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70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该动触头装置通过结构上的改进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加专注于在操作频率低、操作次数较少的使用场所使用的接触器,属于低压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接触器作为一种量大、面广的控制电器,用于在控制电路中,远距离接通断开电路及控制电动机起动、停止、运转中分断等,并可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合成电动机起动器,保护可能发生过载的电路,广泛用于轻工、冶金、化工、煤矿、机械、起重、铁路、船舶、通信等行业。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大部分接触器的动触头结构均采用平板形或条形、双断点、直动式,触头的闭合、断开通过动触头的上、下运动来完成。此结构动作灵活,在操作频率高的情况下,其可靠性高、灭弧性好、接通、分断能力高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点,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追求这些高性能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等。而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使用电动机的场所、不同用途的增加,特别是在要求操作次数较少,操作频率较低(如工厂、家庭、学校的备用水泵,只有在停水的情况下才使用, 每月可能才使用1-2次)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满足这类客户的需求,在性能与价格之间找到最佳的性价比的结合点,成为企业与电器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近年来,原材料成本逐年上涨,特别是金融危机后,节能、环保概念在各行业深入, 针对不同的使用类别,如何在满足不同使用场所或使用类别,在保证性能条件下减低生产成本,提高性价比,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满足在操作频率较低、操作次数较少的使用场所用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它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动触头本体为片状或杆状结构,其前端连接有动触点;所述动触头本体的前端连接有色金属软线;动触头本体的后端设有支点,该支点处可转动地连接动触头支架;动触头本体的两端面相对垂直;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设有供外力驱使而使动触头本体绕支点旋转的受力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本体的支点为孔,所述动触头支架前端设孔,动触头本体和动触头支架通过销轴铰接,并通过适当的弹性部件连接(如扭簧、拉簧等)。所述销轴的两端套设鞍形垫圈。[0016]所述有色金属软线的另一端连接动触头支架。所述动触头本体的支点为凸起、凹坑、局部槽型通孔的结构之一。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的受力结构为动触头本体的表面,或为动触头本体的边棱、槽、凸起、凹坑、孔、L型、T型、十字型结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动触头本体自身不承载主要电流,因而降低了接线端子的温升;因有色金属软线自身材料特点,可根据实际电流需要确定有色金属软线的面积、长度,因而有利于接触器在不同的电流规格,采用相同的框架,达到增容功能,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提高触头装置工作的可靠性;2、以每台接触器为三相为例进行计算目前接触器的动触头结构为,其动触头装置的每相使用2个动触点、2个静触点、2个灭弧件,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装置为转动式,其动触头装置的每相使用1个动触点、1个静触点、1个灭弧件,则每台少用了 3X1 = 3个动触点、3X1 = 3个静触点、3X1 = 3个灭弧件。大大降低了触点和灭弧件的使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3、由于减少了动触点、静触点的数量,相当于减少了焊接或铆接工步的数量,也节省了加工费用和加工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点处于自然状态(分断)时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点闭合、分断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满足在操作频率较低、操作次数较少的使用场所用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它可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触头装置由动触头本体、动触头支架、销轴、扭簧、有色金属软线五部分组合而成。其中动触头本体(为扭转了 90度的金属板)的前端连接有一个动触点和有色金属软线,后端设有一个支点(一个圆孔),该支点通过销轴、垫片、平垫圈、 鞍形垫圈与动触头支架连接为一体,并将销轴铆合。将扭簧的一端挂在动触头支架上,另一端挂在动触头本体上。有色金属软线的另一端与动触头支架连接。如此,使动触头本体与销轴、扭簧、动触头支架和有色金属软线成为一个整体。将前述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动触头装置装入接触器的基座中,并将动触头本体穿入触头支持孔中(此时,动触头支架固定在基座中)与动铁芯连接在一起,当动铁芯上、下运动时,便带动动触头本体绕支点旋转,完成动、静触头的闭合、分断功能。 在本动触头装置中,将动触头本体、垫片、平垫圈、鞍形垫圈、动触头支架通过销轴铆合成一个整体,动触头本体前端连接的动触点的平面与其后端支点与销轴连接的面相对垂直。依靠鞍形垫圈的弹力达到动触头本体可以绕销轴旋转,且与动触头支架有一定的摩擦力而又不会左、右摆动或脱落;扭簧的一端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另一端挂在动触头本体
4上,能满足提供产生动、静触头闭合后的终压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图描述的是动触头装置的零部件的构成。本实用新型动触头装置由一个动触头支架1、一个销轴2、一个扭簧3、一个动触头本体4、一个动触点5、一个平垫圈 6、两个鞍形垫圈7、一条有色金属软线8、一个垫片16组成。如图2所示,本图描述的是动触头装置的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合方式是将动触点5在动触头本体4前端和有色金属软线8叠放在一起铆接或焊接;将一个鞍形垫圈7套入销轴2后,穿入动触头支架1、动触头本体4的支点的中心孔中,再将一个垫片 16、一个鞍形垫圈7、一个平垫圈6套入销轴2中,再将销轴2与平垫圈6 —起铆合。最后, 将一个扭簧3卡于销轴2头部的阶梯轴上,扭簧3的一端挂于动触头本体4上,另一端挂于动触头支架1上,以保证动触头本体4和动触点5端有一个向下转动的趋势,并将有色金属软线8的另一端与动触头支架1铆接或焊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动触头本体4的两端之间钩挂扭簧3的部位的结构称为受力结构,该受力结构为动触头本体4两端之间的表面。在动触头本体4后端的支点外两侧各加一个鞍形垫圈7,让动触头本体4绕销轴2 转动时与动触头支架1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以保证其接触良好,又使其转动灵活,从而保证动触点5能在设定的路线上滑动,不至于产生大的偏移。此过程中,为了保证动触头本体4和动触头支架1之间的导电性能良好,用一条有色金属软线8作为电流流经的主要通路,有色金属软线8 —端焊接或铆接在动触头本体4 的前端,另一端焊接或铆接在动触头支架1上。如图3所示,本图描述的是动触头装置在接触器内实现动触头本体4、静触头9处于自然状态(分断)时的工作原理。在接触器的触头支持11中部挖矩形的通孔,将动触头本体4装置的前端穿过该通孔,当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未通电时,触头支持11的孔的下端面顶住动触头本体4的下面,克服扭簧向下的力,使动触点5和静触点10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此距离为接触器的触头开距。如图4所示,本图描述的是动触头装置在接触器内完成动触头本体4、静触头9的闭合、分断的工作原理。1、闭合过程当接触器的控制线圈15通电时,在电磁力使动铁芯12、静铁芯13吸合过程中,动铁芯12克服反力弹簧14的支撑力向下运动,带动触头支持11下行,动触头本体4在扭簧3产生的扭力下绕销轴2旋转,当旋转一定角度后,动触点5与静触点10接触, 并产生一定压力(终压力)和向下的超行程。2、分断(释放)过程当控制线圈15失电时,动铁芯12、静铁芯13间的电磁力消失,动铁芯12在反力弹簧14作用下,推动触头支持11向上运动,此时,触头支持11的下端面与动触头本体4接触后,使动触头本体4绕销轴2向上旋转使得动触点5与静触点10分断,向上旋转一定角度后处于图3所述的分断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动触头本体的支点还可为凸起、凹坑、局部槽型通孔的结构之一,只要能与动触头支架实现可转动地连接即可。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的受力结构还可为动触头本体的边棱、槽、凸起、凹坑、孔、L型、T型、十字型结构之一,只要能钩挂弹性结构即可(如拉簧、扭簧等)。动触头本体和动触头支架间的施力件还可以是拉簧,只要能施加给动触头本体触点一端有一个向下的力即可。触头支持可顶在动触头的中间,也可顶在动触头的左边或右边,只要能使之完成以上所述的吸合、释放即可。上述的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覆盖了所有的修改和变更,因此,针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头本体为片状或杆状结构,其前端连接有动触点; 所述动触头本体的前端连接有色金属软线;所述动触头本体的后端设有支点,动触头本体后端的支点处可转动地连接动触头支架;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两端面相对垂直;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设有供外力驱使而使动触头本体绕支点旋转的受力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本体的支点为孔,所述动触头支架前端设孔,动触头本体和动触头支架通过销轴铰接,并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轴的两端套设鞍形垫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色金属软线的另一端连接动触头支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本体的支点为凸起、凹坑、局部槽型通孔的结构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的受力结构为动触头本体的表面,或为动触头本体的边棱、槽、凸起、凹坑、孔、L型、T型、十字型结构之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或拉簧。
专利摘要一种接触器的动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本体,其中动触头本体为片状或杆状结构,其前端连接有动触点和有色金属软线,有色金属软线的另一端连接动触头支架;动触头本体的后端设有支点,该支点处可转动地连接动触头支架;动触头本体的两端面相对垂直;动触头本体的两端之间设有供外力驱使而使动触头本体绕支点旋转的受力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的优点,适用于在操作频率较低、操作次数较少的场所用的接触器。
文档编号H01H50/54GK202058653SQ20112016511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南寅, 孟令乾, 汪从礼 申请人: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