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541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设备的结构零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设计的电子设备壳体结构中,90%以上的电子设备没有进行全密封的壳体设计,电子设备的壳体与壳体之间的微小缝隙、USB孔口和耳机孔ロ等都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空间连通起来,在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或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会进入粉尘,这些粉尘如聚集在一些连接部件中,会导致接触不良,从而造成电子设备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如粉尘可通过手机的耳机插孔进入到手机壳体内,如这些粉 尘聚集在用于连接手机主板和耳机插头的连接部件上,则会导致耳机插头和手机主板之间接触不良,造成当将耳机插入耳机插孔时,手机不能识别出耳机或耳机不能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均为静态接触设计。如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09年03月11日公开了ー种连接装置,其公开号为CN101384147,这种连接装置包括供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端ロ、以及供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以对应连接该第一连接端ロ的第ニ连接端ロ,该第一连接端ロ两侧设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二连接端ロ两侧则具有对应所述第—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由该第二卡合部对应卡合该第—合部,进而通过该连接装置连接该第一电路板及该第二电路板。这种结构的连接装置,不能在卡合的过程中自动清除粉尘,无法解决粉尘聚集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连接过程中自动清除粉尘的连接装置,从而解决因粉尘造成的连接装置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路连接弾片,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弹片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受到压力时所述接触面沿其表面滑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第二电路连接弾片,所述第二连接弹片设有第二弾性悬臂,所述第二弾性悬臂为一字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装置,可实现通过弹片的滑动将接触面的粉尘擦除,避免发生接触不良,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图I第一电路连接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电路连接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5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3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所述电路连接装置设有图I中所示的电路连接弾片10 (下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设有ー接触面14 (下称第一接触面),所述电路连接弾片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14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一接触面14沿其表面滑动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电路连接弹片与电路板12或电气元件相电路连接,用于实现当两个电路连接弾片通过其接触面相接触时两电路板12或电气元件的电路导通。当所述电路连接弹片上聚集有粉尘时,会导致两电路连接弾片的接触面之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两电路板或电气元件的电路导通,从而造成电子设备的相关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其第一接触面14在与另ー电路连接弾片的接触面相抵触时会沿其表面发生滑动。这样,两接触面之间的粉尘就被擦掉,避免发生接触不良。 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设有ー弾性悬臂11 (下称第一弾性悬臂),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1设有固定端16 (下称第一固定端)和自由端15 (下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接触面14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15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固定端16用于将所述第一弾性悬臂11固定在电路板或电子设备的其他硬性介质上,实现当所述第一接触面14受到另一电路连接弾片所施加的压カ时,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具有弾性形变。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设有ー接触端子13 (下称第一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固定在所述第一弾性悬臂11的第一自由端15上或与所述第一自由端15为ー体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远离所述第一自由端15的一面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14。这样,当另ー电路连接弾片抵触在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上吋,二者之间的作用カ更大,结合的更加稳固。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为半球形。当另ー电路连接弾片与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相抵触时,所述另ー电路连接弾片的接触面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的球面滑动,从而擦除掉粉尘,避免接触不良。所述第一弾性悬臂11为弓形。这样,不但可保证当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受到另ー电路连接弾片的压カ时,所述第一弾性悬臂11发生弹性形变,还可保证所述第一弾性悬臂11的弾性形变导致另ー电路连接弾片的接触面沿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的接触面滑动。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的高度Hl和半径Rl为第一弾性悬臂11的宽度Wl的二分之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要到达到较好的擦除掉粉尘的目的,需确保所述接触面具有足够的接触行程,但接触行程过长会造成本实施例的体积增加。经过测试,以上结构,既具有较好的擦除效果,又避免体积増大。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14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一接触面14沿其表面滑动的直线距离LI满足2 Rl/5<Ll<Rl/2。这样,可保证所述第一接触端子13始終与另ー电路连接弾片的接触面保持接触状态。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装置,还设有用干与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相配合使用的电路连接弾片20 (下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设有接触面24 (下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具有当其与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相抵触时使所述第一接触面沿其表面滑动的结构。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设有ー弾性悬臂21 (下称第二弾性悬臂),所述第二弹性悬臂21设有第二固定端26和第二自由端25,所述第二接触面24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25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固定端26用于将所述第二弾性悬臂21固定在电路板22或电子设备的其他硬性介质上,实现当所述接第二接触面24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抵触时,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设有ー接触端子23 (下称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3固定在所述第二弾性悬臂21的第二自由端25上或与所述第二自由端25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3远离所述第二自由端25的一面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面24。这样, 可增加第一电路连接弹片10和第二电路连接弹片20之间的作用力,使二者结合的更加稳固。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3为半球形。可实现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3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更好的相接触,且当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与第一电路连接弾片10相抵触时,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弾片20的接触面沿所述接触端子的球面滑动,从而擦除掉粉尘,避免接触不良。所述第二弾性悬臂21的长度和宽度比大于或等于4: I。经测试,该结构可保证所述第二弾性悬臂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所述第二弾性悬臂21的宽度为1_。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弹性悬臂21的宽度过大,会造成用于在使用该电路连接弹片时的手感,易用性差,且交易产生磨损;如宽度过小,会造成弾性性能不佳。经反复测试,将所述宽度设置为1_,可在保证第二弾性悬臂21的弾性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使用手感,防止磨损造成使用寿命降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參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路连接弾片,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弹片设有第一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受到压力时所述接触面沿其表面滑动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弾性悬臂,所述第一弹性悬臂设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弾性悬臂的第一自由端上或与所述第一自由端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远离所述第一自由端的一面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为半球形。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弾性悬臂为弓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的高度Hl和半径Rl为第一弹性悬臂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弾片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受到压力时所述第一接触面沿其表面滑动的直线距离L满足2Rl/5 ^ LI ^ R1/2。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二电路连接弾片,所述第二连接弹片设有第二弾性悬臂,所述第二弾性悬臂为一字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长度和宽度比大于或等于4: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弾性悬臂的宽度为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路连接弹片,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弹片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弹片具有当所述第一接触面受到压力时所述接触面沿其表面滑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第二电路连接弹片,所述第二连接弹片设有第二弹性悬臂,所述第二弹性悬臂为一字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装置,可实现通过弹片的滑动将接触面的粉尘擦除,避免发生接触不良,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503127SQ2011205630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林坚 申请人: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