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400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连接器,特别关于一种具有上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为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一般的电子连接器为焊固于电路板上,利用其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上经电路布局的接触端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然而在某些运用上,电子连接器作为固定另一电路组件,例如固定软性排线的用途。因此,电子连接器介于软性排线及印刷电路板之间,作为电气讯号的转接。一般传统用来固定软性排线的电子连接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以及上盖,上盖可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移动而产生开启与闭合的状态,当上盖开启时,可将软性排线插入于绝缘本体中,当上盖闭合时,可将软性排线电性搭接于导电端子上并且固定于绝缘本体内,而此种电子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设计一般设置在绝缘本体的下壁插槽中,其具有向上凸起的接点,软性排线的导电接点朝下面对于导电端子的向上凸起的接点来进行搭接,此即为现有的具有下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然而,现有此种具有下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其在实际应用于产品组装时,由于软性排线会随着产品设计空间的变化而产生折弯的情况,因此软性排线两端的导电接点的方向就变成一端是朝下,而另一端是朝上,导电接点朝下的一端可插接于现有的具有下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然而,导电接点朝上的另一端就无法直接插接于现有此种电子连接器,因此就必须要使用成本较高的软性印刷电路板来替代软性排线,如此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其具有上接触导电端子结构,可直接搭接具有朝上方设置的导电接点的软性排线,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插槽以及第二端子插槽,该些第一端子插槽与该些第二端子插槽呈交错排列设置;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第一端子插槽中,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上臂以及一第一下臂,该第一上臂设有一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一抵压部;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第二端子插槽中,其中每一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二上臂、一接触臂以及一第二下臂,该接触臂位于该第二上臂以及该第二下臂之间, 该接触臂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该第二上臂的自由端,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该第二上臂设有一枢接抵靠部,该接触臂设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第二抵压部,该枢接抵靠部面向于该第二抵压部;以及一上盖,枢设于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之间,其中该上盖设有一转轴部以及一压制部,该转轴部枢设于该枢接抵靠部以及该第二抵压部之间,当上盖盖合于该绝缘本体上时,该压制部抵压于该第一抵压部,该转轴部抵压于该第二抵压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以及该第二接触部分别朝该第一下臂以及该第二下臂的方向移动。该转轴部包括一短轴以及一长轴,该转轴部的该长轴抵靠于该枢接抵靠部以及该第二抵压部,并使该接触臂朝该第二下臂的方向移动。该上盖的一侧设有数个第一沟槽以及第二沟槽,该些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呈交错排列设置,该转轴部以及该压制部分别设置于每一该些第一沟槽与每一该些第二沟槽内。该第一抵压部以及该第一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上臂的上缘与下缘,该压制部位于该第一抵压部之上,该第二抵压部以及该第二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该接触臂的上缘与下缘,该转轴部位于该第二抵压部之上。每一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该基部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该第二上臂、该接触臂以及该第二下臂。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与该基部之间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上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大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大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该第一上臂以及该第一下臂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抵压部邻近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一抵压部远离于该第一开口,该接触臂以及该第二下臂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接触部邻近于该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连接器,其为在绝缘本体上插设有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上臂设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抵压部,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臂设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抵压部,枢设于第二上臂以及接触臂之间的上盖设有可抵压于第一抵压部的压制部及可抵压于第二抵压部的转轴部,由于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皆位于软性排线的上方,如此即可形成具有上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当上盖盖合于绝缘本体时,上盖的压制部及转轴部可抵压于第一抵压部与第二抵压部,以使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分别搭接于位于软性排线表面的朝上设置的导电接点,以解决现有电子连接器无法直接搭接具有朝上方设置的导电接点的软性排线的问题。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3]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组合软性排线的立体示意图[0026]图2为图1中的电子连接器在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0027]图3为图1中的电子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示意图;[0028]图4为图3中的电子连接器的上盖盖合后的立体示意图;[0029]图5为图3中的电子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0030]图6为图3中的电子连接器沿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0031]图7为图4中的电子连接器沿CC线段的剖面示意图;[0032]图8为图4中的电子连接器沿DD线段的剖面示意图;[0033]图9为图1中的电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34]图10为图9中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0035]图11为图9中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此电子连接器1包含绝缘本体2、数个第一导电端子3、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上盖5以及软性排线6,其中绝缘本体2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插槽22以及第二端子插槽M,该些第一端子插槽22与第二端子插槽M呈交错排列设置。第一导电端子3安装于第一端子插槽22中,其中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一第一上臂32以及一第一下臂;34,第一上臂32设有一第一接触部322以及一第一抵压部324, 第一接触部322相对于第一下臂34设置。第二导电端子4安装于第二端子插槽M中,其中第二导电端子4包括一第二上臂42、一接触臂44以及一第二下臂46,接触臂44位于第二上臂42以及第二下臂46之间,第二上臂42设有一枢接抵靠部422,接触臂44设有一第二接触部442以及一第二抵压部444,第二接触部442相对于第二下臂46设置,枢接抵靠部 422面向于第二抵压部444。上盖5枢设于第二上臂42以及接触臂44之间,其中上盖5设有一转轴部52以及一压制部M,转轴部52枢设于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之间。当上盖5要盖合于绝缘本体2上时,压制部M抵压于第一抵压部324,转轴部52抵压于第二抵压部444,以使第一接触部322以及第二接触部442分别朝第一下臂34以及第二下臂46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压部324以及第一接触部322分别设置于第一上臂32的上缘与下缘,压制部M位于第一抵压部3M之上,第二抵压部444以及第二接触部442分别设置于接触臂44的上缘与下缘,转轴部52位于第二抵压部444之上。第一上臂32以及第一下臂34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 30,第一抵压部3 邻近于第一开口 30,第一接触部322相对于第一抵压部3M远离于第一开口 30,接触臂44以及第二下臂46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 40,第二接触部442邻近于第二开口 40。上盖5的压制部M邻近于转轴部52,因此第一抵压部3 邻近于第二抵压部444,且第一导电端子3的第一开口 30邻近于第二导电端子4 的第二开口 40,如此使得上盖5施力的机构较为稳定集中且力臂较长,以利于使用者施力操作。[0038]软性排线6插入于第一开口 30以及第二开口 40,其中软性排线6的上表面上设有数个第一导电接点62以及数个第二导电接点64,该些第一导电接点62与第二导电接点64 呈交错排列设置,且第一导电接点62较第二导电接点64更接近于软性排线6的前端,第一导电接点62与第一接触部322搭接,第二导电接点64与第二接触部442搭接。此外,软性排线6两侧各设有一缺口 60,上盖5对应于缺口 60设有一卡合部50,当上盖5盖合于绝缘本体2上时,卡合部50可卡合于缺口 60,借以将软性排线6固定于绝缘本体2,而在绝缘本体2的两侧还插设有金属垫片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转轴部52包括一短轴522以及一长轴524,且短轴522垂直于长轴524,故转轴部52的剖面接近于椭圆状,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之间的间距接近于转轴部52的短轴522的长度大小并且小于转轴部52的长轴524的长度大小, 如此当上盖5相对于绝缘本体2呈现开启状态时,转轴部52的短轴522的方向近乎垂直于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之间,即转轴部52的短轴522不会对枢接抵靠部422 与第二抵压部444产生压力作用,而当上盖5相对于绝缘本体2呈现盖合状态时,转轴部52 的长轴5M的方向接近垂直于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之间,由于长轴5M的长度大小大于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之间的间距,因此转轴部52的长轴5M会抵靠接触于枢接抵靠部422以及第二抵压部444且会对枢接抵靠部422与第二抵压部444 产生压力作用,以使接触臂44朝第二下臂46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包括有一基部48,该基部48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第二上臂42、接触臂44以及第二下臂46。第二上臂42以及接触臂44与基部48之间还增设有一延伸部49,该延伸部49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第二上臂 42以及接触臂44。接触臂44的自由端距离延伸部49的长度大于第二上臂42的自由端距离延伸部49的长度,如此可方便安装上盖5的转轴部52于第二上臂42以及接触臂44之间。第二下臂46的自由端距离基部48的长度大于接触臂44的自由端距离延伸部49的长度,如此当接触臂44受到转轴部52的抵压而向下移动时,邻近于接触臂44的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442可稳定地抵压于第二下臂46上,以达到与软性排线6的第二导电接点64稳定电性搭接的效果。另一种选择是,若省略了延伸部49这个结构,则第二下臂46的自由端距离基部48的长度还是要大于接触臂44的自由端距离基部48的长度,以使得第二接触部 442可稳定地电性搭接于软性排线6的第二导电接点64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有延伸部49,使得上盖5的转轴部52在施加压力于接触臂44上时更为容易产生施加的作用力。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上盖5的转轴部52枢设于枢接抵靠部422与第二抵压部 444之间时容易安装且施力稳定,特别将第二导电端子4的第二下臂46的长度设计大于接触臂44的长度,且接触臂44的长度设计大于第二上臂42的长度,即使得接触臂44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第二上臂42的自由端,第二下臂46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接触臂的自由端,如此设计还可减少材料使用的成本。在上盖5的一侧设有数个第一沟槽56以及第二沟槽58, 第一沟槽56与第二沟槽58呈交错排列设置,转轴部52以及压制部M分别设置于第一沟槽56与第二沟槽58内以使两者之间呈现交错排列设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其为在绝缘本体上插设有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利用将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皆设计于位于软性排线的上方,如此即可形成具有上接触导电端子结构设计的电子连接器,之后再透过上盖盖合时,上盖的压制部及转轴部可抵压于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以使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分别搭接于位于软性排线表面的朝上设置的导电接点,以解决现有电子连接器无法直接搭接具有朝上方设置的导电接点的软性排线的问题,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插槽以及第二端子插槽,该些第一端子插槽与该些第二端子插槽呈交错排列设置;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第一端子插槽中,其中每一该些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上臂以及一第一下臂,该第一上臂设有一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一抵压部;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该些第二端子插槽中,其中每一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二上臂、一接触臂以及一第二下臂,该接触臂位于该第二上臂以及该第二下臂之间,该接触臂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该第二上臂的自由端,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延伸凸出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该第二上臂设有一枢接抵靠部,该接触臂设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第二抵压部, 该枢接抵靠部面向于该第二抵压部;以及一上盖,枢设于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之间,其中该上盖设有一转轴部以及一压制部,该转轴部枢设于该枢接抵靠部以及该第二抵压部之间,当上盖盖合于该绝缘本体上时, 该压制部抵压于该第一抵压部,该转轴部抵压于该第二抵压部,以使该第一接触部以及该第二接触部分别朝该第一下臂以及该第二下臂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转轴部包括一短轴以及一长轴,该转轴部的该长轴抵靠于该枢接抵靠部以及该第二抵压部,并使该接触臂朝该第二下臂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一侧设有数个第一沟槽以及第二沟槽,该些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呈交错排列设置,该转轴部以及该压制部分别设置于每一该些第一沟槽与每一该些第二沟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压部以及该第一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上臂的上缘与下缘,该压制部位于该第一抵压部之上,该第二抵压部以及该第二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该接触臂的上缘与下缘,该转轴部位于该第二抵压部之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 该基部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该第二上臂、该接触臂以及该第二下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与该基部之间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上而下依序排列横向延伸设有该第二上臂以及该接触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上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大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延伸部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大于该接触臂的自由端距离该基部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臂以及该第一下臂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抵压部邻近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一抵压部远离于该第一开口,该接触臂以及该第二下臂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接触部邻近于该第二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上盖,其中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上臂及第一下臂,第一上臂设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抵压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上臂、接触臂及第二下臂,接触臂位于第二上臂及第二下臂之间,第二上臂设有枢接抵靠部,接触臂设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抵压部。上盖设有转轴部及压制部,转轴部枢设于枢接抵靠部及第二抵压部之间,压制部抵压于第一抵压部,转轴部抵压于第二抵压部,以使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朝第一下臂及第二下臂的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H01R12/79GK202025878SQ2011200563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锺志斌 申请人: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