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子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074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光子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关于一种半导体装置与半导体过程的领域。在一态样中,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在讯息处理系统感测或使用光线的方法或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光线的光学光子电流以提供高带宽、低功率以及高速率讯息转换,但关于讯息过程用于现有的集成电路之接口,光线讯息必须转换入射的电子讯息,且与集成电路兼容。先试着开发光子检测器,结果光子检测器所生产使用的材料性质或光子检测器的设计有遇到功能上的问题。例如,以硅为基础的光检测器在能量1. IeV下的充电转换光线是非常低效(如比约1050nm更大的波长),因为关连到硅有间接绷带。额外的,习知电荷耦合组件(CXD)、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M0Q或双极性互补金氧半导体(BJT)光检测器相对缓慢 (因为必须充电与放电或回复固有的遥控时间),需要太多的空间(因为低效检测器必须有大的活动面积),缺乏内在增益,以及不能用检测中红外线光(因为在光波长IlOOnm上检测到的效率接近零)。然而,因为透光的硅主体允许光学信号穿过硅衬底,其要求整合第一光学将于1500nm(如约0.8eV)左右进入硅芯片。更详之,电信产业在许多方面有完善的高带宽1500nm光的电信,但有使用别种半导体聚合III-V材料(如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 或磷化铟αηΡ)),对于现有的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M0Q不具有容易与廉价的整合。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集成电路光子检测器装置、方法及系统,其满足各种于上述发明所发现的习知问题,尽管需了解此相关技术段落的说明并不打算提供作为承认其叙述的内容为背景技术,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审阅本发明应用以及参阅附图及其说明之后即能清楚明了传统解决问题和技术的各种限制和缺点。

发明内容
广义来说,揭露一种小型硅基光学检测器,用于利用具有浮体的绝缘体上半导体检测可见光和中红外光,该浮体有效捕捉来自检测光的多余载体,当读取该检测器时,其增强了漏极电流。在光子检测模式中,该绝缘体上半导体检测器晶体管的栅极、漏极及源极端保持在第一固定电压(例如Vss),以至于该浮体绝缘体上半导体检测器晶体管本体收集由具有波长达到至少1500nm的入射光的光子所导致的电荷。在读取模式中,为了增进装置灵敏度同时提供良好增益,可通过将该漏极与栅极端提升至所选择的第二固定参考电压(Vref)或者近乎未照光的晶体管阈值电压(Vt),而在源极端读取该本体内的多余电荷。 这些在该本体内的多余载体(NM0S的电洞与PMOS的电荷)将继续留在该本体中,但将静电耦合至晶体管沟道,其造成在读取模式中降低该阈值电压并因而增强漏极电流。在重置模式中,通过将该栅极电压设定为该第一固定电压(例如Vss)以及将该漏极端的电压降低至负电压而在该本体中逐渐扩散以移除该本体电荷。在此方式中,该光学检测器将该光子转换为具有增益的电子信号。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以标准CMOS工艺来制作所揭露的光学检测器以整合为用于任何硅光学光子应用的检测器,包含时钟分配与讯息转换。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利用多个平行堆迭的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的架构来增加该光学检测器的效率。额外的或替代的,可利用设置有数个晶体管在光束路径中的架构来增加该光学检测器的速度,而该光束路径被交替地设定为检测模式、读取模式、及重置模式以增加检测速度。于一选择的示范实施例,揭露一种浮体光子检测器及方法。所揭露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包含形成在衬底上的半导体上绝缘体层(例如形成在埋藏绝缘体层上的单晶硅层)。 在该半导体上绝缘体层中,配置有漏极区、源极区及分隔开该源极与漏极区的浮体区。该浮体光子检测器亦包含配置以至少大幅覆盖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的浮体区并通过栅极介电质与该浮体区绝缘。因为这个结构,该浮体光电晶体管于第一光源未照射该浮体区时具有第一相对高阈值电压,而于该第一光源照射该浮体区时管具有第二相对低阈值电压。于操作中,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该栅极电极与源极和漏极区时,该浮体区捕捉该第一光源的多余载体,以至于当施加相对高参考电压于该栅极电极与漏极区而该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可检测多余电荷为增强漏极电流。在选择的实施例中,该源极和漏极区为η型源极和漏极区,而该浮体区为局部空乏的ρ型浮体区,导致构成η型或NMOS 光电晶体管。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源极和漏极区为P型源极和漏极区,而该浮体区为η型浮体区,导致构成P型或PMOS光电晶体管。使用恰当的掺杂与设计,当具有波长达到至少 1500nm的第一光源照射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该第二相对低阈值电压。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考附图可清楚了解本发明及其多数目的、功能和优点。在数个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值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素。图1为半导体晶圆结构的局部截面图其中形成具有束缚体结构的场效晶体管;图2为相比于硅衬底的费米能级,NMOS场效晶体管的衬底区中的电洞和电子的能级的简单绘示图;图3图为根据本发明的选择的实施例的半导体晶圆结构的局部截面图,其中形成具有用以检测光子的浮体结构的场效晶体管;图4(a)为第一光源照射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晶体管时所量测的漏极电流作为栅极和漏极电压的函数的绘示图;图4(b)为第一和第二光源照射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晶体管时所量测的漏极电流的相对变化作为栅极和漏极电压的绘示图;图4(c)为作为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晶体管长度的函数的阈值电压并掺杂以显示照射1320nm激光光源的效应的绘示图;图4(d)为作为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晶体管长度的函数的阈值电压并掺杂以显示照射1064nm激光光源的效应的绘示图;图5为利用多个不同激光光源照射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晶体管时所量测到的漏极电流的相对变化作为参考电压Vdd的函数的绘示图;以及图第6为硅光子检测器的简化示意电路图,其中平行堆迭有多个绝缘体上半导体光学检测器以提高光子检测器效应和/或速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提供一种光子检测器方法与设备,用于当该光子检测器在检测模式时,利用硅基集成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光,该硅基集成电路检测器是在在绝缘体上半导体 (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SOI)衬底上形成浮体场效晶体管以捕捉可见光或中红外光所导致的多余电荷,并在读取模式中利用电流检测器测量或读取因为本体内多余载体存在所导致的增强漏极电流。通过形成具有局部空乏(partially d印leted ;PD)浮体SOI MOSFET晶体管,其阈值电压和内部双级接面行为是通过在晶体管的浮体捕捉的光子产生电荷所修改,可利用具有波长达至少1500nm或者甚至达2000nm(于选择的实施例中)的光源来检测光线。在浮体结构中,由入射光光子所产生的该浮体中的任何多余电子逃脱穿过SOI MOSFET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但在浮体中的多余电洞因为他们被移动至该源或漏的相对费米能阶所强力限制而无法逃脱。在选择的实施例中,通过在SOI制作工艺时期所产生中间能隙状态和/或利用操作以控制该带能隙阶级的带能隙,可增强或控制该浮体区中的光子吸收。在浮体中被捕捉的电洞可被测量为漏极电流,用以提供光已检测的电流或电压指示。本发明种种实施例说明将伴随图为基准描述细节。而种种细节设定前述的来回描述,其将欣赏本发明可以实行外在具体的细节,以及决定大量具体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描述下实现装置具体的设计,例如遵守技术的过程或相关设计上将从一实施例到其它的限制。而可能从复杂与消费时间上努力发展,且还是需要以泄漏于有益技术中之其它习知技术惯例的承诺。举例来说,选择侧面显示于框途中,比较细节,以避免其它的限制或本发明的模糊。额外的,选择侧面描绘为基础以简化横截面图的半导体装置外甚至包括特征或其它的几何学,以避免本发明的限制与模糊。像描述和表示使用其它技能中技术的描述与传达其它技能中技术的衬底。另外,虽然具体描述例如具体物料,其其它技能中技术将承认可以用类似物料正确取代无损失的功能。在备注中详细说明,将形成某些物料与移除半导体衬底结构。而关于形成的具体程序或移除如以以下未详细的物料,常规的技术于技能中以成长、沈积、移除或其它形成的技术如适当厚度的层。而详细了解与未认为有必要于技能中之技术教导如何做或使用本发明。参考图1图,其中显示半导体晶圆结构100的局部截面图,其中,具有束缚体结构的场效晶体管110形成在绝缘体上半导体(SOI)层上。如图所示,该场效晶体管110形成于SOI衬底层103上并通过埋藏氧化层102与下层衬底层101绝缘。该场效晶体管110包括形成于栅极介电层107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侧壁间隔109的栅极电极层108,以及也包括η 型漏极和源极区105,106,其选择性地形成于ρ型SOI层103中以定义在栅极电极层108之下的P型沟道区104。当完整的场效晶体管装置110形成为具有通过本体束缚连接112与参考电压(如Vss)连接的沟道区104的n-FET装置110,n-FET装置110配置成束缚体装置。在这束缚体结构中,光线111(如激光光子)照射该n-FET装置110所产生的任何多余电子逃脱穿过n-FET装置110的源极106或漏极105。此外,该数浮体结构允许电洞逃脱穿过该本体束缚。然而,当该本体浮动时,电洞留下来以电性充电该本体。为了说明这样的行为,参阅第2图,其显示相较于SOI衬底层103的费米能级204, 图1所示的η型FET装置110的衬底区104中的电子202和电洞206的能级的简易绘示图。在第2图中,η区域201、ρ区域203、及η区域205分别对应图1的n_FET装置110源极105、本体104、以及漏极106。如电子符号(e_)旁的箭头所指,在衬底区104所产生的任何多余电子因为他们能移动接近费米能级204而逃脱至该漏极和源极区105,106。至于在该本体区104中的多余电洞,该SOI衬底层103的费米能级204的相对位置不允许该电洞逃脱至该源极和漏极区105,106。该本体束缚112自ρ型本体区104啦出电洞并至参考或本体电压(VB),如电洞符号(h+)旁的箭头所指。然而,在第2图的能级绘示图亦显示在浮体结构(其中该参考或本体电压(Vb)未连接至该ρ型本体区203)中,该电洞被捕捉在该本体区203中,从而提高该本体区203的电位。请参考第3图,其显示按照本发明的选择的实施例的半导体晶圆结构300的之局部截面图,其中,形成具有用以检测光子的浮体结构的场效晶体管310。如图所示,晶圆结构 300包含由半导体材料(例如硅)所形成的第一半导体层301。根据要制造的装置的型式, 该第一半导体层301可实作为主体硅衬底、单结晶硅(掺杂或未掺杂)、S0I)衬底、或任何半导体材料或复合半导体材料或任何前述的组合,以及可选择地形成为散装处理晶圆。将理解的是,该第一半导体层301可掺杂所提供的η型(电子)与ρ型(电洞)载体,且于图标的范例中可掺杂为P型衬底层301。所描述的晶圆结构300亦包含形成于该第一半导体层301上的绝缘体层302,其最终用于形成绝缘体上硅装置的埋藏氧化层(buried oxide ;BOX) 0可利用任何所需的绝缘体材料(例如二氧化硅)形成该绝缘体层302,沈积、成长或注入成该绝缘体层302以形成将该第一半导体层301与该第二半导体层303电性隔离的隔离区。具体而言,该第二半导体层303可通过沈积或成长半导体材料(例如硅)形成在绝缘体层302上成为薄的半导体层303(简称为绝缘体上半导体或SOI层或SOI衬底层),且预定厚度以电路功能为依据实施。如图3所描绘,该SOI层303通过沈积可初始形成厚度大约为20-100nm的硅的薄层, 详而言之,约少于80nm。在绝缘体层302上形成SOI层303时期或之后,可以合适的ρ型载体掺杂该SOI 层303中的ρ井区304。于示范实施例中,通过提供浓度大约在5X IO17至5Χ 1018cm_3之间的P型掺杂(例如硼)将该P井区304形成为局部空乏的ρ型SOI衬底层。将会理解,通过初始利用所需浓度的杂质注入整体SOI层303而形成该ρ井区304,导致接续注入该源极和漏极区以定义该P型井区304。在该ρ井区上,形成具有栅极电极结构的场效晶体管装置310,包含一或多层配置在SOI层303上覆盖至少该P型井区304预定厚度(如Ι-lOnm)的栅极绝缘体体307。该栅极绝缘体307可热成长电介质层(例如二氧化硅)或沈积绝缘层(例如硅氧化物,硅氮化物,高介质常数绝缘体(例如HfSiO)或类似),这些是通过化学气相沈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低压化学气相沈积(LPCVD)、半大气化学气相沈积(SACVD)、或等离子化学气相沈积(PECVD)的已知方式沈积。在形成该栅极绝缘体层307之后,由硅烷的氢还原通过LPCVD使用导电材料(例如多晶硅)在该栅极绝缘体层307上形成一或多层栅极电极层308,作为未掺杂多晶硅层达预定厚度(例如约50-200nm,详而言之约IOOnm),然后接着以注入的杂质掺杂而使其导电。此外或替代,可以掺杂其它电性导电栅极形成电极材料,例如金属与金属硅化物。该(些)栅极电极层308可形成具有相同的材料和属性,可理解的是,其可使用不同的材料形成该些栅极电极层308。例如,可η型多晶硅层或ρ型多晶硅层形成该栅极电极108。可接着蚀刻所沈积的栅极电极层以形成栅极电极结构307,308。可理解的是,可使用任何所需的图案及蚀刻工艺来形成该栅极电极结构307,308,包括在栅极蚀刻工艺中,图案化和应用光阻以在打算成为栅极电极结构307,308上形成蚀刻掩膜或光阻图案。在形成该栅极电极结构307,308之后,在该栅极电极结构307,308的侧壁上分别形成一或多个侧壁间隔309。虽然没有

,可理解的是,若在形成该栅极电极结构 307,308之后形成至少部份的该源极/漏极区305,306,可使用该侧壁间隔309 (至少部份) 来保护该P井区304免除在该η型漏极和源极区305,306的形成时期的注入。在任何情况下,可利用任何合适的介电质材料形成该侧壁间隔309,该介电质材料在当曝露于相同的蚀刻化学作用时具有不同于栅极电极307,308的栅极电极形成材料的蚀刻特性。例如,可通过沈积氮化硅、二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的电介质层形成侧壁间隔309,然后各异向性的蚀刻该沈积的电介质层以只留下在该侧壁间隔309在该栅极电极307,308的侧壁上。在形成该蚀刻的栅极电极结构307,308之后,在该第二半导体层303中形成漏极区305与源极区306,以至于通过ρ井区304与另一个分离。即将被理解的是,可利用浓度约IO21到IO22CnT3的η型掺杂(例如砷或磷)形成漏极区305与源极区306,,并可利用任何所需选择的掺杂、扩散或注入工艺,例如在该蚀刻的栅极电极结构307,308(单或组合该侧壁间隔309)的周围注入η型杂质,且形成注入掩膜以保护该ρ井区304以被免注入。虽然没有

,可理解的是,可使用额外的工艺步骤来完成使该场效晶体管装置310成为可在有源电路中活动或使用的功能装置。例如,可执行一种或多种牺牲氧化物构造、剥离、隔离区构造、井区构造、延长注入、晕注入、间隔构造,源极/漏极注入、热驱动或退火步骤,以及抛光步骤,与习知后端工艺(未描绘)在一起,通常包含用于以所需的方法连接该些晶体管的互连的多层的构造以达到所需的功能。因此,用于完成制造半导体结构的特定顺序步骤,可依据工艺过程和/或设计需求来变化。—旦完成晶圆结构的工艺且将该晶圆结构分割为晶粒,便形成外部导线或引脚或导体,而经由一或多个焊盘与电压或信号终端垫提供信号与参考电压至该场效晶体管装置 310。图3说明该场效晶体管装置310与外部电压信号的连接,且分别施加电压VcUVg和Vs 至场效晶体管装置310的漏级终端305,栅极终端308,以及源极终端306。但是代替将该沟道区304束缚在参考电压,留下该沟道区304浮动以至于该FET装置310配置成浮体装置。 于此浮体结构中,当该NFET装置310受光线311照射时所导致的任何多余电子因为他们能移动接近费米能级204(如图2所示),如该电子符号(e_)旁的箭头所指,所以能逃脱穿过该漏极区305或源极区306。然而,因为该SOI衬底层303的费米能级204的相对位置无法允许该些电洞逃脱至该漏极和源极区305,306,因而捕捉到在该本体区304中由入射光311 所导致的任何多余电洞。在选择的实施例中,此浮体效应可用于从该SOI FET装置310形成小型化且低制作成本的集成电路硅光子检测器。例如,可形成具有45nm有源区的SOI FET装置310,该有源区较任何已知C⑶光学数组检测器小的多,但能检测具有波长达至少1500nm的激光。当将该光子检测器实作为标准浮体局部空乏(PD)SOI MOSFET装置310时,任何从背面以激光光子光线311照射MOSFET装置310的照射,在该沟道区304中产生电荷中性电子电洞对。 虽然该电子能逃脱,该p-n接面物理有效捕捉该沟道本体区304中的电洞,从而修改MOSFET 装置310的沟道本体区304中的阈值电压(Vt)与内部双极接面行为)。将理解的是,可增强光子吸收或反之在该沟道本体区304中受到在SOI制造工艺中所产生的中间能隙状态的功效,带隙操控,及调整该浮体区304的长度和/或掺杂的控制。以及当形成具有小型有源区(例如45nm)的该MOSFET装置310时,所导致的小型本体寄生电容导致了由光子吸引所产生的多余载体,该光子吸收在该晶体管行为上相较于较大晶体管几何尺寸有较大影响。SOI FET光学检测器310具有至少三个操作模式_检测、读取与重置,其通过分别施加合适的控制电压VcUVg以及Vs于漏极终端305、栅级终端308以及源级终端306而建立。于该光子检测模式时期,该漏极305、栅极308以及源极306是低于或保持在Vss (例如 0V),允许晶体管本体304收集由入射光线311的光子所产生的电荷。在选择的实施例中, 假设该晶体管本体304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1550nm的光线照射,该晶体管本体304将收集正电荷。在读取模式时期,可通过提高栅极308和漏极305的电压Vg,Vd至或接近预定参考电压(Vref)以增加或最大化该晶体管310的灵敏度(因为较大化相对电荷接近该阈值电压)同时维持增益小于BJT光电晶体管的增益,来读取该晶体管本体304中所收集的电荷。该多余本体电荷的两个结果为,阈值电压的减少(经照射的晶体管的顺向本体偏压的阈值电压低于未照射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与BJT的开启,两者皆提高漏极电流在读取模式时期。此方法中,晶体管310中的浮体效应将具有小于BJT光电晶体管的自然增益。接着利用耦接在源极308的电流检测器读取所收集的电荷作为漏极电流(Id)。在重置模式中,可通过降低或设定该栅极308为Vss (例如0V)并降低该漏极305至负电压Vneg来移除该晶体管本底304中的任何收集电荷,从而增加在本体中的扩散。为了显示可使用光来增加浮体SOI FET光学检测器310的漏极电流,参考图 4 (a) - (d),其在一或多个光源存在或不存在下,提供浮体η型SOI FET光学检测器装置的多种电子性质测量。特别的,图4(a)显示SOnm浮体PD-SPI晶体管受到1064nm激光照射下漏极电流(Id)的清楚增强,其中该漏极电流的测量是Vd与Vg两者一起(Vg = Vd = Vd, g)的扫描。如图第4(a)所述,当n-FET晶体管受到1064nm的激光照射时,因为”激光开启 (laser on) ”漏极电流测量402高于”激光关闭(laser off) ”漏极电流404测量,该漏极电流(Id)增加。因为漏极电流(Id)在Vd,g范围的超过几个数量等级上变化,绘制漏极电流(Id)的相对变化较为有用,定义为
相对变化(%) = (!^?入,^-“此,^乂/⑴此,^⑷,其中,“⑴。,^总定义在 P0 = 0mff(激光关闭)。此外,激光功率Pλ设定为1320nm(P1320 = 6mff)或1064nm(P1064 = 1.6!^),而¥(1,g变化。当测量到相对变化时,正相对变化是对应受照射的晶体管的增强的漏极电流(Id),负相对变化是对应未受照射的晶体管的抑制的漏极电流(Id)。在图第4(b) 中,显示1320nm激光照射(数据线406)与1064nm激光照射(数据线408)的漏极电流(Id) 的相对变化。如图4 (b)所示,由于1064nm的激光(由于数据线408总是正的),SOI FET光学检测器装置的漏极电流(Id)总是增强,但1320nm的激光具有从增强的漏极电流Id(在低Vd,g)至抑制的漏极电流(Id)(在高Vd,g)的交叉。理解到重要的是,1320nm(频带之下)的激光与1064nm(频带之上)的激光两者在低Vd,g的增强的漏极电流(Id)是非常相似的。在第4(b)图中,认为交叉电压在大约0.8V两种意义。首先,1320nm的激光加热晶体管衬底,降低晶体管迁移率μ (降低饱和漏极电流(Id,sat))而同时降低阈值电压(Vt) (增加饱和漏极电流(Id,sat))。此是因为随着装置温度增加,该迁移率和(Vt)便减少。 另外,通过激光引发本体电位(Vb)可进一步降低阈值电压(Vt)。因为该迁移率μ的减少成为重要于阈值电压(Vt)的减少,则当Vd,g增加时发生交叉。在图4(C)与(d)中,绘制浮体SOI N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为的晶体管长度的函数晶体管在任一 1320nm或1064nm激光照射或未照射下。特别是,图4(C)中的 1320nm激光照射的数据显示阈值电压412(对于具有SOnm图示长度与高阈值电压(high threshold voltage ;HVT)掺杂轮廓的受照射的晶体管)是低于未照射的H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1。同样的,阈值电压414(对于具有80nm图示长度与高阈值电压(high threshold voltage ;HVT)掺杂轮廓的受照射的晶体管)是低于未照射的H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3, 且具有80nm图示长度和低阈值电压(low threshold voltage ;LVT)掺杂轮廓的受照射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6是低于未受照射的L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5。相对阈值电压的测量也承担较大装置的长度。具体而言,图4(c)显示具有120nm图示长度和中阈值电压 (medium threshold voltage ;MVT)掺杂轮廓的受照射的晶体管的门槛电压417是高于未照射的120nm M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8。同样的,具有MVT掺杂轮廓的未照射的160nm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19是高于受照射的ieOnm M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20,以及具有MVT掺杂轮廓的未照射的320nm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21是高于320nm受照射的320nm MVT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22。如数据显示,相较于未受照射的晶体管,阈值电压(Vt)的减少发生在以 1320nm激光照射的晶体管的各种长度和掺杂轮廓。尤其是,MVTSOnm NMOS晶体管的在413, 414之间移动的阈值电压约6%。相对而言,图4 (d)显示激光照射数值在1064nm,包括具有绘制SOnm长度之照射晶体管于阈值电压431与高阈值电压(HVT)之较高涂料剖面对于未照射HVT晶体管有相对高的阈值电压432。同样的,绘制SOnm长度之照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433与较高中等阈值电压(MVT)的涂料剖面,且在未照射时具有中等阈值电压晶体管(MVT),以及绘制SOnm长度之照射晶体管于阈值电压435与低阈值电压(LVT)的涂料剖面在未照射的LVT晶体管比阈值电压436要高。测量相对阈值电压承担较大长度的装置。从第4(d)图中显示具有120nm 长度的之阈值电压437照射晶体管和中等阈值电压(MVT)的涂料剖面在未照射的120nm中等阈值电压(MVT)晶体管之阈值电压438。同样的,阈值电压439对于ieOnm照射晶体管具有比MVT之涂料剖面在未照射下于ieOnm MVT晶体管比阈值电压440还高,且阈值电压 441对于320nm照射晶体管具有比MVT之涂料剖面在未照射下于320nm MVT晶体管比阈值电压442还高。再次在各个长度中减少阈值电压(Vt)的发生与关于激光照射1064nm晶体管的涂料剖面如照射晶体管的比较。特别是,阈值电压在433与434之间移动大约30%的 MVT 80nm匪OS晶体管。从第4(a)_(d)中显示浮体潜力引导区中晶体管于SOI NMOS在运输穿透晶体管异常的强壮,当选择显光以增强漏极电流(Id),尤其是当Vd,g低于水平。描绘测量的数值显示在”激光中”阈值电压(Vt)总在激光1064nm与1320nm如相比”激光关闭”阈值电压,但阈值电压会从激光1320nm分离如减少长度转换。给予其功能于浮体SOI NMOS晶体管装置如光检测器,而涂料的剖面在P型较好的区域304可以选择提供要求的数量,对于移动的阈值电压在”激光开启”与”激光关闭”之间的条件。在其后端,当某些光源头(例激光1320nm)的临界效应,且P型较好的区域304的涂料可以计算或控制临界电压的光线,包括增强漏极电流的电压。因此,P型较好或引导区中η型SOI FET光学检测器装置可以设置在恰当较好的涂料剖面(例如低阈值电压(LVT)的涂料,中等阈值电压(MVT)的涂料,或者高阈值电压(HVT)的涂料)中确保漏极电流增强中对于所需光线波长的反应。因此,涂料浓度P型较好区域304可以提供在所需的光源头选择较高的交叉电压,而在涂料比例效应中代重组于本体区304。此外,其较小的未交叉电压,45nm转换,从1320nm与1500nm提高总读取电压于漏极电流在照射的源头。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光学检测器的实施如45nm浮体n-FETSOI NMOS晶体管装置提供在一般通讯波长光学检测器的功能,包括总光源头发生的反应于中红外线区(例如至少在1500nm以上)。在第5图中详述关于数据划分在相对电荷中测量漏极电流如参考电压 Vdd的功能与光学检测器的照射晶体管于多个不同激光光源。如显示在数值线502,激光光源1064nm包括浮体电荷效应的结果中相对的正电荷(与提高漏极电流)表示跨过参考电压的范围。同样的,数据线504显示激光1300nm的源头包括相对的正电荷(与提高漏极电流)表示跨过参考电压的范围,与数据线504显示激光1550nm的源头包括相对的正电荷 (与提高漏极电流)表示跨过参考电压的范围。其数据显示,甚至关于光源头在硅隙带(例如1300nm与1550nm光源头)以下的波长,而光学检测器具有相对的正电荷。以及显示数值线508,本体电荷效应502,504,506比激光热效应上的电子晶体管好,大大首选因为过剩电荷可以很快的从引导移除运行速度快过剩的热。增加效率和/或检测光的速率,选择使用的实施架构,而使用较小的几何学以提高光学检测器与集中光线的光子的速度。例如,第6图中简化电路图表的示意图,于硅光子检测器结构600中,多个SOI光学检测器601-603的堆栈以平行方式提高光子检测器效应。 且结合检测的能力于多个的浮体PD SOI装置,包括任何光611可以由三种装置检测,由于其为小尺寸,所以无显着要求电流面积。额外的或替代中,以建设与安排多个的浮体PD SOI装置601-603中的几何以对齐于光束的路径611,其装置可以交替设置在检测模式,读取模式,以及重置模式增加时间或检测速率。例如,假设振幅调制光子信号611沿着PD SOI装置601-603行照射,相对透明与装置601-603的尺寸的方式使到达的信号光于PD SOI装置601-603。在设定的时间,适当的控制电压,以应用于601-602装置,且在第一 PD SOI装置601中保持检测模式,而第二与第三PD SOI装置602,603保持重置模式。一种具有传播的信号611,第一 PD SOI装置 601以设置”读取模式”与对于的二信号的第二 PD SOI装置602设置”检测模式”,而第三 PD SOI装置603保持在”重置模式”。接着,第三PD SOI装置603设置”检测模式”,且重置第一 PD SOI装置601。将欣赏额外或可以使用较少的PD SOI装置的方式优化读取与给予光学信号的检测时间。现在可理解在此所揭露的制造浮体硅光学检测器的方法。于所揭露的方法中,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绝缘体层,以及在该绝缘体层上形成单晶硅层。另外,通过在该单晶硅层内形成浮体区而形成至少第一浮体光电晶体管,形成第一栅极电极与栅极电介质覆盖于该浮体区,以及形成第一源极与漏极区在该单晶硅层内在第一栅极电极与浮体区的相对侧上。于选择的实施例中,该源极与漏极区形成为P型源极与漏极区,而浮体区形成为η型浮体区在该单晶硅层内。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源极与漏极区形成为η 型源极与漏极区,且该浮体区形成为局部空乏的P型浮体区中在该单晶硅层内。以此结构, 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该第一栅极电极与第一源极和漏极区时,该第一浮体区配置成从具有波长达到中红外波长的光源捕捉多余电洞。于此浮体结构中,当施加相对参考高电压于该第一栅极电极及第一漏极区而该第一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该浮体硅光学检测器可检测多余电洞为增强漏极电流。于选择的其它实施例中,形成多个浮体光电晶体管,其中,各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包括该单晶硅层中的浮体区、该浮体区上的第一栅极电极及栅极介电质、以及在该栅极电极及浮体区的相对侧在该单晶硅层内的源极和漏极电极,其中,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个别的栅极电极与源极和漏极区时,各个浮体区配置成从具有波长达到中红外波长的光源捕捉多余电洞,以及当施加相对高参考电压于个别的栅极电极及漏极区而各个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各个浮体晶体管配置成将多余电洞检测为增强漏极电流。 以上指对于特别的实施例叙述与不须知道本发明的极限,如发明可以不同的改性与实施,但用相等的方式明显的表示其益处。例如,浮体PD SOI光学检测装置以文献方式揭露,并选择NMOS晶体管例如,其将欣赏选择的实施例可以使PMOS中晶体管浮体PD SOI 光学检测装置,以及仍有阈值电压,由于光包括浮体效应的跨越光波长宽的范围。另外,可以实施光子检测器的局部,以获得具有阈值电压于充分耗尽SOI FET装置,而改性期的检测模式使光子从包含光线中的浮体区之晶体管到衡量生产增强电流区的读取模式之过剩载体的设计。根据前述描述特别对于本发明设有来回极限,但相反的包含覆盖的替代,修改或相等如可包括发明其精神与范围如定义附加申请专利范围之技术在了解的技术上可以做各种的充电,广泛的替代与改进超过本发明精神与范围将离开。
权利要求
1.一种浮体光子检测器,包括 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形成在衬底上; 漏极区,配置在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内;浮体区,配置在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内与该漏极区串联; 源极区,配置在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内与该浮体区串联;以及栅极电极,配置以至少大幅覆盖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的该浮体区并通过栅极介电层与该浮体区绝缘,因而形成浮体光电晶体管,当第一光源未照射该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第一相对高阈值电压,而当该第一光源照射该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第二相对低阈值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包括形成在埋藏绝缘体层上的单晶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源极和漏极区分别包括η型源极和漏极区,且其中,该浮体区包括P型浮体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ρ型浮体区包括局部空乏的ρ型浮体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源极和漏极区分别包括P型源极和漏极区,且其中,该浮体区包括η型浮体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当具有波长达到至少1500nm的该第一光源照射该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该第二相对低阈值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该栅极电极及源极和漏极区时,该浮体区捕捉由该第一光源所产生的多余电荷,以至于当施加相对参考高电压于该栅极电极及漏极区而该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多余电荷可被检测为增强漏极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源极和漏极区分别包括P型源极和漏极区,且其中,该浮体区包括η型浮体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体光子检测器,其中,该η型浮体区包括局部空乏的η型浮体区。
10.一种浮体硅光学检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绝缘体层;在该绝缘体层上形成单晶硅层;以及形成至少一第一浮体光电晶体管,通过以下步骤在该单晶硅层内形成第一浮体区;在该第一浮体区上形成第一栅极电极与栅极介电质;在该第一栅极电极与该第一浮体区的相对侧在该单晶硅层内形成第一源极和漏极区, 其中,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该第一栅极电极与第一源极和漏极区时,该第一浮体区配置成从具有波长达到中红外波长的光源捕捉多余电洞,以至于当施加相对参考高电压于该第一栅极电极及第一漏极区而该第一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该浮体硅光学检测器配置成将多余电洞检测为增强漏极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该第一浮体区包括在该单晶硅层内形成局部空乏的P型本体的第一浮体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该第一源极和漏极区包括形成第一η型源极和漏极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该第一源极和漏极区包括形成第一ρ型源极和漏极区,且其中,形成该第一浮体区包括在该单晶硅层内形成第一 η型浮体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至少该第一浮体光电晶体管包括形成多个浮体光电晶体管,各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包括该单晶硅层中的浮体区、该浮体区上的第一栅极电极及栅极介电质、以及在该栅极电极及浮体区的相对侧在该单晶硅层内的源极和漏极电极,其中,当施加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于个别的栅极电极与源极和漏极区时,各个浮体区配置成从具有波长达到中红外波长的光源捕捉多余电洞,以至于当施加相对高参考电压于个别的栅极电极及漏极区而各个源极区维持在该第一相对低参考电压时,各个浮体晶体管配置成将多余电洞检测为增强漏极电流。
15.一种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包括;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具有阈值电压,在检测模式时期,通过由该晶体管的浮体区的入射光的光子所导致的多余载体修改阈值电压,以在读取模式时期产生可量测的增强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其中,该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产生可量测的增强电流,而该增强电流由具有波长达到至少1500nm的入射红外光的光子所导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其中,该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包括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在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内形成有漏极区、浮体区及源极区;以及栅极电极,配置以至少大幅覆盖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上的该浮体区并通过栅极介电质与该浮体区绝缘,因而形成浮体光电晶体管,当第一光源未照射该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第一相对高阈值电压,而当该第一光源照射该浮体区时,该浮体光电晶体管具有第二相对低阈值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其中,通过将该栅极电极与源极和漏极区维持在第一固定电压而将该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置于检测模式,以至于该浮体区收集由入射光的光子所产生的载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其中,通过将该栅极电极与漏极区升至第二固定电压而将该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置于读取模式,以至于该浮体区内的多于载体减少该阈值电压并从而产生增强漏极电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电路红外光检测器,其中,该浮体绝缘体上硅场效晶体管包括η型源极和漏极区以及形成在该绝缘体上半导体层中的局部空乏P型浮体区。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硅光子检测器装置及方法,用以于该硅光子检测器配置成检测模式时,检测在局部空乏浮体绝缘体上半导体场效晶体管(310)中的入射光子,其中,该局部空乏浮体绝缘体上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在浮体区(304)中捕捉由可见光和中红外光所产生的电荷,并在读取模式中利用电流检测器测量或读取所导致的增强漏极电流。
文档编号H01L31/113GK102576720SQ20108004605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M·R·布鲁斯, R·M·波托克, R·R·格鲁甘图 申请人: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