处理区域供给所述第一处理气体,对所述被处理基 板的表面上的所述吸附层进行氧化,其中,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垸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相比 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气体作为所述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所述 循环中的处理温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膜方法和成膜装置,在能够选择地供给包括硅源气体的第一处理气体和包括氧化气体的第二处理气体的处理区域内,通过CVD在被处理基板上形成氧化膜。因此,多次重复下述循环,所述循环交替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第一工序,供给第一处理气体,在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硅的吸附层。第二工序,供给第二处理气体,对被处理基板的表面上的吸附层进行氧化。使用1价或2价的氨基硅烷气体作为硅源气体,相比于使用3价氨基硅烷气体作为硅源气体的情况,较低地设定循环中的处理温度。
文档编号H01L21/316GK101154589SQ2007101929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8日
发明者中岛滋, 小川淳, 石田义弘, 藤田武彦, 长谷部一秀 申请人: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