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195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适应电子产品的便携性,各电子产品的外型逐渐向着轻、薄方向发展, 而如何优化设计电子产品的各元器件,使其能够达到尺寸最小结构成为各生产厂商研究开发的重点。在电子产品中,连接端口为必不可少的设置构件,用于电子产品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如对于笔记本型计算机来说,当前所采用的连接端口通常为USB接口,用于连接键盘、 鼠标以及其他移动存储设备。当前,普通USB接口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容置空间内的连接本体2,当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时,另一连接器插置于容置空间内,两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壳体1起到卡固另一连接器和防止静电产生的作用。USB接口连接器的上述结构在笔记本型计算机中为标准配置,厚度应该固定为 5. 7毫米,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保证所设置厚度能够满足设置标准 USB接口的要求,因此USB接口厚度成为超薄型笔记本电脑设计的瓶颈之一,很少有人会考虑到通过改变USB接口的结构,来达到减小笔记本型计算机尺寸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在保证连接器标准结构连接的基础上,使连接器的总厚度变小。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弹片,分设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所述接地弹片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弯曲部。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连接器,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插置槽,每一所述接触端子对应设置于一所述插置槽中。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电子设备上的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
4孔;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一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空间且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开孔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插口,所述第一部分空间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置空间;多个第一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且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接地弹片,分设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地弹片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弯曲部。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接地弹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外接输入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包括一第二插置空间;多个第二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内。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插口插入于所述第一插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本体插入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弹片的弯曲部抵顶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接地弹片抵顶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壁。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本体的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传统连接器来说,去除了连接本体外设置的金属壳体,但电子设备上形成连接接口的尺寸均符合标准连接接口的尺寸,而且在设置标准结构和数量的连接端子基础上,还设置了用于起到卡固与接地作用的接地弹片,取代传统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所起作用, 因此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不但达到了使连接器及连接接口厚度减小的目的,而且保证了标准连接器所具有的功能。

图1为现有技术USB接口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标准USB连接插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部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去除传统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在设置标准结构和数量的连接端子基础上,还设置两个用于起到卡固与接地作用的接地弹片,取代传统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所起作用,因此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连接器的厚度减小,但依然能够保证标准连接器所具有的功能。以下将以实现标准USB接口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连接器10包括连接本体11,其中连接本体11的尺寸与图1所示标准USB接口内连接本体2的尺寸相同;多个接触端子12,设置于连接本体11上,该连接器10形成为标准USB接口时,接触端子12的设置数量和结构依据标准USB接口设定,如图2,接触端子12的设置数量为四个;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弹片13,分设于连接本体11第一侧面111和与第一侧面111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该接地弹片13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第一侧面111或第二侧面的弯曲部131。图2所示连接器10的角度仅能够显示第一侧面111 和该第一侧面111上设置的接地弹片13,其中第二侧面为连接本体11上与第一侧面111相对的表面,图2所示角度不能直接显示该第二侧面,则该第二侧面上设置接地弹片的结构可以参阅第一侧面111的接地弹片13。参阅图2,连接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插置槽114,接触端子 12设置在第一表面112上,每一接触端子12对应设置于一插置槽114中,且接触端子12并包括突出于第一表面112用于与对应连接器的接触端子接触的接触部,而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则分别位于第一表面112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表面112连接。此外,连接器10还包括固定本体14,与连接本体11连接,用于使连接器10与电子设备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本体14形成为长方体结构,连接本体11与固定本体14的前端面连接, 且位于固定本体14上表面141所在平面和下表面(与上表面141相对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进一步,如图2,为了使连接器10设置于电子设备上时,能够与电子设备电连接, 各连接端子12的一端还穿过固定本体14,向外延伸,用于当连接器10设置于电子设备上时,与电子设备之间电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此外,接地弹片13的一端也穿过固定本体 14,向外延伸,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图3为现有技术标准USB连接插头的截面示意图,当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结构的连接器10,与图3的USB连接插头3连接时,连接本体11插入于USB连接插头3的插置空间4内,连接器10的接触端子12与USB连接插头3内的接触端子5 —一对应连接,使连接器10和USB连接插头分别连接的两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此外,接地弹片13的弯曲部131抵压USB连接插头3的金属壳体6内壁,利用接地弹片13的弹性,保证USB连接插头3与连接本体11之间卡固,两者不易松脱分离。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通过接地弹片13与USB连接插头3的金属壳体6连接,还能够起到抗静电作用。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图2所示结构的连接器10与图1现有技术的连接器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所述连接器10去除了传统USB接口连接器的金属外壳,达到使连接器10厚度减小的目的,但通过设置接地弹片13实现了金属外壳在传统USB接口连接器中的作用,依然能够保证标准连接器所具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具有如图2所示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图4为该电子设备外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该电子设备内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包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孔120 ;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一连接器,也即为图2所示结构的连接器10,参阅图2,包括连接本体11,设置于壳体110的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空间且位于开孔120处,通过该开孔120使连接本体11露出;其中,该开孔120形成为连接器10的连接插口,第一部分空间形成为该连接器10的插置空间,也即连接器10的插置空间直接由壳体110的一部分壳体围设构成,无需设置金属外壳体;多个第一接触端子,也即为图2中的接触端子12,设置于连接本体11上,该连接器 10形成为标准USB接口时,接触端子12的设置数量和结构依据标准USB接口设定,如图2, 接触端子12的设置数量为四个;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接地弹片,也即图2所示的接地弹片13,分设于连接本体11相对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上,且接地弹片13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第一侧面111或第二侧面的弯曲部131。参阅图2,连接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插置槽114,接触端子 12设置在第一表面112上,每一接触端子12对应设置于一插置槽114中,且接触端子12并包括突出于第一表面112用于与对应连接器的接触端子接触的接触部,而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则分别位于第一表面112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表面112连接。此外,如图2,连接器10还包括固定本体14,与连接本体11连接,连接器10固定设置于壳体110的容纳空间内时,通过固定本体14与壳体110之间进行固定。各连接端子 12的一端穿过固定本体14,向容纳空间的内部延伸,与主板之间电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固定本体14形成为长方体结构,连接本体11与固定本体14的前端面连接, 且位于固定本体14上表面141所在平面和下表面(与上表面141相对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100中,壳体110的容纳空间内设
7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器10的卡固装置130。该卡固装置130形成有卡槽132,连接器10的固定本体14设置于卡槽132内,并以螺钉锁紧,使连接器10固定,另外卡槽132抵住固定本体14的前端面(与连接本体11连接的表面)和后端面,还可以用以防止连接器10在前、后方向的位移。当容纳空间密封时,盖设于容纳空间上的壳体抵住固定本体14的上表面141, 用于防止连接器10在竖直方向位移。另外,卡固装置130还包括有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134,竖直设置于连接本体 11的两侧,相对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134构成一间隔空间,连接本体11设置于该间隔空间内,且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134分别与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平行设置,并与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参阅图5,在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的两侧位置,也即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134的前端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接地弹片140。该第二接地弹片140相对于第一侧板133或第二侧板134向插置空间的内部突出,用于抵压于插设进该插置空间内与连接本体11连接的第二连接器,使两连接器之间稳固连接,不易松脱,且通过第二接地弹片140起到抗静电作用。参阅图4和图5,连接器10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上,位于第一侧板133和第二侧板 134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当壳体110使容纳空间密封时,连接本体11通过壳体110的开孔 120露出,形成为标准USB接口的尺寸,连接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2上方的空间距离,以及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112相对的表面)下方的空间距离,形成为连接器10的插置空间, 均符合与标准USB接口的尺寸,但相较于传统USB接口来说,去除了连接本体11外设置的金属壳体,因此能够使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的总厚度减小。当将图3的USB连接插头(也即第二连接器)插入于图4或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与连接器10连接时,连接本体11插入于USB连接插头3的容纳空间4内,连接插头3通过开孔120插入于连接器10的插置空间内,连接器10的接触端子12与USB连接插头3内的接触端子5—一对应连接。接地弹片13的弯曲部131抵压USB连接插头3金属壳体6内壁,而第二接地弹片140抵压金属壳体6的外壁,利用接地弹片13和第二接地弹片140的弹性,使USB连接插头3与连接器10之间卡固连接,保证两者不易松脱分离。再一方面,所述连接器10通过接地弹片13与第二接地弹片140与USB连接插头3的金属壳体6连接,还能够起到抗静电作用。根据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及其电子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较于传统USB接口的连接器来说,去除了连接本体外设置的金属壳体,但电子设备上形成连接接口的尺寸均符合标准USB接口的尺寸,而且在设置标准结构和数量的连接端子基础上,还设置了用于起到卡固与接地作用的接地弹片,取代传统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所起作用,因此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不但达到了使连接器及连接接口厚度减小的目的,而且保证了标准连接器所具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以构成为USB接口对所述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能够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进行改进的并不仅限于为USB接口的连接器,在此不再对其他类型连接器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同样为达到减小厚度所改进的结构进行描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本体;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弹片,分设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所述接地弹片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弯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插置槽,每一所述接触端子对应设置于一所述插置槽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电子设备上的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一容纳空间,且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孔;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一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空间且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开孔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插口,所述第一部分空间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置空间;多个第一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且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接地弹片,分设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接地弹片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弯曲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接地弹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外接输入装置, 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包括一第二插置空间;多个第二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插口插入于所述第一插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本体插入于所述第二插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弹片的弯曲部抵顶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接地弹片抵顶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本体的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多个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至少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地弹片,分设于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且所述接地弹片包括一受压能够变形且突出于所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弯曲部。所述连接器,相较于传统连接器来说,去除了连接本体外设置的金属壳体,但电子设备上形成连接接口的尺寸均符合标准连接接口的尺寸,在保证连接器标准结构连接的基础上,使连接器的总厚度变小。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2025946SQ20112002254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代皇, 杨志锋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