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25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双弓I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的种类繁多、结构也各异,常用的ー种温度继电器,其密封焊接质量和可靠性差、环境适应性(如抗振动、抗冲击等)差,其外壳直接与被保 护器件的壳体相接(即温度继电器的ー极直接接地),这样,外界的电信号将直接传到静触头、动触头上,对两个触头的电接触状态通或者断有干扰,影响温度继电器的正常使用效果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作可靠的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ー种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它包括竖直接线柱、玻璃材料制成的水平绝缘块、上下两端开ロ的支架、静触头、动触头、碟形双金属片、弾性动簧片、上端开ロ且下端封闭的外壳;
接线柱的上端有第一接线孔,接线柱的下端穿过绝缘块的中心区域且接线柱的柱体中部与绝缘块熔接,接线柱的下端与静触头焊接,绝缘块置干支架的内腔上部且绝缘块与支架的内腔相熔接,绝缘块的外形与支架的内腔上部形状相配;
外壳的侧壁上部有一水平向外延伸且开有第二接线孔的接线片,支架密封地插装在外壳内,使得外壳、支架、绝缘块、接线柱之间形成ー个呈气密级密封状态的腔室;
静触头、动触头、碟形双金属片、弾性动簧片置于所述腔室内,动触头为中部带有ー个轴肩的柱体,动簧片通过其上向下延伸的三个支撑爪与外壳的底板上侧接触,动触头的下端与动簧片的中心区域铆接、中部套装并通过轴肩担置双金属片,双金属片与动簧片之间呈非接触状态;
双金属片与支架下端接触,双金属片的弯曲方向,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者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呈非接触状态;
外壳的底板下侧自上而下地依次焊接有陶瓷金属化隔离片、底座,隔离片分别与外壳的底板、底座焊接。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均简称为本继电器。使用时,通过本继电器的底座与被保护器件的壳体相接,接线柱的上端、接线片通过焊接另外两个引出导线分别与被保护器件的相应电路电连接。本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碟形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利用其在规定温度下瞬间改变弯曲方向的动作原理,并且在具有张カ的弾性动簧片的配合下,使动触头与静触头迅速接触或者非接触,达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来控制电路。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由于外壳的底板下侧自上而下地依次焊接有陶瓷金属化隔离片、底座,隔离片分别与外壳的底板、底座焊接,因此,本继电器的外壳与被保护器件的壳体呈非接触状态,避免了本继电器的ー极直接接地,使本继电器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这样,外界的电信号将不会传到静触头、动触头上,不会对两个触头的电接触状态通或者断产生干扰,确保了本继电器动作可靠。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外壳的底板与隔离片的截面形式相同;底座的上部为正六边形的块体、下部为制有外螺纹的杆体,块体的外缘超出隔离片一定距离。正六边形块体的设置,便于通过手工工具(如扳手),将杆体与被保护器件的壳体旋接,使得本继电器安装方便。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支架的上端有ー个水平外伸的第一翻边,外壳的上端有一水平外伸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截面形式相同,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厚度之和为O. 5毫米,第二翻边与接线片之间形成一隔热槽,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上下叠置后进行激光封焊。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隔热槽的相关结构,可很好地满足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激光封焊的エ艺需要,另外,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厚度之和为O. 5毫米,该厚度与激光的光斑特性相匹配,更加有利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激光焊接时的能量集中,得到良好的焊接后的形态,以提高焊接质量,使焊接后本继电器的密封指标可达到IX KT4Pa -cm3/S。本继电器是ー种能自动断续的控制元件,其输入參量温度达到某一定值时,输出參量便发生跳跃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等目的。本继电器气密级密封,抗振动性和抗冲击性好,不受电磁场干扰。本继电器的适用领域较广,可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等各个领域,并且其具有尺寸和质量特别小的特点(质量< 2克),特别适用于航天领域、卫星、飞机发动机和机载雷达系统的温度控制和过热保护等。


图I是本继电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继电器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3是本继电器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參见图I、图2 :
本继电器包括圆形竖直接线柱I、玻璃材料制成的圆形水平绝缘块2、上下两端开ロ的支架3、圆形水平静触头5、动触头6、碟形双金属片7、圆形弹性动簧片8、上端开ロ且下端封闭的外壳4,支架3、外壳4的截面形式相同,均为圆形,支架3的内腔中部设有圆环形台阶, 双金属片7的中心区域有圆孔(图I中未示出上述台阶、圆孔的件号)。接线柱I的上端呈扁平状且开有第一接线孔la,接线柱I的下端穿过绝缘块2的中心区域且接线柱I的柱体中部与绝缘块2熔接,接线柱I的下端与静触头5焊接,绝缘块2置于支架3的内腔上部且绝缘块2与支架3的内腔相熔接,绝缘块2的外形与支架3的内腔上部形状相配,绝缘块2起到电绝缘的隔离作用。
外壳4的侧壁上部有一水平向外延伸且开有第二接线孔4d的接线片4c。支架3的上端有ー个水平外伸的第一翻边3a,外壳4的上端有一水平外伸的第二翻边4a,第一翻边3a与第二翻边4a的截面形式相同,均为圆形,第一翻边3a与第二翻边4a的外缘共同一圓柱面,第一翻边3a与第二翻边4a的厚度之和为O. 5毫米(第一翻边3a与第二翻边4a的厚度分别为O. 25毫米),第二翻边4a与接线片4c之间形成一隔热槽4b,第一翻边3a与第二翻边4a上下叠置后沿两者的圆柱面进行激光封焊,这样,支架3密封地插装在外壳4内,使得外壳4、支架3、绝缘块2、接线柱I之间形成ー个呈气密级密封状态的腔室11。静触头5、动触头6、双金属片7、动簧片8置于所述腔室11内,静触头5、动触头6的材料为AgNilO合金。动触头6为中部带有ー个轴肩6a的圆形柱体,动簧片8通过其上向下延伸的三个支撑爪8a与外壳4的底板上侧接触,动触头6的下端与动簧片8的中心区域铆接、中部套装并通过轴肩6a担置双金属片7,双金属片7与动簧片8之间呈非接触状态。双金属片7用于驱动动触头6动作。双金属片7与支架3的下端接触,双金属片7的弯曲方向,使得动触头6的上端与静触头5接触。外壳4的底板下侧自上而下地依次焊接有圆形陶瓷金属化隔离片9、底座10。隔离片9的两端面有金属层(图I中未示出上述的两个金属层的件号),隔离片9可外购。底座10的上部为正六边形的块体10a、下部为制有外螺纹的杆体10b,块体IOa的面积大于隔离片9的面积,块体IOa的外缘超出隔离片9 一定距离。隔离片9分别与外壳4的底板、块体IOa焊接。隔离片9起到电绝缘的隔离作用。正常状态下,动触头6的上端与静触头5接触,本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为触头常闭型温度继电器),动簧片8处于初始张カ状态,当本继电器感知的温度满足动作条件时,双金属片7向下翻转,将动触头6向下推动,使动簧片8压缩,张カ增加,动触头6、静触头5由接触状态变为断开状态。实施例ニ 參见图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 .双金属片7的弯曲方向,使得动触头6的上端与静触头5之间呈非接触状态。本实施例的其余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故这里对本实施例的其余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正常状态下,动触头6的上端与静触头5之间呈非接触状态,本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为触头常开型温度继电器),动簧片8处于压缩状态,当本继电器感知的温度满足动作条件时,双金属片7向上翻转,在动簧片8释放的张力作用下,将动触头6向上推动,动触头6、静触头5由断开状态变为接触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两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包括竖直接线柱、玻璃材料制成的水平绝缘块、上下两端开ロ的支架、静触头、动触头、碟形双金属片、弾性动簧片、上端开ロ且下端封闭的外壳; 接线柱的上端有第一接线孔,接线柱的下端穿过绝缘块的中心区域且接线柱的柱体中部与绝缘块熔接,接线柱的下端与静触头焊接,绝缘块置干支架的内腔上部且绝缘块与支架的内腔相熔接,绝缘块的外形与支架的内腔上部形状相配; 外壳的侧壁上部有一水平向外延伸且开有第二接线孔的接线片,支架密封地插装在外壳内,使得外壳、支架、绝缘块、接线柱之间形成ー个呈气密级密封状态的腔室; 静触头、动触头、碟形双金属片、弾性动簧片置于所述腔室内,动触头为中部带有ー个轴肩的柱体,动簧片通过其上向下延伸的三个支撑爪与外壳的底板上侧接触,动触头的下端与动簧片的中心区域铆接、中部套装并通过轴肩担置双金属片,双金属片与动簧片之间呈非接触状态; 双金属片与支架下端接触,双金属片的弯曲方向,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者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呈非接触状态; 其特征在干外壳的底板下侧自上而下地依次焊接有陶瓷金属化隔离片、底座,隔离片分别与外壳的底板、底座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底板与隔离片的截面形式相同; 底座的上部为正六边形的块体、下部为制有外螺纹的杆体,块体的外缘超出隔离片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有ー个水平外伸的第一翻边,外壳的上端有一水平外伸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截面形式相同,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厚度之和为O. 5毫米,第二翻边与接线片之间形成一隔热槽,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上下叠置后进行激光封焊。
全文摘要
双引线抗干扰式温度继电器,包括接线柱、玻璃材料制成的绝缘块、支架、静触头、动触头、碟形双金属片、弹性动簧片、外壳;接线柱下端穿过绝缘块中心区域且其柱体中部与绝缘块熔接,接线柱下端与静触头焊接,绝缘块置于支架内腔上部且两者相熔接;外壳侧壁上部有接线片,支架插装在外壳内,外壳、支架、绝缘块、接线柱之间形成腔室;静触头、动触头、双金属片、动簧片置于腔室内,动簧片通过三个支撑爪与外壳底板上侧接触,动触头下端与动簧片中心区域铆接、中部套装并通过轴肩担置双金属片,双金属片与动簧片之间呈非接触状态;双金属片与支架下端接触,双金属片的弯曲方向,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者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呈非接触状态;外壳底板下侧自上而下地依次焊接有陶瓷金属化隔离片、底座,隔离片分别与外壳的底板、底座焊接。本继电器动作可靠。
文档编号H01H37/04GK102623243SQ2012101047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刘超, 彭光辉, 徐奎, 李为国, 马玉梅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