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424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绕线生产时,对于绕线模具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绕线结束后,如何快速取下影响着生产效率,传统的模具没有考虑到这方面,往往需要拆下模具,并将模具一一打开才能取出线圈,这样一来,费时费力,影响产能的提高,因此,目前对于这样的模具还存在空白区,如何在绕线结束后快速取下线圈是人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绕线模具不易快速取下线圈的技 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具有快速拆卸下线圈的功倉泛。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安装在机床主轴和尾座之间,包括主动轴、固定板、绕线块和顶压件,所述绕线块包括芯体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芯体侧面,所述滑块沿机床主轴至尾座方向上滑动时绕线块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所述主动轴一端与芯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件一端与芯体另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绕线块与主动轴之间。作为一种安装结构,所述主动轴上具有用于固定的轴肩,所述滑块有两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芯体两侧,所述的芯体为梯台形状,所述梯台形芯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梯台形芯体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芯体的上底面为小端,芯体的下底面为大端,靠近固定板的芯体端面中心开有定位孔,所述主动轴插入芯体定位孔中,主动轴的轴肩与固定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芯体的大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另一面的中心,芯体的两个斜面上具有沿其腰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燕尾导轨,所述的两个滑块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的两个滑块的斜面上均开有沿斜面方向的燕尾槽,所述的芯体上的燕尾导轨与滑块上的燕尾槽相配,芯体的小端开有槽口,所述的顶压件包括活动板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穿过活动板中心并与芯体小端的槽口对接。进一步地,为防止滑块的滑落,所述的两滑块的燕尾槽的中上部至底部开有限位槽,所述芯体的斜面上位于燕尾导轨一侧开有一销孔,所述销孔中安装有用于阻止滑块滑出轨道的限位销,所述的限位销伸出端位于限位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梯台形芯体的斜面和滑块的斜面的斜度均为15°。进一步地,为方便绕线结束后对线圈进行包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开有第一直槽,所述的活动板的两端开有第二直槽,所述的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相互对中。为便于绕线,所述的固定板上位于其中一个第一直槽边缘开有用于固定线的起始端的固定孔。为了绕线时排布均匀,所述绕线块的两个滑块侧壁上开有多条等间距分布的便于绕线用的漆包线线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在绕线起始阶段时,由于机床尾座上安装的顶压件顶住了绕线块,也即此时两个滑块是被顶死的,其旋转时直径不会变,当绕线结束后,退开顶压件,轻拨两个滑块,由于是在斜面上滑动,滑块滑出后旋转直径就变小了,那么线圈自然就被轻易取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的半剖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块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C-C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A向示意图。图中1.主动轴,2.固定板,21.第一直槽,22.固定孔,3.绕线块,31.芯体,32.滑块,33.燕尾导轨,34.燕尾槽,35.限位槽,36.限位销,37.漆包线线槽,4.顶压件,41.活动板,411.第二直槽,42.连接轴,5.专用夹具,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f 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主动轴I、固定板2、绕线块3和顶压件4,绕线块3包括芯体31和滑块32,滑块32滑动设置在芯体31侧面,滑块32沿机床主轴至尾座方向上滑动时绕线块3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主动轴I 一端与芯体31 —端固定连接,主动轴I的另一端可与机床的主轴同轴安装,顶压件4一端与芯体31另一端插接配合,顶压件4的另一端可安装在机床尾座上,固定板2固定安装在绕线块3与主动轴I之间。主动轴I上具有用于固定的轴肩,滑块32有两块,两个滑块32分别滑动设置在芯体31两侧,芯体31为梯台形状,梯台形芯体3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梯台形芯体31的斜面和滑块32的斜面的斜度均为15°,梯台形芯体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芯体31的上底面为小端,芯体31的下底面为大端,靠近固定板2的芯体31端面中心开有定位孔,主动轴I插入芯体31定位孔中,主动轴I的轴肩上设有两个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中设置两枚螺钉将主动轴I的轴肩与固定板2的一面固定,该两枚螺钉还将芯体31的大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另一面的中心,芯体31的两个斜面上具有沿其腰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燕尾导轨33,两个滑块32截面为直角梯形状,两个滑块32的斜面上均开有沿斜面方向的燕尾槽34,芯体31上的燕尾导轨33与滑块32上的燕尾槽34相配,芯体31的小端开有槽口,顶压件4包括活动板41和连接轴42,连接轴42 —端穿过活动板41中心并与芯体31小端的槽口对接,连接轴42另一端为与机床尾座转动连接,为了防止滑块32滑落,便于连续生产绕线圈,滑块32的燕尾槽34的中上部至底部开有限位槽35,芯体的斜面上位于燕尾导轨33 —侧开有一销孔,销孔中安装有用于阻止滑块32滑出轨道的限位销36,限位销36伸出端位于限位槽35中。为方便绕线结束后对线圈进行包扎,固定板2的两端开有第一直槽21,活动板41的两端开有第二直槽411,第一直槽21和第二直槽411相互对中。固定板2上位于其中一个第一直槽21边缘开有用于固定线的起始端的固定孔22。在绕线起初,将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孔22上,然后再开始进行绕线。 绕线块3的两个滑块31侧壁上开有多条等间距分布的便于绕线用的漆包线线槽37。这样绕线时,线可以方便的绕在漆包线线槽37中,从而方便绕线,使得绕得的线圈分布均匀又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当绕线结束后,尾座上的顶压件4退开后,推动两滑块32移动,这时绕线块3的径向尺寸变小,而线圈的大小已经固定,因而线圈就可以顺利脱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拆开整套模具的方法,本实用新型连续生产能力更强,效率大大提闻。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安装在机床主轴和尾座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I)、固定板(2)、绕线块(3)和顶压件(4),所述绕线块(3)包括芯体(31)和滑块(32),所述滑块(32)滑动设置在芯体(31)侧面,所述滑块(32)沿机床主轴至尾座方向上滑动时绕线块(3)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所述主动轴(I)一端与芯体(31)—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件(4)一端与芯体(31)另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板(2)固定安装在绕线块(3)与主动轴(I)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I)上具有用于固定的轴肩,所述滑块(32)有两块,所述两个滑块(32)分别滑动设置在芯体(31)两侧,所述的芯体(31)为梯台形状,所述梯台形芯体(3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梯台形芯体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芯体(31)的上底面为小端,芯体(31)的下底面为大端,靠近固定板(2)的芯体(31)端面中心开有定位孔,所述主动轴(I)插入芯体(31)定位孔中,主动轴(I)的轴肩与固定板(2)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芯体(31)的大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另一面的中心,芯体(31)的两个斜面上具有沿其腰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燕尾导轨(33),所述的两个滑块(32)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的两个滑块(32)的斜面上均开有沿斜面方向的燕尾槽(34),所述的芯体(31)上的燕尾导轨(33)与滑块(32)上的燕尾槽(34)相配,芯体(31)的小端开有槽ロ,所述的顶压件(4)包括活动板(41)和连接轴(42),所述连接轴(42)—端穿过活动板(41)中心并与芯体(31)小端的槽ロ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滑块(32)的燕尾槽(34)的中上部至底部开有限位槽(35),所述芯体(31)的斜面上位于燕尾导轨(33) —侧开有ー销孔,所述销孔中安装有用于阻止滑块(32)滑出轨道的限位销(36),所述的限位销(36)伸出端位于限位槽(35)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台形芯体(31)的斜面和滑块(32)的斜面的斜度均为15°。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两端开有第一直槽(21),所述的活动板(41)的两端开有第二直槽(411),所述的第一直槽(21)和第二直槽(411)相互对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2)上位于其中ー个第一直槽(21)边缘开有用于固定线的起始端的固定孔(2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块(3)的两个滑块(31)侧壁上开有多条等间距分布的便于绕线用的漆包线线槽(3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卸线圈的绕线模具,安装在机床主轴和尾座之间,包括主动轴、固定板、绕线块和顶压件,所述绕线块包括芯体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芯体侧面,所述滑块沿机床主轴至尾座方向上滑动时绕线块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所述主动轴一端与芯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件一端与芯体另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绕线块与主动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不用拆卸整套模具就能够直接卸下线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2650831SQ2012203294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恽达明 申请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