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210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或桌面式电子仪器等中具备的电池收纳机构, 具体而言,涉及在形成电池收纳室的外壳的一端部设置的开口部通过 盖体被开闭的电池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提供有各种便携式或桌面式电子仪器等中具备的电池收纳机 构。此处,对于在形成电池收纳室的外壳的一端部设置有开口部、该 开口部通过旋转移动的盖体被开闭的第一现有例和第二现有例进行说 明。
将电池收纳机构的第一现有例表示于图7 图9。图7是表示第一 现有例中的电池收纳机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图。图8是表示开盖过程 中的正面截面图。图9是表示开盖时的正面截面图。如这些图所示, 收纳电池1的电池收纳室2形成在外壳10内,在外壳10的一端部(图 中为上端部)设置有使电池1的电极la露出的开口部11,该开口部11 能够通过盖体20被开闭。在电池收纳室2的内侧深处,与电池l的电 极la接合的端子3固定于外壳10。
此外,在外壳10的开口部11 一侧,设置有凸缘部12、 13,与该 凸缘部12连接的台阶部14被固定在主体壳4。通过该台阶部14,使 已将开口部11闭盖的盖体20的表面与主体壳4的表面成为同一平面。 该外壳10的凸缘部12与盖体20的基端部(图7中为外层部22的右 端),通过枢纽30 (hinge)连接。该枢纽30是将被固定在外壳10的 凸缘部12的垫圈(washer)(未图示)与被固定在盖体20的背面的垫 圈通过轴连接的机构,使盖体20能够旋转移动。
该盖体20是将基端部通过枢纽30被连接的内层部21、与在该内 层部21上滑动的外层部22以不分离的方式重合而形成。外层部22通 过向远离外壳10的台阶部14的方向滑动,在外层部22的基端部与外
4壳10的台阶部14之间设置空间。图8表示外层部22向图上的左方向 滑动,与台阶部14之间设置有空间时的状态。并且,如图9所示,盖 体20能够以枢纽30为中心旋转成为立起姿势而开盖。在图7中,在 外层部22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维持闭盖状态而卡止在外壳10的凸 缘部13的钩21a。另一方面,在内层部21,固定有在闭盖时与电池收 纳室2内的电池1的电极la接合的端子23。
这样的电池收纳机构中,在闭盖时,在盖体20的外层部22设置 的钩21a卡止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盖体20维持为倒伏姿势,端子 3和端子23与电池1的电极la可靠地抵接。当开盖时,要使盖体20 的外层部22滑动。此时,固定在盖体20的内层部21的端子23,维持 与电池1的电极la抵接的状态,不会摩擦电池1的电极la。然后,外 层部22的基端部与外壳10的台阶部14分离,设置空间,由此盖体20
成为立起姿势,能够开盖。
接着,参照图10 图12说明电池收纳机构的第二现有例。其中, 与第一现有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图10是表示 第二现有例中的电池收纳机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图。图11是表示开盖 过程中的正面截面图。图12是表示开盖时的正面截面图。
该电池收纳机构也与第一现有例同样,具备在一端部(图中为上 端部)设置有开口部11的外壳10;和开闭开口部11且在背面固定有 端子43的盖体40。此外,在外壳10的开口部11 一侧设置的凸缘12 与盖体40的基端部通过枢纽50连接,使盖体40旋转移动为倒伏姿势 和立起姿势。
枢纽50与第一现有例不同,具备形成有长孔51的固定部52、和 在长孔51内移动的轴53,固定部52固定在外壳10的凸缘部12,轴 53固定在盖体40的基端部。从而,盖体40能够滑动相当于长孔51 的长度的距离。此外,在盖体40的基端部的两侧部,设置有枢纽50 的固定部52进入的切口部41,在盖体40的前端部,设置有卡止在外 壳10的凸缘部13的钩40a。
这样的电池收纳机构中,如图10所示,盖体40在倒伏姿势时, 设置于盖体40的钩40a卡止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由此维持闭盖状 态,各端子43与电池1的电极la可靠地抵接。并且,如图11所示,
5当开盖时,使盖体40滑动。此时,固定于盖体40的端子43也在摩擦 电池l的电极la同时进行滑动。并且,如图12所示,盖体40的基端 部与外壳10的台阶部14分离,设置空间部,由此盖体40成为立起姿 势,能够开盖。该第二现有例,优于第一现有例的方面在于,使盖体 40滑动的行程较短。能够縮短行程的原因在于,当开盖时,盖体40 不会越上主体壳4,所以与主体壳4的厚度无关,能够仅由盖体40的 形状与其枢纽50的形状决定行程长度。
此外,与第一现有例相同的结构的电池保持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 公开,与第二现有例相同的结构的电池收纳室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公 开。
第一现有例中的电池收纳机构,为了开盖,要使盖体20的外层部 22滑动,但是盖体20的外层部22的基端部与外壳10的台阶部14分 离的空间部,必须为外壳10的台阶部14和主体壳4的合计厚度以上。 从而,盖体20的外层部22的滑动量,比第二现有例中的电池收纳机 构大,盖体20的开闭的操作性不好。此外,以使盖体20旋转移动为 倒伏姿势和立起姿势的方式使内层部21与枢纽30连接。因此,内层 部21需要即使在开闭时施加负重也不会破损的程度的刚性,例如使用 不锈钢等。但是,不锈钢价格高,具备不锈钢制的盖体20的电池收纳 机构成本会变高。
另一方面,第二现有例中的电池收纳机构,为了开盖而使盖体40 滑动时,固定在盖体40的端子43在与电池1的电极la摩擦的同时进 行滑动。在该情况下,盖体40的结构简化方面较好,但是因端子43 与电极la的滑动摩擦阻力,盖体40不能够平滑地滑动。另一方面, 例如是五号电池的情况下,电池工业会推荐对每节电池施加4.9 9.8N 左右的负重作为端子按压电极的力。使用4节以上这样的五号电池的 情况下,上述滑动摩擦阻力过大,将盖体40滑动时需要相当大的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3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45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池收纳机构,其在具有电池收纳室的外壳的一端部设置有使电池的电极露出的开口部,开口部通过盖体开闭,外壳和盖体 通过枢纽连结。并且,该盖体具有相互重合并滑动的外层部和内层部, 内层部与电池的电极相接触,外层部与上述枢纽连接。枢纽具有轴和 轴承,轴承允许轴在盖体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并且,具有在闭盖时将 上述内层部与上述外壳卡合的卡合部。
根据该电池收纳机构,在开闭盖时,因为内层部不滑动,所以固 定在内层部的电极不会摩擦电池收纳室内的电池的电极,能够使外层 平滑地滑动。此外,因为仅使外层部滑动与形成于枢纽的长孔的长度 相当的较短的滑动量就能够开盖,所以能够使开盖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此外,该电池收纳机构,因为不是使用高价的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 盖体,所以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收纳机构闭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收纳机构开盖过程中的正 而截而I L
H"M hV^N H""l H^H "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收纳机构开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收纳机构闭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收纳机构开盖过程中的正 面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收纳机构开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一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图。 图8是表示第一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开盖过程中的正面截面图。
图9是表示第一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开盖时的正面截面图。 图IO是表示第二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二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开盖过程中的正面截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二现有例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开盖时的正面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池
la 电极
2 电池收纳室
10 外壳
11 开口部
20, 40, 60 盖体 22, 61 外层部 21a, 40a, 61a 钩 21, 62 内层部 3, 23, 43, 63 端子
64 卡止部 64a 突起部 64b 小孔部 64c 小孔部
65 卡止部 65a 突出部 65b 施力部件 65c 保持部
70 卡合部
71 凸部
72 凹部
30, 50, 80 枢纽
51, 81 长孔
52, 82 固定部
53, 83 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1)参照图1 图3说明本发明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实施方式1。其中,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收纳机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图。图2是表示电 池收纳机构的开盖过程中的正面截面图。图3是表示开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
该电池收纳机构,具备设置有开口部11的外壳10、开闭开口部 11的盖体60、和连接外壳10与盖体60的枢纽80。由外壳10形成电 池收纳室2,在开口部11 一侧设置有凸缘部12、 13。与凸缘部12连 续地设置有台阶部14,与该台阶部14连续的部分和主体壳4被固定。 此外,在电池收纳室2的底部,与电池l的电极la接合的端子3被固 定在外壳10。
盖体60,在图中以枢纽80为支点旋转移动到阻塞开口部11的倒 伏姿势、和打开开口部11的立起姿势。该盖体60是将在与电池收纳 室2内的电池1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滑动的外层部61、和固定 有与电池收纳室2中收纳的电池1的电极la抵接的端子63的内层部 62以不能够分离的方式重合而形成。在该外层部61与内层部62的相 对面,设置有在开盖之后闭盖时,为了使固定于内层部62的端子63 与电池1的电极la接合而用于临时固定的卡止部64。该卡止部64, 是将通过外层部61滑动而啮合、脱离的突起部64a与小孔部64b、 64c 组合而成。在外层部61的前端部附近和基端部(图1中为外层部61 的右端)附近这2处设置有小孔部64b、 64c,在内层部62的1处设置 有突起部64a。突起部64a与小孔部64b啮合或与小孔部64c啮合,在 其中任意一个状态下临时固定。2处小孔部64b、 64c的间隔,与外层 部61的滑动量相同。如图1所示,在闭盖时,突起部64a与前端部附 近的小孔部64b啮合。如图2所示,为了开盖而外层部61滑动的开盖 过程中的阶段,和如图3所示在开盖时,突起部64a与基端部附近的 小孔部64c啮合。其中,卡止部64也能够与该实施方式相反,在外层 部61设置突起部64a,在内层部62设置小孔部64b、 64c。
盖体60关闭时,按照使固定在内层部62的端子63能够与电池1 的电极la可靠地抵接的方式定位,因此在内层部62和外壳10的凸缘 部13设置有卡合部70。该卡合部70,由比卡止部64的突起部64a和200880011083.7
小孔部64b、 64c大的凸部71和凹部72构成,使得即使外层部61滑 动也不会脱离。进而,优选凸部71形成为凸曲面状,凹部72形成为 凹曲面状,使得即使盖体60从立起姿势变为倒伏姿势时有少许错位, 凸部71与凹部72也能够啮合。凸部71和凹部72也可以形成为圆柱 状或棱柱状。本实施方式中,凸部71设置在内层部62,凹部72设置 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因为凸缘部13能够以一定的厚度成形,所以 即使形成凹部72,也能够使该部分不会变得过薄。此外,作为相反形 状,也可以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设置凸部71,在内层部62设置凹部 72。
进而,在外层部61的前端部,设置有在闭盖时卡止在外壳10的 凸缘部13的钩61a。枢纽80将盖体60的外层部61的基端部(图中为 外层部61的右端)与外壳10的设置有台阶部14 一侧的凸缘部12连 结。如图1所示,外层部61的表面,在闭盖时形成与固定在外壳10 的主体壳4的表面相接而连续的平面。因此,盖体不会与手相互絆住,
也不会妨碍到其他操作。
枢纽80,在固定在外壳10的凸缘部12的固定部82形成有与外层 部61的滑动方向相同方向的长孔81,使轴83在该长孔81内移动,因 此轴83被固定在外层部61的基端部。此外,在外层部61的基端部的 两侧部,设置有枢纽80的固定部82进入的切口部84。
此处,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收纳机构的使用 方法。如图1所示在闭盖时,盖体60为倒伏姿势。设置在盖体60的 钩61a卡止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并且在盖体60的内层部62和外壳 10的凸缘部13设置的卡合部70的凸部71与凹部72啮合。盖体60 的内层部62的突起部64a与盖体60的外层部61的前端部附近的小孔 部64b啮合。该状态下,被固定在盖体60的外层部62的端子63与电 池收纳室2内收纳的电池l的电极la抵接。
接着,为了开盖,使盖体60的外层部61滑动而与外壳10的台阶 部14分离,则外层部61滑动相当于枢纽80的轴83所移动的长孔81 的长度的距离,保持倒伏姿态的状态而成为开盖过程中。在该开盖过 程中,如图2所示,设置在盖体60的钩61a从外壳IO的凸缘部13脱 离,并且内层部62的突起部64a与外层部61的基端部附近的小孔部
1064c啮合。但是,设置在内层部62的凸部71维持与设置在外壳10的 凸缘部13的凹部72啮合的状态,所以内层部62不滑动,固定在内层 部62的端子63继续与电池l的电极la抵接。
接着,以枢纽80的轴83为旋转轴使盖体60成为立起姿势,则如 图3所示盖被打开。此时,内层部62的突起部64a维持与外层部61 的基端部附近的小孔部64c啮合的状态,所以内层部62与外层部61 不会发生位置偏离。
从而,在此之后,为了闭盖,而使盖体60成为开盖过程中的倒伏 姿势时,如图2所示,设置在内层部62的凸部71如原状进入设置在 外壳10的凸缘部13的凹部72内。通过凸部71形成为凸曲面状、凹 部72形成为凹曲面状,即使内层部62有少许位置偏离,内层部62也 会被曲面引导而使凸部71准确地进入凹部72内并啮合。从而,固定 在内层部62的端子63如原状与电池1的电极la相接。
然后,接着,为了完全闭盖,使外层部61向外壳10的台阶部14 的方向滑动,则如图1所示,设置在内层部62的突起部64a啮合在外 层部61的小孔部64b内,另一方面,设置在盖体60的钩61a卡止在 外壳10的凸缘部13。此时,内层部62的凸部71进入外壳10的凹部 72内,由此内层部62不会随着外层部61移动。因此,固定在内层部 62的端子63维持与电池1的电极la抵接的状态。此时,内层部62不 会移动,所以不会摩擦电极la。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4 图6说明本发明的电池收纳机构的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收纳机构的闭盖时的正面截面 图。图5是表示开盖过程中的正面截面图。图6表示开盖时的正面截 面图。第二实施方式2的电池收纳机构,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卡止部 64变更而得到的方式,所以对于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 说明。
实施方式2的卡止部65,具备在外层部61的背面突出设置的突出 部65a、在内层部62的前端侧配置的施力部件65b、抵抗施力部件65b 施加的力为了维持闭盖状态的保持部65c。
如图5所示,突出部65a,在外层部61向远离外壳10的台阶部
ii14的方向滑动的开盖过程中,为了维持固定在内层部62的端子63与 电池1的电极la抵接的状态,以与内层部62的基端侧端边缘抵接的 方式突出设置在外层部61的背面。此外,施力部件65b,夹在设置于 外层部61的钩61a —侧的端部与内层部62的前端之间。在本实施方 式中,使用压縮弹簧作为施力部件65b。除压縮弹簧之外,也可以使用 板簧、橡胶等构成施力部件65b。施力部件65b总是向突出部65a的方 向对内层部62施力。但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在突出部65a与枢纽80 之间配置拉伸弹簧作为施力部件65b。
保持部65c,由在钩61a与外壳10的凸缘部13的相对面形成的突 起部65d和凹陷部65e构成。其他卡合部70和枢纽80,与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此处也如图4所示,外层部61的表面在闭盖时与固定在外壳 10的主体壳4的表面相接形成连续的平面。所以,盖体不会与手相絆, 也不会妨碍到其他操作。
接着说明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在闭盖时,盖体60成倒伏姿势, 设置在内层部62的凸部71与设置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的凹部72啮 合,固定在内层部62的端子63与电池1的电极la抵接。此外,设置 在盖体60的钩61a卡止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并且,保持部65c的 突起部65d和凹陷部65e卡合。从而,施力部件65b按压外层部61, 但外层部61不会滑动。
接着,为了开盖,用手对盖体60施加力使其滑动,以使盖体60 的外层部61远离外壳10的台阶部14。外层部61,如图5所示,通过 施力部件65b的按压,滑动相当于枢纽80的轴83所移动的长孔81的 长度的距离,保持倒伏姿势的状态成为开盖过程中。在该开盖过程中, 设置在盖体60的钩61a从外壳10的凸缘部13脱离,保持部65c的突 起部65d和凹陷部65e脱离,施力部件65b伸长,内层部62的基端侧 端边缘与突出设置在外层部61的突出部65a抵接。但是,设置在内层 部62的凸部71维持与设置在外壳10的凸缘部13的凹部72啮合的状 态,所以固定在内层部62的端子63,继续与电池l的电极la抵接。
接着,以枢纽80的轴83为旋转轴使盖体60成为立起姿势,则如 图6所示盖被打开。此时,施力部件65b对内层部62施力,内层部62 的基端侧端边缘维持与外层部61的突出部65a抵接的状态,所以内层
12部62与外层部61不会发生位置偏离。
因此,接着为了闭盖,使盖体60成为开闭过程中的倒伏姿势时, 如图5所示,设置在内层部62的凸部71如原状进入设置在外壳10的 凸缘部13的凹部72内。通过凸部71形成为凸曲面状、凹部72形成 为凹曲面状,即使内层部62有少许位置偏离,内层部62也会被曲面 引导,使凸部71准确地进入凹部72内。因此,固定在内层部62的端 子63如原状与电池l的电极la抵接。
然后,接着,为了完全闭盖,使外层部61向外壳10的台阶部14 的方向滑动,则如图4所示,设置在盖体60的钩61a卡止在外壳10 的凸缘部13,保持部65c的突起部65d和凹陷部65e卡合,由此维持 施力部件65b被压缩的状态。此时,内层部62不会移动,所以不会摩 擦电极la。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 中记载的发明特定事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第一实施方式 中,也能够在外层部61设置与内层部62的基端部侧端边缘接合或脱 离的突出部(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突出部65a)。此外,第二实施 方式中的保持部65c,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止部64的位 置上。此外,外壳10即使不设置凸缘部12、 13也能够实施。
此外,关于枢纽80,以使用长孔81作为轴承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 明,但是轴承的形状并不限于长孔。只要是允许轴在外层部61的滑动 方向上滑动的轴承,无论是什么形状,上述作用、效果都相同。例如, 可以不是孔而是U字形的轴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外层部61 —侧带有轴的结构, 但是反过来在外壳10 —侧固定轴,在外层部61 —侧固定轴承的结构, 上述作用、效果也相同。
进而,如图1和图4所示,外层部61的表面,在闭盖时与固定在 外壳10的主体壳4的表面抵接形成连续的平面。所以,盖体不会与手 相絆,也不会妨碍到其他操作。如此,作为为了使外层部61与主体壳 4平滑地连接的盖体的结构,如现有例所说明,使用较长行程的滑动、 会摩擦电极的端子、价格较高的不锈钢端子等,但是利用本发明,能 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采用了第二现有例所示的盖体与枢纽的结构关系,
13所以行程变得较短。并且通过设置卡合部,而不会摩擦电池的电极。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电池收纳机构,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构成在相机、夹子型 的闪光装置(所谓的单体闪光装置)、便携式音频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仪 器、桌面时钟等电子仪器中所具备的电池收纳室。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收纳机构,其在具有电池收纳室的外壳的一端部设置有使电池的电极露出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通过盖体开闭,所述外壳和所述盖体通过枢纽连结,该电池收纳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相互重合并滑动的外层部和内层部,内层部与所述电池的电极相接触,外层部与所述枢纽连接,所述枢纽具有轴和轴承,所述轴承允许所述轴在所述盖体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具有在闭盖时将所述内层部与所述外壳卡合的卡合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内层部临时固定在所述外层部的卡止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是将所述外层部进行滑动而啮合或脱离的突起部和小孔部组合而构成的机构,在所述外层部和所述内层部的相对面的一 方的面设置有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相对面的另一方的面设置有所述小 孔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部具有向滑动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并具有用于抵抗所述施力部件施加的力而维持闭盖状态的保持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是将凸部和凹部组合而构成的机构,在所述内层部和所述外壳的相对面的一方的面具有所述凸部,在另一方的面具有所述 凹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层部,设置有在闭盖时卡止在所述外壳的钩。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部的表面,在闭盖时与固定于外壳的主体壳的表面相接 而形成连续的平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收纳机构,其在收纳电池的外壳的一端部设置使电池的电极露出的开口部,通过盖体开闭该开口部,盖体分为滑动的外层部和内层部,外层部通过长孔的枢纽与外壳连结。并且,内层部具有与外壳卡合的部分。打开盖体时,能够以较短行程且不摩擦电池地打开。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652879SQ20088001108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大山一彦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