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09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 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下,相关的电子产品装置不断问世,电子产品装置之间 与周边装置的连接需求更为严格。目前,为应付高像素下的超大数字数据流量,使得各影 像和音源能清晰传送到主要处理的电子产品装置中,这种高新技术现已成为各大生产厂 家开发的主流。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的连接器(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connector,简称HDMI)俨然成为新一代的数字连接器。当周边装置的HDMI连接器连接至电子产品装置的HDMI连接器后,周边装置便可 与电子产品装置相互交换超大数字数据流量。其中HDMI连接器中配置有上下对应的两排 导电端子集合,各排导电端子集合具有多个导电端子。随着HDMI连接器走向微小尺寸的趋势下,业界尝试降低HDMI连接器的高(厚) 度,以达缩小尺寸的目的。通常而言,业界改变导电端子的外形。然而,由于各导电端子皆 经冲压技术一起制成,贸然改变导电端子的外形,不仅提高制造过程的复杂性,也增加导电 端子产生短路的机会。有鉴于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可解决上述情形发生,便是业界人士所欲达 成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保持其导电端子的整体高 度,使得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不至增大,进而保持此电连接器容置其导电端子的空间以及 此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也可避免其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其金属套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降低制作导电端子的复 杂性。为达成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提出一种电连接器, 适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本体、一组合套体及一金属 套体。连接器本体含有两对应设置的端子列,各端子列包含多个相互并列的导电端子。各导 电端子一体成型地包含一笔直部及一弧形接触部,弧形接触部直接地实体连接笔直部的一 端,用以接触另一电连接器的一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分别伸出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组 合套体套接于连接器本体伸出导电端子的一端,并容纳这些导电端子。金属套体套接连接 器本体伸出导电端子的一端,并容纳该组合套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组合套体的两相对面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容置间 隔。这些容置间隔分别一一容纳并隔绝该些导电端子。此实施例中,这些容置间隔分别通过一开口而穿过组合套体的表面。这些开口分别一一显露出弧形接触部及部分的笔直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套体的两相对侧面朝相同方向分别伸出一接合 臂。这些接合臂分别接合至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侧,且此些接合臂之间间隔出一容置缺口, 以容纳连接器本体的一端。此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侧面分别具有一第一滑轨部。 这些接合臂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二滑轨部。通过第二滑轨部与第一滑轨部相互结合,接 合臂分别接合至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面露出容置缺口的位置分别具有 多个凸起部,这些凸起部分别顶靠金属套体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连接器本体包括多个第一结合部。这些第一结合部位 于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面。金属套体包括多个第二结合部。这些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第一 结合部配置于金属套体的两相对面,并与这些第一结合部彼此互补。通过第二结合部与第 一结合部相互结合,金属套体套接至连接器本体的一端。此实施例,第一结合部为一嵌块或 一嵌槽,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相反,为一嵌槽或一嵌块。此外,连接器本体包括可组合拆卸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一面 包括一第一组合部,第二本体的一面包括一第二组合部。通过第一组合部与第二组合部相 互配合,第一本体组合至第二本体上。此实施例中,第一组合部为一卡固凸肋,第二组合部 为一卡固凹槽。另外,这些端子列分别使其导电端子彼此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弧形接触部呈C字形。同时,组合套体具有一第一贯穿 通道,第一贯穿通道容纳伸出连接器本体的导电端子。第一贯穿通道的高度为0. 71 士0. 02 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导电端子可为仅经弯折一次的金属片。综上所述,由于各导电端子不具增加其整体高度的部件,因此,这些导电端子可保 持其整体高度,进而有效达到缩小此电连接器整体尺寸的目的。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详细 说明如下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于一实施例下的分解图;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被组成后的示意图;图2B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合套体与连接器本体组合后的示意图;图2C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套体、组合套体与连接器本体组合后的示 意图;图3绘示图2C朝方向D观察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正视图;图4绘示图3沿剖面线4-4的剖面图;图5绘示图4的导电端子于接触另一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后,所受挤压而变形的 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电连接器200 连接器本体[0029]210 第一滑轨部220 第一结合部230:凸起部300 第一本体310 第一承载胶体320 第一端子列330 第一组合部400 第二本体410 第二承载胶体420 第二端子列430 第二组合部500:导电端子510:笔直部520 弧形接触部600 组合套体610 第一贯穿通道630 接合臂640 第二滑轨部650:容置缺口660 容置间隔670:开口671 边缘700:金属套体710 第二贯穿通道720 第二结合部T: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Hi 弧高H2 高度4-4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 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含有两对应设置的端子列,各端子列包 含多个相互并列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包含一笔直部及一弧形接触部,弧形接触部直接 地实体连接笔直部的一端,用以接触另一电连接器的一导电端子。导电端子除了弧形接触 部外,避免设置可增加导电端子整体高度的部件(例如朝外倾斜的部份)。如此,有鉴于各 种连接器皆朝微小化的趋势发展,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各导电端子可保持其整体高度,进而达到有效缩小电连接器整体尺寸的目的。请参阅图1、图2A所示。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于一实施例下的分解 图。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连接器本体200被组成后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在提出一种电连接器100,适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 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 HDMI)。电连接器 100 包含一连接 器本体200、一组合套体600及一金属套体700。连接器本体200含有多个导电端子500,这些导电端子500分别伸出连接器本体 200的一端。各导电端子500 —体成型地包含一笔直部510及一弧形接触部520。笔直部 510直接地实体连接弧形接触部520。笔直部510的一端伸出连接器本体200并直接地实 体连接弧形接触部520,另一端于连接器本体200中电性连接一周边装置的电线(图中未 示)°在此需定义的是,各导电端子500为经弯折一次的金属片。笔直部510并不限其 尺寸,但为实质上平行水平线(如X轴)或铅直线(如Y轴)。组合套体600由不导电的材质(如塑料材料)所制成。组合套体600具一第一贯 穿通道610,是套接于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的一端,并使这些导电端子500 穿过第一贯穿通道610,而容纳于第一贯穿通道610内。金属套体700具一第二贯穿通道 710,是套接于组合套体600上、此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的一端,并容纳第二 贯穿通道710内。具体而言,连接器本体200包括一第一本体300及一第二本体400。第一本体300 包括一第一承载胶体310及一第一端子列320,第一端子列320位于第一承载胶体310上。 第二本体400包括一第二承载胶体410及一第二端子列420,第二端子列420位于第二承载 胶体410上。第一本体300及第二本体400可反复地相互组合或拆卸;当第一本体300与 第二本体400于图2A中相互叠合而组成连接器本体200时,第一端子列320与第二端子列 420可成上、下相互对应设置,且这些导电端子500并伸出连接器本体200的一端。此外,请参阅图1、图2B所示。图2B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组合套体600 与连接器本体200组合后的示意图。第一本体300 (或第二本体400)的两相对侧面分别具 有一第一滑轨部210 (图1、图2A)。组合套体600的两相对侧面朝一相同方向分别伸出一 接合臂630,且这些接合臂630之间可间隔出一容置缺口 650。各接合臂630的内面设有一 第二滑轨部640。当组合套体600套接至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的一端时,通过第二 滑轨部640分别与第一滑轨部210相互接合,这些接合臂630分别接合至连接器本体200的 两相对侧,使得此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的一端可容纳于此容置缺口 650中, 且导电端子500位于第一贯穿通道610内(图2B)。另外,组合套体600位于第一贯穿通道610的两相对面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 容置间隔660。这些容置间隔660分别一一容纳这些导电端子500,用以隔绝这些导电端子 500。这些容置间隔660分别还进一步地通过一开口 670而穿过组合套体600的表面,这些 开口 670分别一一显露出这些弧形接触部520及部分的笔直部510。(第2B图)接着,请再参阅图1及图2C所示。图2C绘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金属套 体700、组合套体600与连接器本体200组合后的示意图。[0070] 连接器本体200两相对面,即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400相互背对的一表面上, 分别排列有多个第一结合部220,例如嵌块(图2C)或嵌槽(图中未示)。金属套体700的 两相对面对应这些第一结合部220的位置,例如同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图1),配置多个第二 结合部720,例如嵌块(图中未示)或嵌槽(图2C)。这些第二结合部720分别一一对应这 些第一结合部220,并与这些第一结合部220彼此可互补地接合。 如此,当金属套体700套接于组合套体600及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 的一端时,通过这些第二结合部720与第一结合部220相互结合,金属套体700套接于组合 套体600上,而且固定于连接器本体200上(图2C)。请再参阅图2C及图3所示。图3绘示图2C朝方向D观察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 100的正视图。当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400于相互叠合而组成连接器本体200,且第一 端子列320与第二端子列420成上、下相互对应设置时,第一端子列320的导电端子500与 第二端子列420的导电端子500分别交错设置。请再参阅图2B。此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择的技术手段为,连接器本体200两相对 面,即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400相互背对的一表面上,对应于容置缺口 650的位置还分 别排列有多个凸起部230。随着组合套体600套接于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 的一端后,这些凸起部230仍可自容置缺口 650显露出来。如此,请再参阅图2B及图4所示。图4绘示图3沿剖面线4-4的剖面图。当金属 套体700套接于组合套体600及连接器本体200伸出有导电端子500的一端时,这些凸起 部230于第二贯穿通道710内分别顶靠金属套体700的内表面。如此,由于连接器本体200两相对面的凸起部230确实地顶靠金属套体700,使得 组合套体600与连接器本体200便不至于金属套体700中产生摇晃,进而便利后续与另一 电连接器的连接工作。请再参阅图1所示。此实施例中的另一可选择的技术手段为,第一本体300与第 二本体400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组合部330及第二组合部430。这些第 一组合部330分别一一对应此些第二组合部430,并与这些第一组合部330彼此可互补地结 合。举例而言,第一组合部330为一卡固凸肋,第二组合部430为一卡固凹槽。故,通过第 一组合部330与第二组合部430相互配合,第一本体300可组合至第二本体400上。如此,除了组合套体600可使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400相结合为一体,第一组 合部330及第二组合部430亦可强化连接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400的强度。然而,上 述可选择的各技术手段亦可同时存在于同一电连接器100上。请再参阅图3及图5所示。图5绘示图4的导电端子500在接触另一电连接器的 端子T后,所受挤压而变形的状态示意图。当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另一电连接器后,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T伸入第一贯穿 通道610内,使得本实用新型两侧的导电端子500的弧形接触部520,于其容置间隔660中 受到另一电连接器的端子T的推挤,而带动笔直部510朝组合套体600的表面移动(图5)。然而,由于这些开口 670分别一一显露出这些弧形接触部520及部分笔直部510, 使得组合套体600对应各开口 670的边缘671可对笔直部510产生干涉,进而增加上下列 弧形接触部520分别对另一电连接器导电端子夹靠的正向力,用以加强信号的传输效率。请再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于一实施例下,弧形接触部520的外形大致接近“C”字形,“C”字形弧形接触部520具有一弧高&,弧高&例如可为 0. 25士0. 045毫米。由于各导电端子500除了弧形接触部520外,避免设置可增加导电端 子500的整体高度的部件,使得各导电端子500于实施例下可保持例如0. 25士0. 045毫米 的整体高度。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第一贯穿通道610的高度H2可仅为例如 0. 71 士0. 02 毫米。此外,由于弧形接触部520弧高&设计,使得受到推挤而朝组合套体600表面移动 的弧形接触部520仍不致触碰至组合套体600外的金属套体700,进而避免产生电性短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朝微小化的趋势发展,通过避免设置可增加导 电端子整体高度的部件,用以保持其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使得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不至 增大,进而保持此电连接器容置其导电端子的空间以及此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也可避免 其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其金属套体。同时,由于各导电端子设计为弯折一次的金属片,导电端 子设计亦可降低制作导电端子的复杂性。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 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一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连接器本体,含有两对应设置的端子列,每一该些端子列包含多个相互并列的导电端子,且该些端子列的该些导电端子分别伸出该连接器本体的一端;一组合套体,套接于该连接器本体的该端,并容纳该些导电端子;以及一金属套体,套接该连接器本体的该端,并容纳该组合套体,其中每一该些导电端子一体成型地包含一笔直部及一弧形接触部,该弧形接触部直接地实体连接该笔直部的一端,用以接触另一电连接器的一导电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套体的两相对面分别设有多 个相互平行的容置间隔,该些容置间隔分别一一容纳并隔绝该些导电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容置间隔分别通过一开口而穿 过该组合套体的表面,该些开口分别一一显露出该些弧形接触部及部分笔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套体的两相对侧面朝相同方 向分别伸出一接合臂,该些接合臂分别接合至该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侧,该些接合臂之间 间隔出一容置缺口,以容纳该连接器本体的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面露出该容 置缺口的位置分别具有多个凸起部,该些凸起部分别顶靠该金属套体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包括多个第一结合部, 该些第一结合部位于该连接器本体的两相对面;以及该金属套体包括多个第二结合部,该些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该些第一结合部配置于该 金属套体的两相对面,并与该些第一结合部彼此互补,通过该些第二结合部与该些第一结合部相互结合,该金属套体套接至该连接器本体的 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为一嵌块与一嵌槽的 其中之一,该第二结合部为一嵌块与一嵌槽的其中的另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包括可组合拆卸的一 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的一面包括一第一组合部,该第二本体的一面包括一第二组合部,通过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互配合,该第一本体组合至该第二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部为一卡固凸肋,该第二 组合部为一卡固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弧形接触部呈C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高分辨率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其包含一连接器本体、一组合套体及一金属套体。连接器本体具两端子列,各端子列包含多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分别伸出该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组合套体套接于连接器本体上,并容纳导电端子。金属套体套接连接器本体并容纳组合套体。各导电端子一体成型地包含一笔直部及一弧形接触部,且弧形接触部直接地实体连接笔直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保持其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使得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不至增大,进而保持此电连接器容置其导电端子的空间以及此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也可避免其导电端子电性接触其金属套体。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758205SQ20102027924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苏奕豪, 颜铭辉 申请人: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