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682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收纳蓄电元件的外装体。



背景技术:

在具备一个以上的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中,公知从各蓄电元件所具备的排出阀将气体放出到外部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电池收纳体、功率调节器、收纳电池收纳体及功率调节器的壳体。在该蓄电装置中,在壳体的底部,设有具备防水通气性膜的通气口,壳体内经由防水通气性膜与外部空气连通。由此,在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等不可预测的现象的情况下,能够将在壳体内产生的燃烧性气体经由通气口放出到外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6851号公报

电能贮存用途或电源用途的蓄电装置在各种各样的地域使用。从制造效率、制造成本、设置或维护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不希望蓄电装置的结构复杂化。

在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在壳体的通气口设置防水通气性膜的情况下,需要构成防水通气性膜的树脂多孔性膜片等材料。另外,还需要该材料的加工和防水通气性膜向通气口的固定等作业。为了将从蓄电元件的排出阀放出的气体从收纳蓄电元件的外装体排出,而只是在外装体上设置贯通孔的情况下,雨水等异物可能从该贯通孔流入外装体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收纳蓄电元件的外装体,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安全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外装体,其收纳所述蓄电元件;分隔板,其配置在所述蓄电元件与所述外装体的侧壁之间;排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外装体,并且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开口将在形成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侧壁之间的流路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外装体排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在蓄电元件与外装体的侧壁之间配置的分隔板具有引导气体的功能,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对分隔板没有限定,典型地用于限制蓄电元件在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位置。分隔板是表面积大的部件,因此适合对气体进行引导。气体由分隔板引导,在到达排出部之前,沿着外装体的侧壁流动。因此,能够将排出部配置在异物难以进入的位置。另外,由于在形成于外装体的侧壁上的排出部与蓄电元件之间配置分隔板,即使雨水等异物进入外装体内部,也能够利用分隔板阻挡该异物进入蓄电元件。气体通过流路而顺畅地引导到排出部并排除到外部。因此,能够提供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

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所述侧壁的下部。

根据该结构,排出部配置在侧壁的下部,因此能够抑制异物从排出部向配置有蓄电元件的空间流入。即使在人手持蓄电装置的状态下气体从排出部排出,气体也难以溅到人的脸上。

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于外装体的下壁。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从排出部排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外装体的下方排出。因此,即使在人手持蓄电装置的状态下排出气体,也会进一步降低气体溅到人脸上的可能性。

还可以具备第一导引部,该第一导引部以在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在与所述分隔板及所述侧壁交叉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与所述排出部邻接设置。

根据该结构,到达分隔板与侧壁之间的气体由第一导引部引导到排出部。利用第一导引部将气体高效地排出到外装体外部。另外,能够抑制气体的热等对外装体内的其他要素造成的影响。

所述外装体可以具有:具有开口的主体;配置为封堵所述开口的盖体;所述第一导引部配置于所述主体,所述盖体具有第二导引部,该第二导引部设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导引部连续。

根据该结构,在外装体的第二方向(典型地说,是上下方向)上,利用第二导引部及第一导引部将气体从一方的端部(上部)引导到排出部,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气体向外装体的外部的排出。

所述外装体还具有第三导引部,该第三导引部从所述外装体的上壁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突出设置,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导引部引导从所述蓄电元件放出的所述气体。

根据该结构,例如,从蓄电元件的排出阀放出并且朝向外装体(盖体)的上壁的气体由第三导引部引导,而到达第一导引部或第二导引部。也就是说,气体被高效地汇集到流路中并从排出部排出到外装体的外部。因此,能够将气体更可靠地排出到外装体的外部。

在所述外装体中可以收纳有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从所述蓄电元件观察,所述排出部位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上。

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将具有一个以上开口的排出部配置在通过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出阀的直线上。其结果是,使在外装体的内部产生的气体从外装体排出的效率提高。另外,能够以多个蓄电元件各自的电极端子不妨碍来自各蓄电元件的气体的流动的形态设置排出部。

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于形成所述外装体的背面的所述侧壁。

蓄电装置通常以配置有工作确认用的LED等部件的外装体的前表面朝向人进行作业的空间的姿态配置。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气体从排出部排出时人面向蓄电装置,气体也会朝向与人相反的一侧排出。因此,即使气体从外装体排出,也会降低气体朝向人的可能性。

本发明一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外装体,其收纳所述蓄电元件;排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外装体,并且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开口将在流路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外装体排出,该流路由在所述外装体所具有的盖体上设置的肋部形成。

根据该结构,利用在外装体的盖体上设置的肋部形成气体的流路,由此,气体被高效地排出到外装体的外部。也就是说,实现了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外装体的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蓄电装置中的气体的流动的概略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排出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盖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蓄电装置中的气体的流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8A是表示变形例1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变形例1的排出部的特征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变形例2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9B是表示变形例2的进气部的特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且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附图为用于对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的蓄电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并非是严谨地进行图示的图。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装配方法、装配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构成要素中,没有记载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可以是任意的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3对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构成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蓄电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蓄电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外装体10的主体12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以Z轴方向表示上下方向,以下,以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在实际的使用形态下,也存在Z轴方向与上下方向不一致的情况。在图3中,为了明确表示主体12的内部结构,以切去X轴正方向侧的一部分的状态对主体12进行图示。

蓄电装置1具备一个以上的蓄电元件,是能够充入来自外部的电能,并且向外部放出电能的装置。例如,蓄电装置1是电能贮存用途或电源用途的电池模块。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适合作为固定用的电源装置使用。

蓄电装置1具备蓄电元件100和收纳蓄电元件100的外装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三个蓄电元件100收纳于外装体10。在外装体10中可以配置监视并控制各蓄电元件100的状态的控制基板、以及用于充入及释放电能的外部端子(正极外部端子及负极外部端子)等其他要素。省略对这些其他要素的图示及说明。

外装体10为矩形状(箱状)的容器(模块外壳),将多个蓄电元件100等收纳物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并且,保护其免受撞击等。对于外装体10的原材料没有限定。例如,外装体10可以由聚碳酸酯或聚丙烯(PP)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

通过由树脂形成外装体10,能够使蓄电装置1轻量化,并且使蓄电装置1的设置、维护变得容易。另外,与由金属形成外装体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蓄电装置1的制造成本降低。

外装体10具有:主体12,其具有下壁15(参照图3);盖体11,其配置为封堵主体12的开口(参照图2)。主体12和盖体11通过例如螺栓及螺母(未图示)等连接部件固定。作为替代,也可以通过热熔敷主体12的开口的周缘(周缘凸缘)与盖体11的周缘来连接主体12与盖体11。

蓄电装置1还具备分隔板40a~40d。分隔板40a~40d与外装体10的下壁15连接。这四个分隔板40a~40d对三个蓄电元件100在三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分隔板40a~40d隔开大致一定的间隔而大致平行地设置,相对于下壁15大致垂直地延伸。

多个分隔板40a~40d可以利用树脂与下壁15一体成型。

分隔板40a~40d中、最接近外装体10的一个侧壁14的分隔板40a形成从三个蓄电元件100中的任一个放出气体时的气体的流路(排气通路)21a。分隔板40a配置在蓄电元件100与外装体10的侧壁14之间,并且与外装体10的下壁15连接。在与分隔板40a对置的侧壁14上配置有排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该排出部50具有将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排出到外装体10外部的一个以上的开口5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出部50形成有五个开口51。对于用于将在外装体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使用图4~图7进行说明。

外装体10的下壁15可以是载置蓄电元件100的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壁15是构成整体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的外装体10的六个壁部中的、载置蓄电元件100的壁部。下壁15是位于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相反的一侧的壁部。外装体10的上壁16(将在后文使用图6、图7进行说明)是与下壁15对置的壁部,通常是在蓄电装置1的使用时位于上方的壁部。在外装体10由主体12和盖体11构成的情况下,外装体10的上壁16是盖体11的壁部。

外装体10的侧壁是连接下壁15与上壁16的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体10具有四个侧壁。在这四个侧壁中的、形成外装体10的背面的侧壁14(与蓄电元件100的长侧面对置的侧壁)配置有排出部50。外装体10的、图1中的里侧(Y轴方向负侧)的面为外装体10的前表面,该前表面由侧壁17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外装体10所具有的四个侧壁分别由主体12的一部分和盖体11的一部分形成。

如图2所示,蓄电装置1所具备的三个蓄电元件100由两条汇流排30串联连接。蓄电装置1所具备的蓄电元件10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两个以下或四个以上。在外装体10的尺寸比图2等所示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可以在外装体10中收纳与其尺寸对应的四个以上的数量的蓄电元件100。对多个蓄电元件100的连接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串联、并联、以及串并联中的任一种。

蓄电元件100是能够充入电能并释放电能的二次电池(单电池),更具体地说,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蓄电元件100具备扁平形状的(方形的)金属制容器110、配置在容器110上的正极端子120及负极端子130。蓄电元件100不限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也可以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之外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容器110不限于方形的金属制容器。多个蓄电元件100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类型的容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方形的金属制容器的多个蓄电元件100在使其长侧面对置的状态下沿着一个方向(Y轴方向)排列。分隔板40b、40c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00的长侧面之间。

在蓄电元件100中,在容器110的内部配置有电极体、连接电极体与正极端子120的正极集电体、以及连接电极体与负极端子130的负极集电体。在容器110的内部封入有电解液等液体。

在容器110的、配置有电极端子(120、130)的面上设有排出阀170。具体地说,在正极端子120和负极端子130排列的方向(X轴方向)上,排出阀170位于正极端子120与负极端子130之间(正极端子120与负极端子130的大致中央)。例如图2所示,多个蓄电元件100的各排出阀170配置为在多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排列。

排出阀170在容器110的内压上升的情况下开放,在各蓄电元件100中具备排出阀170,作为放出容器110内部的气体的安全机构。此外,不限定于蓄电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蓄电元件100均具有排出阀170的情况,至少一个蓄电元件100具备排出阀170即可。

蓄电元件100所具有的电极体,例如是对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入隔膜的方式呈层状配置的层状物进行卷绕而形成的卷绕式电极体。电极体不限于卷绕式,例如,也可以是隔着隔膜层叠平板状的正极和负极的层叠式电极体。

正极是在由铝或铝合金等形成的长条带状的导电性的正极集电箔的表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板。负极是在由铜或铜合金等形成的长条带状的导电性的负极集电箔的表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板。隔膜是微多孔性的片材。

作为在蓄电元件100中使用的正极、负极及隔膜的材料,只要不对蓄电元件100的性能造成损害则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材料。封入容器110中的电解液(非水电解质)只要不对蓄电元件100的性能造成损害,则对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电解液。

正极端子120及负极端子130是用于将在容器110中收纳的电极体所存储的电能导出到蓄电元件100的外部空间、并且为了在电极体中存储电能而将电能导入蓄电元件100的内部空间的金属制的电极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极端子120及负极端子130上分别配置有用于与汇流排30等导电部件连接的螺栓,利用螺栓及螺母(未图示)将各个正极端子120及负极端子130与汇流排30等导电部件连接。作为替代,可以选择通过焊接而与汇流排30等导电部件接合的焊接端子,来作为正极端子120及负极端子1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蓄电元件100配置在两个分隔板之间。具体地说,在分隔板40a与分隔板40b之间、分隔板40b与分隔板40c之间及分隔板40c与分隔板40d之间分别配置有蓄电元件100。由此,三个蓄电元件100分别被限制在外装体10内的Y轴方向上的规定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板40a及分隔板40d发挥对外装体10内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分隔板40a与分隔板40d之间,形成有三个蓄电元件100的配置空间(蓄电元件配置空间20)。在分隔板40a与设有排出部50的侧壁14之间,形成有包括气体的流路的空间(流路空间)21。在分隔板40d与形成外装体10的前表面的侧壁17之间,形成有配置控制基板等电气设备(未图示)的空间(设备配置空间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体10的对置的两个侧壁14、17与分别邻接的分隔板40a、40d配合,划定流路空间21和设备配置空间22。在外装体10的内部,流路空间21和设备配置空间22位于多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列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一侧。

分隔板40a具有与蓄电元件100直接对置的第一面和与流路21a直接对置的第二面。

分隔板40a的高度(Z轴方向的尺寸)与蓄电元件100为同等程度或者比蓄电元件100略低。

优选分隔板40a的宽度(X轴方向的尺寸)比蓄电元件100略大。

分隔板40d阻挡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放出的气体向设备配置空间22流入。

分隔板40d具有与蓄电元件100直接对置的第一面和与设备配置空间22直接对置的第二面。

优选分隔板40d的宽度(X轴方向的尺寸)比蓄电元件100略大。

分隔板40a、40d的高度比外装体10的主体12的四个侧壁高。换句话说,分隔板40a、40d比主体12的四个侧壁的端部(上端)向上方突出。利用这样的分隔板40a、40d,能够可靠地进行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放出的气体的引导、阻挡。

蓄电装置1具有在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引部41。更具体地说,配置有一对第一导引部41,以进一步对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的流路空间21进行分隔,从而在一对第一导引部41之间形成流路21a。

一对第一导引部41在与分隔板40a及侧壁14交叉的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第一导引部41的一方的侧边与分隔板40a的第二面抵接,另一方的侧边与侧壁14的内表面抵接。通过这些导引部41使外装体10的刚性提高。

蓄电装置1具有用于将在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开放时放出的气体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的结构。使用图4~图7对该结构具体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蓄电装置1中的气体的流动的概略情况的图。为了对外装体10的内部的气体的流动进行图示,对于盖体11,以虚线图示简略化的外形。

如图4所示,在蓄电装置1中,在蓄电元件100与侧壁14之间配置有分隔板40a,分隔板40a与下壁15(参照图3)连接。在外装体10上设有排出部50,该排出部50具有将在形成于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的流路21a中流动的气体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的一个以上的开口51。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假设蓄电装置1以图4所示的状态设置、使用。多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分别朝向上方。多个排出阀170位于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在直线上(Y轴线上)排列。当从排出阀170放出气体时,气体被蓄电元件100的端子面(形成有电极端子120、130的面)、图6所示的外装体10的上壁16、第三导引部43,朝向分隔板40a及第一导引部41引导。当气体到达盖体11的角部内表面时,通过在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形成的流路21a而朝向下方。当气体到达位于流路21a的下游侧的排出部50时,通过开口51而排出到外装体外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适合作为固定用电源装置使用。在空间效率这一点上,对固定用电源装置的要求没有车载用电源高。对于固定用电源装置有容易进行设置或维护、能够耐受各种各样的使用环境的要求。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使用分隔板40a向下方引导气体的流路21a设置在外装体10内,并且在该流路21a的下游侧设置排出部50。分隔板40a是表面积大的部品,因此适合引导气体。并且,也适合阻挡异物的侵入。

通过蓄电装置1具有上述结构,能够将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放出的气体经由排出部50引导到外装体10的外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排出阀170开放时的外装体10的内压上升。和侧壁14一起形成流路21a的分隔板40a与外装体10的下壁1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40a与主体12一体形成。因此,即使是在水等异物从排出部50流入流路21a的情况下,由于分隔板40a的存在,也能够防止异物到达蓄电元件100。分隔板40a承担限制蓄电元件100的位置的功能。换句话说,使限制蓄电元件100的位置的分隔板40a承担对蓄电元件配置空间20和流路21a进行分隔的功能。通过使一个部件(部分)承担多个功能,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这样,蓄电装置1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侧壁14的下部。例如,在将侧壁14的高度(Z轴方向的宽度)三等分的情况下,在位于最下方的部分配置有排出部50。

这样,由于排出部50配置在上下方向上靠近下壁15的位置,所以即使在异物从排出部50流入的情况下,该异物更加难以跨过与下壁15连接的分隔板40a。即,抑制异物从排出部50流入蓄电元件配置空间20的流入的效果好。即使在人手持蓄电装置1的状态下,从排出部50排出的气体也难以溅到人脸上。

更详细地说,排出部50如图5所示地构成。如图5所示,排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下壁15。排出部50配置成跨过侧壁14与下壁15。也就是说,排出部50的一部分配置于侧壁14,并且,排出部50的一部分配置于下壁15。

由此,能够将从排出部50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外装体10(蓄电装置1)的下方(Z轴方向负侧)排出。因此,在人手持蓄电装置1的状态下产生气体时,能够使气体溅到人脸上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通过将排出部50整体配置于下壁15,能够使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的几乎所有气体朝向外装体10的下方排出。

蓄电装置1具有第一导引部41,该第一引导部41在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形成沿着与分隔板40a及侧壁14交叉的方向(Y轴方向)的面。如图4所示,第一导引部41设置在排出部50的侧方。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第一导引部41将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放出并到达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的气体引导到排出部50。也就是说,利用第一导引部41,进一步限定地规定流路空间21,其结果是,能够将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高效地从排出部50排出。

在没有第一导引部41的情况下,利用分隔板40a和侧壁14形成流路21a。然而,通过利用第一导引部41规定流路空间21的横向(X轴方向)的空间区域,能够使气体的流路长度缩短,其结果是,提高排出部50的气体排出效率。另外,能够抑制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的热等对外装体10内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导引部41设置在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以从横向两侧限制流路21a。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引部41配置在排出部50的侧方,而提高排出部50的气体排出效率。与分隔板40a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一对第一导引部41与树脂制的主体12一体设置,但是一对第一导引部41也可以作为与主体12分体的部件,设置于外装体10。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还具备用于高效地将气体引导到外装体10外部的构成要素。具体地说,如图6及图7所示,在外装体10的一部分即盖体11上设有第二导引部42和第三导引部43。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盖体1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的气体的流动的详细情况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为了明确地对外装体10的内部的气体的流动进行图示,对于盖体11及蓄电元件100,以虚线表示简略化的外形。另外,对于多个分隔板(40a~40d),仅简略化地图示形成气体流路21a的分隔板40a,省略对其他分隔板(40b~40d)的图示。

如图6所示,盖体11具有第二导引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第二导引部)。如图7所示,第二导引部42设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一导引部41连续。因此,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在外装体10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由第二导引部42及第一导引部41从上部引导到排出部50,由此,例如,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气体向外装体10外部的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使第一导引部41的上端部与第二导引部42的下端部在横向(X轴方向)上重叠,第二导引部42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导引部41连续。由此,能够抑制通过流路21a的气体从第一导引部41与第二导引部42的连接部分漏出到流路21a的外部。

在第一导引部41与第二导引部42的连接部分,位于气体的流动上游的第二导引部42配置于比第一导引部41靠内侧(流路21a侧)。由此,防止第一导引部41的上端面成为流路中的阻碍。

盖体11还具有第三导引部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第三导引部),第三导引部43从盖体11的上壁16(即,外装体10的上壁16)朝向蓄电元件100突出设置,将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朝向第二导引部42引导。第三导引部43与分隔板40d相配合,对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向设备配置空间22的流入进行阻挡。优选第三导引部43的前端(下端)与蓄电元件100(端子面)相接。

利用上述结构,从蓄电元件100放出、且朝向外装体10(盖体11)的上壁16的气体被第三导引部43引导而到达第二导引部42。也就是说,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被高效地汇集到流路21a中并从排出部50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因此,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更高效地向外装体10的外部排出。

此外,第三导引部43可以将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朝向第一导引部41引导。换句话说,可以形成第一导引部41及第三导引部43,以将由第三导引部43引导的气体直接引导到第一导引部41。在该情况下,从蓄电元件100放出的气体被高效地汇集到流路21a中并从排出部50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引部42及第三导引部43作为从上壁16呈突出状设置的连续的肋部,而与树脂制的盖体11一体设置。第三导引部43设置为在多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与第二导引部42连续。第二导引部42在Z轴方向上比第三导引部43向下方突出,其前端位于分隔板40a与侧壁14之间。第二导引部42的前端的一方的侧边与分隔板40a的第二面抵接,另一方的侧边与侧壁14的内表面抵接。第三导引部43和第二导引部42呈L形。

如图6所示,盖体11具有限制各蓄电元件100向上方移动的限制部45。限制部45从上方按压在主体12中收纳的三个蓄电元件100,由此,各蓄电元件10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被固定。作为外装体10的一部分,盖体11除了作为对一个以上的蓄电元件100进行保护的部件发挥功能之外,也作为形成气体的流路的部件,并且,作为对一个以上的蓄电元件100在外装体10内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部件发挥功能。限制部45在Z轴方向上比第三导引部43向下方突出,其前端对蓄电元件100的端子面(端子面中的短侧面附近)进行支承。

从蓄电元件100观察,排出部50位于多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具体地说,从上方观察时(从Z轴负方向侧观察的情况下),在通过三个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的直线上,配置有排出部50,由此,在外装体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从外装体10排出的排出效率提高。以三个蓄电元件100各自的电极端子(120及130,参照图2)不妨碍来自各排出阀170的气体的流动的形态设置排出部50。这也有助于气体的排出效率的提高。

设有排出部50的侧壁14是形成外装体10的背面的侧壁。利用与侧壁14对置的侧壁17(参照图2、图3)的外表面,形成外装体10的前表面。该前表面是配置有工作确认用的LED、或者送电用、受电用或通信用的连接器等部件(未图示)的面。

蓄电装置1一般以配置有上述LED等部件的外装体10的前表面朝向人进行作业的空间的姿态配置。因此,在从排出部50放出气体时,即使是在人面向蓄电装置1的情况下,气体也会向与人相反的一侧排出。因此,根据蓄电装置1,即使从外装体10排出气体,也能够降低气体朝向人的可能性。

另外,在多个蓄电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情况下,由于排列成各蓄电装置1的前表面朝向相同方向,因此从各蓄电装置1排出的气体不会朝向相邻的蓄电装置1。也就是说,在从该多个蓄电装置1中的任一个蓄电装置1的排出部50排出气体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气体的热等对其他蓄电装置1造成影响。

在蓄电装置1中,如上所述,在盖体11上设置的肋部作为第二导引部42及第三导引部43发挥功能。该蓄电装置1,例如,表现为以下形式。即,蓄电装置1具备蓄电元件100和收纳蓄电元件100的外装体10,外装体10具备排出部。该排出部具有将在流路中流动的气体从外装体10排出的一个以上的开口,该流路由在外装体10所具有的盖体11上设置的肋部(例如,第二导引部42(垂直导引部)及第三导引部43(水平导引部)的至少一方)形成。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1,由在盖体11上设置的肋部形成气体的流路,由此,从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放出的气体高效地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也就是说,以简易的结构实现提高安全性的蓄电装置1。

此外,蓄电装置1也可以具有与上述说明的结构不同的结构,作为用于将在外装体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装体10外部的结构(气体排出结构)。以下,对与气体排出结构相关的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图8A是表示变形例1的蓄电装置1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变形例1的排出部50a的特征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B中,表示的是外装体10的一部分的剖面,即通过排出部50a的开口51a的YZ平面上的剖面。

如图8A及图8B所示,蓄电装置1a在外装体10的前表面下部具备台阶部12a。台阶部12a形成在外装体10的侧壁14的下部,如图8B所示,具有与外装体10的侧壁14的外表面(外装体10的背面)交叉且形成朝向下方的面的下表面部12b。本变形例的排出部50a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开口51a形成在该下表面部12b。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水等异物经由排出部50a流入外装体10内部的可能性。

在蓄电装置1a设置在规定的平面上的情况下,在下壁15与该规定的平面接触的状态下设置。因此,在下表面部12b与该规定的平面之间存在对应于下壁15的外表面(外装体10的底面)和下表面部12b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配置于下表面部12b的、排出部50a的开口51a被设置蓄电装置1a的规定的平面堵住。

这样,在蓄电装置1a中,通过将排出部50a的开口51a朝向下方配置,能够抑制异物从排出部50a流入,并且能够将在外装体10的内部产生的气体高效地向外装体10的外部排出。在人手持蓄电装置1a的状态下,在从排出部50a排出气体时,气体溅到人脸上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变形例2)

图9A是表示变形例2的蓄电装置1b的外观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变形例2的进气部60的特征的剖视图。在图9B中,表示的是外装体10的一部分的剖面,即通过进气部60的进气口61的XZ平面上的剖面。

如图9A及图9B所示,蓄电装置1b在外装体10的侧壁18(与蓄电元件的短侧面对置的侧壁)上,具备例如在搬运蓄电装置1b时成为提手的提手部13。

此外,侧壁18是形成与配置有排出部50的侧壁14交叉的方向的侧面的侧壁。在图9A中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外装体10的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也配置有提手部13,在搬运蓄电装置1b时,利用外装体10所具备的一对提手部13,能够用双手搬运蓄电装置1b。

提手部13具有与外装体10的侧壁18的外表面交叉且形成朝向下方的面的下表面部13a。进气部60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进气口61形成在该下表面部13a。

在从蓄电装置1b具备的蓄电元件100放出气体的情况下,例如如图7所示,利用第一导引部41、第二导引部42及第三导引部43将来自蓄电元件100的气体引导到排出部50,并排出到外装体10的外部。这样,通过外装体10具有进气部60,在外装体10的内部的气体从排出部50排出时,外装体10的外部的大气流入外装体10的内部。由此,抑制因内压的上升而排出阀170开放的蓄电元件100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该蓄电元件100对外装体10内的其他蓄电元件100带来的热的影响。

另外,具有上述效果的进气部60的一个以上的进气口61朝向下方形成,因此能够降低水等异物经由进气部60流入外装体10内部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进气口61设置防水通气性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发明的蓄电装置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实施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而得到的形态、或者对上述说明的多个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建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分隔板40a~40d与外装体10的主体12设置为一体,但分隔板40a~40d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主体12分体设置。例如,通过将形成流路21a的分隔板40a作为与外装体10不同的部件来制作,而能够以比其他分隔板40b~40d耐热性高的原材料形成分隔板40a。

例如,在外装体10(盖体11)的上壁16(参照图6)上,在与来自三个蓄电元件100的气体相冲突的部位可以配置由酚醛树脂、陶瓷或玻璃棉等耐热性或隔热性高的原材料形成的部件。由此,能够保护上壁16免受气体的热及冲击。

排出部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侧壁14的下部,但排出部50也可以配置在侧壁14的下部之外的位置。例如,通过在图7中的、比分隔板40a的高度低的(Z轴负方向侧)位置配置排出部50,能够使分隔板40a作为相对于从排出部50流入的异物的挡板发挥功能。排出部50可以设置在侧壁14中的由盖体11形成的部分。另外,排出部50在侧壁14上可以设置为跨过盖体11与主体12。

外装体10可以由金属制的板形成。通过利用金属形成外装体10,蓄电装置1的强度、耐振动性、耐气候性得以提高。

在实施方式中,具有方形的金属制容器的多个蓄电元件100以使其长侧面对置的状态沿着一个方向排列,但是对于排列蓄电元件100的方向不进行限定。

在变形例2中,在与蓄电元件的短侧面对置的外装体的侧壁18上形成提手部13,并且在该提手部设置进气部60。作为替代,可以不设置提手部13,而在与蓄电元件的短侧面对置的外装体的侧壁18上设置与排气部50的开口51相同形状的开口作为进气部。

可以使从在与蓄电元件的短侧面对置的外装体的侧壁18上设置的进气部流入外装体内的外部空气通过在外装体内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之间的间隙(蓄电元件的长侧面对置而形成的间隙)。

排出部50、50a可以位于比蓄电元件100的排出阀170靠上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备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