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07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功率继电器是一种高压、大功率的电源的开断装置,低压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电磁力,动铁芯带动推动杆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高压接通,低压线圈断电后,推动杆在复位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通过频繁的上述运动过程,实现线路的频繁通断控制。该种类型的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太阳能发电、储能电站的发电、配电和用电领域,由于该继电器工作时、线圈需要有电能维持,因此使用成本较高,线圈发热也会加速线圈老化。相关技术中的继电器结构为簧片结构,转角运动的衔铁与轭铁间产生较大的非正常气隙,导致磁回路磁阻增大、能耗高,同时其切断负载能力弱,簧片在吸合及断开时都会产生严重的回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继电器,该继电器的结构简单、磁保持能力强、可靠性安全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内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静触点;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静触点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且电连接的动触点,每个所述动触点的位置分别与所述静触点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连,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脱离;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导磁件设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二导磁件在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导磁件相连,且在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导磁件脱离;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导磁件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导磁件相连;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设在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二导磁件之间,所述电磁线圈正向通电时,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件相连,所述电磁线圈反向通电时,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件脱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在邻近第二导磁件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导磁件和磁性件,使静触点和动触点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通电时,静触点与动触点仍可以保持吸合 的状态,而向电磁线圈通反向电压时、静触点与动触点脱离,仅需在静触点和动触点从吸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相互切换过程中、向电磁线圈通电,继电器吸合或断开后均无需电能维持,使用过程中省电、节能,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并且该继电器具有很强的磁保持能力、误动作小、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外观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继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盖体与动触桥、动触点的连接视图。

附图标记:

继电器100;

壳体10;盖体101;本体102;容纳腔11;静触点12;静触桥13;

驱动件20;限位部201;动触点21;缓冲弹簧22;内绝缘罩23;外绝缘罩24;动触桥26;垫片27;缓冲件28;

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避让槽41;磁性件50;电磁线圈60;正极引导线601;负极引导线602;绕线筒61;定位脚611;导磁套70;安装孔71;第三导磁件80;复位弹簧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包括壳体10、驱动件20、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磁性件50和电磁线圈60。具体而言,壳体10内限定有容纳腔11,壳体10内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静触点12,驱动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地设在容纳腔11内, 驱动件20朝向静触点12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且电连接的动触点21,每个动触点21的位置分别与静触点12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相连,驱动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脱离,第一导磁件30设在容纳腔11内,第二导磁件40设在驱动件20上,第二导磁件40在驱动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导磁件30相连,且在驱动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导磁件30脱离,磁性件50设在第一导磁件的外侧且与第一导磁件30相连,电磁线圈60设在磁性件50与第二导磁件之间,电磁线圈60正向通电时,第二导磁件40与第一导磁件30相连,电磁线圈60反向通电时,第二导磁件40与第一导磁件30脱离。

换言之,继电器100主要由壳体10、驱动件20、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磁性件50和电磁线圈60组成。其中,壳体10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结构,壳体10内限定有用于安装各器件的容纳腔11,壳体10内邻近顶壁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静触点12,驱动件20、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磁性件50和电磁线圈60均设在容纳腔11内且位于两个静触点12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导磁件30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板体,第二导磁件40和磁性件50均设在第一导磁件30的下方,其中磁性件50与第一导磁件30固定相连,而第二导磁件40与第一导磁件30可活动地相连,即第二导磁件40相对于第一导磁件30可活动,电磁线圈60绕设在第二导磁件40的外周且邻近磁性件50设置,而驱动件20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与第二导磁件40固定相连,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穿过第一导磁件30,即驱动件20的上端位于第一导磁件30的上方,而驱动件20的下端位于第一导磁件30的下方,其中,驱动件20的上端设有两个朝向静触点12的动触点21,两个动触点21的位置与两个静触点12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动触点21随着驱动件20以及第二导磁件40的运动、与两个静触点12实现吸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切换。

继电器100的两个静触点12可以用来连接外接电路(未示出)的两端,当继电器100接入外接电路时,第一导磁件30与第二导磁件40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两个静触点12与两个动触点21分离,外接电路没有电流通过;若向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第二导磁件40在磁性件50与电磁线圈60产生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向第一导磁件30靠近直至两个动触点21与两个静触点12止抵相连,此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处于吸合状态,外接电路的两端接通;若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第二导磁件40仅依靠磁性件50就可以维持与第一导磁件30的吸合状态,即此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处于吸合状态;若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电磁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与磁性件50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反,第二导磁件40受到的电磁力逐渐减弱,因此,第二导磁件40与第一导磁件30逐渐分离, 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逐渐分离,外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通过在邻近第二导磁件4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导磁件30和磁性件50,使静触点12和动触点21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可以保持吸合的状态,而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脱离,仅需在静触点12和动触点21从吸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相互切换过程中、向电磁线圈60通电,继电器100吸合或断开后均无需电能维持,使用过程中省电、节能,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并且该继电器100具有很强的磁保持能力、误动作小、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件30设在第二导磁件40上方,静触点12设在第一导磁件30上方,驱动件20的上端穿过第一导磁件30,驱动件20和第二导磁件40在上下方向上可活动。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继电器100还包括导磁套70和第三导磁件80。具体而言,导磁套70设在容纳腔11内且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导通的柱状,驱动件20的下端和第二导磁件40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地设在导磁套70内,第三导磁件80设在容纳腔11的底部且位于导磁套70之外,电磁线圈60和磁性件50设在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之间。

也就是说,继电器100主要由壳体10、驱动件20、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磁性件50、电磁线圈60、导磁套70和第三导磁件80组成。其中导磁套7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导磁套70内限定有上端和下端导通的安装孔71,第二导磁件40设在该安装孔71内且可以沿安装孔71的轴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活动,即第二导磁件40与导磁套70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而磁性件50邻近导磁套70的外侧壁设置且与导磁套70的外侧壁间隔开布置,第一导磁件30设在导磁套70的上方且与磁性件50的上端相连,第三导磁件80设在磁性件50的下方且分别与导磁套70的外侧壁以及磁性件50的下端相连。

可选地,导磁套70的下端穿过第三导磁件80且导磁套70的下端面与第三导磁件80的下表面平齐,而导磁套70的上端与第一导磁件30间隔开布置,驱动件20的下端伸入安装孔71内且与第二导磁件40相连,驱动件20的上端穿过第一导磁件30。若向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第二导磁件40在磁性件50与电磁线圈60产生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沿安装孔71的轴向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动触点21与两个静触点12止抵相连,此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处于吸合状态,外接电路的两端接通;若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第二导磁件40仅依靠磁性件50就可以维持与第一导磁件30的吸合状态,即此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处于吸合状态;若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电磁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与磁性件50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反,第二导磁件40受到的电磁力逐渐减弱,因此,第二导磁件40沿安装孔71的轴向向下移动并与第一导磁件30逐渐分离,静触点12与动触 点21逐渐分离,外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通过在继电器100的容纳腔11内设置导磁套70和第三导磁件80,可以形成电磁回路,保证继电器100的正常工作,提高磁性件50的电磁利用率,避免出现磁泄漏的现象。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继电器100还包括绕线筒61,绕线筒61设在容纳腔11内且位于导磁套70外,电磁线圈60绕设在绕线筒61上。换言之,继电器100主要由壳体10、驱动件20、第一导磁件30、第二导磁件40、磁性件50、电磁线圈60、导磁套70、绕线筒61和第三导磁件80组成。电磁线圈60绕设在绕线筒61的外周壁上,而第二导磁件40、绕线筒61以及导磁套70依次由内到外嵌套设置,磁性件50与绕线筒61相连且位于电磁线圈60的外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邻近导磁套70中心轴线的一侧,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导磁套70中心轴线的一侧。通过在导磁套70上套设绕线筒61,方便电磁线圈60的固定,保证继电器100的结构稳定性,使继电器100的结构紧凑,提高继电器100的装配效率和安装、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导磁件30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轭铁,第二导磁件40形成为铁芯。具体地,磁性件50设在轭铁的下方且与轭铁相连以使轭铁磁化,铁芯设在轭铁的下方且相对于轭铁可活动,驱动件20的下端伸入安装腔内且与铁芯固定相连,驱动件20的上端穿过轭铁。

若向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铁芯在磁性件50与电磁线圈60产生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沿安装孔71的轴向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动触点21与两个静触点12止抵相连,此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处于吸合状态,外接电路的两端接通;若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铁芯仅依靠磁性件50就可以维持与轭铁的吸合状态,即此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处于吸合状态;若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电磁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与磁性件50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反,铁芯受到的电磁力逐渐减弱,因此,铁芯沿安装孔71的轴向向下移动并与轭铁逐渐分离,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逐渐分离,外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磁性件50包括两个,两个磁性件50分别设在导磁套70的相对的两侧,两个磁性件50分别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永磁体。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永磁体分别设在导磁套70的相对两侧(如图5和图6所示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电磁线圈60的外侧,并且两个永磁体分别邻近电磁线圈60的外侧设置,两个永磁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相连,由此,通过在继电器100的壳体10内设置两个永磁体,可以增强系统的磁场,使该继电器100具有很强的磁保持能力,保证继电器100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继电器100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设 在第一导磁件30和第二导磁件40之间,在驱动件20位于第一位置且电磁线圈60未通电时,第一导磁件30对第二导磁件40的吸力大于复位件复位所需的力。可选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90,复位弹簧90套设在驱动件20上且复位弹簧90的两端分别止抵第一导磁件30和第二导磁件40。

换言之,当继电器100的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从吸合状态向脱离状态切换时,可以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此时,电磁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与磁性件50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反,第二导磁件40受到的电磁力逐渐减弱,第二导磁件40在复位弹簧90的作用下、沿安装孔71的轴向朝背离第一导磁件30的方向(如图1所示向下方向)移动,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逐渐分离,外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件20的上端设有沿驱动件20的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部201,限位部201与第一导磁件30之间设有缓冲件28。

具体地,如图1所示,驱动件20的穿过第一导磁件30的一端设有突出于其外侧壁的限位部201,该限位部201与第一导磁件30之间设有缓冲件28以使驱动件20在继电器100工作过程中得到缓冲,提高继电器100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在驱动件20上设置限位部201,并在限位部201与第一导磁件30之间设置缓冲件28,可以保证第二导磁件40的运动气隙,排除了人为安装造成的偏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均为图1至图7所示的方向,该继电器1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布置在竖直面上,即驱动件20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当然,该继电器100还可以布置在水平面上,即驱动件20布置在水平面上,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时,第二导磁件40驱动驱动件20在水平面上运动,从而使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吸合,当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时,第二导磁件40在复位弹簧90的弹力作用下、驱动驱动件20在水平面上朝背离第一导磁件3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脱离。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导磁件40的上端的外径尺寸大于下端的外径尺寸,例如,第二导磁件40可以大致形成为倒置的梯形状,这样可以使第二导磁件40的上端的导磁面积增加,进一步提高该继电器100的磁保持能力,使该继电器100的误动作小,使用安全,当然,第二导磁件40的上下端的径向尺寸也可以相同。

有利地,驱动件20在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在吸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切换过程中、做的运动为直线运动,即驱动件20沿导磁套70的轴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做直线运动,使得两个静触点12和两个动触点21的位置始终保持一一对应,保证继电器100的连接可靠性,并且,这样可保证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分断方向与惯性方向一致,使得分断速度快,更有利于将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之间的电弧快速熄灭,增强该继电器100的分 断能力。

下面参考图1至图7中的具体的实施例对该继电器100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继电器100主要由壳体10、两个永磁体、导磁套70、铁芯、绕设有电磁线圈60的绕线筒61、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驱动件20组成。

其中,壳体10包括盒体102和盖体101,盒体102与盖体101可拆卸地相连,盒体102和盖体101内限定有容纳腔11,两个永磁体、导磁套70、铁芯、电磁线圈60、绕线筒61、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驱动件20均设在容纳腔11内,如图7所示,盖体101的内侧壁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静触点12,盖体101的外侧壁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静触桥13,两个静触点12分别与静触桥13电连接,可选地,两个静触桥13可以与盖体101一体注塑形成。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铁芯、绕设有电磁线圈60的绕线筒61以及导磁套70依次由内到外嵌套设置,其中铁芯在导磁套70内可沿导磁套70的轴向活动,并且第一导磁件30与绕线筒61的上端卡接相连,而第三导磁件80与绕线筒61的下端卡接相连,两个永磁体分别设在第一导磁件30与第三导磁件80之间且位于电磁线圈60的相对两侧(如图3所示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绕线筒6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位脚611,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上分别设有与定位脚61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未示出),定位脚611插接在定位孔内。也就是说,第一导磁件30与第三导磁件80上的有定位孔与绕线筒61的上下端的定位脚611卡接相连,这样,绕线筒61可以将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连接在一起,防止绕线筒61发生偏转,从而保证继电器100的电气间隙一致性。而两个永磁体分别卡设在绕线筒61的两侧,防止永磁体发生偏转,进一步保证继电器100的可靠性。

驱动件20的下端与铁芯固定相连,可选地,二者可以通过激光焊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驱动件20的上端穿过第一导磁件30且与动触桥26相连,具体地,驱动件20的上端依次套设有外绝缘罩24和内绝缘罩23,其中外绝缘罩24与内绝缘罩23之间限定出环形的安装槽(未示出),动触桥26嵌设在安装槽内,而动触桥26朝向静触点12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动触点21,两个动触点21通过动触桥26实现电连接,两个动触点21的位置与两个静触点12的位置一一对应,当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时,铁芯朝向第一导磁件30移动以驱动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吸合,当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时,铁芯背离第一导磁件30以使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脱离。

优选地,两个动触点21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动触桥26实现电连接,其中动触点21采用合金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降低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吸合时的电阻,提高二者之间的过流能力,从而提高该继电器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其中,驱动件20伸出内绝缘罩23的一侧设有垫片27,驱动件20穿过第一导磁件30的一端设有突出于外周壁的限位部201,该限位部201的上表面与外绝缘罩24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2,而该限位部201的下表面与第一导磁件30之间设有缓冲件28;而铁芯的上端设有向下凹陷的避让槽41,该避让槽41的底壁与第一导磁件30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0。

其中,继电器100的两个静触桥13可以用来连接外接电路的两端,当继电器100接入外接电路时,两个静触点12与两个动触点21分离,外接电路没有电流通过;若向电磁线圈60通正向电压,铁芯在两个永磁体与电磁线圈60产生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90与缓冲弹簧22的作用,向第一导磁件30靠近直至两个动触点21与两个静触点12止抵相连,此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12处于吸合状态,外接电路的两端接通;若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铁芯仅依靠两个永磁体就可以维持与第一导磁件30的吸合状态,即此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处于吸合状态;若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电磁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与两个永磁体产生的电磁力方向相反,铁芯受到的电磁力逐渐减弱,铁芯在复位弹簧90以及缓冲弹簧22的共同作用下、向背离第一导磁件30的方向移动,因此,铁芯与第一导磁件30逐渐分离,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逐渐分离,外接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如图4所示,壳体10外设有正极引导线601和负极引导线602,从而将电磁线圈60与电源相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向电磁线圈60通的正向电压与反向电压为相对说法,具体地,与永磁体的两个磁极的设置方向以及铁芯与第一导磁件30的布置位置有关,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永磁体与电磁线圈60通电时、若对铁芯作用力方向相同时的电磁线圈60通的电压方向定义为正向,反之为反向电压。

因此,通过在邻近铁芯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导磁件30和第三导磁件80、两个永磁体,永磁体、第一磁性件30、第三磁性件80、导磁套70和铁芯40组成磁回路,使静触点12和动触点21吸合后、停止向电磁线圈60通电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仍可以保持吸合的状态,而向电磁线圈60通反向电压时、静触点12与动触点21脱离,仅需在静触点12和动触点21从吸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相互切换过程中、向电磁线圈60通电,继电器100在吸合或断开后均无需电能维持,使用过程中省电、节能,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并且该继电器100具有很强的磁保持能力、误动作小、使用安全。再者,该继电器的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重量轻、可切断大功率负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 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