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142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广泛普及了根据电信号的输入来进行接点的开闭的电磁继电器。一般来说,电磁继电器具备固定接点部、与固定接点部接触的可动接点部、以及使可动接点部动作的电磁铁装置。在电磁铁装置中进一步包括有以轭的端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的衔铁,衔铁被安装成例如利用铰链弹簧等在预定方向上被施力(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在电磁继电器中,通过在固定接点部及可动接点部的侧面配置永久磁铁,从而实现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在固定接点部与可动接点部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放电进行消弧的消弧功能。再有,通过在永久磁铁的周围配置消弧用轭,从而实现了利用永久磁铁提高磁力并提高消弧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3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7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80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951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示,如果设成将铰链弹簧配置在轭与可动接点部之间的结构,则在进行电磁继电器的组装作业时作业者一边避免与轭之间的干涉一边进行铰链弹簧的安装,因此组装作业并不容易。

为了使电磁继电器小型化,除了对构成电磁继电器的各部分的零件进行小型化以外,还期望用于消减零件个数等、节省空间地配置各零件的对策,并期望用于对于与消弧功能有关的零件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来配置的对策。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来配置与消弧功能有关的零件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具有以下结构。也即,电磁继电器具有:固定接点部,包括固定接点;可动接点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的可动接点;以及电磁铁装置,使所述可动接点部动作以使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装置具有:衔铁,吸附在所述电磁铁装置的铁芯面,相对于支点进行旋转运动并使所述可动接点部动作;铰链弹簧,夹着所述支点按压所述铁芯面的相反侧的所述衔铁的一部分,以使所述衔铁离开所述铁芯面;以及固定部件,以所述衔铁的侧面的外侧为固定位置,对所述铰链弹簧的端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部件以下述方式被构成,当安装所述铰链弹簧时,通过使所述铰链弹簧从所述衔铁的上方向着下方移动,从而能够固定所述铰链弹簧的端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具有以下结构。也即,电磁继电器具备:固定接点部,包括固定接点;可动接点部,包括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的可动接点;电磁铁;轭;以及衔铁,根据所述电磁铁的励磁进行动作,使所述可动接点部在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的位置、和所述固定接点与所述可动接点分离的位置之间进行动作,所述轭具备多个消弧轭部,该多个消弧轭部以夹着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而相对的方式配置,具备多个磁性部,该多个磁性部分别安装在所述消弧轭部的一个面上,并以夹着所述固定接点及所述可动接点而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容易组装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来配置与消弧功能有关的零件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A是表示铰链弹簧的结构的图。

图2B是表示铰链弹簧的结构的图。

图3A是用于说明铰链弹簧对于衔铁的施力位置、施力方向、电磁铁装置上的固定位置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铰链弹簧对于衔铁的施力位置、施力方向、电磁铁装置上的固定位置的图。

图4是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

图5A是用于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时的优点进行说明的图。

图5B是用于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时的优点进行说明的图。

图5C是用于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时的优点进行说明的图。

图5D是用于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时的优点进行说明的图。

图6A是用于对铰链弹簧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6B是用于对铰链弹簧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7A是用于对铰链弹簧的详细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图7B是用于对铰链弹簧的详细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使铰链弹簧的固定部与配合部配合的样子的图。

图9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0A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各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各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10C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各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11A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消弧用轭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1B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消弧用轭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2是用于对永久磁铁及消弧用轭的安装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外侧盖及底板的图。

图14A是表示外侧盖的内部形状及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图14B是表示外侧盖的内部形状及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图14C是表示外侧盖的内部形状及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通过标记相同的符号来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1.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外盖拆下的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电磁继电器100具有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电磁铁装置130及底板520,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及电磁铁装置130被基模(base mold)140和底板520固定。另外,在基模140和底板520的下侧,端子160、170突出。

固定接点部110具有2个固定接点弹簧111和2个固定接点112,2个固定接点弹簧111分别与2个端子160的一个连接。同样地,可动接点部120也具有2个可动接点弹簧和2个可动接点,分别与2个固定接点弹簧111及2个固定接点112相对地配置。2个可动接点弹簧经由保持部件137被连接到衔铁131。

电磁铁装置130具有衔铁131、铁芯132、线圈133、轭134(轭铁)、铰链弹簧135、消弧用轭136、及保持部件137。

衔铁131被构成为以轭134的上端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如果衔铁131以轭134的上端部为支点进行旋转运动,则经由保持部件137被连接到衔铁131的可动接点部120在可动接点122与固定接点112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可动接点122与固定接点112为非接触的非接触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另外,衔铁131相对于铁芯132的端面(铁芯面)吸附或离开。具体来说,如果通过对与线圈133连接的端子170施加电压而产生电磁力,则衔铁131被吸附到铁芯面上。其结果是,可动接点部120以移动到与固定接点部110的接触位置的方式进行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可动接点部120以移动到与固定接点部110的接触位置的方式进行动作,则一个端子160会经由一个固定接点及可动接点、另一个可动接点及固定接点,与另一个端子160导通。

铰链弹簧135在衔铁131从铁芯面离开的方向上对衔铁131施力。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铰链弹簧135始终在衔铁131从铁芯面离开的方向上对衔铁131施力,因此如果停止对端子170施加电压,则由于铰链弹簧的施力使得衔铁131从铁芯面离开,可动接点部120向与固定接点部110的非接触位置动作。并且,在下次对端子170施加电压之前的期间,可动接点部120被保持在非接触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铰链弹簧135的详细结构后面将叙述。

消弧用轭136被配置在可动接点122与固定接点112的接触位置的两侧面上。消弧用轭136起到提高永久磁铁(未示出)的磁力的作用,该永久磁铁是为了对当可动接点部120从与固定接点部110的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移动时在固定接点112与可动接点122之间所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而配置。

<2.铰链弹簧的结构>

接着对铰链弹簧13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A和图2B是表示铰链弹簧135的结构的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铰链弹簧135具有被固定到电磁铁装置130上的固定部210、以及提供对衔铁131所施加的力的施力部22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和图2B的例子中,为了便于对铰链弹簧135的形状进行说明,定义了x、y、z轴。

如图2A所示,固定部210具有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部件211和212。

另外,如图2B所示,施力部220具有从部件211向z轴方向延伸的部件221、以及从部件212向z轴方向延伸的部件222。另外,施力部220具有对部件221的与部件211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弯折而形成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部件223、以及对部件222的与部件212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弯折而形成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部件224。

再有,施力部220具有一端与部件223的连接部件22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部件224的连接部件22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部件225。

当从x轴方向进行观察时和从z轴方向进行观察时,施力部220被形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左右对称。换言之,被形成为相对于通过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的x-z面为面对称(反射对称)。

在施力部220的部件223、224上,包括有第一接触区域231和第二接触区域232,在部件225上,包括有第三接触区域233。施力部220通过在第一接触区域231、第二接触区域232、第三接触区域233中与衔铁131的一部分接触,从而在离开铁芯面的方向上对衔铁131施力。

这样一来,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的形状,施力部220在多个区域中与衔铁131接触,并对衔铁131施力。需要说明的是,铰链弹簧13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2A和图2B的形状,可以构成为在至少1个接触区域中对衔铁131施力。换言之,可以构成为仅具有第一接触区域231、第二接触区域232、第三接触区域233的任意一个接触区域的形状。

另外,铰链弹簧可以不作为一个零件来构成。例如,可以设置具有部件211和部件221、223的一个铰链弹簧以及具有部件212和施力部220的部件222、224的另一个铰链弹簧的2个独立的铰链弹簧。

<3.关于铰链弹簧的固定位置、施力位置、施力方向的说明>

接着,对电磁铁装置130中的铰链弹簧135的固定位置、铰链弹簧135对衔铁131的施力位置及施力方向进行说明。

图3A和图3B是用于对铰链弹簧135的固定位置、施力位置及施力方向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的例子中,为了便于对固定位置、施力位置及施力方向进行说明,省略了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基模140、底板520、端子160等。另外,在图3B的例子中,进一步省略了铰链弹簧135。

如图3A所示,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被固定在图3A和图3B中未示出的配合部上,该配合部

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侧面的外侧,并且

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对于衔铁131进行旋转运动时的支点SA(轭134的上端部)的铁芯面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和图3B的例子中,尽管仅示出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之中的一个部件211,但对于另一个部件212,也同样地被固定在未示出的配合部上,该配合部

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侧面的外侧,并且

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对于衔铁131进行旋转运动时的支点SA(轭134的上端部)的铁芯面侧。

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的第一接触区域231、第二接触区域232、第三接触区域233分别与在x轴方向上夹着支点位于铁芯面的相反侧的衔铁的一部分311~313(参见图3B)接触。由此,施力部220沿箭头301方向对衔铁的一部分311~313施力。其结果是,在未产生电磁力的状态下,衔铁131远离铁芯面,可动接点122与固定接点112变为非接触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的配合部如图4所示。图4是将外盖拆下状态的电磁继电器100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被固定在轭134与基模140的间隙中。轭134与基模140的间隙起到配合部400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2也同样地被固定在轭134与基模140的间隙(未在图4中示出)中。

<4.铰链弹簧的优点>

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时的优点进行说明。图5A~图5D是用于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时的优点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A~图5D中,为了对使用铰链弹簧135时的优点进行说明,在图5A和图5B中表示出铰链弹簧135的侧视图、以及衔铁131的平面图及侧视图。另一方面,在图5C和图5D中表示出使用比较例的铰链弹簧435对衔铁131进行施力时的铰链弹簧435的侧视图、以及衔铁131的平面图及侧视图。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铰链弹簧135的部件211被固定在配合部400上,该配合部400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一个侧面的外侧的固定位置401上。同样地,部件212被固定在配合部上,该配合部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另一个侧面的外侧的固定位置401上。因此,当将铰链弹簧135安装在电磁铁装置130上时,固定部210不会与衔铁131发生干涉。

与此相对,在图5C和图5D所示的铰链弹簧435的情况中,固定部410被固定在配合部440上,该配合部440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内侧的固定位置411上。需要说明的是,配合部440是固定铰链弹簧435的固定部410的部件,在y轴方向上,被配置在衔铁131的内侧。因此,当将铰链弹簧435安装在电磁铁装置上时,固定部410有可能会与衔铁131发生干涉,一边避免与衔铁131的干涉,一边进行铰链弹簧435的安装。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中,如果与图5C和图5D所示的铰链弹簧435进行比较,通过将固定位置从411改变为401、402,从而容易地进行铰链弹簧135向电磁铁装置130的安装。其结果是,能够提供容易组装的电磁继电器。

另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的情况中,固定部210的部件211被固定在配合部400上的、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支点SA位于铁芯面侧的固定位置401处。另外,固定部210的部件212被固定在配合部(未示出)的、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支点SA位于铁芯面侧的固定位置402处。因此,能够使铰链弹簧135的弹簧长度SL1变得更长。

与此相对,在图5C和图5D所示的铰链弹簧435的情况中,固定部410被固定在配合部440的、在x轴方向上夹着支点SA位于铁芯面的相反侧的固定位置411处(被固定在轭134与可动接点部之间)。因此,不能使铰链弹簧435的弹簧长度SL2变得更长。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中,通过相对于图5B的铰链弹簧435改变固定位置(411→401、402),从而使铰链弹簧135的弹簧长度SL1变得更长。当使铰链弹簧135的弹簧长度SL1变得更长时,能够扩大铰链弹簧135制造时的制造误差的允许范围。

<5.铰链弹簧的安装方法>

接着,对铰链弹簧135的安装方法详细进行说明。图6A和图6B是用于对铰链弹簧135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将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弹簧135安装在电磁铁装置130上时,在衔铁131被安装在轭134上的状态下使铰链弹簧135从衔铁131的上方向着下方(z轴的负方向)移动。在此,如图4所示,配合部400被形成为在z轴方向上配合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212。因此,在电磁继电器100的组装作业中,作业者通过使铰链弹簧135从衔铁131的上方向着下方移动,从而能够使配合部固定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212。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由于配合部400等在y轴方向上设置在衔铁131的侧面的外侧,因此当作业者使铰链弹簧135从衔铁131的上方向着下方移动时,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不会与衔铁131发生干涉。

另外,图6B表示出从上方对安装了铰链弹簧135的样子进行观察时的平面图。如图6B所示,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之中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延伸的部件223~225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形状。

在安装有铰链弹簧135的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接触区域231~233分别与衔铁131的一部分311~313接触。

在铰链弹簧135的安装时及安装后,第一至第三接触区域231~233以外的铰链弹簧135的区域不与衔铁131接触。

换言之,施力部220被形成为具有以下平面形状,当使铰链弹簧135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时,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与衔铁131在第一至第三接触区域231~233以外的区域不发生干涉。

换句话说,在施力部220中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延伸的部件223~225之中第一至第三接触区域231~233以外的区域具有沿着衔铁131的平面形状的外侧(从上方观察时的外形)的平面形状。

因此,能够容易地使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与配合部400等配合。换言之,铰链弹簧135的向电磁铁装置130的安装变得容易。

<6.铰链弹簧的详细形状>

接着,对铰链弹簧的详细形状进行说明。图7A和图7B是用于对铰链弹簧135的详细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图7A表示出从正面观察铰链弹簧135时的正视图,图7B表示出从侧面观察铰链弹簧135时的侧视图。

如图7A所示,固定部210的部件211、212的宽度形成得比施力部220的部件221、222的宽度宽,在部件211上沿y轴方向形成有肩部601,另外,在部件212上沿y轴方向形成有肩部602。因此,在电磁继电器100的组装作业中,当作业者使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与配合部400等配合时,能够沿z轴方向按压肩部601、602。换言之,当作业者使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与配合部400等配合时,也可以不沿z轴方向按压施力部220的部件223~225等。通过这样,作业者能够容易地进行铰链弹簧135的安装,而不会产生安装铰链弹簧135时施力部220变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B所示,在固定部210的部件211、212上,设有对与配合部400等配合时的配合方向(z轴的负方向)和相反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切割立起部611、612。其中,切割立起部612被向x轴的正方向切割立起。切割立起部612起到当对固定部210施加与配合部400等配合时的配合方向(z轴的负方向)和相反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力时使其前端钩挂配合部400等的作用。由此,切割立起部612能够防止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从配合部400等脱落。

图8是表示使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与配合部400配合的样子的图。如图8所示,切割立起部612的前端钩挂在轭134上所形成的突起134a(参见图3B)的下端。因此,即使在对固定部210施加了铰链弹簧135的配合方向(z轴的负方向)和相反的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力的情况下,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也不会从配合部400上脱落。

另一方面,切割立起部611被沿x轴的负方向切割立起。切割立起部611由于沿x轴的负方向按压配合部400等,因此从配合部400等受力。换言之,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由于沿x轴的正方向被施力,因此与无切割立起部611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铰链弹簧135对衔铁131施力时的力强化。

如图8所示,切割立起部611与基模140的斜面800接触。由于切割立起部611具有弹性,因此与斜面800接触的切割立起部611沿x轴的正方向对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施力。

<7.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明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

当形成铰链弹簧135时,将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固定在衔铁131的侧面的外侧,并且固定在相对于衔铁131进行旋转运动时的支点的铁芯面侧。

以通过使铰链弹簧135从衔铁131的上方向着下方移动而将铰链弹簧135安装在电磁铁装置130上的方式,使配合部400的配合方向与铰链弹簧安装时的铰链弹簧135的移动方向一致。

以当安装铰链弹簧135时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与衔铁131不发生干涉的方式,将铰链弹簧135的施力部220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沿着衔铁135的平面形状的外侧的形状。

由此,铰链弹簧135向电磁铁装置130的安装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100的组装性。

再有,能够使铰链弹簧135的弹簧长度SL变得更长,能够扩大铰链弹簧的制造误差的允许范围。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与配合部400配合时(参见图4)的配合深度设为恒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为能够任意地改变配合深度的结构。这是因此,通过改变配合深度,从而能够针对铰链弹簧135对衔铁131施力时的施力进行微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配合部400配合时的配合深度,例如可以通过将具有与铰链弹簧135的固定部210的部件211或212同样的厚度及宽度的金属片插入配合部400等来进行调节。特别是,如果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金属片,则也可以对配合深度进行微调节。

[第3实施方式]

<1.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将外侧盖及底板拆下的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的整体结构的图。

如图9所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具有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及电磁铁装置130,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及电磁铁装置130被基模140等固定。另外,在基模140的下侧,2个端子160、2个端子170突出。

固定接点部110具有2个固定接点弹簧111和2个固定接点112,各个固定接点弹簧111与互相不同的端子160连接。同样地,可动接点部120也具有2个可动接点弹簧和2个可动接点,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接点弹簧111及固定接点112相对地配置。另外,2个可动接点弹簧经由保持部件137被连接到衔铁13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仅示出了2个可动接点弹簧之中的一个可动接点弹簧121和2个可动接点之中的一个可动接点122。

电磁铁装置130具有衔铁131、铁芯132、线圈133、线圈架138、轭(为了与下述消弧用轭进行区别,以下称为“驱动用轭”)134、铰链弹簧135、及保持部件137。

也参见图10A,衔铁131被设成能够以驱动用轭134的上端部为支点SA进行旋转。如果衔铁131以驱动用轭134的上端部为支点SA进行旋转运动,则经由保持部件137被连接到衔铁131的可动接点部120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为非接触的非接触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另外,衔铁131相对于插入线圈架138的内部的铁芯132的端面(铁芯面)吸附或离开。具体来说,如果通过对与被缠绕在线圈架138上的线圈133连接的端子170施加电压而产生电磁力(如果由铁芯132、线圈133、线圈架138所形成的电磁铁被励磁),则衔铁131被吸附到铁芯面上。其结果是,可动接点部120动作到接触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可动接点部120动作到接触位置,则由于2个可动接点122与2个固定接点112分别接触,因此一个端子160会经由一个固定接点112及可动接点122、另一个可动接点122及固定接点112,与另一个端子160导通。

由于铰链弹簧135在衔铁131从铁芯面离开的方向上对衔铁131施力,因此如果停止对端子170施加电压,则衔铁131从铁芯面离开,可动接点部120向非接触位置动作。并且,在下次对端子170施加电压之前的期间,可动接点部120被维持在非接触位置上。

<2.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的各部分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0A~图10C对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A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的各部分之中的电磁铁装置130的结构的图,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固定接点部110、可动接点部120、基模140、端子160等。

如图10A所示,驱动用轭134被形成为L字形,其底部被配置在线圈架138的底面附近。驱动用轭134的上端部为衔铁131沿箭头301方向进行转动动作时的支点SA。对衔铁131进行吸附离开的铁芯132被插入线圈架138的内部。在线圈架138的外周面上缠绕有线圈133。

图10B和图10C是表示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的各部分之中固定接点部110及可动接点部120的结构、以及固定接点部110及可动接点部120的周边的零件的图。在图10B和图10C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衔铁131、铁芯132、线圈133、线圈架138、铰链弹簧135、保持部件137、基模140、端子170等。

如图10B和图10C所示,在相对地配置的固定接点部110和可动接点部120的侧面,配置有作为磁性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多个永久磁铁721、722。永久磁铁721、722以夹着固定接点部110和可动接点部120而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对固定接点部110及可动接点部120作用磁力。由此,当可动接点部120从接触位置向非接触位置动作时或可动接点部120从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动作时,永久磁铁721、722对在可动接点部120与固定接点部110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

另外,如图10B和图10C所示,在驱动用轭134上,以接触的方式安装有作为消弧轭部的多个消弧用轭731、732。消弧用轭731、732位于永久磁铁721、722的外侧,并提高由于永久磁铁721、722所产生的磁力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消弧用轭731、732的结构以下将具体说明。

<3.消弧用轭的详细结构>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消弧用轭731、732的详细结构的图。其中,图11A是配置消弧用轭731、731的位置附近的立体图,图11B是配置消弧用轭731、731的位置附近的平面图。

如图11A所示,永久磁铁721、722、消弧用轭731、732具有平板形状。消弧用轭731、732比永久磁铁721、722更大。永久磁铁721、722一个面分别与消弧用轭731、732的面接触,另一个面相互相对地配置。换言之,消弧用轭731、732分别覆盖永久磁铁721、722的外侧的面。另外,消弧用轭731、732的一个侧面与驱动用轭134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消弧用轭731、732在驱动用轭134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位置处与驱动用轭134接触。

因此,如图11B所示,如果从上方对安装有消弧用轭731、732的状态进行观察,则通过消弧用轭731、732和驱动用轭134,在向着图10A的z轴的负方向的平面视图中形成了U字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配置U字形的消弧用轭,而是通过将驱动用轭134作为消弧用轭的一部分共用来形成U字形的消弧用轭。

这样一来,通过将构成U字形的一边的零件与其它零件、也即驱动用铁轭134共用,使得消弧用轭731、732能够以与配置U字形的消弧用轭的情况相同程度地提高永久磁铁721、722的消弧性能。再有,与配置U字形的消弧用轭的情况相比,配置消弧用轭731、732的情况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4.消弧用轭及永久磁铁的安装方法>

接着,对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的安装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的安装的图。

如图12的部分放大区域700所示,在基模140上,设有用于从上方插入消弧用轭732及永久磁铁722的开口部701。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图12中未示出,但在基模140上,还设有用于从上方插入消弧用轭731及永久磁铁721的开口部。

通过从上方将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插入各个开口部,从而将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配置在固定接点部110及可动接点部120的侧面上。此时,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相对于驱动用轭134被配置为图11A和图11B所示的位置关系。

<5.外侧盖及底板>

接着,对电磁继电器的外侧盖及底板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覆盖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的外侧盖及底板的图。如图13所示,在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上,安装有外侧盖510和底板520。由此,外侧盖510和底板520形成电磁继电器500的最外面,形成了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被外侧盖510和底板520覆盖的电磁继电器500。

需要说明的是,外侧盖510通过覆盖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并与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抵接,从而起到固定消弧用轭731、732及永久磁铁721、722的作用。图14A~14C是表示外侧盖510的内部形状及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如图14A所示,在外侧盖510的内部,配置有抵接部511、512。外侧盖510被构成为,当外侧盖510被安装到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101上时,抵接部511、512的下表面与永久磁铁721、722及消弧用轭731、732的上表面抵接。图14B表示出抵接部511的下表面与永久磁铁722的上表面725抵接的样子。图14C表示出抵接部511与消弧用轭732的上表面735抵接的样子。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抵接部512的下表面与永久磁铁721的上表面和消弧用轭731抵接。

由此,消弧用轭731、732和永久磁铁721、722被固定到外侧盖510的抵接部511和512,并能够防止这些零件从开口部701等滑落。

<6.总结>

从以上说明可以明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

在固定接点部110和可动接点部120的侧面上,以夹着固定接点部110和可动接点部120而互相相对的方式,配置永久磁铁721、722及消弧用轭731、732。

设为将消弧用轭731、732安装在驱动用轭134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侧,并利用消弧用轭731、732和驱动用轭134在平面视图中形成U字形的结构。

这样一来,通过将驱动用铁轭作为消弧用轭的一部分来共用,从而能够以与配置U字形的消弧用轭的情况相同程度地提高永久磁铁的消弧性能,同时与配置U字形的消弧用轭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第4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为安装成消弧用轭731、732与驱动用轭134接触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为在消弧用轭731、732的侧面与驱动用轭134之间设有间隙来安装的结构。另外,尽管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消弧用轭731、732与驱动用轭134分体地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设为消弧用轭731、732以从驱动用轭134延伸的方式与驱动用轭134一体地形成。

换言之,驱动用轭134作为消弧轭部所具有的消弧用轭731、732与驱动用轭134可以为分体也可以为一体,当为分体时,可以接触地安装,也可以设置间隙地安装。

本发明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的结构等中组合其他要素等,不限定于在此示出的结构。关于这点,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并可根据其应用形态来适当地确定。

本申请以2014年7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49904号和2014年8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61825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本国际申请援引日本专利申请2014-149904号和日本专利申请2014-161825号的全部内容。

符号说明

100 电磁继电器

101 电磁继电器的主体部

110 固定接点部

111 固定接点弹簧

112 固定接点

120 可动接点部

121 可动接点弹簧

122 可动接点

130 电磁铁装置

131 衔铁

132 铁芯

133 线圈

134 驱动用轭

135 铰链弹簧

137 保持部件

138 线圈架

140 基模

160 端子

170 端子

210 固定部

220 施力部

231 第一接触区域

232 第二接触区域

233 第三接触区域

400 配合部

401 固定位置

402 固定位置

500 电磁继电器

510 外侧盖

511 抵接部

512 抵接部

520 底板

601 肩部

602 肩部

611 切割立起部

612 切割立起部

721 永久磁铁

722 永久磁铁

731 消弧用轭

732 消弧用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