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158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数据线传输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T行业的发展,数码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每种数码产品的数据接ロ都不一样,为了方便数码产品之间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市场上出现了各种连接线;很多情况下,使用者所拥有的连接线的接ロ与数码产品的接ロ不一定相配,尤其是高清数据接ロ,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转接口装置,由于这些转接口装置的两端的接ロ都是固定于ー个壳体内,使得两端的接ロ位置相对固定,当连接线在布线时,可能产生连接线的位置与转接ロ装置的接ロ位置不一致,需要将连接线的连接头旋转一定角度,以达到与转接口装置连接;当连接线的连接头在以扭转的方式与转接口装置插接时,会造成连接线的连接头变形,使 用不方便,減少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接口装置,该转接口装置的接线端ロ可相对转动,从而方便连接线的连接,提高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接口装置,包括信号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ロ,所述第一接ロ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位于一端的接ロ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一壳体的接ロ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ロ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位于一端的接ロ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二壳体的接ロ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壳体的接线端与第二壳体的接线端活动连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可相对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转动,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第一接ロ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接ロ的第二接线端子连接。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连接块位于连接孔内且两侧的旋转轴插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进ー步地,在第一壳体的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旋转轴的第一外翻边与第ー壳体的内侧面相抵。更进一歩地,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ー个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空心转轴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外翻边与第一壳体的内侧面相抵。进ー步地,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连接块位于连接孔内且两侧的旋转轴插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所述连接壳体的另一端的ー个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空心转轴插入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外翻边与连接壳体的内侧面相抵。进ー步地,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进ー步地,在第一壳体的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旋转轴的第一外翻边与第 ー壳体的内侧面相抵;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旋转轴的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由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组成,第一上壳体的接ロ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上安装孔,第一壳体的内侧面在接ロ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爪,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侧面在接ロ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孔,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侧面在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上壳体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上安装槽,第一上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上连接孔,所述第一下壳体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下安装槽,第一下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下连接孔,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旋转轴的安装槽,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配合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限位块设置于上安装槽和/或下安装槽的侧面。更进一歩的,所述下安装槽设有L形连接块,所述上安装槽的端面设有与L形连接块相配合的安装ロ ;L形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下安装槽的端面,L形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安装ロ。进ー步地,连接壳体由连接上壳体和连接下壳体组成,所述连接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卡爪,所述连接下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相配合的卡槽,连接上壳体和连接下壳体卡接;所述连接上壳体的一端设有设有上弧形槽,所述连接下壳体的一端设有设有下弧形槽,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形成所述连接块。进ー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由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组成,第二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卡爪,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相配合的卡槽,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卡接;所述第二上壳体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下壳体设有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可以相对第二壳体旋转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连接线的连接头扭转连接带来的问题,使得连接线插接方便,提高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壳体的第一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壳体的第一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第一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第一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I——第一接ロ2——第二接ロ11——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12——连接孔13——限位块14——旋转孔15——安装孔22——旋转轴23——连接块241-第一外翻边25-限位体26——空心转轴3——连接壳体111-第一下壳体112-卡槽113——下安装槽114——下连接孔115-卡爪116-第一上壳体117——上安装槽118——安装ロ119——上连接孔31——连接下壳体32——上弧形槽33——下弧形槽34——连接上壳体211——第二下壳体212-定位孔213-第二上壳体214——定位柱112——L形连接块242——第二外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以下结合附图I至图21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地说明。实施例I :如图I至3所示,一种转接口装置,包括信号线、第一接ロ I和第二接ロ2,所述第一接ロ I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包括位于一端的接ロ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一壳体11的接ロ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ロ 2包括第二壳体21,第ニ壳体21包括位于一端的接ロ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二壳体21的接ロ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与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活动连接,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可相对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转动,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内,第一接ロ I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接ロ 2的第二接线端子连接。通过将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与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1 的接线端可相对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转动,使得转接口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连接线的位置来设置第一接ロ I与第二接ロ 2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连接线与转接口装置连接,提高连接线的使用寿命。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12,所述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设有与连接孔12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22,连接块23位于连接孔12内且两侧的旋转轴22插入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通过设置连接块23和旋转轴22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铰接,第一壳体11可以相对第二壳体21相对旋转,即第一接ロ I可相对第二接ロ 2旋转;在实施吋,与第ー接线端子连接的信号线的一端从第一壳体11的内部通过旋转轴22进入第二壳体21,并在第二壳体21内与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进ー步地,在第一壳体11的连接孔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22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22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241,所述旋转轴22插入旋转孔,旋转轴22的第一外翻边241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相抵。通过设置第一外翻边241使得旋转轴22限位于旋转孔内,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ニ壳体21配合紧密。更进一歩地,所述旋转轴22的端部设有限位体25,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与限位体25相配合的限位块13。通过设置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可以用于限制旋转轴22旋转的角度,防止第二壳体21相对第一壳体11旋转角度较大造成信号线脱落或连接不良。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I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的ー个侧面设有安装孔15,所述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15相配合的空心转轴26,所述空心转轴26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242,所述空心转轴26插入所述安装孔15,所述第二外翻边242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相抵。通过设置安装孔15和空心转轴26,使得第一壳体11可以相对第二壳体21旋转,在实施时,位于第一壳体11内且与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信号线,通过空心转轴26进入第二壳体21,并与第二壳体21内的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进ー步地,所述空心转轴26的端部设有限位体25,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25相配合的限位块13。因第二壳体21可以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当第二壳体21转动后,位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1内的信号线会缠绕,为防止第二壳体21可无限制转动致使信号线缠绕多次后发生信号线断裂或信号线与连接端子连接不良的情况发生,设置了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 ;设置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后,第二壳体21只能转动在小于360度的角度内,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限位体25的大小和形状,以达到限制第二壳体21转动的角度,如180度等。实施例3 :如图7至图14所示,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I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之间设有连接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12,所述连接壳体3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12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22,连接块23位于连接孔12内且两侧的旋转轴22插入第ー壳体11的接线端;所述连接壳体3的另一端的ー个侧面设有安装孔15,所述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15相配合的空心转轴26,所述空心转轴26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242,空心转轴26插入所述安装孔15,且该第二外翻边242与连接壳体3的内侧面相抵。设置连接壳体3后,第一壳体11与连接壳体3通过旋转轴22铰接,第一壳体11可相对连接壳体3旋转,其次,第二壳体21与连接壳体3通过空心转轴26连接,第二壳体 21可以相对连接壳体3旋转。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作为结构的等同变化,第一壳体11与连接壳体3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设计为在连接壳体3的一端设置连接孔12,第一壳体11的接线端设置带有旋转轴22的连接块23,连接块23插入连接孔12且旋转轴22插入连接壳体3内,使得连接壳体3与第一壳体11铰接;另外,第二壳体21与连接壳体3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设计为在连接壳体3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上设置空心转轴26,空心转轴26的的端部设有第二外翻边242,在第二壳体21的接线端设有安装孔15,空心转轴26插入安装孔15,第二外翻边242限位于限位孔内,第二壳体21可以相对连接壳体3转动。进ー步地,所述空心转轴26的端部设有限位体25,所述连接壳体3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25相配合的限位块13。因第二壳体21可以相对连接壳体3转动,当第二壳体21转动后,位于连接壳体3、第二壳体21内的信号线会缠绕,为防止第二壳体21可无限制转动致使信号线缠绕多次后发生信号线断裂或信号线与连接端子连接不良的情况发生,设置了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 ;设置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后,第二壳体21只能转动在小于360度的角度内,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限位体25的大小和形状,以达到限制第二壳体21转动的角度,如180度等。进ー步地,在第一壳体11的连接孔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22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22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241,所述旋转轴22插入旋转孔,旋转轴22的第一外翻边241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相抵;所述旋转轴22的端部设有限位体25,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与旋转轴22的限位体25相配合的限位块13。通过设置第一外翻边24使得旋转轴22限位于旋转孔内,使得第一壳体11和连接壳体3配合紧密,通过设置限位体25和限位块13,可以用于限制旋转轴22旋转的角度,防止连接壳体3相对第一壳体11旋转角度较大造成信号线脱落或连接不良。本申请中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ロ形式均不受限制,接ロ形式有多种,如图11至图14、以及图21所示。如图15、图16所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由第一上壳体116和第一下壳体111组成,第一上壳体116的接ロ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上安装孔,第一壳体的内侧面在接ロ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爪115,所述第一下壳体111的内侧面在接ロ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孔15,所述第一下壳体111的内侧面在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卡爪115相配合的卡槽112 ;所述第一上壳体116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上安装槽117,第一上壳体116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上连接孔119,所述第一下壳体111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下安装槽113,第一下壳体111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下连接孔114,上安装槽117和下安装槽113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旋转轴的安装槽,上连接孔119和下连接孔114配合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限位块设置于上安装槽117和/或下安装槽113的侧面。更进一歩的,所述下安装槽113设有L形连接块112,所述上安装槽117的端面设有与L形连接块112相配合的安装ロ 118 ;L形连接块112的一端固定于下安装槽113的端面,L形连接块112的另一端插入安装ロ 118。作为本技术的等同变化,L形连接块112可以设置于上安装槽117,安装ロ 118设置于下安装槽113内。 如图17、图18所示,进ー步地,连接壳体由连接上壳体34和连接下壳体31组成,所述连接上壳体34的内侧面设有卡爪115,所述连接下壳体31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115相配合的卡槽112,连接上壳体34和连接下壳体31卡接;所述连接上壳体34的一端设有设有上弧形槽32,所述连接下壳体31的一端设有设有下弧形槽33,上弧形槽32和下弧形槽33形成所述连接块。如图19、图20所示,进ー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由第二上壳体213和第二下壳体211组成,第二上壳体213的内侧面设有卡爪115,所述第二下壳体211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115相配合的卡槽112,第二上壳体213和第二下壳体211卡接;所述第二上壳体213设有定位柱214,所述第二下壳体211设有定位孔212,定位柱214插入定位孔212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位于一端的接口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一壳体的接口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位于一端的接口端和位于另一端的接线端,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口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壳体的接线端与第二壳体的接线端活动连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可相对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转动,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第一接口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接口的第二接线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连接块位于连接孔内且两侧的旋转轴插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体的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旋转轴的第一外翻边与第一壳体的内侧面相抵;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一个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空心转轴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外翻边与第一壳体的内侧面相抵;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中空的旋转轴,连接块位于连接孔内且两侧的旋转轴插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所述连接壳体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空心转轴插入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外翻边与连接壳体的内侧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体的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外翻边,所述旋转轴插入旋转孔,旋转轴的第一外翻边与第一壳体的内侧面相抵;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限位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旋转轴的限位体相配合的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由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组成,第一上壳体的接口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上安装孔,第一壳体的内侧面在接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卡爪,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侧面在接口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子的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孔,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内侧面在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上壳体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上安装槽,第一上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上连接孔,所述第一下壳体在接线端的两侧设有下安装槽,第一下壳体的接线端的中部设有下连接孔,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旋转轴的安装槽,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配合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限位块设置于上安装槽和/或下安装槽的侧面;所述下安装槽设有L形连接块,所述上安装槽的端面设有与L形连接块相配合的安装口 ;L形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下安装槽的端面,L形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安装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壳体由连接上壳体和连接下壳体组成,所述连接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卡爪,所述连接下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相配合的卡槽,连接上壳体和连接下壳体卡接;所述连接上壳体的一端设有设有上弧形槽,所述连接下壳体的一端设有设有下弧形槽,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形成所述连接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转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由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组成,第二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卡爪,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内侧面设有与该卡爪相配合的卡槽,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卡接;所述第二上壳体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下壳体设有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口装置,包括信号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接口端和接线端,所述第一壳体的接口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接口端和接线端,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口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壳体的接线端与第二壳体的接线端活动连接,第一壳体的接线端可相对第二壳体的接线端转动,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第一接口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接口的第二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的结构,解决了连接线的连接头扭转连接带来的问题,使得连接线插接方便,提高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2616573SQ2012202831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周法勇 申请人:东莞市中州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