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671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点铆接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中广泛采用的零部件中的电气连接点一般采用铆接银点的方式,银点作为一种适应零部件设计的铆钉,被广泛的使用。而每一个电气设备中都大量使用这种零部件,由于目前的铆接冲压设备没有银点给送装置,在将银点铆固在零部件上的加工过程,通常采用手工方式将银点放置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冲压铆接,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一不小心就会将手指送入到冲头下方,对手指造成伤害,且现有的铆接机在没有将银点放置于预定位置时,冲压得到的银点就会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指会被冲伤以及由于银点放置错位而带来的银点冲压缺陷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包括台面、下模、冲杆以及用于驱动冲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下模、冲杆以及驱动装置均设于台面上,所述下模位于冲杆下方,所述下模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冲压银点的容置孔,还包括中心控制器以及若干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位于下模上,且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周向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外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位于驱动装置上,且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周向设置于所述冲杆外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配合,所述红外线接收器、驱动装置与中心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包裹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透明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透明保护罩呈半圆形。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红外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为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红外发射器之间的间距为8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本发明中,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一旦手或银点等遮住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随即向中心控制器发送信号,中心控制器给驱动装置发送信号,驱动装置立即停止驱使冲杆运动,手就不会被冲伤;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配合,还可以起到给银点定位的作用,一旦银点放置错位遮住了红外线,冲杆也不会冲压银点,避免了因为银点放置错位引起的银点冲压缺陷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防止手被冲伤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包括台面1、下模2、冲杆3以及用于驱动冲杆3做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4,下模2、冲杆3以及驱动装置4均设于台面1上,下模2位于冲杆3下方,下模2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冲压银点的容置孔21,还包括中心控制器以及若干红外线发射器5和红外线接收器6,红外线发射器5位于下模2上,且红外线发射器5周向设置于容置孔21外周,红外线接收器6位于驱动装置4上,且红外线接收器6周向设置于冲杆3外周,红外线发射器5和红外线接收器6相配合,红外线接收器6、驱动装置4与中心控制器相连。

下模2上设置有包裹红外线发射器5的透明保护罩7。透明保护罩7呈半圆形。透明保护罩7在保证不会遮挡红外线的前提下,保护了红外线发射器5不被损坏。

相邻的红外发射器5之间的间距为8毫米,这样保证了相邻的红外发射器5之间的间距大于手指的厚度,手指不会被冲伤。

本发明提出的半自动银点铆接机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银点放置于容置孔21上,在放偏了以至于遮住红外线发射器5的红外线发射路线的情况下,该银点铆接机是无法工作的,在银点放对位置后,在手没有拿开的时候,红外线发射器5发送的红外线会一直被手指遮住,红外线接收器6会一直无法收到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6会一直向中心控制器发送信号,中心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立即向驱动装置4发送停止驱动冲杆3向下运动的信号,手指就不会被冲伤,在手指离开了有可能被冲伤的区域后,红外线发射器5发送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器6接收到,中心控制器就不会向驱动装置4发送停止驱动冲杆3向下运动的信号,驱动装置4会正常驱动冲杆3向下运动以冲压银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