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75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稳固、抗扭力强度高、其对接结构不易被撑开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在飞速发展,而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到电连接器,例如,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即HDMI连接器,其已经广泛成为数字电视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接口标准;因此,连接器质量的好坏对相关电子产品的使用效果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在产品中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屏蔽、保护作用等,该金属外壳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金属外壳的作用发挥,甚至影响到整个连接器的产品质量及性能。现有之金属外壳主要有一体成型的无缝框体结构和有缝框体结构两种,其中,该无缝框体结构其系采用无对接结构的深压延成型而具有结构稳固而不易撑裂的优点,可是,一方面由于该深压延成型所需应用的加工技术复杂、设备的成本高、制程繁锁等,其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其无对接结构,缺乏足够的可伸缩性,因而较难确保金属外壳具有较好的夹持力,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上述无缝框体结构的金属外壳没有广泛应用到连接器中;而上述有缝框体结构的金属外壳,其加工技术简易、生产成本较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该金属外壳(300)系由一金属板经冲压、折弯后其两自由端(301、302)对接形成的一框体结构,该对接结构位于金属外壳(300)的一侧壁上,该对接结构一般采用燕尾形卡块(303)和燕尾形槽(304)的配合,该种对接结构的抗扭力强度较弱,其常因不当插入尤其是扭力较大时而被撑开,使得插接口(305)扩大而导致连接器结构及性能的不稳定,例如,影响该连接器与其对插件的连接效果,以及影响金属外壳(300)的屏蔽效果等。当然, 也有些系通过直接将前述两自由端的尾端叠置并焊接在一起,可是,焊接作业过程中易产生不良,而且其作业过程较麻烦,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常会出现焊接处松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连接稳固、抗扭力强度高,其对接结构不易被撑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系由一金属板经冲压、折弯后其两自由端对接形成的一供对应的插头插入的框体结构,该两自由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其中,该第一自由端内表面由内向外凹入设有一凹位,该凹位沿前后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框体壁面,该凹位的左右方向与壁面断开,第二自由端上设置有扣片,该扣片沿左右方向穿过凹位并其尾端勾于凹位的侧面上。
3[000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前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对接时,只需将第二自由端的扣片沿左右方向穿过第一自由端的凹位,利用该扣片的尾端勾紧对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的稳固连接,且该对接结构具有很好的抗扭力强度,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金属外壳之对接处因其抗扭力不够而导致的松开现象,提高了连接器金属外壳的产品质量,有利于确保连接器的整体性能,并保持较好的平整度。

图1是现有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连接器金属外壳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未完全对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是N-N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3中C-C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300、金属外壳302、自由端304、燕尾形槽20、下侧壁211、凹位221、扣片2212、耳翼202、燕尾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2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在此,以卧式连接器金属外壳为例作说明,并且下述在方向上的所有定义均依图3中所标示之方向为参照。该金属外壳具有前、后端开口,其包括有上侧壁、下侧壁20、左侧壁及右侧壁,其中,该第一自由端21和第二自由端22的对接处位于该下侧壁20上。请参见图4至图8所示,该第一自由端21内表面由内向外凹设有一凹位211,该凹位211沿前后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框体的下侧壁20,该凹位211的左右方向与下侧壁20断开。以及,该第二自由端22上设置有扣片221,该扣片221朝向其尾端呈渐宽之结构,并该扣片的尾端设置有弯折片2211和两耳翼2212,该扣片221穿过前述凹位211后,其弯折片 2211和两耳翼2212均勾于前述凹位211的右侧面(也可以设计为仅有前述两耳翼2212或前述弯折扣片2211,在此并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前述扣片221设计为朝向其尾端呈渐宽之结构,相应地,前述凹位211设计为与扣片相配合之朝向第一自由端
301、自由端 303、燕尾形卡块 305、插接口
21、第一自由端
22、第二自由端 2211、弯折片 201、燕尾形卡块
4尾端呈渐窄之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自由端21和第二自由端22上还设置有相配合的燕尾形卡块201和燕尾形槽202,该燕尾形卡块201扣入相应的燕尾形槽202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主要系将前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的对接结构设计为扣片穿过凹位,并利用该扣片的尾端勾紧对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的稳固连接,且该对接结构具有很好的抗扭力强度,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金属外壳之对接处因其抗扭力不够而导致的松开现象,提高了连接器金属外壳的产品质量,有利于确保连接器的整体性能,并保持较好的平整度。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系由一金属板经冲压、折弯后其两自由端对接形成的一供对应的插头插入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自由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其中,该第一自由端内表面由内向外凹入设有一凹位,该凹位沿前后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框体壁面,该凹位的左右方向与壁面断开,第二自由端上设置有扣片,该扣片沿左右方向穿过凹位并其尾端勾于凹位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的尾端设有向外延伸用于勾住前述凹位之侧面的弯折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的尾端设有用于勾住前述凹位之侧面的两耳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朝向其尾端呈渐宽之结构,相应地,前述凹位朝向第一自由端尾端呈渐窄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上还设置有相配合的燕尾形槽和燕尾形卡块,该燕尾形卡块扣于相应的燕尾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具有前、后端开口,包括有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其中,前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的对接处位于该下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系由一金属板经冲压、折弯后其两自由端对接形成的一供对应的插头插入的框体结构,该两自由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该第一自由端内表面由内向外凹入设有一凹位,该凹位沿前后方向的两端连接于框体壁面,该凹位的左右方向与壁面断开,第二自由端上设置有扣片,该扣片沿左右方向穿过凹位并其尾端勾于凹位的侧面上;该种对接结构具有很好的抗扭力强度,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金属外壳之对接处因其抗扭力不够而导致的松开现象,提高了连接器金属外壳的产品质量,有利于确保连接器的整体性能,并保持较好的平整度。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076535SQ20112013597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刘望全, 朱武, 甘延鹏, 胡光才 申请人: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