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相关的波束宽度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24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极化相关的波束宽度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通过更改天线元件尺寸和地平面扩展(groundplane extension)来调整位于地平面附近的天线元件的波束宽度。
基站天线通常通过两个正交线性极化来操作以用于分集(极化分 集)。对于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通常使用相对于垂直平面+/- 45度定向的倾斜线性极化。 一种有吸引 力的备选方案是使用垂直和水平极化,即,0和90度极化。当在同一 机械结构上使用具有双极化(例如,垂直和水平极化)的天线时,设 计同时为两个极化提供期望的水平波束宽度将是相当复杂的。因此, 包含为每个极化单独控制水平波束宽度的设计参数的设计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辐射图和第一和第二极 化的双才及化天线或天线阵列、 一种用于调整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方 法及一种包括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其能解决以下问 题同时为具有第 一极化的第 一辐射图和具有第二极化的第二辐射图 获得期望的水平波束宽度。天线或天线阵列包括具有扩展平面中的主 扩展和纵向扩展的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主辐射 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布置在传导框架上方,主辐射天线 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朝向框架表面的垂直投影落在框架表 面的区i或内。
此目的通过以下所述实现 一种天线或天线阵列,其中,传导寄生带(conductive parasitic strip )和扼流圏的組合与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 阵列关联布置,以实现用于在大致垂直于天线或天线阵列的 纵向扩展的平面中独立控制第一和第二辐射图的波束宽度的 部件
一种用于调整以为每个极化在大致垂直于纵向扩展的平面中 实现期望的波束宽度的方法,其中,用于第一和第二辐射图 的波束宽度调整相互独立地进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将传导寄生带与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 列关联布置以控制第 一极化的波束宽度,并且将至少两个 扼流圈与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关联 布置以控制第二极化的波束宽度。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双极化天线和 天线阵列的基站。
大致垂直于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的平面中的辐射图自此以 后在本描述中称为水平辐射图。
后在本描述中称为垂直极化(
自此以后在本描述中称为水平极化。
本发明使单独为垂直和水平极化调谐波束带宽,并且在需要时, 调谐此类宽度以便为两个极化获得相等的波束宽度成为可能。由于任 何极化能够被分解成一个垂直极化分量和一个水平极化分量,因此, 本发明也使为任何其它双极化(例如,+/-45。)实现相等的水平波束 宽度和水平波束指向(pointing)成为可能,并且因此具有用于垂直和 水平极化的相等辐射图,这将为任何其它的极化对提供相等的图。调 谐的实现易于获得,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导寄生带能蚀刻与天线^^共 的基板上。扼流圈的机械实现简单,并且能通过传统的压模法或挤压来实现。
传导寄生带和扼流圈参照例如贴片天线的主辐射天线元件来定 位。主辐射天线元件也能是其它类型,如双极化偶极、缝隙、层叠贴 片等。主辐射天线元件自此以后在本描述中例示为贴片元件。
在通过垂直极化(垂直于图1的平面)来激励贴片时,场将净皮传 导寄生带短路,因为场平行于传导寄生带,即,传导寄生带将充当地 平面的展宽。通过选取传导寄生带的位置和宽度,能因此调整用于垂 直极化的波束宽度。在每一侧也能够有两个或更多传导寄生带。只要
在波长方面来说宽度是小的,则扼流圈便将对场具有可忽略的影响;
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场是平行于扼流圈定向的(即,扼流圈几乎
对平行于扼流圏的电场(E-field)是不可见的)。
在通过水平极化来激励贴片时,场将穿过传导寄生带,垂直于传 导寄生带,并且只要传导寄生带的宽度相对于波长是小的,场便几乎 不受影响(即,传导寄生带对垂直于传导寄生带的电场几乎是不可见 的)。然而,选取扼流圈的位置和深度将影响水平极化的波束宽度, 这是因为在扼流圈入口的电流流动(current flow)将受扼流圈阻抗的 影响。因此,扼流圈的位置、尺寸和定向能用于控制用于水平极化的 极化辐射图,对用于垂直极化的辐射图影响很小。
通过实现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能获得其它优点,这些从属权利 要求涵盖天线或天线阵列的不同实施例,具有在传导寄生带相对于主 辐射天线元件的位置、传导寄生带的数量和形状、传导寄生带相对于 框架表面的角度及传导寄生带之间的相对位置等方面的变化。传导寄 生带也能实现为线、杆或管。在扼流圈相对于主辐射天线元件的位置、 扼流圈数量及扼流圏相对于框架表面的对准方面的变化也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并且涵盖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扼流圏能平行于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扩展平面来对准,并且在天线 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中延伸。这自此以后在本描述中称为扩展平面 对准。扼流圏也能在垂直于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扩展平面的法平面中对 准,并且在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中延伸。这自此以后在本描述 中称为法平面对准。
如果实现用于调整方法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则获得其它优点。
通过优化有关传导寄生带的某些参数,例如带相对于主辐射天线元件
的位置、传导寄生带的数量及传导寄生带相对于框架表面的角度,能
执行第一极化的调整方法。其它优化参数能够是传导寄生带的宽度。
传导寄生带也能例如实现为线。
通过优化实际上独立于第一极化的调整参数的多个扼流圈参数,
能执行第二极化的调整方法。这些扼流圈参数包括扼流圈相对于主辐 射天线元件的位置、扼流圈的数量和扼流圈相对于框架表面的对准。


图1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与基板 位于同一平面中,并且扼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图2示意示出贴片阵列的透^f见图。
图3示意示出一种出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相对 于基板平面有角度,并且扼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图4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 线、杆或管,并且扼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图5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 几个线、杆或管,并且扼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图6示意示出一种出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与基 ^!对准,并且^l厄流圈具有法平面对准。
图7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 两个线、杆或管,并且两个4fe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图8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其中,传导寄生带是非平 面的,并且扼流圏具有扩展平面对准。
10图9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具有能够是非平面的几个传导寄生带和具有扩展平面对准的扼流圈。图10示意示出一种天线结构的横截面,带有通过支撑结构附连到 传导框架的传导寄生带。图lla和llb为根据本发明但无扼流圏的一种天线结构示出作为 用于垂直和水平极化的频率的函数的波束宽度图。图12a和12b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天线结构示出作为用于垂直和 水平极化的频率的函数的波束宽度图。图13是示出用于调整两个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方法的框图。图14示意示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形和有关如何实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详细描述本发 明。其它实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是可能的。图1中示出在平行于如坐标符号112定义的x/z平面的平面中具 有主扩展的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第一实现示例。这自此以后在本描述中 称为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扩展平面。平行于y/z平面的平面被定义为天 线或天线阵列的法平面。天线或天线阵列还在定义为纵向扩展、自此 以后在本描述中称为纵向扩展的z方向中具有扩展方向。在图1中, 传导寄生带位于与基板相同的平面中,并且扼流圈平行于扩展平面而 对准,即,它们具有扩展平面对准。该天线结构包括安装在用作地平 面并具有面向主辐射天线元件102的框架表面111的传导框架101上 的基板103。基板在两个相对侧延伸到框架外距离106。具有宽度107 的传导寄生带104施加在延伸到框架外的基板部分的表面上。传导寄 生带与框架之间的间隙108定义为距离106与107之间的差。此处例 示为贴片的传导主辐射天线元件102布置在基板上方,并大致与基板 平行,其朝框架表面111的垂直投影在框架的表面区域内,并与框架 的纵向侧边缘存在距离109。实现为凹槽、具有扩展平面对准、具有ii深度110的扼流圈105沿框架的两个相对纵向侧和在与传导寄生带相 同的方向上延伸。对于垂直极化,即,在电场垂直于图的平面时,场 将被传导寄生带短路,这是因为电场平行于传导寄生带。这具有的效 果是传导寄生带将充当地平面的展宽。通过选取传导寄生带的位置和 宽度,能因此调整用于垂直极化的波束宽度。在图l的示例中,在框 架的每个相对纵向侧有一个传导寄生带。在每一侧也能够有两个或更多传导寄生带。只要在波长方面来看凹槽宽度是小的,扼流圏便将对 场具有可忽略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场是平行于扼流圏定向的(即,扼流圈几乎对平行于扼流圏的电场是不可见的)。为了使传导 寄生带具有展宽效果,如上定义的间隙108必须小于大致1/4-1/2波长。 贴片例如能通过在贴片的每个角提供的并附连到基板的塑料支撑(图中未示出),布置在基板和框架上方。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贴片 能直接附连到基板,即,贴片和传导寄生带均附连到基板。在通过水平极化激励贴片时,即在图的平面中,场将穿过传导寄 生带,垂直于传导寄生带,并且只要传导寄生带的宽度相对于波长是 小的,场便几乎不受影响(即,传导寄生带对垂直于传导寄生带的电 场几乎是不可见的)。然而,选取扼流圈的位置和深度将影响水平极 化的波束宽度,这是因为在扼流圏入口的电流流动将受扼流圈阻抗的 影响。因此,扼流圈的位置、尺寸和定向能用于控制用于水平极化的 水平辐射图,即,在大致垂直于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的平面中的辐射,而对用于垂直极化的辐射图影响可忽略。最敏感的调谐参数 是扼流圈凹槽的深度。贴片的双极化馈电(feeding)能以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常规方式 来布置。典型的馈电解决方案是使用多层印刷电路板(PCB)作为基 板,并且将十字缝隙集成在PCB的金属化底层中、将每个缝隙的馈电 集成在第二层中,并将传导寄生带集成第三顶层中。贴片也能布置在 此第三顶层中或在附连到基板和贴片的每个角的塑料支撑上的基板 上方。12天线结构能包括一个贴片或布置在线性阵列中的多个贴片。图2 中示出具有纵向扩展207的线性阵列,其中基板202安装在通常称为 地平面的框架201上。带有扩展平面对准的扼流圈204布置在框架的 相对纵向侧上。传导寄生带203施加到基板的相对纵向侧,并且贴片 205的一个列208安装在附连到基板和贴片的每个角的支撑206上。 贴片的数量取决于实际应用,但一般对于基站应用大约为4-20个,但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其它数量也是可能的。对于某些应用,也能适合 使用平行安装的贴片的两列或更多列208。如上定义的天线阵列的扩 展平面是x/z平面。法平面是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图3中示出第二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301相对基板平面有角 度,并且扼流圈具有如图1的扩展平面对准。根据图3的示例具有与 图1的示例相同的结构,但传导寄生带301现在以传导寄生带与基板 之间的角度302布置在两个相对侧边缘。传导寄生带的该布置能通过 任何适合的机械方式进行。此示例添加了用于为垂直极化微调和优化 波束宽度的另外的参数,角度302。图4中示出第三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线、杆或管401, 并且扼流圏具有扩展平面对准。自以此后在本描述中,带作为线、杆 或管的实现由线来例示。天线结构具有与图1中相同的基本结构,但 基板402现在具有与框架相同的尺寸,并且因此不是如关联图l所述 的延伸到框架外,并且传导寄生带现在实现为线401。线沿基板的两 个相对侧对准,与基板有固定的距离403,并且在与扼流圏相同的方 向上延伸。距离403必须小于1/4 -1/2波长以便获得作为用于垂直极 化的地平面的展宽的效果。线与基板之间的垫片(spacer)能用于沿 基板的侧对准线(图中未示出)。图5中示出第四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几个线,并且扼 流圏具有扩展平面对准。此实施例与图4中的备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只在于在框架的每个侧添加了又一线501。在每个侧还可使用三个或 更多线。此示例添加了用于为垂直极化微调和优化波束宽度的另外参数,线的数量和线之间的距离。
图6中示出第五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与基板对准,并且扼流 圏具有法平面对准。这意味着在扩展平面与扼流圏的凹槽的对准之间
的角度602是90。。此实施例与根据图1的备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 于将具有扩展平面对准的扼流圏替代为具有法平面对准的扼流圈 601。角度602也能具有在0-180。之间的任何值。这是对于图1的实 施例的备选机械实施例,示出了扼流圈的定向对于用于水平极化的波 束宽度的优化并不重要。扼流圏也能相对y/z平面具有0-90度之间的 角度,其中90度是扼流圏的扩展平面对准。扼流圈的定向添加了为 水平极化调谐波束宽度的另外可能性。
图7中示出第六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实现为几个线,并且几 个扼流圈具有扩展平面对准。此实施例与图5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 于在框架的每个侧添加了具有扩展平面对准的另外扼流圏701。这添 加了用于为垂直极化微调和优化波束宽度的另外参数,扼流圈的数量 和扼流圏之间的距离。其它的扼流圈能添加到框架的每个侧。
图8中示出第七实现,其中,传导寄生带是非平面的,并且扼流 圏具有扩展平面对准。此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传 导寄生带802添加凸缘801。在传导寄生带与凸缘之间存在角度803。 在图8的实施例中,角度803是90。。然而,角度能采用0-360°之间 的任何值。凸缘的高度和角度添加了为垂直极化调谐波束宽度的另外 可能性。
图9中示出第八实现,其中使用了几个非平面的传导寄生带和具 有扩展平面对准的扼流圈。此实施例与图l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附连到介电基板的传导寄生带902到介电基板的纵向侧有距离904, 并且另外的传导寄生带901被添加和附连到介电基板的相对纵向侧边 缘,并在介电基板与传导寄生带之间具有角度903。然而,角度能采 用0-360。之间的任何值。传导寄生带901能够是平面的或弯曲的。能 添加另外的平面和弯曲的传导寄生带。在所述示例中,框架表面lll是平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框架 表面也能是弯曲的。
图10示出无介电基板的实施例。传导寄生带此处通过支撑结构
1001 (此处实现为支承销)附连到传导框架。
远场辐射测量已在同一机械结构上具有不同极化(例如,垂直和 水平极化)的天线上执行。结构中带有和不带有扼流圈的实现示例已 被研究。传导寄生带的位置和配置、扼流圏位置和深度已被调谐以获 得用于两种极化的最佳波束宽度。图11和12示出用于垂直和水平极 化的波束宽度与频率。图11示出无扼流圈的波束宽度,并且图12也 示出波束宽度,但实现有扼流圈。
图11和12具有3 dB波束宽度值,在垂直轴上以度为单位,在水 平轴上频率以MHz为单位。图lla和12a示出用于垂直^f及化的波束宽 度,图llb和12b示出用于水平极化的波束宽度。图llb示出在不使 用扼流圈时波束宽度中的极大差异。图12b示出实现扼流圏时的结果, 水平波束宽度在频率范围内变得非常稳定。图12a示出在传导寄生带 的配置和位置已被调谐以便为垂直极化优化波束宽度时用于垂直极 化的结果。总之,通过改变传导寄生带参数来调谐垂直极化,并通过 调谐扼流圈的深度和位置来调谐水平极化。用于极化的波束宽度的调 谐过程几乎是相互独立的,即,在通过更改传导寄生带参数来调谐垂 直极化的波束宽度时,它不影响水平极化的波束宽度。
图13中描述了用于调整波束宽度的基本方法。通过关联主辐射元 件来布置寄生元件以控制第一极化1301的波束宽度,并且通过关联 主辐射元件来布置扼流圈以控制第二极化1302的波束宽度,为第一 和第二辐射图进行波束宽度调整。在图13中,第一极化例示为垂直 极化(V),第二极化例示为水平极化(H)。
垂直极化的波束宽度随后能通过以下操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在相对于主辐射元件的某些位置定位传导寄生带
修改传导寄生带的形状和/或数量 更改传导寄生带之间的相对位置。 ———— 水平极化的波束宽度随后也能通过以下操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在相对于主辐射元件的某些位置定位至少两个扼流圈
#~改*阮流圏的形状、深度和/或数量
修改扼流圈之间的相对位置
改变^厄流圈的对准。
图14中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它包括连接到通信网络1402 和经空中接口 1404连接到移动单元1403的基站1401。此类系统的示 例是用于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和用于移动通信的各种 3G(第三代)系统。本发明还涵盖包括装配有如本发明的设备权利要 求所述的天线或天线阵列的基站的此类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自由 地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辐射图的双极化天线或天线阵列,具有第一和第二极化,并且包括布置在传导框架(101,201)上方、具有扩展平面中的主扩展和纵向扩展(207)的主辐射天线元件(102,205)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所述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朝向框架表面(111)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框架表面的区域内,其特征在于传导寄生带(104,203,301,401,501,801,802,901,902)和扼流圈(105,204,601)的组合与所述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关联布置,以实现用于在大致垂直于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207)的平面中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辐射图的波束宽度的部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寄生带 (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通过支撑结构 (103, 202, 1001 )附连到所述传导框架(101, 20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传导框架(101, 201)的每个相对纵向侧并且在所 述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福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朝向所述框架 表面(111)的垂直投影的区域外,通过支撑结构(1001) 附连大致平行于所述扩展平面的至少一个传导寄生带 将具有深度(110)的至少一个扼流圈(105, 204, 601 ) 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每个相对和纵向侧。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103, 202, 1001)是安装到面向所述主辐 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的框架表面(111)并 至少覆盖所述框架表面(111)的介电基板(103, 202) 沿所述介电基板的每个相对纵向侧并在所述主辐射天线元 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朝向所述框架表面(111)的垂直投影的区域外,将至少一个传导寄生带(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施加到面向所述主辐射 天线元件(102, 205 )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的所述介 电基板(103, 202)的表面,或者通过从所述介电基板延 伸到所述传导寄生带的支撑,沿所述介电基板的每个相对 纵向侧附连所述至少一个传导寄生带 将具有深度(110)的至少一个扼流圈(105, 204, 601 ) 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每个相对和纵向侧。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大致平行于所述纵 向扩展的所述传导寄生带(301)附连到所述传导框架(101, 201) 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在所述传导寄生带与所述扩展平面之间有角度(302)。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大致平行于所述扩 展平面的所述传导寄生带(902)通过支撑结构(1001)附连到所述 传导框架(101, 201 )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并有到另外的传导寄生带(901)的纵向侧的距离(904),所述另外的传导寄生带(901)被 添加和附连到所述传导框架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在所述扩展平面与所 述传导寄生带(901)之间有角度(903 )。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大致平行于所述纵 向扩展的所述传导寄生带(301)附连到所述介电基板(103, 202) 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在所述传导寄生带与所述扩展平面之间有角度(302)。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大致平行于所述扩 展平面的所述传导寄生带(902)附连到所述介电基板(103, 202) 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并有到所述介电基板的纵向侧的距离(904), 以及另外的传导寄生带(901 )被添加和附连到所述介电基板(103, 202)的相对纵向侧边缘,在所述纵向扩展与所述传导寄生带(901) 之间有角度(903 )。
9.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扼流圏(105, 204, 601)大致平行于所述天线结构的扩展平面,并 且在所述天线结构的纵向扩展(207)中延伸。
10.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扼流圈(105, 204, 601 )在所述天线结构的扩展平面与所述扼流 圈(601 )的对准轴(604)之间具有为90°的角度(602),或者所述 角度(602)具有0-180°之间的值。
11. 如权利要求l-10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 述传导寄生带实现为线、杆或管(401, 501)。
12. 如权利要求l-10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凸缘 (801)被添加到所述传导寄生带(802),在所述传导寄生带(802)与所述凸缘(801 )之间有角度(803 )。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803 ) 是90°。
14. 如权利要求l-10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传导寄生带(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是弯曲的。
15. 如权利要求l-14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 )是贴片。
16. 如权利要求l-14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是双极化偶极。
17. 如权利要求l-16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 )和所述传导寄生带(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是金属的。
18. 如权利要求l-17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 )布置在至少两列(208)中。
19. 如权利要求1-18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框架表面(111)是弯曲的。
20. 如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极化大致平行于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207)和所述扩 展平面,并且所述第二极化大致平行于所述扩展平面并垂直于所述天 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207)。
21. —种用于调整具有第一和第二辐射图和第一和第二极化的双 极化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每个极化在大致垂直于所 述纵向扩展(207)的平面中实现期望的波束宽度,用于所述第一和 所述第二辐射图的波束宽度调整相互独立地进行,并且包括以下步 骤 将传导寄生带(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与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 )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 阵列关联布置以控制所述第一极化(1301)的波束宽度并且 将至少两个扼流圈(105, 204, 601 )与所述主辐射天线元 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关联布置以控制所述第二极化(1302)的波束宽度。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 传导寄生带(104, 203, 301, 401, 501, 801, 802, 901, 902)定 位在相对于所述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的某些位置,进行所述 第 一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控制。
23.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修改所述 传导寄生带的形状和/或数量,进行所述第一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控制。
24. 如权利要求21-23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修 改所述传导寄生带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所述第一极化的波束宽度的 控制。
25.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 扼流圈(105, 204, 601)定位在相对于所述主辐射天线元件(102, 205 )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的某些位置,进行所述第二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控制。
26. 如权利要求21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修改所述 扼流圏(105, 204, 601)的形状、深度(110)和/或数量,进行所述 第二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控制。
27. 如权利要求21或25-26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 所述至少一个扼流圈(105, 204, 601 )提供所述天线结构的扩展平 面与所述扼流圈(601 )的对准轴(604)之间为90°的角度(602), 或具有0-180。之间的值的所述角度(602),进行所述第二极化的波 束宽度的控制。
28. 如权利要求21, 25-2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 过修改所述扼流圏(105, 204, 60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所述第 二极化的波束宽度的控制。
29. 如权利要求21-28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极化大致平行于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207)和所述扩 展平面,并且所述第二极化大致平行于所述扩展平面并垂直于所述天 线或天线阵列的纵向扩展(207)。
30. —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经空中接口 ( 1404)连接到基站 (1401 )的移动单元(1403 ),所述基站(1401 )又连接到通信网络 (1402),所述基站装配有如权利要求1-20的任一项所述的双极化天线或天线阵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极化和第一和第二辐射图的双极化天线或天线阵列、一种用于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调整的方法及一种包括所述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天线或天线阵列包括布置在传导框架上方的主辐射天线元件或主辐射天线元件的阵列。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天线或天线阵列,其中,传导寄生带和扼流圈的组合与主辐射天线元件关联布置以实现用于独立控制第一和和第二辐射图的波束宽度的部件;一种用于调整以实现每个极化的期望波束宽度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辐射图的波束宽度调整相互独立地进行;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双极化天线和天线阵列的基站。
文档编号H01Q1/24GK101652897SQ200780052514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5日
发明者A·埃克, M·古斯塔夫森, S·约翰森 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