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1255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块与卡口配合构成前、后防护罩与壳体在水平位置的固定,所述定位口与定位凸块配合构成防护罩与壳体的轴向定位,所述壳体前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壳体后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上述凹槽中构成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可以使防护罩与壳体配合紧密,不易脱落,又具有防止防护罩进出线端装错功能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上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接触器的防护罩与壳体的连接结构一般只靠防护罩前端的两个卡扣卡入壳体,防护罩末端设有简单的限位,防护罩装配到壳体之后,如果防护罩的上侧面高于上盖,则防护罩很容易脱落,使接触器的接线座暴露于外,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的防护罩大多不存在防止装错的功能,移印后的防护罩在装配时容易出现进线端与出线端的装错现象,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使防护罩与壳体配合紧密,不易脱落,又具有防止防护罩进出线端装错功能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防护罩、上盖和壳体,所述壳体前、后面分别设置有侧板和隔板,其中侧板位于两侧,隔板位于侧板之间,侧板与隔板以及隔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可设置接触器接线座的容置区,所述上盖设置在壳体上侧面,所述防护罩分为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前、后防护罩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前、后两侧,且前、后防护罩上端均弯曲延伸与上盖的两侧贴邻,所述前、后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接线通孔,所述前、后防护罩的上端弯曲延伸面上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防护罩的接线通孔之间设置有仅供壳体的各隔板穿透出长插口,所述前、后防护罩的上端弯曲延伸面的内侧面两侧且靠近上盖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壳体的两侧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口,定位卡块与卡口配合构成前、后防护罩与壳体在水平位置的固定,所述前、后防护罩位于接线通孔下方的两侧以及各长插口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定位口,对应的壳体前、后面的侧板和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块,定位口与定位凸块配合构成防护罩与壳体的轴向定位,所述壳体前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前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中构成前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所述壳体后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后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中构成后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
[000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使前后防护罩与壳体之间的安装就变得非常简单,另外安装后两者之间也非常牢固,其中表现在定位卡块与卡口配合构成前、后防护罩与壳体在水平位置的固定,定位口与定位凸块配合构成防护罩与壳体的轴向定位,所述后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中构成后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这样通过三个方向的定位使防护罩与壳体之间非常稳固。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前、后面的隔板均只有一块设置有凹槽,且设置凹槽的隔板位于壳体的同一侧。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其目的主要是防护罩在装配时不会出现进线端与出线端的装错现象。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罩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罩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反映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反映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一图5所示,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防护罩
3、上盖2和壳体1,所述壳体I前、后面分别设置有侧板11和隔板12,其中侧板11位于两侦1J,隔板12位于侧板11之间,侧板11与隔板12以及隔板12与隔板12之间形成可设置接触器接线座的容置区13,所述上盖2设置在壳体I上侧面,所述防护罩3分为前防护罩3和后防护罩3,前、后防护罩3分别设置在壳体I的前、后两侧,且前、后防护罩3上端均弯曲延伸与上盖2的两侧贴邻,所述前、后防护罩3上分别设置有接线通孔31,所述前、后防护罩3的上端弯曲延伸面32上设置有通孔321,上述的这些技术在现有的接触器中也是常见的,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就不详细描述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防护罩3的接线通孔31之间设置有仅供壳体I的各隔板12穿透出长插口 33,所述前、后防护罩3的上端弯曲延伸面32的内侧面两侧且靠近上盖2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块322,所述壳体I的两侧板1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口 111,定位卡块322与卡口 111配合构成前、后防护罩3与壳体I在水平位置的固定,所述前、后防护罩3位于接线通孔31下方的两侧以及各长插口33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定位口 34,对应的壳体I前、后面的侧板11和隔板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块112,定位口 34与定位凸块112配合构成防护罩4与壳体I的轴向定位,所述壳体I前面隔板12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21,所述前防护罩3的对应长插口 33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121中构成前防护罩3与壳体I纵向固定,所述壳体I后面隔板12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21,所述后防护罩3的对应长插口 33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121中构成后防护罩3与壳体I纵向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使前、后防护罩3与壳体I之间的安装就变得非常简单,另外安装后两者之间也非常牢固。
[00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I前、后面的隔板12均只有一块设置有凹槽121,且设置凹槽121的隔板12位于壳体I的同一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护罩3在装配时不会出现进线端与出线端的装错现象。
[0016]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是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防护罩、上盖和壳体,所述壳体前、后面分别设置有侧板和隔板,其中侧板位于两侧,隔板位于侧板之间,侧板与隔板以及隔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可设置接触器接线座的容置区,所述上盖设置在壳体上侧面,所述防护罩分为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前、后防护罩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前、后两侧,且前、后防护罩上端均弯曲延伸与上盖的两侧贴邻,所述前、后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接线通孔,所述前、后防护罩的上端弯曲延伸面上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防护罩的接线通孔之间设置有仅供壳体的各隔板穿透出长插口,所述前、后防护罩的上端弯曲延伸面的内侧面两侧且靠近上盖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壳体的两侧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口,定位卡块与卡口配合构成前、后防护罩与壳体在水平位置的固定,所述前、后防护罩位于接线通孔下方的两侧以及各长插口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定位口,对应的壳体前、后面的侧板和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块,定位口与定位凸块配合构成防护罩与壳体的轴向定位,所述壳体前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前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中构成前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所述壳体后面隔板中至少有一块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后防护罩的对应长插口上侧边卡设在该凹槽中构成后防护罩与壳体纵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防护罩、上盖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后面的隔板均只有一块设置有凹槽,且设置凹槽的隔板位于壳体的同一侧。
【文档编号】H01H50/02GK203631427SQ20132076187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雪如, 计新华 申请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