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00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
技术背景我们知道,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作为标准的计量和保护用测试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 广泛应用。实际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受铁磁损耗、铁磁非线性、剩磁、负载类型与大小 等因素影响,总是存在一定的比差和角差,这也决定了互感器的具体准确度等级,也影响到 电能计量的合理性和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针对互感器铁芯的铁磁非线性,包括磁滞与次磁滞回环特性等,人们通过机理分析、实 验研究和仿真建模等手段,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关于剩磁对互感器稳态和暂态特 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应对措施,研究尚不深入,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但剩磁的存在,确实会 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稳态和暂态误差造成重要影响。剩磁分为稳态和暂态剩磁,其中暂态剩磁较大。暂态剩磁取决于一次大电流突然开断后 (如过负荷、强雷电冲击和短路故陣等)互感器铁芯中的磁通,它受一次电流大小和二次负 荷类型等因素影响。 一般地,电流互感器带有电阻性负荷,且处于大电流严重饱和状态时开 断,剩磁最大。剩磁值通常在80%以下,呈随机分布且无法控制;在电流互感器恢复正常运 行工况后,因磁通密度变化范围较小,剩磁难以消除。对于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大量剩磁的存在将加重铁芯的饱和程度并缩短饱和时间,是产 生不平衡电流和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仿真分析还表明,剩磁引起的短路 电流測i波形畸变与单纯的饱和畸变特征并不相同,取决于剩磁方向与大小以及短路相位的 随机性。铁芯剩磁对计量型互感器的影响,也一直未得到生产厂家和供电单位的重视,使得电能 计量的公正合理难以保证。现场互感器因暂态直流分量产生的直泳偏磁效应,剩磁可达1特 斯拉,且不易退磁。剩磁存在使铁芯磁导率下降,造成互感器的比差偏负,角差偏正,是造 成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人们也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铁芯带有气隙的保护型互感器,磁阻较大,剩 磁可限制到10%以下,使暂态特性大大改善,但也会降低磁路效率;对计量型电流互感器, 可采用闭路或开路退磁法进行退磁,以减小误差,但一般不能在线处理。综上所述,剩磁存在将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稳态和暂态测量误差带来严重影响,而电 磁式电流互感器目前应用极为广泛,其准确度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以及电力用户的 经济效益与市场公平性,因此,研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的抑制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包括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负荷,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副边和负荷之间并接有一个氧化 锌非线性电阻器。本实用新型当短路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原边时,当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动作时流过绝大部分二次电流,并且不论励磁电压的波形是否正弦,都可将电流互感器副边的输出电压限制到预定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的残压水平,从而有效抑制铁芯磁通与剩磁。上述技术方案并不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原有结构设计和正常运行,且无需复杂的信号检测和控制电路,具有良好的自启动和自恢复特性,可靠性高,造价低廉。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其中1.电磁式电流互感器,2.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3.负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中,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1的副边和负荷3之间并接有一个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2; 当短路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1原边时,当瓶化锌非线性电阻器2动作时流过绝大部分二次电 流,并且不论励磁电压的波形是否正弦,都可将电磁式电流互感器1副边的输出电压限制到 预定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2的残压水平,从而有效抑制铁芯磁通与剩磁。
权利要求1.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包括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负荷,其特征在于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副边和负荷之间并接有一个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抑制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剩磁装置,包括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负荷,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副边和负荷之间并接有一个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本实用新型当短路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原边时,当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动作时流过绝大部分二次电流,并且不论励磁电压的波形是否正弦,都可将电流互感器副边的输出电压限制到预定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的残压水平,从而有效抑制铁芯磁通与剩磁。上述技术方案并不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原有结构设计和正常运行,且无需复杂的信号检测和控制电路,具有良好的自启动和自恢复特性,可靠性高,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H01F38/32GK201051446SQ200720023160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吴明雷, 杰 娄, 李庆民, 李长云, 高洪霞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