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963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屏蔽性能降低的通信电缆。该通信电缆(1)具备:一根或者多根导体(10);覆盖于导体(10)上的绝缘体(20);形成于绝缘体(20)的外周的屏蔽层(30);覆盖屏蔽层(30)的绝缘护套(40);和设于绝缘体(20)与护套(40)之间,且覆盖绝缘体(20)的外周的经过纵横拉伸的薄膜层(50)。
【专利说明】通信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人们提出了各种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的电线具有设于导体上的绝缘层和形成于该绝缘层上的屏蔽层,且上述绝缘层和屏蔽层由护套(sheath)覆盖。这样,当噪声从电线外部辐照时,该噪声就被屏蔽层遮挡。因此,噪声不易叠加于该电线的导体所传送的数据上。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6722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467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6]但是,在现有的电线中,护套中多会使用增塑剂,在高温环境下,增塑剂会挥发,以致有可能意外转移至屏蔽层内侧的绝缘体。一旦增塑剂转移至绝缘体,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就会变高,从而导致电线屏蔽性能的降低。
[0007]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屏蔽性能降低的通信电缆。
[0008]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本发明的通信电缆具备:一根或多根导体;覆盖于导体上的绝缘体;形成于绝缘体的外周的
[0010]屏蔽层;覆盖屏蔽层的绝缘护套;和设于绝缘体与护套之间,且覆盖绝缘体的外周的经过纵横拉伸的薄膜层。
[0011]由于本发明的通信电缆具备设于绝缘体与护套之间且覆盖绝缘体的外周的经过纵横拉伸的薄膜层,因此,即使该通信电缆暴露于高温环境下且护套的增塑剂出现了挥发,但挥发出的增塑剂也会因被薄膜层遮挡而不易转移至绝缘体。因此,绝缘体的介电常数不易升高。结果,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电缆,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
[0012]并且,由于薄膜层被纵横拉伸,因此纵向及横向的强度较高。这样,即使通信电缆在弯曲等状态下进行布线,薄膜层也不易破损。结果,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电缆,无论何种布线状况,都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
[0013]另外,在本发明的通信电缆中,优选将薄膜层设于护套与屏蔽层之间。
[0014]在该通信电缆中,薄膜层设于护套与屏蔽层之间。由于将薄膜层设置于屏蔽层与绝缘体之间时,或多或少会影响导体与屏蔽层之间的静电电容和特性阻抗,相反,通过在护套与屏蔽层之间设置薄膜层,就能够防止这种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
[0015]发明的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屏蔽性能降低的通信电缆。【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 (a)和图1 (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的示意图,图1 (a)为剖视图,图1 (b)为侧视图。
[0018]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的衰减特性的示意曲线图。
[0019]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通信电缆;10:导体;20:绝缘体;30:屏蔽层;40:护套;50: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 (a)和图1 (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的示意图,图1 (a)为剖视图,图1 (b)为侧视图。如图1 (a)和图1 (b)所示,通信电缆I具备一根导体10、覆盖于导体10上的绝缘体20、和设于绝缘体20的外周的屏蔽层30。
[0023]作为导体10,例如可采用软铜线、镀银软铜线、镀锡软铜线、以及镀锡铜合金线等。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体10为一根,但也可如后所述为两根以上。
[0024]绝缘体20是覆盖于导体10上的构件。作为绝缘体20,例如可使用PE (聚乙烯:polyethylene)、PP (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该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在3.0F/m以下。
[0025]屏蔽层30通过将多根铜线等导线收束成束并对该束进行编织而成。护套40是覆盖屏蔽层30的外周的绝缘体。
[0026]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在噪声从外部辐照至通信电缆I的情况下,该噪声被屏蔽层30遮挡。因此,噪声不易叠加于导体10中所传送的数据等之上。
[0027]通信电缆I在用于例如汽车等的情况下,易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添加至护套40的增塑剂挥发以致转移至配置在屏蔽层30内侧的绝缘体20的状况。一旦增塑剂转移至绝缘体20,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就会升高。结果就有可能出现噪声的衰减量降低、屏蔽性能降低的状况。
[0028]更具体而言,一旦增塑剂转移至绝缘体20,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就会增大。增塑剂的转移程度随其位于绝缘体20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结果导致阻抗出现大幅错乱,噪声的衰减量极大降低。而且,辐照的噪声的频率越高,噪声的衰减量的降低程度就会越大。
[0029]为此,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除了具备上述结构之外,还具备薄膜层50。薄膜层50是介于护套40与绝缘体20之间的片状构件。具体而言,薄膜层50由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制成,具有足够细的网格,以防止增塑剂的侵入。此外,薄膜层50也可以由氟树脂制成。
[0030]在具有该结构的通信电缆I中,即使添加于护套40的增塑剂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了挥发,挥发出的增塑剂也将被薄膜层50遮挡,故而难以抵达绝缘体20。因此能够抑制噪声的衰减量的降低。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薄膜层50是在高温下对热塑性薄膜进行纵横双向拉伸而形成的纵横拉伸薄膜。所以薄膜层50的纵向及横向的强度较高。因此,即使通信电缆I在弯曲等状态下进行布线,薄膜层50也不易断裂。由此,无论何种布线状况,都能够抑制噪声衰减量的降低。
[0032]并且,如图1所示,优选将薄膜层50设置在护套40与屏蔽层30之间。当将薄膜层50设于屏蔽层30与绝缘体20之间时,或多或少会影响静电电容和特性阻抗。一旦静电电容和/或特性阻抗发生变化,介电常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噪声的衰减量发生变化。相反,在将薄膜层设置在护套40与屏蔽层30之间的情况下,就能够防止这种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另外,优选薄膜层50至少具有4μπι以上的厚度。由此能够防止薄膜层50产生气孔缺陷以致性能降低的状况。
[0033]接着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噪声衰减量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的衰减特性。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的衰减特性的曲线图。
[0034]首先,实施例的通信电缆I的导体10采用7/0.18根/mm、外径0.54mm的镀锡软铜绞线。另外,绝缘体20使用厚0.53mm、外径1.6mm的交联PE。屏蔽层30则使用0.10/5/16每股根数/总股数/mm、外径约为2.2mm的镀锡软铜线编织。护套40则使用厚度约为0.45mm、夕卜径3.1 ±0.1mm的耐热性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另外,薄膜层50使用PET薄膜并且设于屏蔽层30与绝缘体20之间。
[0035]另一方面,比较例的电线使用与实施例相同的导体和绝缘体,屏蔽层使用0.10/5/16每股根数/总股数/mm、外径约为2.1mm的镀锡软铜线编织。护套40则使用厚度约为0.5mm、夕卜径3.1±0.2mm的耐热性PVC。
[0036]比较两方电线暴露在105°C的环境下168小时之前和之后的噪声衰减量。在图2所示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频率F[MHz]、纵轴表示噪声的衰减量D[dB/m]。另外,符号A表不比较例、符号A’表不暴露在105°C的环境下168小时之后的比较例;符号B表不实施例、符号B’表不暴露在105°C的环境下168小时之后的实施例。如图2所不,在实施例的通信电缆I中,在105°C的环境下暴露168小时之前的噪声的衰减量为,在900MHz的频率时为
0.86dB/m、在1500MHz的频率时为1.15dB/m、在1600MHz的频率时为1.21dB/m。另外,在1900MHz的频率时为1.34dB/m、在2000MHz的频率时为1.39dB/m、在2500MHz的频率时为
1.60dB/m。并且,在2600MHz的频率时为1.64dB/m、在3000MHz的频率时为1.78dB/m。
[0037]与此相对,将实施例的通信电缆I暴露在105°C的环境下168小时之后的噪声的衰减量为,在900MHz的频率时为0.84dB/m、在1500MHz的频率时为1.14dB/m、在1600MHz的频率时为1.19dB/m。另外,在1900MHz的频率时为1.33dB/m、在2000MHz的频率时为1.37dB/m、在2500MHz的频率时为1.60dB/m。并且,在2600MHz的频率时为1.63dB/m、在3000MHz的频率时为1.79dB/m。
[0038]这样,在实施例的通信电缆I中,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情况下,噪声的衰减量也几乎不发生变化。
[0039]而在比较例的电线中,在105°C的环境下暴露168小时之前的噪声的衰减量为,在900MHz的频率时为0.92dB/m、在1500MHz的频率时为1.23dB/m、在1600MHz的频率时为
1.29dB/m。另外,在1900MHz的频率时为1.43dB/m、在2000MHz的频率时为1.48dB/m、在2500MHz的频率时为1.71dB/m。并且,在2600MHz的频率时为1.75dB/m、在3000MHz的频率时为 1.90dB/m。
[0040]与此相对,将实施例的电线在105°C的环境下暴露168小时之后的噪声的衰减量为,在900MHz的频率时为1.24dB/m、在1500MHz的频率时为1.70dB/m、在1600MHz的频率时为1.78dB/m。另外,在1900MHz的频率时为2.00dB/m、在2000MHz的频率时为2.06dB/m、在2500MHz的频率时为2.41dB/m。并且,在2600MHz的频率时为2.46dB/m、在3000MHz的频率时为2.69dB/m。
[0041]这样,在比较例的电线中,一旦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则噪声的衰减量将大幅降低。
[0042]通过上述实施例与比较例的比较可知,利用薄膜层50防止增塑剂转移的实施例的通信电缆I与现有的电线相比,衰减特性优异。
[0043]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具备设于绝缘体20与护套40之间并且覆盖绝缘体20的外周的纵横拉伸的薄膜层50。由此,即使通信电缆I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护套40的增塑剂出现了挥发,挥发出的增塑剂也将被薄膜层50遮挡,从而难以转移至绝缘体20。因此,绝缘体20的介电常数不易升高。结果使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1,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另外,不但是来自护套40的增塑剂,通信电缆I使用时来自存在于周边的构件等的增塑剂向绝缘体20的转移同样能够被遮挡,从而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
[0044]并且,由于薄膜层50被纵横拉伸,因此纵向及横向的强度较高。由此,即使通信电缆I在弯曲等状态下进行布线,薄膜层50也不易断裂。结果,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电缆,无论何种布线状况,都能够抑制屏蔽性能降低。
[00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中,薄膜层50设于护套40与屏蔽层30之间。在此,当将薄膜层50设于屏蔽层30与绝缘体20之间时,或多或少会影响导体10与屏蔽层30之间的静电电容和特性阻抗。相反,通过在护套40与屏蔽层30之间设置薄膜层50,就能够防止出现这种状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噪声衰减量的降低。
[0046]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变更。
[0047]例如,尽管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是由一根导体10构成,但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电缆I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0048]如图3所示,变形例的通信电缆I具备两根导体10和分别覆盖这两根导体10的绝缘体20,它们一并被屏蔽层30覆盖。另外,通信电缆I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示例,也可以由三根以上的导体10构成。另外,导体10也可以由绞线形成。
[0049]并且,尽管在图1所示的通信电缆I中,薄膜层50设于屏蔽层30与护套40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薄膜层50设于绝缘体20与屏蔽层30之间。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
[0050]另外,虽然是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情况下可增加各种变更和修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0051]本申请基于2011年4月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1-83926),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0052]产业实用性
[0053]本发明在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降低的通信电缆方面十分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根或者多根导体; 覆盖于所述导体上的绝缘体; 形成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的屏蔽层; 覆盖所述屏蔽层的绝缘护套;和 设于所述绝缘体与所述护套之间,且覆盖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的经过纵横拉伸的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层设于所述护套与所述屏蔽层之间。
【文档编号】H01B11/18GK103477400SQ20128001751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5日
【发明者】清水敏晴, 熊田健人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