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2621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过程中,为了连续地衔接前端与后端的电极构件,即使附着电极连接用接合带,也能够防止在电极加工工序期间接合剂泄漏到电极,从而成为不良的原因,或在把电极构件卷取成辊形态时,防止接合剂泄漏到邻接接合带并卷取的电极部分,而使电极损毁并废弃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二次电池不同于使用一次后便废弃的一次电池,是使用能够多次反复电流与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过程的充电物质,即使在向电能的变换发生过一次后,也能够再次充电并继续使用的再充电式电池。

现在,在便携式手机或数码相机等小型电子制品中使用的大部分的二次电池是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其中所述电化学反应是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构件和负极构件与隔离物一同卷取,插入电池外壳后,在该外壳中注入电解质,在连接正极与负极时,电解液的分子与活性物质之间发生的电化学反应。

根据正极、负极或电解液使用哪种物质,这种二次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及锂硫磺电池等,在形态上,制造成角形、圆筒形、薄板形等。

这种二次电池的电极是在电极构件辊供应的电极构件的两面或一面,以一定的厚度涂布活性物质后,进行干燥、固着,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构件借助于加热到80~150℃温度的辊而进行加压处理,形成基本的电极结构体,从而卷取于卷取辊,之后再经过预定的过程后,用于二次电池的组装工序。

此时,进行前端的电极构件辊末端与后端的电极构件辊开始端的衔接作业,以便在把二次电池的电极加工成辊形态时可以连续进行加工,一般利用在下表面涂布有接合剂的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进行衔接作业。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当利用以往的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进行电极构件辊的衔接作业时,涂布在接合带的下表面的接合剂在经过加热或加压等各种工序的过程中,因热或压力而泄漏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外侧,在制造二次电池的电极方面,成为不良的原因,或在衔接作业后,当把电极构件卷成辊形态时,接合剂泄漏到邻接于附着有接合带的电极构件而卷取的电极构件部分,在附着有接合带的部分,由于卷取一圈的电极构件或卷取一圈以上的电极构件被损毁,从而只能废弃。

另外,泄漏的接合剂往往还附着于加压机或辊等各种加工装置,因而存在加工装置发生故障的危险,为防止这种情况,只能频繁进行清扫或整修,存在生产效率下降的其它问题。

另外,当利用以往的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进行电极构件辊的衔接作业,经过所需的加工工序形成为电极结构体从而卷取于卷取辊时,截断以以往的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进行衔接作业的部分的两端而分开,而不仅是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还扩张至接合剂泄漏的区域进行截断,导致废弃,因而存在发生电极浪费的其它问题的。

另外,利用以往的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连接电极构件辊时,经过后续加工工序后,在卷取于卷取辊的过程中,截断进行衔接作业的部分的两端,但无法自动识别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因此作业者需要逐一确认处理,因而存在生产效率下降的其它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要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在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工序中,在前端与后端电极构件辊的衔接作业中即使利用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进行,涂布于接合带的接合剂也不泄漏到外侧,不仅对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不提供不良的原因,而且不因接合剂的泄漏而对加工装置产生恶劣影响,从而能够预先防止因各种清扫或整修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要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在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工序中,用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对前端与后端的电极构件辊进行衔接作业,经过所需的电极加工工序后,截断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此时,使得能够利用传感器,识别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从而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工序进行截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

旨在解决所述课题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其由薄板形态的合成树脂构成;及接合层,其在所述基膜的下表面形成,在除所述基膜的边缘之外的中心部涂布接合剂而构成。

此时,所述基膜的厚度在5~200μm左右为适合,优选材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定向聚丙烯(OPP)、聚酰亚胺(PI)中的任意一种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接合剂最好使用丙烯酸系接合剂,所述接合层相对于所述基膜的整体左右宽度,以50~99%宽度,在所述基膜的下表面中心部涂布接合剂,这有助于在保持接合力的同时防止所述接合剂泄漏到外侧,而且,涂布所述接合剂,使得所述接合层的厚度达到3~50μm左右。

而且,在所述接合层中,最好在未涂布所述接合剂的所述基膜左右侧边缘部分,也分别涂布粘合剂,所述粘合剂使用具有50~2000g/25mm左右粘合力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接合层的下表面,还附着具有与所述基膜相同的宽度的离型纸或离型膜而构成。

另一方面,在所述基膜的下表面与所述接合层的上表面之间,还形成涂布一定的颜色而构成的彩色印刷层,使得能够利用传感器而识别,可以构成为进行截断作业时,能够利用传感器认识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并自动执行截断作业。

另外,可以形成硅硬化树脂层,所述硅硬化树脂层在所述基膜的上表面涂布硅树脂后借助于紫外线得到硬化而构成。

此时,本发明的接合带为了在除离型纸或离型膜之外,以形成有接合层的状态包围所述基膜,以辊形态层叠的状态进行流通销售,可以还包括基膜覆盖层,其在所述基膜的上表面形成,涂布石蜡树脂或硅树脂后干燥而形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并非在基膜整个下表面形成接合层,而是只在除边缘之外的中心部形成接合层,从而具有的优点是能够预先防止在经过加热或加压等各种工序的过程中,接合剂因热或压力而泄漏到基膜的外侧,在二次电池的电极引起不良或对加工装置造成恶劣影响。

另外,本发明利用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对电极构件辊进行衔接作业,考虑到经过所需的电极加工工序后,当截断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时接合剂泄漏到外部,因而无需扩张至接合带左右外侧区域进行截断,可以只截断接合带附着的部分或部分地截断未形成接合层的接合带左右侧边缘,具有能够使从电极构件辊截断、废弃的部分实现最小化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利用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对电极构件辊进行衔接作业,经过所需的电极加工工序后,当截断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时,在电极连接用接合带上形成彩色印刷层,使得能够借助于传感器而认识,从而即使作业者不逐一确认接合带附着的部分并进行截断作业,也能够以自动化的工序,认识接合带附着的部分并进行截断作业,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另一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剖面图。

图3图示了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使用实施例。

图4图示了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电极构件 100-基膜

200-接合层 210-接合剂

220-粘合剂 300-离型纸

400-彩色印刷层 500-硅硬化树脂层

600-基膜覆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1a,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包括由薄板形态的树脂构成的基膜100、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的彩色印刷层400、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下表面形成的接合层200、位于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的离型纸300构成。

此时,所述基膜100可以利用各种材质制造,但在使用诸如铝的金属系列的薄板的情况下,在经过各种二次电池电极制造工序的过程中,因摩擦等而发生静电,由此可能对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引起不良的危险非常大,因而应摒弃利用金属系列的材质制造所述基膜100。

因此,所述基膜100最好利用合成树脂进行制造,以便不对二次电池制造工序造成影响,特别是利用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定向聚丙烯(OPP)或聚酰亚胺(PI)等的材质制造所述基膜100,这在加工性或耐久性等方面优选。

而且,所述基膜100的厚度根据以何种材质构成而稍有差异,但为了使对二次电池电极制造所产生的影响最小化,在10~200μm的范围内,当为柔软材质的基膜100时,相对较厚地形成,当为比较坚硬的材质的基膜100时,相对较薄地形成。

另一方面,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有涂布了一定的颜色的彩色印刷层400,以便能够借助于传感器而识别,作为使用的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等能够感知限定颜色并作出反应的各种传感器均可使用。

一般而言,普遍大量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在要采纳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下,涂布于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颜色主要使用白色或绿色,也可以使用包含白色的绿色。而且,为了发现包含白色的绿色,也可以使用先把白色涂布于所述基膜100上表面并干燥后再次涂布绿色而进行双重涂布的方法。

如上所述,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所述彩色印刷层400,从而在电极构件10上附着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连续执行所需的加工工序后,在截断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的工序中,无需作业者逐一确认并进行截断作业,而是拥有自动化制造工序,使得借助于传感器而认识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并进行截断作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为了使传感器能够充分认识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的所述彩色印刷层400,优选所述基膜100使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

另一方面,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下表面涂布接合剂210,使得形成接合层200,所述接合层200并非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整个下表面形成,只在除所述彩色印刷层400上下左右侧边缘部分之外的中心部涂布接合剂210,使得形成接合层200。

如上所述,空出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上下左右侧边缘,只在中心部涂布接合剂210,从而能够防止在把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于电极构件10的状态下,在各种加工作业中,接合剂210因加热或加压而泄漏到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左右外侧并引起不良,虽然根据在所述彩色印刷层100涂布的接合剂210的厚度而异,但在一般把所述接合层200的厚度形成为3~50μm左右的情况下,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下表面涂布所述接合剂210,在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下表面左右侧边缘分别形成0.5~25%的空白空间,使得所述接合层200形成的左右宽度与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整个左右宽度相比达到50~99%。

即,假如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宽度为10cm,则所述接合剂210可以涂布成5~9.9cm的宽度,在左右侧分别形成0.5~25mm的空白空间。

在大体上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宽度为10cm左右的情况下,优选地把所述接合剂210涂布成9cm左右的宽度,使得在左右侧分别形成5mm左右的空白空间;所述接合剂210涂布的宽度采纳能够坚固地衔接电极构件的最小限度的宽度即可。

而且,作为形成所述接合层200的接合剂210,优选使用丙烯酸系列的接合剂;利用具有高粘合力者,以便进行了衔接作业的电极构件10在各种加工工序期间,使得电极连接用接合带不掉落分离。

所述离型纸300位于所述接合层200的下部,在所述离型纸300的上表面涂布有硅树脂等,与所述接合层200的接合剂210完全不接触地形成,使得在电极构件10的衔接作业时,可以揭下所述离型纸300进行粘贴,另外,所述离型纸300具有与所述基膜100相同宽度地形成,使得能够保护所述基膜100和接合层200。

另外,可以使用离型膜取代所述离型纸300,进一步而言,也可以与实际生活中常用的OPP卷装胶带一样,以无所述离型纸300或离型膜的形态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彩色印刷层400下表面的未涂布接合剂210的边缘部分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地空置,但如图1b所示,也可以在边缘部分附加地涂布粘合剂220而形成所述接合层200。

所述粘合剂220使用粘合力比所述接合剂210低者,最好利用以使丙烯酸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丙烯酸系高分子为主体的丙烯酸系列粘合剂220,另外,优选所述粘合剂220为可剥离粘合剂,以便在把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于电极构件10时,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左右侧边缘的未涂布所述粘合剂220的部分稍后容易再次掉落,从而能够使电极损伤并废弃的部分实现最小化。

即,在把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于电极构件10并执行所需的加工工序期间,所述基膜100与彩色印刷层400坚固地接合于电极构件10,使得不妨害未涂布所述接合剂210的边缘部分;在把电极连接用接合带附着的部分从电极构件10截断的步骤中,不以所述基膜100与彩色印刷层400的左右外侧为基准进行截断,而是在截断边缘内侧的情况下进行截断,使留在电极构件10的所述基膜100与彩色印刷层400边缘的一部分,不对电极构件10施加损伤或不残留所述粘合剂220地干净掉落。

如上所述,所述粘合剂220使用具有50~2000g/25mm左右粘合力的丙烯酸系列粘合剂,使得初期粘合力虽高,但稍后的最终粘合力低,容易去除;优选具有与所述接合剂210的涂布厚度相同的5~50μm的厚度,以便所述接合层200能够具有均一的厚度。

在图3a中,图示了这种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使用实施例。

如果参照图3a,为了连接前端的电极构件10末端与后端的电极构件10开始端而附着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去除所述接合层200下端的所述离型纸300后贴好,使所述接合层200可以均匀地横跨前端与后端的电极基材加以摆放。

此时,并非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整个下表面形成所述接合层200,而是只在除所述彩色印刷层400左右侧边缘部分之外的中心部形成,因而在附着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期间或附着后,在对电极构件10进行加工期间,构成所述接合层200的接合剂210因加热或加压而泄漏到外部并给电极构件10或加工装置造成不良影响的危险显著降低。

一般而言,只在电极构件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中某一面附着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但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附着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此时,为了最终顺利执行截断作业,需要把附着于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位置相同地对齐。

如上所述,利用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对前端的电极构件10与后端的电极构件10进行衔接作业后,连续地执行所需的加工工序;加工工序结束后,应再次进行分离前端的电极构件10与后端的电极构件10的截断作业,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整个下表面形成有所述接合层200的情况下,考虑到泄漏的接合剂210,应以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左右边缘外侧(例如图3中的A-A’线与B-B’线)为基准进行截断,因而能够使用的电极构件10部分也一同截断,或者以辊形态卷取,当在邻接电极构件10中也发生损伤时,需要截断卷取一圈或其以上的电极构件10并废弃,因而发生浪费。

因此,如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在所述电极连接用接合带中,以未涂布所述接合剂210的所述基膜100与彩色印刷层400的左右边缘内侧(例如图3中的C-C’线与D-D’线)为基准进行截断时,可以使浪费的电极构件10部分实现最小化;正如前面所言,即使在所述基膜100的左右侧边缘涂布有所述粘合剂220,在截断作业后,也能够顺利去除留有的基膜100而使用电极构件,或使废弃浪费的部分实现最小化。

另外,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有能够被传感器认识的彩色印刷层400,因而能够与电极构件10的各种加工工序相连续,使截断作业也作为自动化工序的一环而执行。

另一方面,在图2中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2a,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包括由薄板形态的树脂构成的基膜100、在所述基膜100的上表面形成的硅硬化树脂层500、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的彩色印刷层400、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下表面形成的接合层200、位于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的离型纸300构成。

此时,所述硅硬化树脂层500是为了保护所述基膜100、使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而对电极构件10的污染或不良影响最小化而形成的。

这种所述硅硬化树脂层500可以以在所述基膜100的上表面涂布硅树脂后,利用紫外线使得硬化的方法形成;以最小限度的厚度形成,以便位于所述基膜100下表面的所述彩色印刷层400可以被传感器容易地认识。

图4图示了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4所示的一实施例中,a图示了接合层200只由接合剂210构成,b具体图示了接合层200由接合剂210和粘合剂220一同构成。

为了把本发明的接合带缠绕成辊形态加以提供,优选在基膜的上部表面追加形成基膜覆盖层600,使得在去除本发明的构成要素中的离型纸或离型膜后,即使接合层200直接接触基膜100的上表面,接合层200与基膜100的上部表面相互不受影响。

这是因为,如果以辊形态构成本发明的接合带,则以上下层叠有多个本发明的单位接合带的形态构成;此时,在要一层层地展开接合带加以使用的情况下,在粘合层与另一接合带的基膜上部表面间,必须要求发挥覆盖作用的覆盖层600,以便不相互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所述基膜100与前面图1所作的说明一样,可以利用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定向聚丙烯(OPP)或聚酰亚胺(PI)等的多种合成树脂材质制造;需要注意的是,在所述基膜100的下表面形成有所述彩色印刷层400,因而所述基膜100应制造得最大限度具有透明性质,使得所述彩色印刷层400能够容易地被传感器认识。

另一方面,所述接合层200与离型纸300与前面图1所作的说明一样,所述接合层200可以如图2b所示,也可以在所述彩色印刷层400的中心部涂布接合剂210、在左右侧边缘涂布粘合剂220形成。

而且,在图3b中,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电极连接用接合带的使用实施例,作为与图3a类似的内容,与前面说明的内容相似。

以上与附图一同叙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但这只是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限定本发明。另外,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任何人均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及模仿,这是明确的事实。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使二次电池电极的不良实现最小化,而且使对加工装置的不良影响最小化的同时,连接二次电池电极,能够在体现自动化的工序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二次电池产业领域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