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铆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844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铆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铆压机,包括输送带、脱皮机、分线夹具、铆压机、第一感应装置以及第二感应装置;输送带包括输送部;脱皮机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上;分线夹具设于输送部上,分线夹具包括夹持面和分线端,夹持面设有容置槽和多个沟槽,容置槽的长度沿着分线夹具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容置部,多个沟槽并排设置形成分线部,分线部邻近脱皮机;铆压机与脱皮机位于输送带的同一侧上;第一感应装置设于输送部与脱皮机之间;第二感应装置设于输送部与铆压机之间。该端子铆压机通过分线夹具将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进行分线,再通过脱线机和铆压机实现了多根芯线的端子铆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端子铆压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铆压机。
【背景技术】
[0002]连接线加工的连接方式总共分为3种,分别为:铆压、焊接以及刺破,而铆压在连接线加工方面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汽车线束,全部要使用铆压方式来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单根连接线铆压的端子铆压机器较成熟,而在实际作业中,只可以对单根连接线进行铆压限制了连接线加工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和效率较高的端子铆压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铆压机,包括输送带、脱皮机、分线夹具、铆压机、第一感应装置以及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输送带包括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做直线运动;所述脱皮机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上;所述分线夹具设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分线夹具包括夹持面和分线端,所述夹持面设有容置槽和多个沟槽,所述容置槽的长度沿着所述分线夹具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容置部,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被铆压电缆线的外被,多个所述沟槽并排设置形成分线部,所述分线部邻近所述脱皮机,所述沟槽用于夹持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所述铆压机与所述脱皮机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同一侧上,所述铆压机用于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连接于端子上;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6]其中,所述沟槽的数量为6个。
[0007]其中,所述夹持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分线部与所述容置部之间,所述凹槽用于架设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多根芯线。
[0008]其中,所述沟槽的尺寸小于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的尺寸。
[0009]其中,所述分线夹具的数量为5?9个,相邻两个所述分线夹具之间设有第一间距。
[0010]其中,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设于所述脱皮机上,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所述脱皮机和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脱皮机进行脱皮。
[0011]其中,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二红外探头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设于所述铆压机上,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红外探头、所述铆压机和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铆压机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连接于所述端子上。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铆压机通过分线夹具将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进行分线,再通过脱线机和铆压机实现了多根芯线的端子铆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铆压机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端子铆压机中的铆压机与分线夹具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的分线夹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端子铆压机100,包括输送带1、脱皮机2、分线夹具3、铆压机4、第一感应装置(未图示)以及第二感应装置(未图示)。所述分线夹具3设于所述输送带I上,所述铆压机4与所述脱皮机2位于所述输送带I的同一侧上。
[0019]所述输送带I包括输送部11,所述输送部11做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部11为导轨。
[0020]所述脱皮机2位于所述输送带I的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皮机2包括比剪治具21和脱芯线外被治具22,所述比剪治具21和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沿着所述输送部11的运动方向依次位于所述输送部11的同一侧上,且邻近所述输送部11,以便于所述输送部11上的物件能够在所述比剪治具21和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中进行相应的比剪和脱外被动作。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与所述比剪治具21之间设有第二间距。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比剪治具21与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还可以为同一台设备上的两个功倉泛。
[0021]所述分线夹具3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所述分线夹具3包括夹持面32和分线端,所述夹持面32设有容置槽321a和多个沟槽331a,所述容置槽321a的长度沿着所述分线夹具3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容置部321,所述容置槽321a用于容置被铆压电缆线5的外被,多个所述沟槽331a并排设置形成分线部331,所述分线部331邻近所述脱皮机2,所述沟槽331a用于夹持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芯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夹具3的为类似矩形结构,所述分线夹具3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面31和夹持面32,为了使得所述分线夹具3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时,会更紧固,所述连接面开设定位槽31a,所述定位槽31a的尺寸与所述输送部11的宽度相匹配,使得所述定位槽31a能够与所述输送部I相配合,即所述定位槽31a套设于所述输送部I上,使得所述分线夹具3上的被铆压电线在进行作业时,不会发生左右、前后运动而影响作业效率。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321a设于所述夹持面32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容置槽321a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槽31a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由于所述容置槽321a用于容置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为了使得所述容置槽321a能够紧固的夹紧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所述容置槽321a为半圆形,且所述容置槽321a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直径,使得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能够嵌设于所述容置槽321a中,不产生移动。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夹具3还包括沿着所述容置槽321a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前端33和后端34,当所述分线夹具3固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所述前端33邻近所述脱线机2。所述前端33沿着所述定位槽31a的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多个沟槽331a形成分线部331。所述分线部331与所述容置部321沿着所述容置槽321a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根据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脱外被时需要的参数所设定。
[0024]为了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芯线跟紧固的夹紧于所述沟槽331a中,所述沟槽331a的尺寸小于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芯线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沟槽331a为U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沟槽331a还可以为V形或者半圆形。
[0025]为了使得所述分线夹具3的结构更加合理,所述夹持面32设有凹槽322,所述凹槽322位于所述分线部331与所述容置部321之间,所述凹槽322用于架设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多根芯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22位于所述分线部331与所述容置部321之间。所述凹槽322的形状为矩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22还可以为半圆形或者V形等等。
[0026]为了便于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容置于所述分线夹具3上,所述后端34设有凸起34a,且所述凸起34a与所述夹持面32呈台阶状。由于所述分线夹具3存在台阶状的结构,给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放置和取出留出了操作空间,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0027]为了提高所述端子铆压机100的效率,所述分线夹具3的数量为5?9个,相邻两个所述分线夹具3之间设有第一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分线夹具3的数量为7个,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匹配,当所述比剪治具21对一个所述分线夹具3上的芯线进行比剪时,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对完成比剪作业的所述分线夹具3上的芯线进行脱外被。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夹具3的数量为还可以为5个、6个或者更多个。
[0028]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与所述脱皮机2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3与所述脱皮机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设于所述脱皮机2上,能够检测所述分线夹具3与所述脱皮机2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所述脱皮机2上和所述输送带I上,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脱皮机进行脱皮。具体的,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设于所述比剪治具21上,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所述比剪治具21和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上,当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比剪治具21上时(同时已经完成比剪的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上),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探测得到所述分线夹具3相对于所述比剪治具21的位置,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使得所述输送带I停止运动,所述第一控制器再使所述比剪治具21对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进行比剪(同时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对已经完成比剪的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进行脱外被作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还可以用光电开关代替。
[0029]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与所述铆压机4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3与所述铆压机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二红外探头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设于所述铆压机4上,能够检测所述分线夹具3与所述铆压机4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红外探头、所述铆压机4和所述输送带I上,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铆压机4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连接于所述端子6上。当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铆压机4上时,所述第二红外探头探测得到所述分线夹具3相对于所述铆压机4的位置,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使得所述输送带I停止运动,所述第二控制器再使得所述铆压机4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铆压于端子6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还可以用光电开关代替。
[0030]当所述端子铆压机100开始使用时,需首将所述分线夹具3固设于所述输送部11上,使得所述定位槽31a套设于所述输送部I上,接着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外被夹置于所述容置槽321a中,再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的芯线分开,且分别夹置于各所述沟槽331a中,并使所述芯线露出一定作业长度,使所述输送带I输送,当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比剪治具21上时(同时已经完成比剪的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上),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探测得到所述分线夹具3相对于所述比剪治具21的位置,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使得所述输送带I停止运动,所述第一控制器再使所述比剪治具21对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进行比剪(同时所述脱芯线外被治具22对已经完成比剪的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进行脱外被作业),并且,当所述分线夹具3输送到所述铆压机4上时,所述第二红外探头探测得到所述分线夹具3相对于所述铆压机4的位置,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使得所述输送带I停止运动,所述第二控制器再使得所述铆压机4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5铆压于端子6上。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铆压机100通过分线夹具3将被铆压电缆线5的芯线进行分线,再通过脱线机2和铆压机4实现了多根芯线的端子6铆压,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脱皮机、分线夹具、铆压机、第一感应装置以及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输送带包括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做直线运动;所述脱皮机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上;所述分线夹具设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分线夹具包括夹持面和分线端,所述夹持面设有容置槽和多个沟槽,所述容置槽的长度沿着所述分线夹具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容置部,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被铆压电缆线的外被,多个所述沟槽并排设置形成分线部,所述分线部邻近所述脱皮机,所述沟槽用于夹持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所述铆压机与所述脱皮机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同一侧上,所述铆压机用于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连接于端子上;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输送部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数量为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分线部与所述容置部之间,所述凹槽用于架设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多根芯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尺寸小于所述被铆压电缆线的芯线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夹具的数量为5?9个,相邻两个所述分线夹具之间设有第一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红外探头设于所述脱皮机上,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脱皮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红外探头、所述脱皮机和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脱皮机进行脱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二红外探头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红外探头设于所述铆压机上,用于检测所述分线夹具与所述铆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输送部上,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红外探头、所述铆压机和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铆压机将所述被铆压电缆线连接于所述端子上。
【文档编号】H01R43/052GK203562637SQ20132068125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一平 申请人: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