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74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电气连接器,尤其是有关RF (Radio Frequency)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 A 、图1 B 、图1 C所示。美国专利US 6 , 7 9 0,0 8 2,揭示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使一绝 缘体l l的中空部结合一中心端子;绝缘体l l的上 端具有一凹槽l 1 1,及一向上方延伸可弯折的片体1 1 2;中心端子的上端连接第一夹合片l 2 l及第 二夹合片l 2 2。第一夹合片l 2 l置于绝缘体l 1 的凹槽l 1 l内。第二夹合片l 2 2的一端与第一夹 合片l 2 l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夹合片l 2 2的另一 端置于第一夹合片l 2 l的上方。再使一金属外壳l3结合绝缘体1 1 ;金属外壳1 3的 一 侧边结合 一 扣 合部1 3 1 ,扣合部1 3 1具有分别向两侧边延伸的 多对耳片132、133、134、 135,如图1A
所示。再使一同轴电线2 0的内导线2 l置于凹槽l 1l内,且置于第一夹合片l2l的上边,同轴电线 2 0的内绝缘层2 2、接地导线层2 3及外绝缘层2 4分别置于凹槽1 1 1的外侧,如图1 B所示;再使扣 合部l 3 l弯折9 0度,靠向金属外壳l l的上端缘, 使内导线2 l被三明治式的挟持于第二夹合片l 2 2 与第 一 夹合片1 2 1之间,片体1 1 2压制于第二夹 合片l 2 2上边,使第二夹合片l 2 2与扣合部1 3l不接触;并进一步弯折各对耳片l 3 2、1 3 3、13 4、1 3 5 ,使耳片1 3 2 、 1 3 3分别扣住金属外壳1 1 ,并使耳片1 3 4、 1 3 5分别扣住接地 导线层2 3及外绝缘层2 4 ,如图1 C所示。上述连接器的组装方式,利用弯折扣合部1 3 1 的同时, 一 并使同轴电线2 0与中心端子相结合,加 工作业较为省时。但中心端的上端具有第一、二夹合 片1 2 1 、 1 2 2的结构较不好制作,且较费成本; 另第一、二夹合片l 2 1、 1 2 2是较硬的金属材质 制成,当弯折的角度的厚度不能配合内导线2 1的直 径大小时,第一 、二夹合片1 2 1 、 1 2 2较不能稳 固夹住内导线2 1 ,会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且使用 时若同轴电线受到不当的拉力,较容易松脱。美国专利US 7,0 2 5, 5 9 8,揭示一种同轴电连接器,是提供 一 种防止介电质的舌片部屈曲时的倾斜,并且可縮少舌片部与全 血部的咼度尺寸,达到连接器的矮背化的同轴连接器但舌片部并非配合中心导体的连接部用以三明治式的夹合电缆的内导线内导线是被焊接于中心导体的连接部。制造连接腿 益时,需增加道焊接的步骤,较为浪费工时, 而增加制造的成本中请人已获准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 3 07242号,相对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i/ 1 1 5 1 !3 ,2301号,及中国台湾专利第M 3i 7242号,分别揭示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主要是使中心端子的上端具 有导引槽及固定槽;导引槽的截面口径大于同轴电线 的内导线的直径,固定槽上端的截面口径小于内导线 的直径。利用挤压内导线才能进入的固定槽特殊设计,使内导线在固定,内呈被固定槽的壁挤压的状态,使中心端子与内导线的结合更稳定,且具有较佳的信号传输□ 叩质但中心端子在被制造时,需进行属道弯折板材的步骤,才能形成导引槽及固定槽的结构由于加工的步骤较繁杂,导致生产速度较慢,且不良率 较高。又需要较多的加工模具较花费模具的制作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的结合构造,使加工更为方便、省时,且能降低产品加工的不良率,而提出本发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制造,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良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外壳,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中间件及由中间件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多数对耳片;该金属外壳于该结合部的相对边具有—对向外侧延伸的臂,该两臂之间具有间距;一塑料绝缘体,被套接于该金属外壳的内侧该塑料绝缘体具有一中空部;该塑料绝缘体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及 一 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被容置于该两臂之间;该片体位于 该凸出部的相对边;该凸出部具一凹槽;该片体与该 凹槽相对应;一中心端子,被套接于该塑料绝缘体的中空部内;其中该两臂分别是"L "形臂。其中该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该第二凹槽的截面口径较该第一凹槽的截面口径大, 且位于该第一凹槽的上方;该片体具有分别与该第一 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 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一公端子。 其中该公端子呈圆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可使连接 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 结合且更省时。本实用新型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可使连接 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制造,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 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A、图1B、图1C分别为已知连接器的组装过 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各组件及 同轴电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3A、图3B、图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 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图4A、图4B、图4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 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一实施例与同轴 电线的内导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一实施例与同轴 电线的内导线呈叠合状态的立体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各组件 及同轴电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各组件 及同轴电线呈结合状态的立体图。图7A、图7B、图7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 二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二实施例与同轴
电线的内导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8 B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二实施例与同轴 电线的内导线呈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A—图3C、 图4A —图4C、 图 5A、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是用以使连接器的加工制造更省时。本实用新型第一 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 一 金属外壳3 1 、 一塑料绝缘体 3 3及 一 中心端子3 6所组成。金属外壳31,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3 2,结合部32具有中间件3 2 1及由中间件3 2 1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对耳片3 2 2、第二对耳片323 、第三对耳片3 2 4及第四对耳片3 2 5;金属外壳31于该结合部3 2的相对边具有 一 对向外侧延伸的"L/,'形臂311、 312,两"L"形臂311、3 1 2之间具有间距3 1 3 。塑料绝缘体3 3 ,被套接于金属外壳3 1的内侦U ; 塑料绝缘体3 3具有一中空部3 3 1 ;塑料绝缘体3 3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3 4及一 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3 5 ;凸出部3 5被容置于 两"L"形臂3 1 1 、 3 1 2之间;片体3 4位于凸出
部3 5的相对边;凸出部3 5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3 5第二凹槽3 5 2,第二凹槽3 5 2的截面口径较第一凹槽3 5 l的截面口径大,且位于第一凹槽 3 5 l的上方;片体3 4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3 5 1及第二凹槽3 5 2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3 4 1、第二 凸出部3 4 2 。中心端子3 6 ,被套接于塑料绝缘体3 3的中空 部3 3 1 ;中心端子3 6的上端面3 6 l具有一片体状的连接部3 1 2;中心端子3 6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3 6 3 ,用以挟持 一 公端子。中心端子3 6的连接部3 6 2置于凸出部3 5的第一凹槽3 5 l内,当使内导线4 l置于中心端子36的上端面3 6 l及连接部3 6 2的上边及第一凹槽 3 5 1内,同轴电线的内绝缘层4 2置于两"L"形臂3 11、 3 1 2之间,延伸至两"L"形臂3 1 1 、 3 1 2的外侧时,如图3 B 、图4 B 、图5 B所示,再弯折 结合部3 2,使片体3 4向下方弯折压迫内导线4 1, 使内导线4 l挤压中心端子3 6的上端面3 6 l及连 接部3 6 2,使上端面3 6 l及连接部3 6 2变形而 与内导线4 1紧密贴合,并使绝缘片体3 4的第二凸 出部3 4 2、第一凸出部3 4 l分别被置于第二凹槽 3 5 2、第一凹槽3 5 l内,且压制于内导线4 l的 上方,使内导线4 l与结合部3 2不接触,如图3B、 图4B、图5B所示;同时使第一对耳片3 2 2扣合于 金属壳体3 1外侧的上端,第二对耳片3 2 3扣合于 两"L"形臂3 1 1 、 3 1 2的外侧,第三对耳片3 2 4、第四对耳片3 2 5分别扣合于同轴电线4 0的接 地导线层4 3 、外绝缘层4 4 。如图3 C 、图4 C所示。请参阅图6A、图6B、图7A—图7C、图8A、图 8B所示。本实用新型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第二实 施例包括一金属外壳7 1、 一塑料绝缘体7 3及一中 心端子7 6所组成。金属外壳7 1,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7 2, 结合部7 2具有中间件7 2 1及由中间件7 2 1两侧 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第 一 对耳片7 2 2 、第二对耳片7 2 3、第三对耳片7 2 4及第四对耳片7 2 5;金属 外壳7 1于该结合部7 2的相对边具有 一 对向外侧延 伸的"L"形臂7 1 1 、 7 1 2 ,两"L"形臂7 1 1 、 7 1 2之间具有间距7 1 3 。塑料绝缘体7 3 ,被套接于金属外壳7 1的内侧; 塑料绝缘体7 3具有一中空部7 3 1 ;塑料绝缘体7 3的上端而向上方延伸一可弯折的片体7 4及向外侧 水平延伸的凸出部7 5 ;凸出部7 5被容置于两"L " 形臂7 11、 7 12之间;片体74位于凸出部7 5
的相对边;凸出部7 5具有一凹槽7 5 1、片体74与凹槽7 5 1相对应。中心端子7 6 ,被套接于塑料绝缘体7 3的中空 部7 3 1;中心端子7 6的上端面7 6具有片体状的连接部7 6 2;中心端子7 6的下端具有一圆棒状的公端子7 6 3 ,用以被挟持于 一 母端子的两触片之间。中心端子7 6的连接部7 6 2置于凸出部7 5的 凹槽7 5 1内,当使内导线4 l置于中心端子4 0的 上端面7 6及连接部7 6 2的上边且置于凹槽7 5 1 内,同轴电线的内绝缘层4 2置于两"L"形臂7 1 1、 7 1 2之间,并延伸至两"L"形臂7 1 1 、 7 1 2的 外侧时,再弯折结合部7 2 ,使片体7 4向下方弯折 压迫内导线4 1 ,并使绝缘片体7 4的下端被置于凹 槽7 5 l内,且压制于内导线4 l的上方,使内导线 4 l与结合部7 2不接触,使内导线4 l挤压中心端 子7 6的上端面7 6 l及连接部7 6 2,使其变形紧 密贴合内导线4 1;同时使第一对耳片7 2 2扣合于 金属壳体7 1外侧的上端,第二对耳片7 2 3扣合于 两"L "形臂7 1 1 、 7 1 2的外侧,第三对耳片7 2 4、第四对耳片7 2 5分别扣合于同轴电线4 0的接 地导线层4 3 、外绝缘层4 4 ,如图6 B 、图7 C所示。本实用新型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
其塑料绝缘体7 3的片体7 4与凹槽7 5 1相对应的
形状,亦可如上述图2中所示的该塑料绝缘体33的
片体34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3 5 l及第二凹槽35
2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3 4 1、第二凸出部342的
形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再重复绘制附图及重复
说明
本实用新型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加工制
造节省模具的制作费用;且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
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并使连接器
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更能紧密结合不松
动,提升制造良率。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实
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者运用本实用新型所为的修
饰、变化,皆属本实用新型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
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外壳,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中间件及由中间件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多数对耳片;该金属外壳于该结合部的相对边具有一对向外侧延伸的臂,该两臂之间具有间距;一塑料绝缘体,被套接于该金属外壳的内侧;该塑料绝缘体具有一中空部;该塑料绝缘体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及一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被容置于该两臂之间;该片体位于该凸出部的相对边;该凸出部具一凹槽;该片体与该凹槽相对应;一中心端子,被套接于该塑料绝缘体的中空部内;该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具有一片体状的连接部;其中,该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置于该凹槽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对耳片包括第 一 对耳片、第 二对耳片、第三对耳片及第四对耳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臂分别是"L "形臂。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第 一 凹槽、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截面口径较该第 一 凹槽的截面□ 效 l v,大,且位于该第一凹槽的上方;该片体具有分别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 一 凸出部、第二凸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
6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 一 项所述的RF通讯用 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 有 一 公端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公端子呈圆棒状。
专利摘要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是一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具有片体状的连接部;以使一同轴电缆的内导线置于该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及连接部的上边,再进一步弯折一结合部及一片体,使内导线被挤压进入一固定槽内,并使该绝缘片体的下端被置于该凹槽内,且压制于该内导线的上边,使中心端子与内导线稳定结合;同时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加工制造,节省模具的制作费用;且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1054441SQ20072014806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9日
发明者陈松文, 黄栋梁 申请人:技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