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59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可充电电池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
背景技术
电池容器(外壳),目前广泛采用圆形和方形结构,其材质包括金属、塑料等。 容器内部容纳电池极片、隔膜、电解质和其他组件。在电池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极化的存在,电池或多或少地会放出热量,使电池 的温度升高。尤其在电池大电流放电时,放出的热量急剧增大,导致电池温度升的更 高。电池温度升高后,会影响电池的性能,使电池的性能出现恶化。有时甚至会带来安 全方面的事故。所以,对于大电流使用的电池,散热功能是必须考虑的。普通电池容器组成的电池,其散热途径完全是依靠外壳,电池内部产生的热很 难及时地散发出去,电池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热量是电池内部产生的,所 以电池内部或中心的温度就会比外壳温度更高。整个电池温度的不均勻也会导致电池性 能的恶化。普通电池容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如果电池内部的极片是卷绕结构的话,在电池 装配过程中,中心部位的极片就会受到挤压,导致极片断裂。如果极片硬度较大,就更 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目前电池容器散热困难的不足以及电池装配时极片断裂的现象,本实 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中心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包括外壳和其中的极片室,其中在极片 室中设有散热腔体,散热腔体的截面为扁圆形结构,两端为圆弧形,散热腔体位于容器 中部,与极片层面平行,并和和外壳两端连接形成通透整体。所述散热腔体和外壳采用同样材料制作,选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所述外壳截面为长方形或扁圆形。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空心结构就形成了散热通道,其中通过的 气流可以方便地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增强了电池的散热能力,避免电池高温的产 生;同时,电池中心的温度降低后,电池中心和外壳的温度差异就会减小,这样,整个 电池温度就更均勻一致;由于电池散热腔体是扁圆形,在电池装配时,卷绕的电池极片 就有一定的弧度,避免了直接弯折,就改善了极片断裂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一的端视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一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二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二的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二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作详尽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的方案一的立体图;图2是其端视图; 图3是其侧视剖面图。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包括外壳1和其中的极片室3(见图3),在 极片室3中设有散热腔体2 (见图3),散热腔体2的截面为扁圆形结构,两端为圆弧4, 散热腔体2位于容器中部(见图2),与极片层面平行,并和和外壳两端连接形成通透整体 (见图1)。极片在极片室3中,绕散热腔体2缠绕成电池芯,这个过程中极片不会有小 角度弯折,不易断裂。散热腔体3形成了散热通道,可以通过气体的自然流动或强制通风,使电池内 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能够快速的散发出去。散热腔体3和外壳1采用同样材料制作,选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外壳1截面为长方形或扁圆形,图1、图2、图3为长方形外壳方案示意图,图 4、图5、图6为扁圆形方案的示意图,除了端面看去为扁圆形外,其它和长方形方案完 全相同。以此原理,外壳1截面也可做成通常的圆形,此时散热腔体2的截面也为圆形。
权利要求1.一种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包括外壳和其中的极片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 片室中设有散热腔体,散热腔体的截面为扁圆形结构,两端为圆弧形,散热腔体位于外 壳的中部,与极片层面平行,并和和外壳两端连接形成通透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体和外 壳采用同样材料制作,选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截面为长 方形或扁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包括外壳和其中的极片室,其中在极片室中设有散热腔体,散热腔体的截面为扁圆形结构,两端为圆弧形,散热腔体位于容器中部,与极片层面平行,并和外壳两端连接形成通透整体。本实用新型有散热腔体的电池容器,空心结构就形成了散热通道,其中通过的气流可以方便地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增强了电池的散热能力,避免电池高温的产生;同时,电池中心的温度降低后,电池中心和外壳的温度差异就会减小,这样,整个电池温度就更均匀一致;由于电池散热腔体是扁圆形,在电池装配时,卷绕的电池极片就有一定的弧度,避免了直接弯折,就改善了极片断裂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M10/50GK201804922SQ20102053145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卞鸿彦, 程迪, 陈红 申请人: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