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单向排气阀的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858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单向排气阀的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单向排气阀的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
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平板状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阴极/隔膜/阳 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电池壳内,并且所述电池壳通过热熔焊 被密封,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具有至少一个阀门,该阀门具有小厚度, 并且被安装在一密封部分处,所述密封部分位于电池壳的电极组件容 纳部分的外周,所述岡门用于使内部高压气体能够从电池单元中排出, 并且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中。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这种移动装置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于作为移动装置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这些二次电
池中,针对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放电电压的锂二次电池,已进行
了许多研究,并且其现已投入市场并被广泛使用。
基于其外部形状,锂二次电池可被大致分为圆柱形电池、棱柱形
电池或袋形电池。另一方面,基于其电解质,锂二次电池可被分为锂 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随着移动装置的小型化,对于具有相对较小厚度的矩形电池和袋 形电池的需求已经增加。特别地,目前人们对袋形电池产生了较大兴 趣,因为袋形电池的形状容易被改变,袋形电池的生产成本低,并且 袋形电池的重量小。
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制造袋形二次电池将包括阴极、阳极和分 别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安装在一袋形电池壳内, 所述电池壳被构造为"树脂层/金属薄膜层/树脂层"的片层状结构; 然后热熔焊沿着该电池壳外周的密封部分,从而密封该电池壳。
所述密封部分是在电池壳的外周部分彼此接触时,通过将围绕电 极组件外表面的电池壳的外周部分热熔焊而形成的一个区域。电池壳 的密封部分需要呈现出密封性,用于防止外部空气在电池正常运行期间被引入电池壳。此外,当由于电池的异常运行,诸如长期连续充电 和放电或向电池施加高温,而在电池内产生高压时,电池壳的密封部 分也需要去除所述密封性,以便将气体排出电池壳。因此,电池壳的 密封部分对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以及电池的效能非常重要。然而,密 封功能和排气功能是相反作用的机制,因而难以有效地既实现密封功 能,又实现排气功能。
就此而论,仅提出过一种这样的结构,其用于在平板状二次电池
内产生高压时开放所述密封部分;然而,尚未提出这样的结构,即用 于将加压气体排出平板状二次电池同时又维持二次电池的密封性。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 2005-116235公开了 一种用于在 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电池内形成特定排气机制的技术,在该结构中其 中安装有电^l组件的层压薄膜(laminate f ilm)的外周部分^^皮热熔焊, 从而密封所述层压薄膜。所述公开的技术包括一种这样的方法,即在 热熔焊过程中,在密封部分处部分地形成一非熔焊部分以将内部气体 的压力集中到该非熔焊部分;以及一种这样的方法,即使得所述层压 薄膜最内部的密封层变形,从而使得该最内部的密封层所具有的粘合 强度小于层压薄膜的其余区域的粘合强度。
然而,由本发明的发明人所进行的实验表明,形成排气机制的密 封部分的粘合力较小,因此,即使在电池的正常运行期间,湿气也经 由该形成排气机制的密封部分不断渗入到电池单元中,并且电解质经 由该形成排气机制的密封部分不断泄漏出电池单元,由此严重降低了 电池的安全性。基于上述问题,考虑到非熔焊部的尺寸和粘合强度的 大小必须被精确控制在一特定范围内,所述公开技术的基本问题在于, 在需要排气的高压条件下,很难使相应区域可靠地运行。
另 一方面,日本专利No. 3, 638, 765公开了 一种被构造为这种结构 的电池,在该结构中平板状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包覆部件(sheathing member)内,并且通过热熔焊或一粘合层将包覆部件的外周部分彼此粘 结,从而密封所述包覆部件,其中,密封所述包覆部件的同时, 一个 热安全性比所述包覆部件更高的聚合物树脂薄片被部分地插入到所述 外周部分之间,由此,具有聚合物树脂薄片的密封部分呈现出小于其 余密封部分的压阻。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开文本No. 2001-093489
5公开了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电池,在该结构中电极组件被安装在 一由层压板制成的袋形电池壳内,并且连接至电极组件的阴极板和阳 极板的阴极引线和阳极引线从包覆壳的密封部分被暴露至外部,进行 热熔焊,并将一熔点低于所述层压板熔点的热熔焊树脂片部分地插入 所述包覆部件的密封部分中。
然而,上述这些技术都不能保障电池的密封性和运行可靠性。 另一方面, 一些用于将气体沿一个方向排出某些装置的技术是公
知的,尽管这些装置不是平板状二次电池。例如,美国专利No. 5004655 公开了 一种铅蓄电池,其包含一个安装在电池容纳部周围的间隔物, 其中所述间隔物的一侧形成有开口 ,硅油-皮施加到该开口,从而在允 许内部气体以一个方向排出时,防止外部湿气渗入电池。此外,曰本 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 2003-037028公开了 一种冷凝器,其包含被构造 为如下结构的包覆壳,在该结构中堆叠一金属薄膜和一塑料薄膜,其 中一油封结构的排气阀被安装在所述包覆壳的内侧,并且在所述排气 闽外部的包覆壳上形成一用于将气体排出该包覆壳外的针孔。
然而,这些技术中的单向排气结构适用于不会较大地受引入装置 的湿气影响的装置,因而,该单向排气结构在结构上对于平板状二次 电池是不适用的。总之,未曾尝试将所述单向排气结构应用于平板状 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因此,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和其他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出了 本发明。
由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许多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本发明 的发明人发现,当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平板状二次电池具有一种 下述的单向排气岡时,所述二次电池具有有效地将电池异常运行(诸如 过充电)期间产生的内部高压气体排出电池壳,同时维持电池壳的密封 性,从而同时提高电池的效能和安全性的效果,在该结构中阴极/隔膜 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被安装在电池壳内,且该电池壳通过热熔焊密 封,所述阀厚度小并且被安装在形成于电池壳的电极组件容纳部分的 外周的密封部分,用于使内部高压气体被排出电池单元,并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中。基于这些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平板 状二次电池可以实现上述及其他目标,在该结构中阴极/隔膜/阳极结 构的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电池壳内,并且通过热熔焊密封该电池壳, 其中该二次电池具有至少一个阀(单向排气阀),该阀厚度小、安装
在形成于电池壳的电极组件容纳部分的外周的密封部分中,用于使内 部高压气体能够排出电池单元,并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
具体地,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单向 排气阀被安装在电池壳的密封部分中。因此,当由于电池的异常运行 而在电池内产生高压气体时,该气体立即经由排气阀被排出,因而, 使因电池内部高压气体而导致的电池效能的降低最小化。
如上所述,在另一方面,形成于平板状电池壳外周的密封部分被 部分地切除,或在密封部分处部分地形成非熔焊部,以4艮据现有技术 将气体排出电池。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会发生电解质渗漏,或 外部湿气可能渗入电池,结果是电池的效能降低。此外,在分离密封 部分以将气体排出电池之后,不可能重新使用该电池。
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另一方面,单向排气阀被构造为一种结
中。此外,与传统的一次性排气机制不同,即使在高压气体排出之后, 仍能防止外部气体或湿气被引入电池单元。换言之,在高压气体排出 之后,仍维持密封性。因此,重复使用该电池是可能的。此外,可以 通过改变单向排气阀的位置而轻易地控制气体的排放。因此,解决了 有害气体的不适当排放所导致的问题。
所述电池壳可以由层压板制成,优选地,由包含树脂层和金属层 的铝层压板制成。这种袋形电池壳通过热熔焊密封部分从而密封安装 在电池壳内的电极组件,所述密封部分形成在电池壳的外周。
针对电极组件没有具体限制,只要电极组件被构造为其中隔膜分 别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结构即可。例如,所述电极组件可被构造为 折叠、堆叠、或堆叠/折叠型结构。以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名义提交的
韩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 2001-0082058 、 No. 2001-0082059和 No. 2001-0082060公开了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细节。上迷专利公开
7文本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纳入本说明书,如同其在本文中全部列出。 根据本发明,所述单向排气阀可被构造为多种结构,只要所述单 向排气阀不增加电池的总体厚度即可,尽管所述单向排气阀被应用于 平板状二次电池的密封部分,并且所述单向排气阀用于将内部高压气 体排出电池单元并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向排气阀包含(a)附着于密封 部分的第一薄膜;(b)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多孔薄膜,在该结构中所 述多孔薄膜的外周(除了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被耦合到笫一薄膜 上,所述多孔薄膜的上端低于第一薄膜的上端;(c)被构造为如下结 构的可变薄膜,在该结构中可变薄膜的外周(除了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 口)被耦合到所述多孔薄膜上,所述可变薄膜的下端在下述位置处被耦 合到多孔薄膜上,在所述位置处可变薄膜的下端与多孔薄膜的下端相 距一预定宽度,所述可变薄膜的上端高于所述多孔薄膜的上端,所述 可变薄膜由一种比多孔薄膜更柔软或者比多孔薄膜的厚度更小的材料 制成;(d)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第二薄膜,在该结构中第二薄膜在第 一薄膜的相对侧附着在密封部分上,并且所述第二薄膜的外周(除了单 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被耦合到可变薄膜的下端。
因此,通过将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稳定地耦合到电池壳的密封部 分,单向排气阀维持电池的密封性。此外,通过单向排气阀的上端的 各薄膜之间的分离,内部气体经由单向排气阀的上端被有效地排出电 池,同时气体以外的物质的引入和排出被多孔薄膜阻止,所述多孔薄 膜接触第一薄膜,以在单向排气阀的下端构成单向排气阀的最外部分。
为了描述方便,在本说明书中,在电池壳的密封部分中与电池外 側相邻的阀的末端被称为阀的上端,与电池内侧相邻的阀的末端被称 为阀门的下端。
根据情况,可根据在单向排气阀的上端的可变薄膜的结构,确定 单向排气岡的打开和闭合。更具体地,在电池的正常运行期间,可变 薄膜被耦合到第一薄膜上,以闭合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当内部压力因 电池异常运行而增加时,可变薄膜与第一薄膜分离,以打开单向排气 阀的上端。
当气体经由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排出之后,电池的内部压力降
8至正常状态,以使电池的内部压力等于外部压力时,可变薄膜与第一 薄膜接触,由此维持了电池的密封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变薄膜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所 述可变薄膜的上端弯向第一薄膜。具体地,使可变薄膜与第一薄膜接 触,以使在气体排出之后维持可变薄膜的弯曲状态。
此时,可变薄膜在排气阀上端大于多孔薄膜的上端,并且在排气 阀下端小于多孔薄膜的下端。因此,单向排气阀可被构造为如下的结 构,在该结构中,单向排气阀的下端由多孔薄膜组成,并且在电池正 常运行期间,单向排气阀的上端被可变薄膜围绕。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位于电池壳的密 封部分中,以使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与电池单元的外部连通。具体 地,单向排气阀与密封部分的外缘相接触,以使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 口与电池单元的外部相连通,并且单向排气阀与密封部分的内缘相接 触,以使单向排气阀的由渗透薄膜組成的下端与电池单元的内部连通。 在这种情形下,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可被可变薄膜闭合,所述可变 薄膜与第一薄膜相接触。
此外,所述排气阀优选地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薄 膜与第二薄膜接触,以进一步提高电池壳的密封性。第一薄膜和第二 薄膜由一种具有抵抗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变形的特定弹力或复原力的 材料制成。例如,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的接触结构可以是这样 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薄膜的上端弯向第二薄膜的上端,或者在 该结构中第二薄膜的上端弯向第一薄膜的上端。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薄膜的上端与密封部分的末端高 度相同,或者第一薄膜的上端被弯向垂直于密封部分的截面的方向。 或者,第二薄膜的上端可被弯曲,以使第二薄膜的上端与第一薄膜接 触,或与密封部分的纵向截面接触。在这种情形下,排气阀的上端不 向外突出,因而,排气阀的处理容易且方便。
因此,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因电池异常运行而增加时,可变薄膜和 第一薄膜之间的分离以及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的分离相继作用于 排气阀的上端,由此内部气体被排出电池。在气体排出之后,第一薄 膜和第二薄膜彼此接触,因而防止了外部气体或湿气被引入电池。因
9此,可以重复〗吏用该电池。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被所述密封部分 闭合一预定宽度。具体地,所述单向排气阀可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 该结构中单向排气阀与密封部分的外缘相距一预定宽度,以使单向排
气阀的上端开口位于密封部分中;并且所述单向排气阀与密封部分的 内缘接触,以使单向排气阀的由渗透薄膜构成的下端与电池单元的内 部连通。
在这种情形下,所述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可被附着于第一薄膜 的可变薄膜所闭合,或被密封电极组件的密封部分所闭合。因此,当 电池的内部压力因电池异常运行而增加时,可变薄膜和第一薄膜之间 的分离以及密封部分的分离相继作用于排气阀的上端,由此内部气体 被排出电池。这个结构优选用于保障电池的密封性,特别是在电池的 正常运行期间的密封性。仅当电池内产生大量压力时,这个结构才允 许气体被排出。
这里,不具体限制闭合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的密封部分的宽度。 然而,优选地,考虑到电池正常运行期间的电池密封性以及电池安全 性所允许的气体压力,闭合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的密封部分的宽度 是密封部分全部宽度的10%~6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多孔薄膜是一种气液分离膜,其能够允 许气体成分即气体通过,同时最大程度地阻止液体成分即电解质通过。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优选为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通过以下 方式制造将电极组件浸入一含锂的电解质中,同时将所述电极组件 安装在一电池壳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输出和大容量的中型或 大型电池组,其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二次电池作为单元电池。用于电 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需要具有长运行寿命和高 安全性。当由于单元电池内产生的气体导致电池组的退化加速时,电 池组的寿命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某些单元电池造成的电池组异常运 行会大大降低电池组的安全性。为此,上述单向排气阀优选应用于电 池组。
锂二次电池和中型或大型电池组的一般结构,以及生产所述锂二次电池和中型或大型电池组的方法,在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是众所周 知的,因而不予以详细描述。


从结合附图的下列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
其他目标、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袋形二次电池的 平面图2和3是根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排气阀的典型视图,其 图示了当二次电池从正常运行转变为异常运行时,安装在密封部分的
排气阀的运行;
图4是图示了具有一根据对图1所示的本发明进行的改变的排气 阀的二次电池的平面图5和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排气阀的典型视图,其图 示了当二次电池从正常运行转换为异常运行时,安装在密封部分的排 气阀的运行;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排气阀的典型视图,其图示了 由于二次电池的异常运行,当气体被排出二次电池时所述排气阀的运 行。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然而,应 注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实施方案。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的袋形二次电池的平面 图。图1的二次电池与通常使用的常规袋形二次电池基本相同,因而,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发明的特性。
见图1, 二次电池10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沿着电池 壳110的电极组件容纳部120的外周形成密封部分130,所述电池壳 110由铝层压板制成,并且在密封部分130处安装一单向排气阀200。
单向排气岡20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在二次电池100 异常运行过程中,所述单向排气阀200将内部高压气体排出电池单元,同时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到电池单元中。从图2和图3中可以更加清 楚地理解该结构,图2和图3典型示出了当二次电池IOO从其正常运 行转换为异常运行时,所述排气阀的运行。
参考这些附图,单向排气阀200被构造为小厚度的结构,在该结 构中以特定堆叠方式堆叠第一薄膜210、多孔薄膜220、可变薄膜230 和第二薄膜240。
第一薄膜210直接附着于电池的密封部分130。
多孔薄膜22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多孔薄膜220的外 周(除了单向排气阔200的上端开口 250 )被耦合到第一薄膜210上, 并且多孔薄膜220的上端低于第一薄膜210的上端。
可变薄膜23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可变薄膜230的外 周(除了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 )被耦合到多孔薄膜220上, 可变薄膜230的下端在下述位置(点划线圆團A)被耦合到多孔薄膜 220上,在所述位置处可变薄膜230的下端与多孔薄膜220的下端相 距一预定宽度,并且可变薄膜230的上端高于多孔薄膜220的上端。
第二薄膜240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二薄膜240在第 一薄膜210的相对侧附着于密封部分130,第二薄膜240的外周(除 了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 )被耦合到可变薄膜230的下端。
在电池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如图2所示,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被附着于第一薄膜210的可变薄膜230所闭合。另一方面,当由 于电池的异常运行使得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可变薄膜230与第一 薄膜210分离,如图3所示,导致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打 开。因此,在电池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可变薄膜130闭合排气阀200 的上端开口 250使得单向排气阀200防止外部气体引入到电池中;并 且,当电池异常运行时,由于电池内的压力增加,可变薄膜230与第 一薄膜分离,由此单向排气阀200有效地将内部气体排出电池。
单向排气阀200可被安装在邻近密封部分130的外缘的位置,以 使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与电池的外部相连通。或者,如图4所 示,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可被布置在密封部分130中。
正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处 第一薄膜210和可变薄膜230之间的耦合,以及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40之间的耦合,从而闭合单向排气阀200,同时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与密封部分130的外缘接触,从而防止外界物质被引入电池中;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通过薄膜210和230之间的分离,以及薄膜210和240之间的分离,单向排气阀200被打开,从而
允许内部气体排出电池。
当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被布置在密封部分130内时,如图4所示,单向排气阀200被彼此耦合的第一薄膜210和可变薄膜230闭合,以及被密封部分130闭合一预定宽度x,从而防止外界物质被引入到电池中;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时,通过薄膜210和230之间的分离,以及密封部分130的分离,单向排气阀200被打开,从而允许内部气体排出电池。因此,密封部分130能够同时执行作用机制相反的密封功能和排气功能。
此外,安装单向排气阀200使得单向排气阀200的下端被布置在电池单元内,所述单向排气阀200的下端与单向排气阀200的上端开口 250相对,并且在单向排气阀200的下端处,多孔薄膜220构成单向排气岡200的最外部。因此,当电池异常运行时,在电池单元内产生的大量气体经由渗透薄膜220被排出电池;然而,其他物质(除了气体)不允许被排出电池。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排气阀的典型视图,其图示了当二次电池从其正常运行转换为异常运行时,安装在一密封部分处的排气阀的运行。此外,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排气阀的典型视图,其图示了当由于二次电池的异常运行,气体被排出二次电池时所述排气阀的运行。在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排气阀的组件(除了排气阀上端处的接触),与图5和图6所示出的排气阀相同,因而将不予以详细描述。
首先参见图5和图6,排气阀201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二薄膜241被弹性弯向第一薄膜211,以使第二薄膜241的一端与第一薄膜211的一端相接触,由此密封排气阀201的上端。因此,当电池的内部压力因电池异常运行而增加时,如图6中所示,已穿过可变薄膜231的气体被排出电池,同时该气体将第一薄膜211和第二薄膜241彼此分离开。另一方面,在电池的正常运行期间,或者在气
13体因电池异常运行而被排出电池之后,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薄膜241的复原力,第二薄膜241与第一薄膜211相接触,由此闭合排气阀201的上端251。
参见图7,排气阀202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沿密封部分的纵截面方向弯曲第一薄膜212,以使第一薄膜212与密封部分紧密接触,第二薄膜242被弹性弯向第一薄膜212,使得第二薄膜242的一端与第一薄膜212的一端相接触。因此,在电池异常运行期间,已穿过可变薄膜232的气体被排出电池,同时所述气体将第一薄膜212和第二薄膜242彼此分离。在气体完全排出电池之后,第二薄膜242与第一薄膜212相接触。被构造为如上所述结构的排气阀202的一个优点在于,排气阔202的上端252不向外突出,因而,排气阀202的处理容易且方便。
虽然已出于说明性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做出多种修改、添加和替换,而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
工业应用性
正如从上述说明中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在电池异常运行的过程中(诸如过充电),有效地将内部高压气体排出电池壳同时维持电池壳的密封性的效果,从而同时提高电池的效能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 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平板状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电池壳内,并且该电池壳通过热熔焊被密封,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具有至少一个小厚度阀(单向排气阀),该阀被安装在形成于电池壳的电极组件容纳部分的外周的密封部分处,用于使内部高压气体能够排出电池单元,并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壳由包含树脂 层和金属层的层压板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板是铝层压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被构造为 折叠、堆叠、或折叠/堆叠型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单向排气阀包含 附着于密封部分的第一薄膜;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多孔薄膜所述多孔薄膜的外周一一除了单 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一一被耦合到第一薄膜上,并且多孔薄膜的上端 低于第一薄膜的上端;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可变薄膜所述可变薄膜的外周——除了单 向排气岡的上端开口一一被耦合到所述多孔薄膜上,可变薄膜的下端 在下述位置被耦合到多孔薄膜上,在所述位置处可变薄膜的下端与多 孔薄膜的下端相距一预定宽度,并且可变薄膜的上端高于多孔薄膜的 上端,所述可变薄膜由一种比多孔薄膜更柔软的材料或者厚度小于多 孔薄膜的材料制成,以及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在第一薄膜的相对 侧附着于密封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薄膜的外周一一除了单向排气阀的 上端开口一一被耦合到可变薄膜的下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可变薄膜由一种弹 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可变薄膜的上端弯向第一薄膜。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电池正常运行期间, 所述第一薄膜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薄膜的上端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位于密封部分中,以使单向排气阀的上端开口与电池壳的外部 相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单向排气阀的上端 开口被所述密封部分闭合一预定宽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闭合所述单向排气阀 的上端开口的密封部分的宽度是密封部分全部宽度的10%~60%。
11.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薄膜是气液 分离膜。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池是锂二次电池。
13. —种高输出和大容量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其包括根据权利 要求1 ~ 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次电池作为单元电池。
全文摘要
本说明书公开的是一种被构造为如下结构的平板状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电池壳内,并且所述电池壳通过热熔焊密封,其中该二次电池具有至少一个阀门(单向排气阀),该阀厚度小,并被安装在形成于电池壳的电极组件容纳部分的外周的密封部分处,用于使内部高压气体排出电池单元并且防止外部气体被引入电池单元中。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地将在电池的非正常运行(诸如过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高压气体排出电池壳,同时维持电池壳的密封性,从而同时提高电池的效能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M10/02GK101512821SQ200780032304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8日
发明者崔亭熙, 李汉浩, 柳志宪, 梁承秦 申请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