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68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地线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夹,尤其是一种接地线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接地线线夹,是根据高压母线和线缆的不同,分别选择用平口接地线线夹或者是线路接地线夹,在变电站内使用时,平口接地线夹和线路接地线夹在矩形导体和圆形导体上不能通用,线夹压接不牢固,并且在检修工作时接地线线夹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接地线线夹,使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变电站内母排和线缆能够通用的压线牢靠,拆装方 便的接地线线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侧板和顶板,侧板为弧形,侧板的一端与顶板连接,侧板另一端端面上设置第一固定槽,侧板通过第一固定槽与底板连接,底板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相配合,底板中间部位开设第六连接孔,第六连接孔上设置连接管,连接管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连接管另一端安装第一限位圆块,第一限位圆块的直径大于连接管的直径,连接管中部开设第四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内设置顶杆,顶杆一端安装压紧块,顶杆另一端安装压紧板,压紧块为弧形,顶杆上设置连接透槽,连接透槽两侧设置螺纹,连接透槽内设置连杆,连杆外壁设置螺纹,连杆一端穿过第六连接孔在空腔内与连接透槽螺纹连接,顶板底面设置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底部设置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的直径,连接管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孔内,第一限位圆块位于第一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两端的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底面分别设置第四连接孔和第七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和第七连接孔内壁分别设置螺纹,侧板外壁下端开设第五连接孔,第五连接孔与第一固定槽相通,第五连接孔内设置螺栓,螺栓分别能与第四连接孔和第七连接孔相配合;所述顶板底面设置第二固定槽,顶板顶面设置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壁上设置螺纹,第二固定槽与第二连接孔相通,第二固定槽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二固定槽内设置上压板,上压板上表面开设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底部设置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孔的直径,第二限位槽内设置第二限位圆块,第三连接孔内设置连接杆,第二限位圆块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连接杆一端与第二限位圆块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位于顶板外侧,连接杆外壁上设置螺纹,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顶板外侧的一端安装挂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压紧块与侧板配合能固定圆形导体,使用压紧板与侧板配合能固定矩形导体,压紧块与压紧板连接在一起,不仅可分别固定不同形状的导体,还方便更换形状不同导体,压线牢靠,不易使导线脱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压板将导体固定在底板上,使导体固定更加牢靠,使用挂扣,使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不易掉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顶板2侧板3底板4连接管5顶杆6压紧块7压紧板8连接杆9上压板10第一连接孔11第一限位槽12第一限位圆块13第二连接孔14第二固定槽15第三连接孔16第二限位圆块17第二限位槽18第四连接孔19连接透槽20挂扣21第四连接孔22第五连接孔23螺栓24第二固定板25第一固定槽26第一固定板27空腔28连杆29第六连接孔30第七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地线线夹包括侧板2和顶板1,如图1所示,侧板2为弧形,侧板2的一端与顶板I连接,侧板2另一端端面上设置第一固定槽25,侧板2通过第一固定槽25与底板3连接,底板3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25相配合,底板3中间部位开设第六连接孔29,第六连接孔29上设置连接管4,连接管4 一端固定在底板3的上表面上,连接管4另一端安装第一限位圆块12,第一限位圆块12的直径大于连接管4的直径,连接管4中部开设第四连接孔18,第四连接孔18内设置顶杆5,顶杆5 —端安装压紧块6,顶杆5另一端安装压紧板7,压紧块6为弧形,如图2所示,顶杆5上设置连接透槽19,连接透槽19两侧设置螺纹,连接透槽19内设置连杆28,连杆28外壁设置螺纹,连杆28 —端穿过第六连接孔29在空腔27内与连接透槽19螺纹连接,顶板I底面设置第一连接孔10,第一连接孔10底部设置第一限位槽11,第一限位槽11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10的直径,连接管4 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孔10内,第一限位圆块12位于第一限位槽11内。使用压紧块6与侧板2配合能固定圆形导体,使用压紧板7与侧板2配合能固定矩形导体,可分别固定不同形状的导 体,还方便更换形状不同导体,压线牢靠,不易使导线脱落,压紧块6与压紧板7可通过顶杆5绕连接管4转动,使压紧块6与压紧板7转换方便,不用反复拆装。连杆28通过与顶杆5螺纹连接,可控制顶杆5进退,从而使导体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底板3两端的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4底面分别设置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内壁分别设置螺纹,侧板2外壁下端开设第五连接孔22,第五连接孔22与第一固定槽25相通,第五连接孔22内设置螺栓23,螺栓23分别能与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相配合。更换固定导体时,底板3随连接管4 一起转动,这种结构使侧板2在固定导体时始终与一个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使底板3不会晃动,从而使导体固定更加牢固。所述顶板I底面设置第二固定槽14,顶板I顶面设置第二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3内壁上设置螺纹,第二固定槽14与第二连接孔13相通,第二固定槽14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13的直径,第二固定槽14内设置上压板9,上压板9上表面开设第三连接孔15,第三连接孔15底部设置第二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7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孔15的直径,第二限位槽17内设置第二限位圆块16,第三连接孔15内设置连接杆8,第二限位圆块16的直径大于连接杆8的直径,连接杆8 一端与第二限位圆块16连接,连接杆8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13位于顶板I外侧,连接杆8外壁上设置螺纹,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孔13螺纹连接。这种结构使上压板9将导体固定在底板3上,并使用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孔13螺纹配合控制上压板9运动,使导体固定更加牢靠,并且可以防止导体夹持过紧产生的导体损坏变形等现象。所述连接杆8位于顶板I外侧的一端安装挂扣20。这种结构使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和放置。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 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2)和顶板(1),侧板(2)为弧形,侧板(2)的一端与顶板(I)连接,侧板(2)另一端端面上设置第一固定槽(25),侧板(2)通过第一固定槽(25)与底板(3)连接,底板(3)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25)相配合,底板(3)中间部位开设第六连接孔(29),第六连接孔(29)上设置连接管(4),连接管(4)一端固定在底板(3)的上表面,连接管(4)另一端安装第一限位圆块(12),第一限位圆块(12)的直径大于连接管(4)的直径,连接管(4)中部开设第四连接孔(18),第四连接孔(18)内设置顶杆(5),顶杆(5) —端安 装压紧块(6),顶杆(5)另一端安装压紧板(7),压紧块(6)为弧形,顶杆(5)上设置连接透槽(19),连接透槽(19)内壁两侧设置螺纹,连接透槽(19)内设置连杆(28),连杆(28)外壁设置螺纹,连杆(28)—端穿过第六连接孔(29)在空腔(27)内与连接透槽(19)螺纹连接,顶板(I)底面设置第一连接孔(10),第一连接孔(10)底部设置第一限位槽(11),第一限位槽(11)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10)的直径,连接管(4) 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孔(10)内,第一限位圆块(12)位于第一限位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两端的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4)底面分别设置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内壁分别设置螺纹,侧板(2)外壁下端开设第五连接孔(22),第五连接孔(22)与第一固定槽(25)相通,第五连接孔(22)内设置螺栓(23),螺栓(23)分别能与第四连接孔(21)和第七连接孔(30)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I)底面设置第二固定槽(14),顶板(I)顶面设置第二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3)内壁上设置螺纹,第二固定槽(14)与第二连接孔(13)相通,第二固定槽(14)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13)的直径,第二固定槽(14)内设置上压板(9),上压板(9)上表面开设第三连接孔(15),第三连接孔(15)底部设置第二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17)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孔(15)的直径,第二限位槽(17)内设置第二限位圆块(16),第三连接孔(15)内设置连接杆(8),第二限位圆块(16)的直径大于连接杆(8)的直径,连接杆(8)—端与第二限位圆块(16)连接,连接杆(8)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13)位于顶板(I)外侧,连接杆(8)外壁上设置螺纹,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孔(1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位于顶板(I)外侧的一端安装挂扣(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地线线夹包括侧板和顶板,侧板为弧形,侧板的一端与顶板连接,侧板另一端端面上设置第一固定槽,侧板通过第一固定槽与底板连接,底板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相配合,底板中间部位开设第六连接孔,第六连接孔上设置连接管,连接管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连接管另一端安装第一限位圆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压紧块与侧板配合能固定圆形导体,使用压紧板与侧板配合能固定矩形导体,压紧块与压紧板连接在一起,不仅可分别固定不同形状的导体,还方便更换形状不同导体,压线牢靠,不易使导线脱落;使用上压板将导体固定在底板上,使导体固定更加牢靠,使用挂扣,使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不易掉落。
文档编号H01R11/14GK203150740SQ20122068750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冯迎春, 王震, 杨晓滨, 卢志海, 李超, 李守金, 于柠源, 肖静, 庄燕飞, 于强, 谭晓翠, 王彬, 惠杰 申请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