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640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车辆上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等带卡插入口的电子 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数字速度记录器或自动费用收缴系统(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车载器等车载电子设备。在这些车载电子设备中, 存在设备本体的前面板具有用于插入信息存储介质卡(存储卡或IC 卡等)的卡插入口的类型。
作为这样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 的数字速度记录器。图15表示该文献所记载的现有的数字速度记录器 100的外观。
该数字速度记录器IOO在本体壳体101的前面具有装备了各种开 关类的前面板102,而且,在前面板102上具有用于插入信息存储介 质卡C的卡插入口 103。
当卡C插入卡插入口 103时,在弹簧(未图示)的力的作用下, 滑动按钮104覆盖卡插入口 103的一部分,所以,即使操作取出按钮 105也无法取出卡C。信息向卡C的写入对应于结束按钮106的操作 而开始。
在取出卡C时,首先将滑动按钮104错动到前面板102的左侧并 加以保持,使得卡插入口 103的一部分不被覆盖。在该状态下按压取 出按钮105时,卡C从插入口 103^皮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3446号公报
对于这种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通过将插入在卡插入口 103中 的卡C适当地连接在本体壳体101内部的卡连接器(图示省略)上,成为能够对卡C进行读写操作的状态。因而,适当地进行卡插入口 103 和卡连接器的对位是重要的。
卡连接器通常搭载在本体壳体101内的配线板(省略图示)上。 因而,对于卡插入口 103和卡连接器的对位,需要正确地进行配线板 和前面板102的对位。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配线板或前面板的定位 是在距卡插入口或卡连接器较远的位置进行的。因而,由于这些对位 部的尺寸误差的组合决定了卡插入口和卡连接器的位置精度,所以存 在无法实现高精度对位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情况,其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卡插入口与卡 连接器的对位精度、能够将卡顺畅地连接在卡连接器上的带卡插入口 的电子设备。
另外,在该数字速度记录器100中,由于设在前面板102上的卡 插入口 103时常露出在外部,所以灰尘等容易从卡插入口 103进入到 设备内部。而且,由于仅以滑动按钮104防止卡C的拔出,故存在速 度记录器相对误操作的防御性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同样会发生在 数字速度记录器以外的设备中。
因此,作为消除这样的问题的方案,本发明者们研究出了图16 所示那样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方案(未公开)。在图16所示的数字速 度记录器的未公开研究方案中,开关卡插入口 112的滑动式的闸板113 设置在设备本体110的前面板111的前侧。在插入或取出卡C之外的 时候,由闸板113遮蔽卡插入口 112。
闸板113的滑动方向是箭头A所示的左右方向。除了插入或取出 卡C之外的时候,如图16 (a)所示那样,闸板113滑动到左侧而覆 盖卡插入口 112。在卡C的插入时或取出时,如图16(b)所示那样, 闸板113向右侧滑动而开方文卡插入口 112。
此时,为了防止间板113脱落或者不适地^皮拆下,闸板113的上 下端缘与设置在设备本体110侧的轨道(图示省略)卡合。这样,研究出了滑动自如地组装闸板113的方案。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特别地发现了闸板113的上侧的卡合部分 容易成为弱点。即,当利用工具等将本体壳体101不留痕迹地撬开而 将闸板113拆下时,卡C很有可能被不正确地篡改。
而且,还讨论了作为闸板113的开放动力源利用弹簧、通过在关 闭位置解除锁定来以弹簧的力使闸板113移动到开放侧的方案。开放 的闸板113与止动件触碰而停止。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闸板113或止动件由硬质的树脂 成形,故当硬质树脂制的闸板113与止动件冲撞时,存在出现沖撞声 音的可能性。
公开讨论案中的悬置事项的改善对策。
' ' 〃
本发明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备本体, 所述设备本体具有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堵塞通过 组合两壳体而形成的前面开口;卡插入口,所述卡插入口设置在所述 前面板上,用于将信息存储介质卡插入到设备本体的内部;配线板, 所述配线板收容在设备本体内部,定位固定在下壳体的上面;卡连接 器,所述卡连接器搭载在配线板上,与插入在卡插入口中的信息存储 介质卡连接;第一定位突起,所述第一定位突起突出设置在下壳体上; 以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形成在配线板及前面板上,与 第一定位突起卡合,对配线板和前面板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突起和第 一定位孔配置在被从卡插入口插入的信息存储介质卡的通过路径下; 而且在形成于配线板的第一定位孔的后方,配置所述卡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通过使突出设置在下壳体 上的第一定位突起和分别形成在配线板以及前面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卡 合,能够对配线板和前面板进行可靠的定位。此时,第一定位突起和 第一定位孔配置在信息存储介质卡的通过路径下,而且卡连接器配置 在配线板上的第一定位孔的后方。因而,能够从根本上高精度地进行 卡插入口和卡连接器的对位。因此,能够顺畅地使信息存储介质卡与卡连接器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下壳体的前缘侧上面的通过第一定位
突起的直线上,设置有第二、第三定位突起;而且,在配线板以及前 面板的通过第一定位孔的直线上,分别设置有笫二、第三定位孔,该 第二、第三定位孔分别与第二、第三定位突起卡合;第二、第三定位 孔由相对于第二、第三定位突起在横向上长的长孔构成。
这样,除了第一定位突起以及第一定位孔之外,分别使第二、第 三定位突起以及第二、第三定位孔卡合,所以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定位 配线板和前面板。此时,由于第二、第三定位孔由横向长的长孔构成, 所以横向的定位通过第一定位突起以及第一定位孔进行。而且,由于 能够提高决定正面外观的前面板的定位精度,所以能够实现良好的外 观品位。而且,三个定位孔汇集在配线板的前缘侧,所以配线板的后 缘侧的空间不受制约。其结果,能够扩大相对配线板的后缘侧空间的 部件安装自由度。
或者,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定位突起上安装有弹性接 触片,所述弹性接触片与配线板的接地部电连接,且在从卡插入口插 入的信息存储介质卡与卡连接器连接之前与信息存储介质卡的接地电 极滑动接触。
这样,在信息存储介质卡到达卡连接器之前,卡侧接地电极与弹 性接触片滑动接触,所以,即使例如信息存储介质卡带电,也能够在
卡与卡连接器连接之前迅速地除电。因此,能够防止起因于静电的对 卡插入口周边电路的不良影响,可靠性得到提高。
进而,在此优选的是,弹性接触片具有相对配线板的接地部弹性
接触的弹簧部。
这样,由于配线板的接地部与弹性接触片的弹簧部接触,所以仅 通过在将弹性接触片安装在第一定位突起上之后组装配线板,就能够 可靠地导通配线板的接地部和弹性接触片。因此,不需要多余的接地 配线,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进一步在此优选的是,弹性接触片被夹持固定在配线板和下壳体之间。
这样,由于弹性接触片被夹持固定在配线板和下壳体之间,所以 弹性接触片与配线板的接触稳定性能够得到提高。
或者,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具备闸板,所述闸板设置在 所述前面板的前面,沿着前面板在横向上滑动而开闭卡插入口;檐部, 所述檐部延伸设置在上壳体的前端,覆盖闸板的上部;轨道槽,所述 轨道槽形成在檐部的下面,卡合闸板的上端卡合缘部而对闸板的滑动 动作进行引导;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突出设置在檐部的下面,在向上 的力施加在檐部上时该加强肋与前面板的背面触碰。
这样,由于在檐部下面设置与闸板的上端卡合缘部卡合的轨道槽, 所以能够提高闸板相对不正确拆卸的防御性。进而,由于在檐部施加 了向上的力时,突出设置在檐部下面的加强肋与前面板背面触碰,所 以可防止檐部向上方提升。因而,檐部相对来自外部的力不易变形, 可有效地防止檐部的撬开。
因此,由于能够防止闸板的脱开,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在闸板应 关闭的状态下的卡的不正确拔出。即,对于拔出卡进行篡改通过简单 的撬开是不够的,不得不在设备本体上留下大的痕迹。因此,在发生 墓改的情况下,容易发现该情况。而且,由于在撬开过程中可以看到 加强肋,所以可期待撬开的放弃,防止篡改。
或者,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 件设置在设备本体和闸板之间,对闸板向打开侧施力;止动件,所述 止动件设置在设备本体上,在由施力部件的力将闸板开放时该止动件 与闸板抵靠;緩冲材料,所述緩冲材料设置在止动件或者闸板的至少 一方上,比止动件和闸板抵靠早地与止动器或闸板接触而弹性变形。
这样,由于緩沖材料緩和了冲击,所以降低了在由施力部件的力 打开闸板时的止动件和闸板的沖撞声音(异常声音)。


图l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速度记录器(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的构成的、从前方侧观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侧观看该数字速度记录器的前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该数字速度记录器的下壳体上组装有配线板的状态 的俯视图。
图4是从后方侧观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前 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该数字速度记录器的第一定位突起上安装有弹性接 触片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安装了弹性接触片的部分的侧截面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8是从后方侧观看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前部构 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该数字速度记录器的下壳体上组装有配线板的状态 的俯视图。
图10中的图10 (a)是从前上方侧观看前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0 ( b )是图10 ( a )中的Xb-Xb线部分截面图。
图11中的图11 (a)以及图11 (b)是表示比较例的构成的与图 10 (a)以及图10 (b)相当的图,图10 (c)是表示由工具将檐部撬 开的情况的与图10 (b)相当的图。
图12是从前部的前下方侧观看的部分立体图。
图13中的图13 ( a )是图12中的XIII部分正视图,图13 ( b ) 是比较例的与图13 (a)相当的图。
图14中的图14 (a)是图12中的XIV部分的水平截面图,图14 (b)是比较例的与图14 (a)相当的图。
图15是表示现有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具有滑动式闸板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未公开讨论例的外 观立体图,图16 (a)示出了闸板关闭的状态,图16(b)示出了闸板 打开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
1设备本体;2上壳体;2a檐部;2b前端下垂壁;2c轨道槽 (轨道);2e肋;3下壳体;3c轨道槽(轨道);3s止动件;4前面 板;4b上端部;4e插入孔;5卡插入口; 6闸板;6b、 6c卡合缘 部(上下端缘部);6s右端面(闸板侧的抵接部);7螺旋弹簧(施力 部件);8内板;9后面板;10緩冲材料;11板簧(弹簧部件);20配 线板;21卡连接器;31第一定位突起;32第二定位突起;33第三 定位突起;41、 51第一定位孔;42、 52第二定位孔;43、 53第三定 位孔;80弹性接触片;81基端弹簧部;C IC卡(信息存储介质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速度记录器(带卡插入口 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如图l所示那样,数字速度记录器的设 备本体l具备树脂制的上壳体2以及下壳体3;将通过组合上壳体2 以及下壳体3而形成的前面开口覆盖的树脂制的前面板4;闭塞后面 开口的后面板9。
用于将IC卡(信息存储介质卡)C插入到设备本体1的内部的 卡插入口 5设置在前面板4上。开闭卡插入口 5的闸板6设置在前面 板4的前面。闸板6沿着前面板4在横向自如滑动。而且,搭载有液 晶显示部或开关类的内板8固定在前面板4的内面上(参照图2)。
另外,配线板20收容在设备本体1的内部,固定在下壳体3上。 与数字速度记录器的主要电路、或插入到卡插入口 5中的IC卡C连 接的卡连接器21搭载在配线板20上。
配线板20或前面板4的对位用的三个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突 起31、 32、 33突出设置在下壳体3的前缘部附近的上面。而且,分别 与第一、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1、 32、 33卡合而对配线板20定位的 三个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孔41、 42、 43设置在配线板20的前缘 部的附近。而且,如图2所示那样,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1、 32、 33卡合而对前面板4定位的三个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 孔51、 52、 53,分别配置在从前面板4的背面延伸设置的托架71、 72、 73上。
第一定位突起31作为圆柱突起形成,第一定位孔41、 51作为大 致与圆柱突起无间隙地嵌合的圆孔而形成。它们配置在需要正确定位 的被插入卡插入口 5的IC卡C的通过路径的下方。并且,卡连接器 21配置在配线板20上的第一定位孔31的后方。
而且,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2、 33配置在下壳体3的前缘上。第 一、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1、 32、 33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且,第二、 第三定位孔42、 43、 52、 53与设在下壳体3上的第二、第三定位突起 32、 33对应地配置。
在此,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2、 33作为圆柱突起形成。但是,次 要位置精度也可以的第二、第三定位孔42、 43、 52、 53相对于第二、 第三定位突起32、 33具有进深方向所需的尺寸误差内的间隙,而且, 作为在横向具有自由度的长孔形成。(参照图3。但是在图3中并未图 示出前面板4。)
此外,用于将配线板20螺紋卡固在下壳体3上的螺紋卡固孔44 设置在四角形状的配线板20的四个角部。而且,多个外部接续连接器 22搭载在配线板20的后端部。
在组装该数字速度记录器的情况下,首先,形成在前面板4的各 托架71、 72、 73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孔51、 52、 53,分别与 突出设置在下壳体3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1、 32、 33卡合。 接着,形成在配线板20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孔41、 42、 43, 与从各托架71、 72、 73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突起31、 32、 33卡合。并且,在该状态下,配线板20螺紋卡固固定在下壳体3 上。这样,配线板20和前面板4高精度定位固定。接着,上壳体2 固定在下壳体3以及前面板4上,完成数字速度记录器的组装。
下面,与图8及图9所示的比较例相比较的同时说明上述构成的 作用。首先,在图8及图9所示的比较例中,四角形状的配线板20相对 下壳体3的定位是在配线板20的三个角部附近进行的(参照图9)。 即,在前缘侧设置两个定位点,在处于与其中的一个点对角的位置的 角部设置剩下的一个定位点。卡连接器21离开三个定位点一些距离。 三个定位点由设在下壳体3的定位突起231、 232、 233和设在配线板 20的定位孔241、 242、 243构成。定位孔241、 242、 243分别与各定 位突起231、 232、 233卡合,由此,配线板20定位在下壳体3上。而 且,设在前面板4的托架271、 272上的定位孔251、 252在配线板20 的下侧与前侧的两个定位突起231、 232卡合,由此,前面板4和下壳 体3定位。并且,在该状态下,决定了前面板4的卡插入口 5和配线 板20上的卡连接器21的位置关系。
在该比较例的场合,前面板4和配线板20的位置关系由前侧的两 个定位点决定,这些定位点处于从卡连接器21的位置离开的部位。因 而,无论怎样都会由各定位点的尺寸误差的组合来决定卡插入口 5和 卡连接器21的位置精度,所以,存在无法进行高精度对位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在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场合,构成三个 定位点中的一个定位点的第一定位突起31以及第一定位孔41、 51配 置在IC卡C的通过路径的正下方,且在配线板20上的第一定位孔 41的后方配置卡连接器21。因而,由于形成在前面板4上的卡插入口 5和搭载在配线板20上的卡连接器21的对位可从根本上以高精度进 行,所以IC卡C与卡连接器21顺畅地连接。
而且,下壳体3与配线板20的前缘侧及前面板4通过排列在直线 上的三个定位点被定位,所以,能够以更好的精度对配线板20和前面 板4进行定位。然而,由于第二、第三定位孔42、 43、 52、 53构成为 在横向上具有间隙的长孔,所以,到头来横向的定位还是通过作为中 心的第一定位突起31和第一定位孔41、 51进行的。而且,通过利用 前侧的三点进行对位,能够提高决定正面外观的前面板4的对位精度, 因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外观品位。
而且,由于三个定位孔41、 42、 43汇集在配线板20的前缘侧,所以,配线板20的后缘侧的空间不受制约。其结果,可确保配置在配 线板20的后缘侧的外部接续连接器22的安装空间有富余。另外,在 进深方向上能够容许卡连接器定位精度的场合,第一定位孔41、 51 可以形成为在相对于第二、笫三定位孔42、 43、 52、 53成直角的方向 上长的横向的长孔。
下面,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4是从后方侧观看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速度记录器的前部构成 的分解立体图。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第一定位突起31上安 装有弹性接触片80。仅在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而,其他构 成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仅关于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弹性接触片80与配线板20的下面的接地部电连接。弹性接触片 80的基部被配线板20和托架71夹住(参照图6)。在插入卡插入口 5 的IC卡C与卡连接器21连接之前,弹性接触片80与IC卡C下面 的接地电极(图示省略)滑动接触。
如图5所示那样,弹性接触片80具有基端弹簧部81和弹性臂83。 基端弹簧部81通过将带状金属弹簧弯折成U字形而形成。与第一定 位突起31卡合的嵌合孔82形成在基端弹簧部81上。弹性臂83从基 端弹簧部81伸出。在使前面板4的托架71的第一定位孔51与下壳体 3的第一定位突起31卡合之后,嵌合孔82与第一定位突起31卡合, 由此,弹性接触片80嵌入托架71的上面凹部而不会旋转。
并且,在其上搭载配线板20,将配线板20的第一定位孔41卡合 在第一定位突起31上,由此,弹性接触片80的基端弹簧部81的上面 和配线板20的下面的接地部(图示省略)弹性接触。弹性接触片80 被夹持固定在配线板20和下壳体3之间。在该组装状态下,弹性接触 片80的弹性臂83的末端弯曲部上面以在前面板4的卡插入口 5内侧 的下方待机的状态被保持。
因此,如图6所示那样,当IC卡C从卡插入口 5插入时,IC卡 C下面与弹性接触片80的弹性臂83的末端弯曲部上面滑动接触,同 时,IC卡C进入其中。而后,IC卡C的末端到达卡连接器21。也就是说,在IC卡C到达卡连接器21之前,能够使卡C下面的接地电极 和弹性接触片80滑动接触。其结果,即使例如在IC卡C带电的场合, 也可以在该卡C与卡连接器21连接之前迅速进行除电。因而,即使 在卡插入口 5周边存在电路部件等的场合,也能够防止起因于静电的 对电路部件的不良影响,实现了可靠性的提高。
顺便提及的是,如图7所示那样,在没有安装弹性接触片的场合, 在IC卡C到达卡连接器21以前的卡插入口 5周边电路附近通过阶段, 存在对周边电路带来起因于静电的不良影响的顾虑。当弹性接触片80 在卡插入口 5的内侧待才几时,消除了该顾虑。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弹性接触片80的基端弹簧部 81和配线板20的接地部接触。即,仅通过在将弹性接触片80安装在 第一定位突起31上之后组装配线板20,就能够可靠地使配线板20的 接地部和弹性接触片80导通。其结果,不用使用多余的接地配线即可, 组装容易。而且,由于弹性接触片80被夹持固定在配线板20和下壳 体3之间,所以,弹性接触片80和配线板20的接触稳定性得到提高, 发挥高可靠性。
进行,就闸板6进行详细说明。闸板6在正面板6a的上端和下端 具有卡合缘部6b、 6c(上下端缘部、下侧卡合缘部6c参照图12)。如 图10 ( b )所示那样,上侧卡合缘部6b与设在上壳体2的檐部2a的 前端下面上的轨道槽2c卡合。下侧卡合缘部6c与设在下壳体3的前 端下面上的轨道槽3c卡合(参照图12)。因而,闸板6安装成在受到 轨道槽2c、 3c引导的同时能够在横向(图12中的箭头A方向)滑动。 闸板6在组装状态下不会从轨道槽2c、 3c脱开。而且,以上述的筒单 结构安装的闸板6能够稳定地滑动。
檐部2a延伸设置在上壳体2的前端,以便覆盖闸板6的上部。如 图10(b)所示那样,轨道槽2c形成在檐部2a的下面。轨道槽2c将 前端下垂壁2b和里侧的凸部2d作为两侧壁部形成。
而且,四个板状的加强肋2e在凸部2d的稍后侧突出设置。加强 肋2e具有在上壳体2的进深方向长的水平截面形状。在檐部2a上施加有向上的力时,加强肋2e与前面板4的背面抵接,防止檐部2a向 上方提升。加强肋2e在上壳体2的横向的适当位置上隔开间隔地设有 多个。各加强肋2e分别插入到形成在前面板4的上端4b的上板4c 上的插入孔4e内。闸板6的上端卡合缘部6b与前面板4的上端4b 被夹在构成轨道槽2c的一方的侧壁部的前端下垂壁2b和加强肋2e 之间。
在与图11的比较例进行比较的同时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在图 ll的比较例中,没有形成加强肋2e和插入孔4e。
在该比较例的场合,如图11 (b)所示那样,檐部2a覆盖闸板6 的上部,在檐部2a的下面设有与闸板6的上端卡合缘部6b卡合的轨 道槽2c。因而,可认为闸板6相对不正确拆卸的防御性在某种程度上 得到确保。但是,如图11 (c)所示那样,在工具50的末端插入在檐 部2a的前端而将檐部2a向上撬开的情况下,存在檐部2a比较简单地 发生挠曲而使得闸板6被拆下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在图10所示的结构的场合,在檐部2a的下面,从檐 部2a的下面突出设置有纵长截面(在上壳体2的进深方向上长的水平 截面形状)的板状的加强肋2e。因而,在对檐部2a施加向上的力时, 由于加强肋2e与前面板4的背面抵接,所以可防止檐部2a向上方提 升。因此,相对于来自外部的力,檐部2a变得难以变形,可有效地防 止檐部2a的撬开。因而,可有效地防止闸板6的脱开,可以可靠地防 御闸板6应关闭的状态下的卡的不正确拔出。
即,要取出卡进行篡改的话,通过简单的撬开是不够的,不得不 在设备本体1上留下大的痕迹。因而,在存在篡改的场合,变得容易 发现该状况。而且,由于在撬开途中可以看到加强肋2e,所以可期待 撬开的放弃,实现篡改的防止。
而且,由于闸板6的上端卡合缘部6b与前面板4的上端4b被夹 在加强肋2e和檐部2a的前端下垂壁2b之间,所以,当对檐部2a施 加撬开力、加强肋2e与前面板4背面抵接时,前面板4和闸板6这两 个壁挡住来自加强肋2e的力。其结果,加强肋2e被可靠地拦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结构来可靠地防止檐部2a的提升。
尤其是,由于加强肋2e分别与设在前面板4的上端4b上的插入 孔4e配合,所以,上壳体2前端和前面板4的上端4b的卡合得到加 强。其结果,可防止前面板4和上壳体2的脱开,闸板6变得更加难 以脱开。
而且,如图12所示那样,对闸板6向打开侧(图12中的右侧) 施力的螺旋弹簧(施力部件)7张设在设备本体1和闸板6之间。螺 旋弹簧7的两端,分别卡止在设于下壳体3的钩部3d、和设于闸板6 的下端的钩部6d上。螺旋弹簧7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被解除时,使闸板 6移动到将卡插入口 5开放的位置。螺旋弹簧7配置成隐藏在闸板6 的背面侧,无损于美观。
而且,如图12以及图13 (a)所示那样,止动件3s设置在设备 本体1 (既可以是前面板4也可以是下壳体3 )上。在闸板6通过螺旋 弹簧7的力移动到开放侧(图中右方向箭头A1方向)时,止动件 3s与闸板6的右端面(抵接面)6s抵靠,将闸板6停止在一定位置上。 尤其是在此时,緩沖材料IO设置在止动件3s附近(图示例中的下侧)。 緩沖材料10早于止动件3s与间板6抵靠地与闸板6接触而发生弹性 变形。也就是说,緩沖材料10比止动件3s更加向闸板6侧突出(参 照图13(a))。另外,緩冲材料10只要是弹性部件的话就可以釆用任 何材料,能够采用橡胶、弹性体、发泡氨基曱酸乙酯、弹簧等。
而且,如图14(a)所示那样,弯曲的板簧(弹簧部件)11设置 在闸板6的背面。板簧11通过使弯曲部与前面板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对闸板6的滑动动作施加利用了摩擦阻力的緩冲作用。在未设置板簧 ll的场合,如图14(b)所示那样,由于在闸板6和前面板4之间形 成了间隙d,所以闸板6会几乎不受阻力地快速移动。由于通过采用 板簧11施加滑动阻力来对闸板6的移动施加緩沖作用,所以,闸板6 的移动速度受到限制。
当未图示的锁定被取消时,闸板6在弹簧7的力的作用下向图12 中的右侧移动,最终触碰止动件3s而停止。但是,在此之前,如图13(a)所示那样,闸板6由于率先与緩沖材料IO触碰,沖击被吸收 的同时到达最终位置。因此,能够降低止动件3s与闸板6的冲撞声音 (异常声音)。顺便提及的是,在如图13 (b)所示那样未设置緩冲材 料10的场合,硬质树脂材料制的闸板6和止动件3s冲撞,存在产生 大的沖撞声音的可能性。然而,通过如图13 (a)所示那样设置緩沖 材料IO,能够防止冲撞声音的产生,实现品质的提高。
此时,虽然也可以将緩冲材料直接贴装在止动件3s与闸板6抵接 的抵接面上,但是在此并未如此采用。在此,由于緩冲材料10与止动 件3s邻接地分开设置,所以,在使緩冲材料10弹性变形之后,闸板 6最终与止动件3s触碰而停止,所以,既能够防止冲撞声音的产生, 又可以得到停止位置精度。
而且,在闸板6滑动时,由于板簧11的緩冲作用降低了闸板6 的移动速度,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闸板6开放时的冲撞声音。而且, 由于可以緩慢地移动闸板6,故能够具有厚重感或高级感。
另外,在此虽然说明了緩冲材料IO设置在止动件3s侧的例子, 但是緩冲材料10也可以设置在闸板6侧,还可以设置在双方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具有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堵塞通过组合上述两壳体而形成的前面开口;卡插入口,所述卡插入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用于将信息存储介质卡插入到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配线板,所述配线板收容在所述设备本体内部,定位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面;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搭载在所述配线板上,与插入在所述卡插入口中的信息存储介质卡连接;第一定位突起,所述第一定位突起突出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以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形成在所述配线板及所述前面板上,与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卡合,对所述配线板和所述前面板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和第一定位孔配置在被从所述卡插入口插入的信息存储介质卡的通过路径下;而且在形成于所述配线板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后方,配置所述卡连接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的前缘侧上面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突起的直线上,设置有 第二、第三定位突起;而且,在所述配线板以及所述前面板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线上, 分别设置有第二、第三定位孔,该第二、第三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二、 第三定位突起卡合;所述第二、第三定位孔由相对于所述第二、第三定位突起在横向 上长的长孔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突起上安装有弹性接触片,所述弹性接触片与所述配线 板的接地部电连接,且在从所述卡插入口插入的信息存储介质卡与所 述卡连接器连接之前与信息存储介质卡的接地电极滑动接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接触片具有相对所述配线板的接地部弹性接触的弹簧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接触片被夹持固定在所述配线板和下壳体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 具备闸板,所述闸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的前面,沿着所述前面板在横 向上滑动而开闭所述卡插入口 ;檐部,所述檐部延伸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前端,覆盖所述闸板的 上部;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形成在所述檐部的下面,卡合所述闸板的上 端卡合缘部而对所述闸板的滑动动作进行引导;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突出设置在所述檐部的下面,在向上的力施 加在所述檐部上时该加强肋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触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 具备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和闸板之间,对所 述闸板向打开侧施力;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在由所述施力部件 的力将所述闸板开放时该止动件与所述闸板抵靠;緩沖材料,所述緩冲材料设置在所述止动件或者所述闸板的至少 一方上,早于所述止动件和所述闸板抵靠地与所述止动器或所述闸板 接触而弹性变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可提高卡插入口与卡连接器的对位精度,能够将卡顺畅地连接在卡连接器上。带卡插入口的电子设备具备具有上壳体(2)、下壳体(3)及前面板(4)的设备本体(1);设于前面板(4)的卡插入口(5);收容在设备本体内部且定位固定在下壳体上面的配线板(20);搭载在配线板上的卡连接器(21);突出设置在下壳体上的第一定位突起(31);分别形成在配线板及前面板上的第一定位孔(41、51)。第一定位突起(31)和第一定位孔(41、51)配置在被从卡插入口(5)插入的IC卡(C)的通过路径下。而且,在形成于配线板(20)的第一定位孔(41)的后方配置有卡连接器(21)。
文档编号H01R12/16GK101295346SQ20081009600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7日
发明者山口光章, 桥本干二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