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焊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6984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电阻焊组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阻焊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电池生产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1所示,其为电池模组20的结构分解图,电池模组20包括:底壳21、顶盖22、多个电芯23、正面汇流片24、反面汇流片2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个电芯23装载于底壳21中,再将顶盖22盖合于底壳21上,接着将正面汇流片24贴合于顶盖22上并与多个电芯23的正极焊接,再接着将反面汇流片贴合于底盖21上并与多个电芯23的负极焊接,从而得到完整的电池模组20。

为了实现上述电池模组20的机械自动化组装生产,研发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各个组装部件的特性,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进行调试,反复改进,才能设计出一套条例企业自身实际的组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的电阻焊组装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阻焊组装机,包括:物料运输流水线及沿所述物料运输流水线依次设置的上底壳机构、上电芯机构、电芯扫码机构、电芯装壳机构、装顶盖机构、上正面汇流片机构、正面电阻焊接机构、翻转机构、上反面汇流片机构、反面电阻焊接机构;

所述上底壳机构包括底壳升降装置及设于所述底壳升降装置上方的底壳转移装置;

所述底壳升降装置包括:底壳升降电机、第一升降丝杆、第二升降丝杆、底壳升降传送带、底壳升降载物台,所述第一升降丝杆及所述第二升降丝杆穿设并螺合于所述底壳升降载物台,所述底壳升降电机通过所述底壳升降传送带驱动所述第一升降丝杆及所述第二升降丝杆转动;

所述底壳转移装置包括: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底壳取物夹,所述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设于所述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上,所述底壳取物夹设于所述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上;

所述上电芯机构包括:料箱推动气缸、料箱转动气缸、料箱移动流水线、料箱载物台、电芯水平流水线、电芯牵引气缸、电芯斜坡流水线,所述料箱移动流水线与所述料箱载物台衔接,所述电芯水平流水线与所述电芯斜坡流水线衔接,所述电芯牵引气缸衔接于所述料箱载物台与所述电芯水平流水线之间,所述料箱推动气缸及所述料箱转动气缸设于所述料箱移动流水线的一端,所述料箱转动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有料箱转动板,所述电芯牵引气缸的伸缩端设有具有磁性的电芯牵引块;

所述电芯扫码机构包括:电芯扫码流水线、电芯扫码头、电芯扫码旋转电机、电芯扫码旋转头、电芯扫码平移台、电芯扫码平移气缸,所述电芯扫码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电芯扫码平移台上,所述电芯扫码旋转头设于所述电芯扫码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芯扫码平移气缸驱动所述电芯扫码平移台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电芯扫码头位于所述电芯扫码流水线的上方,所述电芯扫码旋转头位于所述电芯扫码流水线的一侧;

所述电芯装壳机构包括:电芯装壳机械手、电芯装壳旋转治具、电芯装壳旋转气缸、电芯装壳推动杆、电芯装壳推动气缸、电芯装壳流水线,所述电芯装壳旋转治具上设有电芯装壳旋转轴,所述电芯装壳旋转气缸的伸缩端设有齿条,所述电芯装壳旋转轴设有齿轮,所述电芯装壳旋转轴与所述电芯装壳旋转气缸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所述电芯装壳推动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电芯装壳推动杆连接,所述电芯装壳推动杆及所述电芯装壳旋转治具分别位于所述电芯装壳流水线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所述装顶盖机构的结构与所述上底壳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上正面汇流片机构包括: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一次CCD定位检测装置、二次CCD定位检测装置,所述二次CCD定位检测装置设于所述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上,所述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设有汇流片真空吸嘴;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模组转移机械手、模组翻转装置;

所述模组翻转装置包括:模组翻转基座、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设于所述模组翻转基座上的模组翻转支撑架、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模组翻转支撑架螺合的模组翻转丝杆、模组翻转电机、模组翻转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模组翻转支撑架上的模组翻转固定夹具、安装于所述模组翻转固定夹具上的模组翻转伸缩气缸、与所述模组翻转伸缩气缸伸缩端连接的模组翻转固定夹取块,所述模组翻转电机通过传送带与所述模组翻转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模组翻转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传送带与所述模组翻转固定夹具驱动连接;

所述上反面汇流片机构的结构与所述上正面汇流片机构的结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运输流水线为直线式流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升降电机为伺服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为电机丝杆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为气缸驱动。

本发明的电阻焊组装机,通过设置上底壳机构、上电芯机构、电芯扫码机构、电芯装壳机构、装顶盖机构、上正面汇流片机构、正面电阻焊接机构、翻转机构、上反面汇流片机构、反面电阻焊接机构、物料运输流水线,并对各个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电池模组的机械自动化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模组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阻焊组装机其中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阻焊组装机另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上底壳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上电芯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上电芯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电芯扫码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电芯装壳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图1所示的上正面汇流片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在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翻转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2及图3所示,一种电阻焊组装机10,包括:上底壳机构100、上电芯机构200、电芯扫码机构300、电芯装壳机构400、装顶盖机构500、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翻转机构800、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

上底壳机构100、上电芯机构200、电芯扫码机构300、电芯装壳机构400、装顶盖机构500、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翻转机构800、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及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沿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依次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为直线式流水线,进一步的,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上设有固定治具,所述固定治具用于固定底壳或顶壳,防止底壳或顶壳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得各个机构可以准确对产品进行组装、焊接,提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

上底壳机构100用于将依次层叠的多个底壳逐个上料于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的固定治具中;

上电芯机构200用于将电芯从料盒中取出形成并排排列,为后续将电芯装载于底壳作好准备;

电芯扫码机构300用于对电芯进行扫码,便于电池模组生产过程中电芯信息读取和录入,保证产品质量;

电芯装壳机构400用于将并排排列的多个电芯装载于底壳中;

装顶盖机构500用于将顶盖盖合于底壳上,从而使得电芯可以封装于底壳与顶盖所形成的腔体内;

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用于将正面汇流片上料并贴合于顶盖上,为后续正面汇流片与电芯的正极进行焊接作好准备;

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用于将正面汇流片与电芯的正极焊接在一起;

翻转机构800用于将焊接有正面汇流片的电池模组进行翻转,为后续反面汇流片与电芯的负极焊接作好准备;

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用于将反面汇流片上料并贴合于底壳上;

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用于将反面汇流片与电芯的负极焊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对上底壳机构100进行说明:

上底壳机构100包括底壳升降装置110及设于底壳升降装置110上方的底壳转移装置120。人工将多个底壳依次层叠放置于底壳升降装置110中,底壳转移装置120将底壳升降装置110中的底壳转移至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中,底壳转移装置120每取走一个底壳,底壳升降装置110上升一个高度,以不断补充被取走的底壳所留下的空位。

底壳升降装置110包括:底壳升降电机111、第一升降丝杆112、第二升降丝杆113、底壳升降传送带114、底壳升降载物台115。在本实施例中,底壳升降电机111为伺服电机。

第一升降丝杆112及第二升降丝杆113穿设并螺合于底壳升降载物台115,底壳升降电机111通过底壳升降传送带114驱动第一升降丝杆112及第二升降丝杆113转动。可以理解,底壳升降电机111通过底壳升降传送带114带动第一升降丝杆112及第二升降丝杆113转动,由于第一升降丝杆112及第二升降丝杆113转动与底壳升降载物台115螺合,从而实现底壳升降载物台115的上升或下降。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两个丝杆转动,两个丝杆分别位于底壳升降载物台115的两侧,使得底壳升降载物台115可以被稳定抬升,防止底壳发生倾斜的现象。

进一步的,底壳升降装置110还包括底壳上料感应器116,底壳上料感应器116用于感应当前位置是否有底壳,例如,底壳上料感应器116感应到当前位置存在底壳时,底壳升降电机111则停止转动,又如,底壳上料感应器116感应到当前位置没有底壳时,底壳升降电机111则转动,使得底壳升降载物台115抬升一个高度,使得底壳可以更好的被底壳转移装置120夹取并转移。

底壳转移装置120包括: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121、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底壳取物夹123。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设于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121上,底壳取物夹123设于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上。可以理解,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121驱动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驱动底壳取物夹123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底壳取物夹123夹取底壳,从而实现将底壳由一个工位转移至另一个工位。在本实施例中,底壳转移水平移动部121为电机丝杆驱动,底壳转移竖直升降部122为气缸驱动。

进一步的,底壳取物夹123包括张开气缸124及两片底壳夹取片125,两片底壳夹取片125分别位于张开气缸124的两侧,张开气缸124驱动两片底壳夹取片125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理解,张开气缸124具有两个伸缩端,其中一个伸缩端与其中一片底壳夹取片125连接,另一个伸缩端与另一片底壳夹取片125连接,两个伸缩端同时伸出或同时收缩,从而实现两片底壳夹取片12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实现对底壳的夹取或放置。

更进一步的,底壳夹取片125具有一底壳夹取引导块126,底壳夹取引导块126具有底壳夹取引导面127。可以理解,底壳转移装置120在对底壳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微小的位移偏差,从而难以将底壳夹取放置于准确的位置上,而通过设置底壳夹取引导块126,并在底壳夹取引导块126上设置底壳夹取引导面127,底壳在被夹取的过程中会被底壳夹取引导面127引导并进入到底壳夹取片125中,进而保证底壳的两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使得底壳可以被准确、顺畅的放置于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的固定治具中。

上底壳机构100的工作原理如下:人工将多个底壳依次堆叠并放置于底壳升降载物台115上,通过单电机带动双丝杆使底壳升降载物台115实现竖直方向升降运动,底壳转移装置120夹取底壳转移至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上。

如图5所示,对上电芯机构200进行说明:

上电芯机构200包括:料箱推动气缸210、料箱转动气缸220、料箱移动流水线230、料箱载物台240、电芯水平流水线250、电芯牵引气缸260、电芯斜坡流水线280。料箱移动流水线230与料箱载物台240衔接,电芯水平流水线250与电芯斜坡流水线280衔接,电芯牵引气缸260衔接于料箱载物台240与电芯水平流水线250之间,料箱推动气缸210及料箱转动气缸220设于料箱移动流水线230的一端。料箱转动气缸220的伸缩端铰接有料箱转动板221,电芯牵引气缸260的伸缩端设有具有磁性的电芯牵引块261。

上电芯机构2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人工将料箱水平放置于料箱转动板221上,料箱转动气缸220驱动料箱转动板221转动,可以理解,料箱转动气缸220的伸缩方向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倾倒,又由于料箱转动板221与料箱转动气缸220的铰接作用,料箱转动气缸220伸出,使得料箱转动板221发生倾斜,从而将水平放置的料箱转动90°变化为竖直状态,便于后续将电芯从料箱内取出;

料箱推动气缸210推动料箱进入到料箱移动流水线230,料箱移动流水线230带动料箱到达料箱载物台240处;

电芯牵引气缸260通过电芯牵引块261将料箱内的电芯取出至电芯水平流水线250处,电芯水平流水线250带动电芯进入到电芯斜坡流水线280,由电芯斜坡流水线280将电芯转移至电芯扫码机构300处。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上电芯机构200还包括料箱载台升降气缸290及料箱回收气缸270,料箱载台升降气缸290的伸缩端与料箱载物台240连接,驱动料箱载物台240实现竖直升降运动,料箱回收气缸270设于料箱载物台240处。可以理解,当料箱内的电芯被全部取出后,料箱载物台240在料箱载台升降气缸290的作用下下降,料箱回收气缸270伸出,驱动料箱载物台240上的料箱推出,接着,料箱载物台240上升,下一个满载电芯的料箱在料箱移动流水线230的作用下进入到料箱载物台240中,进行下一个动作。

进一步的,上料箱移动流水线230上设有料箱夹持板211。料箱夹持板211用于对翻转后的料箱进行夹持限位,多个翻转后的料箱夹持限位于料箱夹持板211之间,当料箱推动气缸210推动翻转后的料箱进入到料箱移动流水线230时,由于料箱夹持板211的夹持限位作用,可以防止多个料箱之间发生偏移而不能够顺利进入到料箱移动流水线230中。在本实施例中,料箱夹持板211为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板块。

如图7所示,对电芯扫码机构300进行说明:

电芯扫码机构300包括: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电芯扫码头320、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电芯扫码旋转头340、电芯扫码平移台350、电芯扫码平移气缸360。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固定于电芯扫码平移台350上,电芯扫码旋转头340设于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的输出端,电芯扫码平移气缸360驱动电芯扫码平移台350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电芯扫码头320位于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的上方,电芯扫码旋转头340位于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的一侧。

电芯扫码机构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芯扫码流水线310上依次并列排布有多个电芯,由于电芯上的喷码只位于其局部位置上,需要通过对电芯进行旋转到合适的位置,才能被电芯扫码头320扫码识别;

当需要被扫码的电芯到达扫码处,电芯扫码平移气缸360驱动电芯扫码平移台350平移,使得电芯扫码旋转头340与电芯的一端接触,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转动,带动电芯扫码旋转头340转动,进而带动电芯转动,当电芯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其上的喷码便可以被电芯扫码头320识别到;

当前的电芯被扫码识别后,电芯扫码平移气缸360驱动电芯扫码平移台350复位,使得电芯扫码旋转头340与电芯分离,于是,电芯扫码流水线310带动当前的电芯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可知,后续需要扫码的电芯便补充上来,到达电芯扫码头320处进行扫码,并如此重复。

进一步的,为提高电芯的扫码效率,电芯扫码旋转头3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芯扫码旋转头340呈“一”字形排列,相邻的电芯扫码旋转头340通过齿轮啮合,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通过齿轮与其中的一个电芯扫码旋转头340啮合。可以理解,电芯扫码旋转电机330转动,带动其中的一个电芯扫码旋转头340转动,由于多个电芯扫码旋转头340之间相互啮合,从而使得多个电芯扫码旋转头340也发生转动,进而可以对电芯扫码流水线310内的多个电芯同时进行旋转,提高了电芯扫码的效率。

更进一步的,电芯扫码流水线310上设有电芯扫码感应器311,电芯扫码感应器311位于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的一端。电芯扫码感应器311用于对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的当前位置处是否有电芯进行感应,如果感应到当前位置处有电芯,那么电芯扫码流水线310停止转动,需要将电芯从当前位置处取出,如果感应到当前位置处没有电芯,那么电芯扫码流水线310就转动,将已经扫码过的电芯转移至当前位置处。可以理解,设置电芯扫码感应器311是对电芯进行保护,防止电芯从电芯扫码流水线310上掉落,只有将电芯从当前位置处取走,后续的电芯才能在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的作用下补充上来,防止电芯没有被取走而电芯扫码流水线310继续转动使得电芯发生掉落。

更进一步的,电芯扫码流水线310上设有电芯夹持限位板312,电芯夹持限位板312上开设有电芯扫码旋转穿设槽313。电芯夹持限位板312用于对电芯扫码流水线310上的电芯进行限位,防止电芯上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发生掉落。电芯扫码旋转头340可以通过电芯扫码旋转穿设槽313进入到电芯扫码流水线310内对电芯进行旋转,同时,由于电芯扫码旋转穿设槽313的开口面积小于电芯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得电芯不会通过电芯扫码旋转穿设槽313而发生掉落。

如图8所示,对电芯装壳机构400进行说明:

电芯装壳机构400包括:电芯装壳机械手410、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电芯装壳旋转气缸430、电芯装壳推动杆440、电芯装壳推动气缸450、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上设有电芯装壳旋转轴421,电芯装壳旋转气缸430的伸缩端设有齿条,电芯装壳旋转轴421设有齿轮,电芯装壳旋转轴421与电芯装壳旋转气缸430通过齿轮、齿条啮合。电芯装壳推动气缸450的伸缩端与电芯装壳推动杆440连接。电芯装壳推动杆440及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分别位于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电芯装壳机构4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芯装壳流水线460带动待装壳的电芯到达指定位置处,此时待装壳的电芯处于平躺的状态,接下来,需要将平躺状态的电芯变为竖直状态,才能更好适应后续的电芯入壳工作;

电芯装壳推动气缸450驱动电芯装壳推动杆440水平方向平移,将电芯装壳流水线460内平躺状态的电芯推送至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内;

当平躺状态的电芯到达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处时,电芯装壳旋转气缸430通过齿轮齿条的作用驱动电芯装壳旋转轴421转动,进而带动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转动90度角,使得电芯由平躺状态变为竖直状态;

电芯装壳机械手410将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内竖直状态的电芯转移至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的底壳中。

进一步的,电芯装壳机械手410上设有电芯固定电磁铁412。电芯固定电磁铁412在通电状态下带磁,在断电状态下无磁,可以理解,当电芯固定电磁铁412带磁时可以将电芯装壳旋转治具420内的电芯吸取并转移,当电芯转移至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的底壳后,电芯固定电磁铁412断电消磁。

更进一步的,电芯装壳流水线460上设有电芯装壳感应器461,电芯装壳感应器461位于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的一端。电芯装壳感应器461用于对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的当前位置处是否有电芯进行感应,如果感应到当前位置处有电芯,那么电芯装壳流水线460停止转动,需要将电芯从当前位置处取出,如果感应到当前位置处没有电芯,那么电芯装壳流水线460就转动,将电芯转移至当前位置处。可以理解,设置电芯装壳感应器461是对电芯进行保护,防止电芯从电芯装壳流水线460上掉落,只有将电芯从当前位置处取走,后续的电芯才能在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的作用下补充上来,防止电芯没有被取走而电芯装壳流水线460继续转动使得电芯发生掉落。

对装顶盖机构500进行说明:

装顶盖机构500的结构与上底壳机构100的结构相同,当底壳内装满电芯后,需要通过装顶盖机构500,将顶盖盖合于底壳上,接着对顶盖进行锁螺丝,使得顶盖与底壳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装顶盖机构500的结构与上底壳机构100的结构相同,装顶盖机构500的工作原理与上底壳机构100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详述。

如图9所示,对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进行说明:

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包括: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一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20、二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30。二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30设于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上,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设有汇流片真空吸嘴611。

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抓取正面汇流片,到达一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20进行一次定位,从而提供抓取正面汇流片位置信息给控制器以计算正面汇流片的运送路径;

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将正面汇流片从一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20移送至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的顶盖上方,二次CCD定位检测装置630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定位检测,将正面汇流片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检验,并通过上正面汇流片机械手610矫正正面汇流片的运送路径,使得正面汇流片准确贴合于顶盖上;

使用两次CCD定位检测,对机械手的移动路径进行计算和确认,提高了机械手控制精度,保证了设备工作时的可靠性。

如图10所示,进一步的,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还包括真空吸嘴调节板640,真空吸嘴调节板640开设有真空吸嘴调节槽641,汇流片真空吸嘴611可调节安装于真空吸嘴调节槽641上。

更进一步的,真空吸嘴调节槽641的数量为四个,真空吸嘴调节槽641为直线形结构,真空吸嘴调节槽641以真空吸嘴调节板640的中心点向边缘直线延伸,四个真空吸嘴调节槽641呈环形阵列分布,汇流片真空吸嘴6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汇流片真空吸嘴611分别安装于四个真空吸嘴调节槽641上。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四个真空吸嘴调节槽641及四个汇流片真空吸嘴611,可以很好适应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汇流片,例如,当汇流片的面积较小时,可以将四个汇流片真空吸嘴611向内收缩,又如,当汇流片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将四个汇流片真空吸嘴611向外扩张,从而提高了兼容性。

对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进行说明:

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用于将正面汇流片与电芯的正极焊接在一起,使得多个电芯通过正面汇流片形成并联。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实现将正面汇流片与电芯的正极焊接在一起均可采用。

如图11所示,对翻转机构800进行说明:

翻转机构800包括:模组转移机械手810、模组翻转装置820。可以理解,模组转移机械手810将已经完成正面汇流片与电芯的正极焊接的电芯模组转移至模组翻转装置820处,模组翻转装置820先对电芯模组进行固定,模组转移机械手810松开电芯模组,接着模组翻转装置820对电芯模组进行180度旋转,旋转后,模组转移机械手810重新抓取电芯模组,模组翻转装置820脱离电芯模组,模组转移机械手810再将电芯模组移送至初始位置。

模组翻转装置820包括:模组翻转基座821、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设于模组翻转基座821上的模组翻转支撑架822、两端分别与两个模组翻转支撑架822螺合的模组翻转丝杆823、模组翻转电机824、模组翻转转轴825、转动设于模组翻转支撑架822上的模组翻转固定夹具826、安装于模组翻转固定夹具826上的模组翻转伸缩气缸827、与模组翻转伸缩气缸827伸缩端连接的模组翻转固定夹取块828。模组翻转电机824通过传送带与模组翻转转轴825驱动连接,模组翻转转轴825的两端分别通过传送带与模组翻转固定夹具826驱动连接。

可以理解,通过对模组翻转丝杆823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模组翻转支撑架822沿着模组翻转基座821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对模组翻转固定夹具826的位置调节,从而对不同大小的电芯模组进行翻转,例如,电芯模组的体积较小,可以将两个模组翻转支撑架822之间的距离调小,又如,电芯模组的体积较大,可以将两个模组翻转支撑架822之间的距离相应调大,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兼容性,以适应不同大小电芯模组的生产。

可以理解,当电芯模组到达模组翻转装置820处时,模组翻转伸缩气缸827控制模组翻转固定夹取块828伸出,对电芯模组进行固定,模组转移机械手810松开电芯模组,模组翻转电机824带动模组翻转转轴825转动,模组翻转转轴825进而带动模组翻转固定夹具826绕模组翻转支撑架822转动,从而实现对电芯模组的翻转,翻转后,模组转移机械手810重新夹取电芯模组,接着,模组翻转伸缩气缸827控制模组翻转固定夹取块828收缩,使得模组翻转固定夹取块828脱离电离模组,模组转移机械手810转移翻转后的电芯模组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模组翻转基座821上设有支撑架滑动导轨821a,模组翻转支撑架822通过支撑架滑动导轨821a滑动设于模组翻转基座821上,通过设置支撑架滑动导轨821a可以使得模组翻转支撑架822更加顺畅、稳定的滑动于模组翻转基座821上。

进一步的,模组翻转基座821上设有支撑架调整手轮821b,支撑架调整手轮821b通过传送带与模组翻转丝杆823连接,通过旋转支撑架调整手轮821b,带动模组翻转丝杆823转动,进而实现两个模组翻转支撑架822之间距离的调节,通过设置支撑架调整手轮821b可以对模组翻转丝杆823轻松调节,省时、省力。

对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进行说明:

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的结构与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的结构相同,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用于将反面汇流片贴合于底壳上。由于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的结构与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的结构相同,其工作原理与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对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进行说明:

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用于将反面汇流片与电芯的负极焊接在一起,使得多个电芯通过反面汇流片形成并联。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实现将反面汇流片与电芯的负极焊接在一起均可采用。

本发明的电阻焊组装机10,通过设置上底壳机构100、上电芯机构200、电芯扫码机构300、电芯装壳机构400、装顶盖机构500、上正面汇流片机构600、正面电阻焊接机构700、翻转机构800、上反面汇流片机构900、反面电阻焊接机构1000、物料运输流水线1100,并对各个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电池模组的机械自动化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合格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