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47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机体可部分相对移出或收入的电子
直O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掀盖式电子装置,为了不影响无线信号接收功能,其天线多是设置在屏幕机体邻近左右两侧或顶缘处,并且以导线穿伸通过屏幕机体与主机体之间的铰链而电性连接在位于主机体的主机板,然而,这样的做法存在着导线需要通过铰链的理线问题。此外,在较高级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中,经常需要设置数个可接收不同频宽的天线以符合使用需求,且天线之间也必须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影响其接收功能,因此,不同规格的天线设置如何在空间有限的电子装置中,也是需要被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案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前述不同规格的天线的设置问题以及理线问题的电子装置。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体、一连接该主机体的屏幕机体以及一活动模块。该主机体包括一主机壳件以及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第一天线组件,该主机壳件界定出一第一容纳空间,且该主机壳件具有一第一外缘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外缘并且连通该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该活动模块包括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活动壳体以及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的第二天线组件,该活动壳体能相对于该主机壳件活动至一收合状态或一滑出状态,当该活动壳体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为该收合状态;当该活动壳体部分由该第一开口凸出该主机壳件并且该第二天线组件远离该第一天线组件为该滑出状态。其中,该活动模块的位移作动可通过设置连杆件而以屏幕机体连动的方式、设置马达而以马达驱动位移的方式或以手动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藉由活动模块的设置,不仅在于解决天线设置空间的问题,且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电子装置时,可藉由使活动模块移出主机壳件,因而拉开第一天线组件与第二天线组件的距离,避免其接收功能受到影响,再者,设置在活动壳体也较不会有太复杂的理线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屏幕机体处在一盖合状态的侧视图,其中,一活动模块处在一收合状态;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屏幕机体处在一掀立状态的侧视图,其中,该活动模块处在一滑出状态;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处在掀立状态的后视立体图;[0011]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活动模块的立体图;图6是该第二实施例的该活动模块处在收合状态的俯视图,且一主机体与一屏幕机体以假想线表示;以及图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该活动模块处在滑出状态的俯视图,且一主机体与一屏幕机体以假想线表示。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15]1主机体215第三外缘[0016]100,101电子装置216顶壁[0017]102导线217底壁[0018]11主机壳件218,219出风口[0019]111第一容纳空间22凸轴[0020]112第一外缘23电路板[0021]113第一侧缘24风扇[0022]114第一开口25第二天线:[0023]115导槽3屏幕机体[0024]116第三容纳空间31底缘[0025]12电子组件模块32第三侧缘[0026]13第一天线组件4连杆件[0027]2活动模块5马达[0028]21活动壳体51传动轴[0029]210开口6传动机构[0030]211第二容纳空间61齿排[0031]212第二外缘62齿轮[0032]213第二侧缘[0033]21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二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第一个实施例为一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主机体1、一活动模块2、一屏幕机体3以及二连杆件4。主机体1包括一主机壳件11、一电子组件模块12以及一对设置在主机壳件11的第一天线组件13。主机壳件11界定出一第一容纳空间111,并且主机壳件11具有一第一外缘112、位于相对两侧的二第一侧缘113以及一形成于第一外缘112并且与第一容纳空间 11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114,实际上,第一外缘112在此所指的为主机壳件11的后缘,第一容纳空间111邻近第一外缘112。左右二第一侧缘113邻近第一外缘112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一连通第一容纳空间111的导槽115(图中因角度关系只示出其中一个)。二第一天线组件13是设置在主机壳件11内邻近第一外缘112的位置并且左右相间隔。电子组件模块12是设置在主机壳件11内,本实施例的主机壳件11还界定出一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11前方而较第一容纳空间111远离第一外缘112的第三容纳空间116,电子组件模块12是容纳在第三容纳空间116内,电子组件模块12可包括例如硬盘机、光盘驱动器、电池等等。活动模块2包括一活动壳体21、二凸轴22、一电路板23、一风扇M以及一对第二天线组件25。活动壳体21界定出一第二容纳空间211,且活动壳体21具有一与第一外缘 112同向的第二外缘212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二第二侧缘213,第二外缘212实际上为活动壳体21的后缘,凸轴22分别凸设于活动壳体21的左右二第二侧缘213,活动壳体21是容纳在主机壳件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1内并且二凸轴22分别可滑动地伸入二导槽115,电路板23、风扇M与第二天线组件25是设置在活动壳体21内。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3为主机板,其可通过导线102或配合电连接器与电子组件模块12电性连接。具体而言,活动壳体21包括上下相间隔配合界定出第二容纳空间211的一顶壁 216与一底壁217,顶壁216邻近第二外缘212的区域形成有一开口 210与一出风口 218,底壁217邻近第二外缘212的区域形成有一出风口 219,风扇M的位置是大致位于顶壁216 与底壁217的出风口 218、219之间并且对应于顶壁216的开口 210,使风扇M的气流能经由出风口 218、219送出活动壳体21,二第二天线组件25是邻近第二外缘212设置并且左右相间隔(例如设置在顶壁216底面)。上述第一天线组件13与第二天线组件25是分别用以接收不同频宽的信号的天线规格,例如 WWAN/LTE 与 WLAN/Wimax。参阅图1、图2,屏幕机体3具有一底缘31以及二第三侧缘32,屏幕机体3是以其底缘31枢设在主机体1邻近第一外缘112处而能相对于主机体1往下枢转呈叠置于主机体1上的盖合状态(如图2所示),以及屏幕机体3相对于主机体1往上旋转呈掀立的状态 (如图3所示)。二连杆件4分别一端枢接在屏幕机体3的第三侧缘32并且离底缘31 — 适当距离位置,另一端则藉由枢接在活动模块2的凸轴22而与活动模块2连接,因此,当屏幕机体3相对于主机体1旋转时,便能通过连杆件4连动活动模块2相对于主机体1前后位移。当屏幕机体3处在叠置于主机体1上的盖合状态时,活动壳体21的凸轴22邻近导槽115的前端,且活动壳体21的第二外缘212大致切齐主机壳件11的第一外缘112,因而活动壳体21位于主机壳件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1内而处于一收合状态,此时,第二天线组件25位于主机壳件11内,活动壳体21的出风口 218、219都是被遮蔽在主机壳件11内, 活动壳体21仅第二外缘212外露于主机壳件11的第一开口 114。参阅图3、图4,而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电子装置100而将屏幕机体3相对于主机体1 往上旋转时,连杆件4会由于屏幕机体3的往上旋转而被带动沿导槽115往后位移一距离, 因而带动活动壳体21往后位移并且由第一开口 114凸出主机壳件11而处于一滑出状态, 使得位于活动壳体21的第二天线组件25相对于位于主机壳件11的第一天线组件13往后远离一距离而移出主机壳件11。同时,活动壳体21的二出风口 218、219至少部分外露出主机壳件11,且风扇对至少部分移出第一容纳空间111。当然,通过出风口 218、219以及风扇M的位置调整,也可以是让活动模块2处在滑出状态时,出风口 218、219完全外露出第一容纳空间111,且风扇M 完全移出第一容纳空间111。而当使用者因不需使用电子装置100而将屏幕机体3相对于主机体1往下枢转呈叠置于主机体1上的盖合状态时,连杆件4会由于屏幕机体3的往下枢转而被带动往前位移,因而带动活动模块2往前移入第一容纳空间111而处于收合状态。因此,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藉由活动模块2的设置,并且将第二天线组件25设置于活动壳体21内,使得当屏幕机体3被掀立使用时,便能同步连动使活动模块2 往后移出主机壳件11,不仅有效解决不同规格的天线的设置问题,亦可确保天线在使用时可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影响其接收功能,再者,由于第一、第二天线组件13、25并不设置在屏幕机体3,故也较不会有太复杂的理线问题。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藉由活动模块2的风扇M的设置,由于当屏幕机体3处在掀立状态时,风扇M以及出风口 218、219均至少部分外露出主机壳件11,因此,也可增加对活动壳体21与主机板的散热效果。补充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活动壳体21的第二外缘212对应风扇M 的位置也可还形成有一散热孔214,更进一步增加对活动壳体21与主机板的散热效果。参阅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电子装置101无图1的连杆件4以及分别形成在主机壳件11 二第一侧缘113的导槽115,且电子装置101还包含一马达5与一传动机构6。马达5设置在主机壳件11内并且具有一传动轴51,传动机构6包括一齿排61与一齿轮62,活动模块2的活动壳体21还具有一相对于第二外缘212的第三外缘215,齿排 61连接于活动壳体21的第三外缘215并且往前延伸,齿轮62则是设置在马达5的传动轴 51并且与齿排61咬合,当马达5受驱动旋转时,通过齿轮62带动齿排61前后位移,便能使活动壳体21活动在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111内的收合状态与部分凸出主机壳件11的滑出状态。而马达5的运转控制方式则可以是例如电子装置101还包含一设置在主机体1并且与马达5电性连接的控制键(图未示),以供使用者藉由按压控制键便能控制马达5动作,使活动模块2活动至滑出状态(如图7所示)或收合状态(如图6所示)。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活动模块2的位移并不需要藉由屏幕机体3的旋转带动, 而是使用者可单独操作控制,且传动机构6在此实施例中是齿排61与齿轮62的配合,但在其他的变化形式中,其也可以是例如皮带与皮带轮的配合、链条的配合等等连接马达5 与活动壳体2的传动机构形式,或者,活动模块2也可以是设置成如弹压机构(push-push mechanism),可供手动操作的动作方式或其他手动方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藉由活动模块2的设置,不仅在于解决天线设置空间的问题,且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电子装置100时,可藉由使活动模块2移出主机壳件11,因而拉开第一天线组件13与第二天线组件25的距离,避免其接收功能受到影响,再者,设置在活动壳体21也较不会有太复杂的理线问题,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藉由风扇M的设置,也可增加对主机体1以及活动模块2的散热效果。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简单地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体,该主机体包括一主机壳件以及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第一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主机壳件界定出一第一容纳空间,且该主机壳件具有一第一外缘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外缘并且连通该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一屏幕机体,该屏幕机体连接该主机体;以及一活动模块,该活动模块包括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活动壳体以及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的第二天线组件,该活动壳体能相对于该主机壳件活动至一收合状态或一滑出状态,当该活动壳体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为该收合状态;当该活动壳体部分由该第一开口凸出该主机壳件并且该第二天线组件远离该第一天线组件为该滑出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缘为该主机壳件的后缘,且该主机壳件还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第一侧缘以及分别形成于该等第一侧缘并且连通该第一容纳空间的二导槽,该屏幕机体枢设于该主机体,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二连杆件,该等连杆件分别一端连接该屏幕机体,另一端由该等导槽连接该活动模块;当该屏幕机体相对于该主机体旋转而处于一叠置于该主机体上的盖合状态时,该活动模块处于该收合状态;当该屏幕机体相对于该主机体旋转远离,该屏幕机体连动该等连杆件分别沿该等导槽往后位移而带动该活动模块相对于该主机壳件往后位移至该滑出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模块还包括二凸轴,该活动壳体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二第二侧缘,该等凸轴分别位于该等第二侧缘,且该等凸轴分别伸入该等导槽,并且该等凸轴分别与该等连杆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线组件邻近该第一外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马达,以及一连接该马达与该活动模块的传动机构,该马达能受驱动运转,使得该传动机构带动该活动模块活动至该收合状态或该滑出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的齿排与一设置于该马达并且与该齿排咬合的齿轮。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的风扇,当该活动模块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风扇位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当该活动模块处于该滑出状态时,该风扇至少部分移出该第一容纳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壳体包括相间隔而配合界定出一第二容纳空间的一顶壁与一底壁,该顶壁与该底壁至少其中一者形成有一供该风扇的气流流出该活动壳体的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壳体还具有一与该第一外缘同向的第二外缘,该风扇邻近该第二外缘,且该第二外缘形成有一散热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内的电路板,且该主机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内的电子组件模块,该电路板与该电子组件模块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体、一连接该主机体的屏幕机体以及一活动模块。该主机体包括一主机壳件以及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第一天线组件,该主机壳件界定出一第一容纳空间,且该主机壳件具有一第一外缘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外缘且连通该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开口。该活动模块包括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件的活动壳体及一设置于该活动壳体的第二天线组件,该活动壳体能相对于该主机壳件活动至一收合状态或一滑出状态,当该活动壳体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为该收合状态;当该活动壳体部分由该第一开口凸出该主机壳件并且该第二天线组件远离该第一天线组件为该滑出状态。藉由活动模块,除了解决不同规格的天线的设置问题,也可省去复杂的理线问题。
文档编号H01Q1/22GK201957368SQ20112006731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日
发明者游竟人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