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RF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5482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射频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LDMOS)广泛应用于手机基站、广播电视和雷达等领域,以一种RF LDMOS举例,其剖面示意图如图1a所示。

参见图1a,可知RF LDMOS采用背源技术,即源极从衬底背面引出。具体的,现有的RF LDMOS的制造过程包括:在外延层表面内形成下沉层,如图1b所示;之后进行高温驱入,在此过程中下沉层中的离子向下扩散,衬底中的离子向上扩散,直到扩散后的下沉层与扩散后的衬底接触,从而将源极引到衬底背面,如图1c所示;后续形成所述器件的其它结构,例如,栅极、源区和漏区等,最终形成的器件剖面结构如图1a所示。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由于衬底、外延层和下沉层中离子的导电类型相同,所以在高温热过程中,衬底快速向上扩散,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大幅减少,其中,外延层的有效厚度是指漂移区下方的外延层厚度。而RF LDMOS的击穿电压主要取决于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因此,现有的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会导致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减小,降低了器件的耐压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制造方法导致器件的耐压特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向 器件的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进行氧离子注入,形成注入区;在衬底表面上生长外延层,形成所述器件的下沉层,通过进行第二次热驱入,使所述下沉层和除所述注入区下方以外的衬底扩散,直至所述下沉层与所述衬底接触;根据预设的工艺,形成所述器件的栅极、源区和漏区。

本发明提供的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形成外延层和下沉层之前,在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进行氧离子注入,形成注入区的方案,使得在后续对下沉层和衬底进行热驱入时,利用注入区抑制注入区下方的衬底向上扩散,从而避免因衬底扩散导致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减小,进而有效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现有制造方法中形成下沉层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c为现有制造方法中高温驱入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衬底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注入区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形成注入区过程中去除部分阻挡层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形成注入区过程中进行氧离子注入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第一次热驱入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f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长外延层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g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下沉层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h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第二次热驱入之后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i为本发明实施例最终制成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衬底; 2-阻挡层; 3-注入区;

4-外延层; 5-下沉层; 6-下沉层的下扩区;

7-衬底的上扩区; 8-漂移区; 9-漏区;

10-栅氧化层; 11-介电层; 12-金属层;

13-阱区; 14-场板; 15-重掺杂区;

16-源区; 17-金属硅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方便说明,放大或者缩小了不同层和区域的尺寸,所以图中所示大小和比例并不一定代表实际尺寸,也不反映尺寸的比例关系。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了对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清楚系统的描述,图3a-图3i为实施例执行过程中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提供衬底。

具体地,执行101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a所示,其中,衬底用标号1表示。

其中,所述衬底可以为半导体元素,例如单晶硅、多晶硅或非晶结构的硅或硅锗(SiGe),也可以为混合的半导体结构,例如碳化硅、锑化铟、碲化铅、砷化铟、磷化铟、砷化镓或锑化镓、合金半导体或其组合。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

102、向器件的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进行氧离子注入,形成注入区。

具体地,执行102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b所示,其中,注入区用标号3表示。

其中,氧离子注入的各注入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优选的,为了 进一步保证注入区对衬底扩散的抑制效果,氧离子注入的注入剂量可以大于1×1016/平方厘米,氧离子注入的能量可以为40~120千电子伏(KeV)。在该参数范围下形成的氧离子注入区,可以在后续对下沉层和衬底进行热驱入的过程中,对注入区下方的衬底扩散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光刻和注入工艺,形成所述注入区,相应的,如图2b所示,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102具体可以包括:

201、在整个衬底表面覆盖阻挡层,并去除位于所述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上的阻挡层,以暴露所述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

202、以阻挡层为掩膜,进行氧离子注入,并去除所述阻挡层。

具体地,执行201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c所示,其中,阻挡层用标号2表示。执行202中氧离子注入过程中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d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离子注入。执行202中去除所述阻挡层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b所示。

实际应用中,所述阻挡层具体可以为光阻、氧化硅层、氮化硅层等,用于作为后续形成注入区的注入阻挡层材料。

可选的,为了精准控制注入区的形成区域,所述阻挡层可以为光阻。相应的,201中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去除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上的光阻;202中去除所述阻挡层,具体可以包括:

利用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去除光阻。

本实施方式中,光阻具备良好的阻挡特性,能够有效阻挡离子的注入,从而精确控制注入区的形成区域,此外,利用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可以更好地实现去除光阻的效果,避免因阻挡层去除不彻底对器件特性造成不良影响。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确保避免注入区下方的衬底向上扩散,还可以对注入区的厚度及离子分布进行优化,相应的,如图2c所示,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a或图2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102之后,还可以包括:

301、进行第一次热驱入,使所述注入区中氧离子的峰值深度达到0.3~1微米。

其中,所述峰值深度为所述注入区中氧离子的浓度达到峰值的区域距离衬底表面的深度。具体地,执行301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e所示。

具体的,为了使注入区达到理想的厚度和离子分布,第一次热驱动可以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驱入,且驱入的温度可以为1000~1200摄氏度,时间可以为1~4小时。

本实施方式,对注入区的厚度和离子分布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确保避免注入区下方的衬底向上扩散,进而有效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

103、在衬底表面上生长外延层,形成所述器件的下沉层,通过进行第二次热驱入,使所述下沉层和除所述注入区下方以外的衬底扩散,直至所述下沉层与所述衬底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外延层具体可以为在衬底上生长的一层或多层半导体层。具体地,执行103中生长外延层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f所示,其中,所述外延层用标号4表示。执行103中形成所述器件的下沉层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g所示,其中,所述下沉层用标号5表示。执行103中进行第二次热驱入之后的RF LD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h所示,其中,下沉层的下扩区用标号6表示,衬底的上扩区用标号7表示。

具体的,可以通过光刻和注入工艺,形成下沉层。其中,注入工艺的参数可以根据器件的实际结构确定,可选的,注入的能量可以为80~150千电子伏,注入的剂量可以为1×1015~1×1016/平方厘米。

为了更好地实现器件的背源结构,可以对第二次热驱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相应的,所述第二次热驱入的温度可以为1100~1200摄氏度,所述第二次热驱入的时间可以为6~10小时。

104、根据预设的工艺,形成所述器件的栅极、源区和漏区。

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的器件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所述器件的栅极、源区和漏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器件各部位的具体结构和导电类型可以根据实际的器件结构确定,以N型RF LDMOS为例,衬底具体为重掺杂P型衬底,掺杂离子可以为硼,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

后续的步骤,比如栅极、阱区、源区、漏区的形成,P+区、漂移区和场 板的形成,接触孔、金属和护层的形成等等,可以通过多种实施方式实现,在此不作详细阐述,最终形成的器件剖面示意图如图3i所示,各标号指代的具体结构可参见附图标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以目前的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举例说明,在设计器件时,根据击穿电压的需要,将外延层厚度定为T,而衬底的上扩厚度一般会占外延层厚度的一半左右,比如,外延层厚度为12微米,经过高温驱入后,在浓衬底上表面的约6微米的外延层会被上扩的衬底挤占,其浓度比外延层本身的浓度要高很多,所以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只剩下上面的6微米左右。因此在实际生产时,需要把衬底的上扩厚度考虑进去,则会将外延层厚度定为2×T,但是过厚的外延层厚度,会增加下沉层和沉底相连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大导通电阻。

而本实施例中,在漏区下的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上注入大剂量的氧离子,由于衬底中的离子在含氧衬底中的扩散速率远低于在不含氧衬底中的扩散速率,因此,通过注入大剂量的氧离子,可以减小沉底离子往上扩散的距离,避免挤占外延空间。通过本方案,一方面,无需在生产之初为了在外延层中为衬底扩散预留厚度,导致外延层的厚度增加,从而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另一方面,由于保证了有效外延厚度,可以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此外,在形成注入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漂移区光刻版进行氧离子注入定义,所以无需提供专门的光刻版,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RF 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形成外延层和下沉层之前,在漂移区对应的衬底表面进行氧离子注入,形成注入区的方案,使得在后续对下沉层和衬底进行热驱入时,利用注入区抑制注入区下方的衬底向上扩散,从而避免因衬底扩散导致外延层的有效厚度减小,进而有效提高器件的耐压特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