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81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线模块。
背景技术
接线模块用于线缆线路的连接、切断管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其应该具备体积小、可连接的线路数量多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现有的接线模块如图I所示,包括模块主体
I、端子片2以及端子座3三部分,其中多个端子座3镶嵌在模块主体I中用于固定端子片2,一待连接线缆从模块主体I的侧面接入到端子片2的卡口上,另一待连接线缆直接绕接在端子片2尾部的针状连接件上(端子片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种连接方式中,线缆之间的连接点较多(一线缆与端子片2的连接点,端子片2的主体和针状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点以及针状连接件与另一线缆的绕接点),增加的连接点增加了连接金属材料的消耗,不但不符合低碳环保要求,而且连接点越多系统可靠性越低;而且连接件之间会带来电容效应,导致两端线缆之间的阻抗增加,影响了连接线缆的传输效果。同时,由于针状连接件与另一线缆连接采用的绕接方式,绕接前必须开剥线缆,开剥线缆过程中容易将线缆导线截断或者划伤,造成连接不可靠;线缆开剥、绕接与解绕接都要占用大量的人工,影响使用维护效率。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接线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接线模块传输效果差并且使用维护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传输效果好且使用维护效率高的接线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模块,包括模块主体、第一端子片、第二端子片以及端子座,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片和所述第二端子片均包括至少一个卡口,所述第一端子片与所述第二端子片通过连接片连接,待连接的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端子片的卡口连接,待连接的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端子片的卡口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端子片的卡口和所述第二端子片的卡口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同侧。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端子片的卡口和所述第二端子片的卡口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异侧。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的侧面引至所述第一端子片的卡口上的第一引线板和将所述第二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的背面引至所述第二端子片的卡口上的引线管。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引线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引线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引线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引线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应的凸起。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 块中,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的侧面引至所述第一端子片的卡口上的第一引线板和将所述第二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的另一侧面引至所述第二端子片的卡口上的第二引线板。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引线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引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引线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引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凸起。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引线板和所述第二引线板一体成型。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卡口连接实现待连接线缆的连接,使得连接后的线缆的传输效果好,且使用维护效率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的接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接线模块的端子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端子片的结构主视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端子片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端子片的结构主视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端子片的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SB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图SC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图8D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SE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F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板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A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B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0034]图9C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0035]图9D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9E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9F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引线管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引线板和引线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一体化的第一引线板和第二引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模块,该接线模块包括模块主体I、第一端子片23、第二端子片24以及端子座,第一端子片23和第二端子片24均包括一个卡口,待连接的第一线缆与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连接,待连接的第二线缆与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连接,第一端子片23与第二端子片24通过连接片25连接,这样即实现了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连接。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端子片的结构主视图和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片23和第二端子片24均包括至少一个卡口,第一端子片23和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通过连接片2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与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均设置在模块主体I的同侧。单卡口的端子片的设计,使得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和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更易调整,只需要在连接片和端子片之间插入合适的塞绳即可实现不同的端子片之间的连接。并且同时线缆与卡口之间是卡口连接,可以保证连接后的线缆的传输效果不会受到不良连接点的影响。由于线缆与卡口之间的卡口连接易于拆卸,因此可以提高使用维护的效率。在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片23和第二端子片24也均包括至少一个卡口,第一端子片23和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通过连接片25连接。不过与第二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与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设置在模块主体I的异侧。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片23和第二端子片2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A和图6B。这样将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和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异侧分布,更加方便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可以很好的避免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错接。并且同时线缆与卡口件之间也是卡口连接,可以达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应的有益效果。在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本实用新型接线模块通过第一引线板4将第一线缆从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至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上,通过引线管5将第二线缆从模块主体I的背面引至相应的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上。第一引线板4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8A-8F,引线管5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9A-9F。从图中可见由于第一线缆的连接端从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入,因此第一引线板4内设置有若干引线槽,通过引线槽的弯曲度将第一线缆引到模块主体I的正面。而第二线缆的连接端从模块主体I的背面引入,因此引线管5只需要将第二线缆直接引到模块主体I的正面即可。如图10所示,为了保证第一引线板4和引线管5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引线管5上设置有与凸起相应的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引线板4和引线管5可以较好的固定在接线模块中,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保证了引线的位置。当然也可在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用于定位的凹槽,引线管5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应的凸起,这样也可以起到相同 的引线、固定效果。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本实用新型接线模块通过第一引线板4将第一线缆从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至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上,通过第二引线板6将第二线缆从模块主体I的另一侧面引至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上。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7A-7F。从图中可见由于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从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入,因此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内均设置有若干引线槽,通过引线槽的弯曲度将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引至模块主体I的正面。为了保证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引线板6上设置有与凸起相应的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可以较好的固定在接线模块中,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保证了引线的位置。当然也可在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用于定位的凹槽,第二引线板6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应的凸起,这样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引线、固定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3所示,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也可以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省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的安装空间。其中还可以在第一引线板4和第二引线板6上设置若干备用引线槽,如图12所示,这样当某条线缆出线问题时,可以通过相应的备用引线槽对该线缆进行修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的优选实施例,接线模块的端子座3和模块主体I 一体成型,这样可以节省接线模块的制作成本,省去端子座3零件,简化安装工艺,同时由于简化了模块结构,使得接线模块的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强度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模块,包括模块主体(I)、第一端子片(23)、第二端子片(24)以及端子座(3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片(23 )和所述第二端子片(24 )均包括至少一个卡口,所述第一端子片(23)与所述第二端子片(24)通过连接片(25)连接,待连接的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连接,待连接的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和所述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I)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和所述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I)的异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至所述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上的第一引线板(4)和将所述第二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I)的背面引至所述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上的引线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引线管(5)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引线管(5)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应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I)的侧面引至所述第一端子片(23)的卡口上的第一引线板(4)和将所述第二线缆从所述模块主体(I)的另一侧面引至所述第二端子片(24)的卡口上的第二引线板(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引线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板(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引线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板(4)和所述第二引线板(6) —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模块,包括模块主体、第一端子片、第二端子片以及端子座,第一端子片和第二端子片均包括至少一个卡口,第一端子片与第二端子片通过连接片连接,待连接的第一线缆与第一端子片的卡口连接,待连接的第二线缆与第二端子片的卡口连接。连接片和端子片之间通过插入合适的塞绳可以断开,以提供测试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模块通过卡口连接实现待连接线缆的连接,使得使用维护效率高,连接后的线缆的传输效果好,使用维护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2363624SQ2011204804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前龙, 刘远见, 夏超 申请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