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120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卫星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结构、馈源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于天线面结构上以支撑天线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面结构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组成,其中,天线面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成角度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在运输时可以使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以减少卫星天线的体积,从而可以在不分解天线面结构和/或不解除或不完全解除天线面结构及其天线面单元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情况下运输卫星天线,从而在安装、拆卸或转移卫星天线时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0002]卫星天线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
[0003]图1为现有技术的卫星天线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卫星天线包括一个金属抛物面100’、馈源200’和支撑装置300’。金属抛物面100’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200’。
[0004]以上现有技术中,大型的卫星天线,由多个相同的金属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而成,金属抛物面100’十分笨重,通过焊接连接安装和拆卸均相当麻烦,需要6个人花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耗时耗力,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效率很低。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平板超材料代替金属抛物面100’的新型卫星天线,如公布号为CN102769173A、CN102760950A、CN102723587A等专利文件中均公开了此类天线。这种具有天线面结构的卫星天线,由于天线面结构相对于轻薄,因此,相对小巧,便于携带。然而,对于大型卫星天线,尽管以天线面结构代替了金属抛物面100’,仍具有不便携带和安装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卫星天线,以提高卫星天线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结构、馈源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于天线面结构上以支撑天线面结构,天线面结构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组成,其中,天线面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成角度地设置。
[0008]进一步地,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或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控制天线面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09]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天线面结构的各天线面单元围成至少一个容纳部。
[0010]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纳部内。
[0011 ] 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容纳部为具有矩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六面体形空间。
[0012]进一步地,六面体形空间的至少一个表面未被天线面单元封闭。
[0013]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至少一个容纳部未被天线面单元封闭。
[0014]进一步地,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连接。
[0015]进一步地,相互连接的天线面单元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方式、柔性连接方式、销轴连接方式或卡接连接方式连接。
[0016]进一步地,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其余各天线面单元均不连接。[0017]进一步地,各天线面单元均与支撑装置连接。
[0018]进一步地,各天线面单元与其余天线面单元均不连接。
[0019]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支撑主体连接。
[0020]进一步地,支撑装置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支撑主体和天线面结构的支撑架结构。
[0021]进一步地,支撑架结构包括与支撑主体连接的支撑单元,天线面结构100中至少有一个天线面单元与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对应连接。
[0022]进一步地,支撑单元包括单元主体,单元主体的第一端与支撑主体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连接。
[0023]进一步地,单元主体的第一端与支撑主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地,支撑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还包括与单元主体连接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与一个相邻的支撑单元的单元主体连接。
[0025]进一步地,多个支撑单元围绕支撑主体设置,各支撑单元的连接件均与沿同一旋转方向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的单元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0026]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还包括延长结构,延长结构连接于单元主体的第二端且向远离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并且延长结构与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连接。
[0027]进一步地,单元主体具有三角形结构或四边形结构。
[0028]进一步地,单元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首尾相连地形成封闭的四边形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且第一支撑杆长于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垂直地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倾斜地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0029]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杆与支撑主体连接,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连接。
[0030]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杆的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与支撑主体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31]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杆的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的靠近支撑主体的一侧具有与支撑主体配合的面积扩大的配合表面。
[0032]进一步地,单元主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两端均与四边形结构连接的加强杆。
[0033]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加强杆包括:第一加强杆,第一加强杆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加强杆还连接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加强杆,第二加强杆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加强杆还连接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并且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相连。
[0034]进一步地,支撑单元还包括与单元主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在的支撑单元的单元主体的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支撑单元的单元主体的第一支撑杆上。
[0035]进一步地,支撑主体包括用于调节天线面结构俯仰和/或旋转和/或升降的伺服系统,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和支撑架结构均与伺服系统连接。
[0036]进一步地,支撑主体还包括驱动装置,支撑架结构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支撑架结构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架结构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支撑架结构的展开状态,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在支撑架结构的收起状态,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
[0037]进一步地,天线面结构的天线面单元由超材料板制成。
[0038]进一步地,馈源与天线面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0039]进一步地,卫星天线为车载卫星天线。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其天线面结构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组成,天线面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成角度地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在运输时可以使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以减少卫星天线的体积,从而可以在不分解天线面结构和/或不解除或不完全解除天线面结构及其天线面单元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情况下运输卫星天线,从而在安装、拆卸或转移卫星天线时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42]图1为现有技术的卫星天线的结构图;
[004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在展开状态时(天线板处于倾斜位置)的结构图;
[0044]图3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在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在展开状态时(天线板处于水平位置)的结构图;
[0046]图5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的天线板的馈源侧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的天线板的支撑装置侧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7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的天线板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8为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卫星天线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架结构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1]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结构、馈源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于天线面结构上以支撑天线面结构。天线面结构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组成。其中,天线面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成角度地设置。
[0052]以上天线面结构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组成,天线面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成角度地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在运输时可以使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从而减少卫星天线的体积,可以在不分解天线面结构和/或不解除或不完全解除天线面结构及其天线面单元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情况下运输卫星天线,从而在安装或转移卫星天线时省时省力。
[0053]以下结合图2至图8以一车载卫星天线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车载卫星天线。
[0054]如图2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载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结构100、馈源200和支撑装置300。支撑装置300的底部安装于车辆的车体900上。支撑装置300的上部连接于天线面结构100上以支撑天线面结构100。
[0055]天线面结构100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110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面结构110包括相互连接的六个天线面单元110。在本实施例中,各天线面单元110由平板形的超材料板制成。超材料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导电几何结构。由超材料板制作天线面结构,将传统的抛物面形状的反射面更改为以超材料技术制备的平板形的超材料板,天线面结构相对轻便小巧,可以方便地调整天线的仰角。
[0056]其中,天线面结构10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各天线面单元110拼合形成天线面结构100的反射面。在第二状态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110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Iio成角度地设置。
[0057]在图2、图5、图6和图7中天线面结构的状态即为第一状态。由于各天线面单元110由平板形的超材料板制成,本实施例的天线面结构100在第一状态为矩形的平板形结构。
[0058]优选地,在第二状态天线面结构100的各天线面单元110围成至少一个容纳部。其中,各容纳部可以被天线面单元110完全封闭,也可以有至少一个容纳部未被天线面单元110封闭。更优选地是,支撑装置300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纳部内。
[0059]在图3中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卫星天线的天线面结构的第二状态。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六个天线面单元110合围成一个容纳部,支撑装置300被完全置于该容纳部内。本实施例中,容纳部为具有矩形截面的六面体形空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纳部也可以为具有梯形截面的六面体形空间等其它形状。
[0060]另外,本实施例的六面体形空间的至少一个表面未被天线面单元110封闭。如图3所示,第二状态下的天线面结构100与车体900其同围成了车厢结构。本实施例的六块天线面单元110中,一块构成车厢结构的车厢顶板,该车厢顶板左、右两侧的天线面单元110分别与顶板成90度夹角,形成车厢结构的车厢侧板,顶板和左右两侧侧板后部的共三块天线面单元110依次相叠且与车厢顶板、车厢左右侧板均垂直,从而形成车厢结构的车厢后板。而车体900的底板形成车厢结构的车厢底板,车体900的前挡板则形成车厢结构的车厢前板。
[0061]当然,在第二状态,天线面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形态,例如,以上车厢结构也可以包括由天线面单元110形成的车厢前板等。
[0062]优选地,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110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110可转动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形成车厢顶板的天线面单元110与支撑装置300的支撑主体320连接,而形成车厢的左、右两侧车厢侧板的两块天线面单元110分别通过铰链120连接于车厢顶板的左右两侧,另外三块天线面单元110分别连接于形成车厢顶板和侧板的三块天线面单元110的后部。而且,为了另外三块天线单元110可以依次相叠,形成车厢顶板和侧板的三块天线面单元110的前端平齐而后端略有差异,本实施例中,车厢顶板比两块车厢侧板分别长约一倍于天线面单元110的厚度的距离和两倍于天线面单元110的厚度的距离。
[0063]本实施例中相互连接的天线面单元110之间通过铰链120进行连接的方式可以以柔性连接的方式或销轴连接的方式等其它可转动连接的方式替代。另外,还可以使用卡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64]在本实施例中,各天线面单元110均与支撑装置300连接。
[0065]支撑装置300包括支撑主体320,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110与支撑主体320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形成车厢顶板的天线面单元110与支撑主体320连接。
[0066]另外优选地,支撑装置30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支撑主体320和天线面结构100的支撑架结构。支撑架结构包括与支撑主体320连接的支撑单元310,至少一个天线面单元110与至少一个支撑单元310对应连接。本实施例中,每块天线面单元110均与至少一个支撑单元310对应连接。
[0067]如图7所示,每个支撑单元310均包括单元主体311,单元主体311的第一端与支撑主体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110连接。优选地,单元主体311的第一端与支撑主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110固定连接。
[0068]如图4和图7所示,支撑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310。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单元310还包括与单元主体311连接的连接件312,每个连接件312与一个相邻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连接。优选地,多个支撑单元310围绕支撑主体320设置,各支撑单元310的连接件312均与沿同一旋转方向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可拆卸地连接。
[0069]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元主体311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首尾相连地形成封闭的四边形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且第一支撑杆长于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垂直地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倾斜地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三支撑杆与支撑主体连接,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110连接。优选地,第三支撑杆的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与支撑主体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天线面单元1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在拆卸卫星天线时,仅解除各支撑单元310与天线面单元110之间的连接件(如螺栓),以及连接件312与相邻的支撑单元310之间的连接件(如螺栓),即可将支撑单元310向下翻转,从而不会阻碍天线面结构100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切换,因此,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卫星天线的快速拆卸,同时也便于卫星天线的快速安装。
[0070]为了使支撑单元310更加稳固地支撑天线面单元110,第三支撑杆313的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的靠近支撑主体的一侧具有与支撑主体配合的面积扩大的配合表面。
[0071]为了增强支撑单元310的稳定性,单元主体311还包括至少一个两端均与四边形结构连接的加强杆。本实施例中,其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共两个加强杆。第一加强杆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加强杆还连接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加强杆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加强杆还连接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并且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相连。
[0072]本实施例中,单元主体311具有四边形结构,但是,单元主体的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将单元主体设置为三角形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对天线面单元的稳定支撑。
[0073]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12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在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的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的第一支撑杆上。连接件312的设置,可以增强支撑架结构的整体支撑稳定性。
[0074]另外,为了对离支撑主体320较远的天线面单元110形成有效支撑,至少一个支撑单元310还包括延长结构313,延长结构313连接于单元主体311的第二端且向远离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并且延长结构313与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110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延长结构313设置为了三角形支撑结构,其中,三角形结构的一个边与单元主体311的第二端的一个支撑杆相抵,一个边与天线面单元110的底面相抵,以利于支撑的稳定性。
[0075]优选地,支撑主体320包括用于调节天线面结构100俯仰和/或旋转和/或升降的伺服系统320,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110与伺服系统连接。
[0076]在采用超材料板制作天线面结构的情况下,每个天线面单元可以由一层超材料板制成,也可以为由多层超材料板制成。为了增强天线面结构的强度,在超材料板的基板中还可以增加增强纤维或者在支撑装置侧设置网状天线背板和/或背面支撑件。另外,为了防止天线面单元被破坏,在天线面单元上还可以设置保护层,例如保护膜或者保护漆。
[0077]另外,为了进一步节约第二状态下卫星天线所占用的空间,馈源200与天线面结构100可拆卸地连接。其中,馈源可以是透射、前馈、偏馈馈源等等。
[0078]以上卫星天线的天线面结构由六块平板形的超材料板通过铰链连接组成,工作时展开,运输时可以非常便携的收纳,整个展开和收纳时间可以控制在半小时内,极大的提高了安装、拆卸时的工作效率。
[0079]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例如,以上实施例中,是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控制天线面结构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控制天线面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80]例如,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主体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而支撑架结构与驱动装置和天线面单元驱动连接。支撑架结构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架结构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支撑架结构的展开状态,天线面结构100处于第一状态。在支撑架结构的收起状态,天线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天线面结构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支撑架结构均无需拆卸,因此,可以将天线面结构设置为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与其余各天线面单元均不连接。甚至可以将天线面结构设置为各天线面单元与其余天线面单元均不连接。其中驱动装置可以为电动装置或流体驱动
目.-rf* ο
[0081]另外,以上实施例中天线面结构为平板形,但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是平板形,或者不是由超材料板制成。以上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天线面结构的六块天线面单元形成矩形平面,在第二状态,天线面结构是围成截面为矩形的六面体。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下的天线面结构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三角形,此时,天线面结构可由两块三角形天线面单元组成,也可以由多块三角形天线面组成,当然,还可以由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组合而成,例如由一块矩形天线面单元和三块三角形天线面单元组成等。在第一状态天线面为矩形平面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两块、三块、四块等等其它数量的矩形天线面单元组成,或者也可以由非矩形的天线面单元组成等等。
[008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在不分解天线面结构和/或不解除天线面结构及其天线面单元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情况下运输卫星天线,从而在安装或转移卫星天线时省时省力。
[00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结构(100)、馈源(200)和支撑装置(300),所述支撑装置(300)连接于所述天线面结构(100)上以支撑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面结构(100)由两块以上天线面单元(110)组成,其中,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拼合形成所述天线面结构(100)的反射面,在所述第二状态,至少一块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110)成角度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或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控制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天线面结构(100)的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围成至少一个容纳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支撑装置(30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纳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容纳部为具有矩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六面体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体形空间的至少一个表面未被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至少一个所述容纳部未被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相邻的天线面单元(1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 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天线面单元(110)之间通过铰链(120)连接方式、柔性连接方式、销轴连接方式或卡接连接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其余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均不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均与所述支撑装置(30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其余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均不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0)包括支撑主体(320),至少一块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所述支撑主体(320)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0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320)和所述天线面结构(100)的支撑架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主体(320)连接的支撑单元(310),所述天线面结构100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天线面单元(110)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单元(310)对应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310)包括单元主体(311),所述单元主体(311)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主体(311)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与相应的所述天线面单元(I 10)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支撑单元(310),所述支撑单元(310)还包括与所述单元主体(311)连接的连接件(312),每个所述连接件(312)与一个相邻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310)围绕所述支撑主体(320)设置,各所述支撑单元(310)的所述连接件(312)均与沿同一旋转方向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可拆卸地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单元(310)还包括延长结构(313),所述延长结构(313)连接于所述单元主体(311)的所述第二端且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延长结构(313)与至少一块所述天线面单元(110)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主体(311)具有三角形结构或四边形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主体(311)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首尾相连地形成封闭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且所述第一支撑杆长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倾斜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支撑主体(32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 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天线面单元(1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13)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的靠近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支撑主体(320)配合的面积扩大的配合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主体(311)还包括至少一个两端均与所述四边形结构连接的加强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强杆包括: 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杆还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杆还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杆和所述第二加强杆相连。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310)还包括与所述单元主体(311)连接的连接件(312),所述连接件(312)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在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相邻的支撑单元(310)的单元主体(311)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320)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天线面结构(100)俯仰和/或旋转和/或升降的伺服系统(320),所述至少一块天线面单元(I 10)和所述支撑架结构均与所述伺服系统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结构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结构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结构在所述收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支撑架结构的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支撑架结构的所述收起状态,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面结构(100)的天线面单元(110)由超材料板制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200)与所述天线面结构(100)可拆卸地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天线为车载卫星天线。
【文档编号】H01Q19/18GK203589221SQ20132076017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