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59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汽车使用的蓄电池的极板为单极耳,单极耳蓄电池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单极耳蓄电池装配时为单汇流排及单穿壁焊,车辆行驶过程中,随着车辆的巅波,蓄电池的极板将也将发生上下振动,常常造成内极柱穿壁焊处疲劳断裂,导致蓄电池报废;二是单极耳蓄电池为单汇流排,单汇流排电池的内阻较大,影响了蓄电池的放电性能。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所述的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由电池外壳、弹性垫片、隔墙、穿壁焊、正汇流排、正极板、负极板、负汇流排、正接线端子、负接线端子组成,其特征是电池外壳设置为长方体形,电池外壳的内部沿横向均勻设置隔墙,隔墙的上部设置穿壁焊,电池外壳的内侧和隔墙的两侧设置弹性垫片,相邻弹性垫片的空间位置上间隔设置正极板与负极板,正极板的上端设置正汇流排,负极板的上端设置负汇流排,电池外壳的一端设置正接线端子,电池外壳的另一端设置负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汇流排、负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分别成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采用成对设计,极群焊接时亦采用双汇流排及双穿壁焊结构,避免了穿壁焊开焊及汇流排断裂造成的蓄电池断路,提高了蓄电池的可靠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电池外壳,2.弹性垫片,3.隔墙,4.穿壁焊,5.正汇流排,6.正极板,7.负极板,8.负汇流排,9.正接线端子,10.负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由电池外壳1、弹性垫片2、隔墙3、穿壁焊4、正汇流排5、正极板6、负极板7、负汇流排8、正接线端子9、负接线端子10组成,其特征是电池外壳1设置为长方体形,电池外壳1的内部沿横向均勻设置隔墙3,隔墙3的上部设置穿壁焊4,电池外壳1的内侧和隔墙3的两侧设置弹性垫片2,相邻弹性垫片2的空间位置上间隔设置正极板6与负极板7,正极板6的上端设置正汇流排5,负极板7的上端设置负汇流排8,电池外壳1的一端设置正接线端子9,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负接线端子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汇流排5、负汇流排8,其特征在于正汇流排5和负汇流排8分别成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的正汇流排5和负汇流排8采用成对设计,极群焊接时亦采用双汇流排及双穿壁焊4结构,避免了穿壁焊4开焊及汇流排断裂造成的蓄电池断路,提高了蓄电池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1..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由电池外壳(1)、弹性垫片(2)、隔墙(3)、穿壁焊(4)、正汇流排(5)、正极板(6)、负极板(7)、负汇流排(8)、正接线端子(9)、负接线端子(10)组成, 其特征是电池外壳(1)设置为长方体形,电池外壳(1)的内部沿横向均勻设置隔墙(3),隔墙(3)的上部设置穿壁焊(4),电池外壳(1)的内侧和隔墙(3)的两侧设置弹性垫片(2),相邻弹性垫片(2)的空间位置上间隔设置正极板(6)与负极板(7),正极板(6)的上端设置正汇流排(5),负极板(7)的上端设置负汇流排(8),电池外壳(1)的一端设置正接线端子(9), 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负接线端子(10)。
专利摘要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由电池外壳、弹性垫片、隔墙、穿壁焊、正汇流排、正极板、负极板、负汇流排、正接线端子、负接线端子组成,其特征是电池外壳设置为长方体形,电池外壳的内部沿横向均匀设置隔墙,隔墙的上部设置穿壁焊,电池外壳的内侧和隔墙的两侧设置弹性垫片,相邻弹性垫片的空间位置上间隔设置正极板与负极板,正极板的上端设置正汇流排,负极板的上端设置负汇流排,电池外壳的一端设置正接线端子,电池外壳的另一端设置负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采用成对设计,避免了穿壁焊开焊及汇流排断裂造成的蓄电池断路,提高了蓄电池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M2/26GK202333041SQ20112049626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4日
发明者寇凤水 申请人:济宁远征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